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生活中所使用的窗式新风净化器,一般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框架和窗扇之间占用左右推拉式窗空间,改变了原有的窗户外观,缩减了原有窗户的采光面积,同时现生活中的窗式新风净化器,一般在季节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冬季和夏季,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温差比较大,使用窗式新风净化器降低室内环境舒适度。

专利号为201610410335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风空气净化器”,它是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框架和窗扇之间,其缺点在于:它占用左右推拉式窗空间,直接降低左右推拉式窗采光度。它的风机出风管道与出风口成拐角式,不仅产生了一定的噪音,还大大降低了风机的送风能力,从而降低了净化效率。

专利号为20131025771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转换式空气净化器”,是一种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框架和窗扇之间和室内左右推拉式窗表面的空气净化器,这种净化器它不仅占用了左右推拉式窗的空间,直接降低左右推拉式窗采光度,同时还改变了左右推拉式窗外观形象,影响了左右推拉式窗整体美观,而且由于出风口和室内进风口相隔很近,室内空气循环时,出来的风又回到了进风口,这样就形成小范围循环净化,净化效率低。

专利号为cn201621110430.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窗式新风净化器”,它不仅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框架和窗扇之间,占用窗体空间,同时它把进风机安置在高效率网的后面,把风送入高效组合滤网后在送入室内,把风强制憋入室内,从而达到新风净化效果,但是其缺点在于:送入室内的净化新风射程短,当室内压强大于或等于室外压强时,送入室内的净化新风又从左右推拉式窗的缝隙中流入室外,从而净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净化器占用空间大、净化效率低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包括安装在用户的左右推拉式窗窗外侧的净化机本体,净化机本体通过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进行窗外固定并与左右推拉式窗窗外侧面相连,以及安于室内任意位置的分离式电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机本体最外端设有壳体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内设有室内送风装置、加湿装置、ptc加热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制冷装置、冷热交换装置、杀菌消毒装置、腔内空气质量检测仪、腔内负压检测仪、负离子发生器及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仪;

所述壳体机构内表面设有壳体保温层,壳体机构上端一侧的工作面板上设有多个室内送风口,壳体机构下端一侧的工作面板上分别设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壳体机构下端的另一侧后背面板上分别设有室外百叶排风口和室外百叶散温口,所述室外百叶排风口和室外百叶散温口分别与排风通口和散温通口相对应,壳体机构下端设有进风基板,进风基板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和行位开关三,进风基板一侧的工作面板内侧设有行位开关四,室内送风口、室内进风口、室内排风口及室外进风口各风口附近均设有左右长方形门鼻位移孔,各风口内侧设有左右推拉式风门,风门的侧边上设有风口门鼻,风口门鼻可在门鼻位移孔内移动,实现各风口的开与关;

进一步地,所述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端设有u型竖孔,中间部分设有多个板孔,安装板背面上端设有固定板一,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最下端设有支撑板,所述净化机本体设于支撑板上,支撑板下方设有固定板二,支撑板上设有通风网口一和u型横孔,所述支撑板一边设有卡槽一,所述安装板上端一侧设有卡槽二,支撑板另一边设有支撑加强筋,所述支撑加强筋上设有排风通口和散温通口;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机本体一侧的工作面板上设有舌口导流机构;舌口导流机构包括舌口框体,舌口框体包括最上端的舌口上板和最下端的舌口下板,舌口上板和舌口下板之间两侧分别设有舌口侧板一和舌口侧板二,舌口侧板一上设有室外舌口密封条,舌口侧板二上端设有锁止孔,所述舌口上板下方设有多个束风口,所述束风口可为直向束风口或百叶束风口,束风口下端舌口框体与加湿装置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靠近舌口侧板一,固定槽内设有水位显示管,水位显示管上方设有加水口,水位显示管下方与加湿装置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水位显示管与舌口侧板二之间设有加湿开关鼻位移室,加湿开关鼻位移室上设有加湿开关鼻封盖,加湿开关鼻位移室和水位显示管的下方分别设有进风腔口二和进风腔口一,进风腔口一位于舌口下板上方,舌口下板上的行位开关安装板上设有行位开关一和行位开关二;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机本体上端外围设有机体长度补偿装置,所述机体长度补偿装置包括补偿壳体,补偿壳体包括上方的顶板及前侧的n型开放式舌口,n型开放式舌口包括n型舌边一和n型舌边二,n型舌边一上设有室外补偿密封条,n型舌边二上设有u型孔,所述n型开放式舌口嵌套在净化机本体上的舌口导流机构的外围,所述n型舌边二上设有的u型孔与舌口导游流机构上的舌口侧板二上的锁止孔相对应,固定螺栓穿过锁止孔和u型孔与矩形螺母固定连接,所述n型舌边一上设有的室外补偿密封条与舌口导流机构上的舌口侧板一上的室外舌口密封条相切,n型舌边一与舌口侧板一之间设有间隙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送风装置包括多个送风风机,送风风机设于风机竖板上,风机竖板上设有竖板导流口,所述送风风机的吸风口与竖板导流口相衔接,送风风机与风机竖板之间设有减震垫;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装置设于室内送风装置下方,加湿装置包括加湿开关支架,加湿开关支架上安有蓄水舱,蓄水舱内设有吸水材料和w型压体,蓄水舱上部开口并设有湿气孔,蓄水舱下部设有进水口,加湿开关支架上设有加湿开关门,加湿开关门上设有加湿开关门鼻,加湿开关门鼻可带动加湿开关门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可为s型空气过滤结构或者直线型空气过滤结构,所述s型空气过滤结构包括多个滤网腔室,其滤网腔室与壳体机构之间形成多个风舱室;所述直线型空气过滤结构包括一个网腔室,其空气滤网与壳体机构之间形成两个风舱室;所述制冷装置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散温风扇、节流阀及四通阀,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压缩机与四通阀之间为管道连接,所述壳体机构下端的进风基板下方设有设有pcb集成电路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冷热交换装置包括舱室隔离板,舱室隔离板上设有冷热交换器,冷热交换器与舱室隔离板之间形成四个交换室,交换室一与通风网口一相对接,交换室二与室外进风口相对接,交换室三与室内排风口相对接,交换室四与外排负压舱相对接,外排负压舱设在舱室隔离板与风机装配板之间,风机装配板上设有室外排风机,室外排风机上设有ω型导流板,ω型导流板与室外百叶排风口相对接,外排负压舱与室外排风机的吸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用户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左竖框左端面下方设有定位锁,与定位锁相对应的定位孔设于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上,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左竖框或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下方安有固定锁,与固定锁相对应的定位孔设于外窗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右竖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上或朝向右侧的端面上设有窗扇缝隙密封装置,窗扇缝隙密封装置上设有缝隙密封条并与内窗扇上的玻璃相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新风系统的缺点和窗式新风净化器的缺点以及家用空气净化器的缺点,节省室内空间,保留推拉式窗原有格局,功能多元化,噪音小,安装简单便捷,节省室内空间,使用范围广泛,不影响或改变左右推拉式窗的外观形象,更不影响左右推拉式窗的采光面积该空气净化器使用广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的优点在于:

1.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不占用室内空间,利用窗户开口完成室内环境的改善。

2.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不改变窗户原有的格局,不影响原有窗户的闭合样式。

3.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风机动力装置设置在室外,降低室内噪音。

4.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机体的绝大部分或全部设置在左右推拉式窗闭合状态的窗框竖框和窗扇竖框所对应的窗外区域内,即,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宽度的大部分或全部设置在左右推拉式窗竖框和窗扇竖框的宽度之和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机体对窗户采光效果的影响。

5.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当窗扇闭合时,无论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处于什么状态,室外的空气都无法倒灌到室内,影响室内环境;当窗扇处于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工作状态而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不工作时,室内送风口,室内进风口,室内排风口都有风口门进行管控,从而避免室外空气倒灌于室内影响室内环境。

6.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设有多个室内送风机,净化效率快,并且它们工作可以任意选择而互不干涉。

7.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内设有保温层、加湿装置、ptc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冷热交换装置,避免了室外环境因素影响向室内输送的空气,同时改善向室内输送的空气,最大程度保证了室内适宜环境

8.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设有的送风机的风机口直接与室内送风口相连,吹向室内的洁净新鲜空气射程远,同时室内送风口与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之间的距离远,避免了室内空气小范围净化循环,实现室内的空气大范围净化循环净。

9.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不仅设有多个或单个空气净化滤网,对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进行拦截或杀灭,而且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内还设有杀菌消毒装置对细菌、病毒进行杀灭,更能保证空气质量,更贴合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净化机本体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的机体长度补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多个滤网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工作状态左视纵剖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室内送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加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冷热交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舌口导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安于左右推拉窗的两种窗扇缝隙密封装置装配方式横剖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安于左右推拉窗多个滤网结构的纵剖后视示意图。

零件说明:1、净化机本体,2、机体长度补偿装置,3、分离式电控装置,4、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5、支架,6、安装板,7、支撑板,8、板孔,9、固定板一,10、固定板二,11、卡槽一,12、卡槽二,13、支撑加强筋,14、排风通口,15、散温通口,16、通风网口一,17、u型横孔,18、壳体机构,19、室内送风装置,20、加湿装置,21、ptc加热装置,22、制冷装置,23、空气净化装置,24、冷热交换装置,25、舌口导流机构,26、舌口框体,27、舌口上板,28、舌口下板,29、舌口侧板一,30、舌口侧板二,31、导风百叶板,32、百叶束风口,33、加湿开关鼻位移室,34、锁止孔,35、室外舌口密封条,36、加湿开关鼻封盖,37、水口密封盖,38、水位显示管,39、进风腔口二,40、进风腔口一,41、行位开关安装板,42、行位开关一,43、行位开关二,44、加水口,45、补偿壳体,46、n型开放式舌口,47、顶板,48、n型舌边一,49、n型舌边二,50、u型孔,51、室外补偿密封条,52、固定螺栓,53、矩形螺母,54、间隙密封垫,55、送风风机,56、通风网口二,57、风机竖板,58、竖板导流口,59、减震垫,60、蒸发器,61、腔内空气质量检测仪,62、腔内负压检测仪,63、负离子发生器,64、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65、室外温湿度检测仪,66,加湿开关支架,67、蓄水舱,68、吸水材料,69、w型压体,70、湿气孔,71、加湿开关门,72、加湿开关门鼻,73、进水口,74、舱室隔离板,75、室外排风机,76、ω型导流板,77、风机装配板,78、交换室一,78-1、交换室二,78-2、交换室三、78-3交换室四,79、冷热交换器,80、外排负压舱,81、压缩机、82、冷凝器、83、散温风扇,84、节流阀,85、定位锁,86、固定锁,87、窗扇缝隙密封装置,88、行位开关三,89、行位开关四,90、杀菌消毒装置,91、固定槽,92、pcb集成电路连接板,93、线缺口,94、室内进风口,95、室内排风口,96、室外进风口,97、进风基板,98、室外百叶排风口,99、室内送风口,100、室外百叶散温口,101、壳体保温层,102、束风口,103、窗槽密封件,104、第一风舱室,105、第二风舱室,106、第三风舱室,107、第四风舱室,108、四通阀,109、电控集成插座,110、u型竖孔,111、风机前置吸风室,a,室外,b,室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为了使本发明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的图示及以下所述实例,图示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相近的元件,对于众所周知的元件与步骤并未描述于实例中,以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限制;另一方面,本发明结构功能原理不仅适用于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外侧及相近的墙体上,还适用于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扇外侧及相近墙体上,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是适用于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外侧及相近的墙体上的一种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安于窗扇外,包括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设于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上的净化机本体1,安于室内任意位置的分离式电控装置3,净化机本体1最外端设有壳体机构18,壳体机构18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室内送风装置19、加湿装置20、ptc加热装置21、空气净化装置23、制冷装置22、冷热交换装置24,净化机本体1一侧的工作面板上设有舌口导流机构25。

壳体机构18内表面设有壳体保温层101,壳体机构18上端一侧的工作面板上设有多个室内送风口99,壳体机构18下端一侧的工作面板上分别设有室内进风口94和室内排风口95,壳体机构18下端的另一侧后背面板上分别设有室外百叶排风口98和室外百叶散温口100,所述室外百叶排风口98和室外百叶散温口100分别与排风通口14和散温通口15相对应,壳体机构18下端设有进风基板97,进风基板97上设有室外进风口96和行位开关三88,进风基板97一侧的工作面板内侧设有行位开关四89,室内送风口99、室内进风口94、室内排风口95及室外进风口96各风口附近均设有左右长方形门鼻位移孔,各风口内侧设有左右推拉式风门,风门的侧边上设有风口门鼻,风口门鼻可在门鼻位移孔内移动,实现各风口的开与关。

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包括支架5,支架5内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上端设有u型竖孔110,中间部分设有多个板孔8,安装板6背面上端设有固定板一9,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最下端设有支撑板7,所述净化机本体1设于支撑板7上,支撑板7下方设有固定板二10,支撑板7上设有通风网口一16和u型横孔17,所述支撑板7一边设有卡槽一11,所述安装板6一侧设有卡槽二12,支撑板7另一边设有支撑加强筋13,所述支撑加强筋13上设有排风通口14和散温通口15。

壳体机构18内最上端为送风区,送风区内设有室内送风装置19,室内送风装置19包括多个送风风机55,各风机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单独工作,送风风机55设于风机竖板57上,风机竖板57上设有竖板导流口58,所述送风风机55的吸风口与竖板导流口58相衔接,送风风机55与风机竖板57之间设有减震垫59,送风装置19与壳体机构18之间的风机前置吸风室111内设有杀菌消毒装置90。

送风区下方为温湿控制区,温湿控制区内设有加湿装置20、ptc加热装置21及蒸发器60,加湿装置20设于室内送风装置19的下方,加湿装置20包括加湿开关支架66,加湿开关支架66上安有蓄水舱67,蓄水舱67内设有吸水材料68和w型压体69,蓄水舱67上部开口并设有湿气孔70,蓄水舱67下部设有进水口73,加湿开关支架66上设有加湿开关门71,加湿开关门71上设有加湿开关门鼻72,加湿开关门鼻72可带动加湿开关门71上下移动。

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64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仪65设置在交换室一78内,腔内负压检测仪62和负离子发生器63和腔内空气质量检测仪61设置在风机前置吸风室111和温湿控制区两个空间范围内,各检测仪和负离子发生器63及杀菌消毒装置90和制冷装置22均与电控集成插座109电性相连;

所述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64和腔内空气质量检测仪61和分离式电控装置3内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不仅可以检测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还可以检测空气中的甲醛、甲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检测空气中的tvoc等多种气体。

温湿控制区下方为空气净化区,空气净化区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23,空气净化装置23可为s型空气过滤结构或者直线型空气过滤结构,所述s型空气过滤结构包括三个滤网腔室,其滤网腔室与壳体机构18之间形成四个风舱室;所述直线型空气过滤结构包括一个网腔室,其空气滤网与壳体机构18之间形成两个风舱室。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设有多个或单个空气净化滤网,空气净化滤网不具有限定性,空气净化滤网可以为多元化空气净化滤网,可以为hepa滤网,化学滤网,预过滤网,杀菌滤网等,用户根据要需可自行选配组合,更贴合用户需求。

壳体机构18的工作面板上设有舌口导流机构25。所述舌口导流机构25包括舌口框体26,舌口框体26包括最上端的舌口上板27和最下端的舌口下板28,舌口上板27和舌口下板28之间两侧分别设有舌口侧板一29和舌口侧板二30,舌口侧板一29上设有室外舌口密封条35,舌口侧板二30上端设有锁止孔34,所述舌口上板27下方设有多个束风口,束风口为两种样式,一种是百叶束风口32,一种是直向束风口,百叶束风口32内设有导风百叶板31,通过上下旋转导风百叶板31的方向,从而改变室内送风的上下方向,直向束风口风无百叶板,直接向室内输送固定的直向风,束风口下端舌口框体26与加湿装置20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槽91,固定槽91靠近舌口侧板一29,固定槽91内设有水位显示管38,水位显示管38上方设有加水口44,水位显示管38下方与加湿装置20的蓄水舱67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水位显示管38与舌口侧板二30之间设有加湿开关鼻位移室33,加湿开关鼻位移室33上设有加湿开关鼻封盖36,加湿开关鼻位移室33下方分别设有进风腔口二39和进风腔口一40,进风腔口一40位于舌口下板28上方,舌口下板28上的行位开关安装板41上设有行位开关一42和行位开关二43,各行位开关均与电控集成插座电性连接。

净化机本体1上端外围设有机体长度补偿装置2,所述机体长度补偿装置2包括补偿壳体45,补偿壳体45包括上方的顶板47及前侧的n型开放式舌口46,n型开放式舌口46包括n型舌边一48和n型舌边二49,n型舌边一48上设有室外补偿密封条51,n型舌边二49上设有u型孔50,所述n型开放式舌口46镶嵌在净化机本体1上的舌口导流机构25的外围,所述n型舌边二49上设有的u型孔50与舌口导流机构25上的舌口侧板二30上的锁止孔34相对应,固定螺栓52穿过锁止孔34和u型孔50与矩形螺母53固定连接,所述n型舌边一48上设有的室外补偿密封条51与舌口导流机构25上的舌口侧板一29上的室外舌口密封条35相切,n型舌边一48与舌口侧板一29之间设有间隙密封垫54;机体长度补偿装置2与净化机本体1为间隙配合,用户可以根据安装空间沿净化机本体1长度方向移动机体长度补偿装置,来调整净化器的整体长度,使机体长度补偿装置2的顶板47与左右推拉式窗的上横框最外侧凸边的下端面紧贴的同时与外露的窗槽密封件下表面紧贴。

壳体机构18最下端为温度交换区,温度交换区内设有冷热交换装置24,冷热交换装置24包括舱室隔离板74,舱室隔离板74上设有冷热交换器79,冷热交换器79与舱室隔离板74之间形成4个交换室78,风机装配板77上设有室外排风机75,室外排风机75上设有ω型导流板76,室外排风机75与舱室隔离板74之间形成外排负压舱80。四个交换室和冷热交换器79设置在方形舱室隔离板74一侧,室外排风机75和ω型导流口76和外排负压舱80设置在方形舱室隔离板74的另一侧,冷热交换器79设在四个交换室四之间,冷热交换器79的四个角分别朝向方形舱室隔离板74的四个边,交换室一78设在方形舱室隔离板74的左下方,交换室二78-1设在方形舱室隔离板74的右上方,交换室三78-2设在方形舱室隔离板74的右下方,交换室四78-3设在方形舱室隔离板74的左上方,外排负压舱80设在室外排风机75和方形舱室隔离板74之间,外排负压舱80不仅与室外排风机75的吸风口接通同时还与交换室四78-3相接通,室外排风机75排风口的方向与交换室四所在方形舱室隔离板74上的左右位置方向一致,方形舱室隔离板74的右下角设有线缺口93,线缺口93设在交换室一内。

制冷装置22包括设于温湿控制区内的蒸发器60,设于温度交换区内的微型压缩机81、冷凝器82、散温风扇83、节流阀84及四通阀108,微型压缩机81和冷凝器82、节流阀84、四通阀108和散温风扇83设在壳体机构18的下端,pcb集成电路连接板92设置在壳体机构18下端的进风基板97下方。

壳体机构18内表面设有壳体保温层101,壳体机构18上端一侧的工作面板上设有多个室内送风口99,壳体机构18下端一侧的工作面板上分别设有室内进风口94和室内排风口95,壳体机构18下端的另一侧后背面板上分别设有室外百叶排风口98和室外百叶散温口100,所述室外百叶排风口98和室外百叶散温口100分别与排风通口14和散温通口15相对接,空气净化区与温度交换区之间设有进风基板97,进风基板97上设有室外进风口96和行位开关三88,进风基板97一侧的壳体机构工作面板内侧设有行位开关四89,室内送风口99、室内进风口94、室内排风口95及室外进风口96各风口附近均设有左右长方形门鼻位移孔,各风口内侧设有左右推拉式风门,风门的侧边上设有风口门鼻,风口门鼻可在门鼻位移孔内移动,实现各风口的开与关。

举例室内送风口:壳体机构18工作面板的上端偏向门板限位边方向设有多个室内送风口99,室内送风口的下方分别设有门鼻位移孔,门鼻位移孔为左右长方形孔,多个室内送风口内侧设有多个送风门限位盖板,送风门限位盖板设有盖板送风口,盖板送风口与室内送风口相对应并且盖板送风口的口径不小于室内送风口的口径,室内送风口内侧和送风门限位盖板之间设有左右推拉式室内送风口门,室内送风口门朝向门板限位边的侧边上设有送风口门鼻,送风口门鼻设在门鼻位移孔内,可通过移动多个送风口门鼻来移动多个室内送风口门从而实现多个室内送风口99的开与关。

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侧,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的支撑板7在左右推拉式窗的窗框外侧,并且低于或齐平窗框的下横框上端面,支撑板7垂直窗框外侧面且平行下横框上端面,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的卡槽一11卡扣在左右推拉式窗的下横框最外侧凸边上,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的卡槽二12卡扣在左右推拉式窗的窗框右竖框最外侧凸边上,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的两卡槽内侧的固定加强板固定在左右推拉式窗的下横框和右竖框的外侧面上,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的两卡槽外侧的一个固定边固定在窗框的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另一个固定边固定在窗框的右竖框最外侧凹槽内,所述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的l型的固定板一9长边固定在左右推拉式窗外面的下方窗墙体外表面上,固定板一9的短边固定在支撑板7的下表面上,所述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的l型的固定板二10的长边固定在左右推拉式窗外面的侧面窗墙体外表面上,固定板二10的短边固定在安装板6外表面上。

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分离式电控装置,可以安置在室内的任意位置,不受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限制。

分离式电控装置3可安于室内任意位置,其上的电控插头穿过左右推拉式窗上的线孔插在净化机本体1上的电控集成插座上。分离式电控装置3设有中央电控操作系统,除了本身的电子元件和壳体外,其内部还设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室内温湿度检测仪以及其外表面还设有显示操作屏,中央电控操作系统不仅通过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室内温湿度检测仪以及室外空气质量检测装置64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仪65,对室内外空气环境实时检测分析,还通过净化机本体1内的腔内负压检测仪62对净化机本体1内的负压状况实时检测,综合得出室内环境现况以及空气净化滤网使用情况并给出合理的操作提示。

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窗外并与左右推拉式窗密封式链接,室内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设置在左右推拉式窗的最下端,室内送风口设置在左右推拉式窗的最上端,洁净的空气从在左右推拉式窗上端的室内送风口送入室内上方,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左右推拉式窗下端进入室内排风口排出室外或者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左右推拉式窗下端进入室内进风口进行室内空气净化,室内进风和室内送风在室内的空气流动方面互不影响。

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得电后的启动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手动启动模式,一种自动启动模式,所述手动启动模式,根据中央电控操作系统综合得出室内环境现况并给出合理的操作提示,用户通过显示操作屏的功能提示或用户意愿选择性操作并启动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所述自动启动模式,根据中央电控操作系统综合得出室内环境现况并给出的合理操作提示,中央电控操作系统自动选择操作提示并启动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

定位锁85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左竖框左端面下方,定位锁锁头方向垂直于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当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的右竖框右端面接近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外舌口密封条位置时,定位锁的锁头插入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表面设有的锁孔内,锁孔为现场施工时在外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上加工的盲孔,固定锁86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左竖框或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下方,固定锁锁头方向垂直于窗框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当固定外窗扇时固定锁锁头插入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设有的定位孔内,定位孔为现场施工时在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加工的盲孔。

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工作环境模式分为两种:一种室外新风净化模式,一种室内空气净化模式,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的工作环境模式通过分离式电控装置3来选择实现;

所述的室外新风净化模式,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移动到设定位置定位锁85的锁头插入锁孔内,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行位开关二43保持压缩状态,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行位开关一42回复自然状态,内窗扇的右竖框与左右推拉式窗的右竖框之间形成矩形口,关闭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内进风口,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行位开关三88回复自然状态,打开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外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行位开关四89保持压缩状态,净化机本体1接通电源,送风风机55和室外排风机75同时启动,室外的空气从净化机本体1的冷热交换门板设有的通风网口二56和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设有的通风网口一16进入冷热交换装置24的交换室一78,然后穿过冷热交换装置24里的冷热交换器79进入冷热交换装置24的交换室二78-1,并穿过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外进风口96进入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空气净化区内,室外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区,所述的空气净化区内设有多组或单组空气净化滤网,当空气净化区内设有多组空气净化滤网时,进入第一风舱室104的室外空气通过第一组空气净化滤网进行一次空气过滤后进入到第二风舱室105,再通过第二组空气净化滤网进行二次空气过滤后进入到第三风舱室106,再通过第三组空气净化滤网进行三次空气过滤后得到洁净的新鲜空气进入到第四风舱室107,然后洁净的新鲜空气通过第四风舱室107进入到温湿控制区;

当空气净化区设有单组空气净化滤网时,进入前风舱室的室外空气通过空气净化滤网进行空气过滤得到洁净的新鲜空气进入到后风舱室,然后洁净的新鲜空气通过后风舱室进入温湿控制区,洁净的新鲜空气进入到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温湿控制区内并穿过温湿控制区里的蒸发器60和ptc加热装置21和加湿装置20,得到温湿适宜的洁净新鲜空气,温湿度适宜的洁净新鲜空气进入到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风机前置吸风室111,最后进入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内送风装置19里的多个送风风机55里,由多个风机口经过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内送风口和束风口,把温度适宜的洁净新鲜空气输送到室内,同时室内的污染空气进入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进风腔口一40,通过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内排风口进入冷热交换装置24的交换室三78-2,穿过冷热交换装置24里的冷热交换器79进入冷热交换装置24的交换室四78-3,污染空气再由交换室四78-3进入到冷热交换装置24的外排负压舱80,然后进入冷热交换装置24的室外排风机75的吸风口,再由室外排风机75的出风口送入冷热交换装置24的ω型导流板76,最后穿过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外百叶排风口98,把室内污染的空气排出到室外。

所述的室内空气净化模式,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移动到设定位置定位锁85的锁头插入锁孔内,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行位开关二43按钮处于压缩状态,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行位开关一42按钮处于自然状态,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上的内窗右竖框与左右推拉式窗的窗框的右竖框之间形成矩形口,开启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内进风口,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行位开关三88按钮被压缩,关闭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外进风口和室内排风口,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行位开关四89按钮处于自然状态,净化机本体1接通电源,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内送风装置19里的多个送风风机55启动,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冷热交换装置24里的风机停止,室内的空气从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进风腔口二39经过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内进风口进入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空气净化区内,室内空气经过空气净化区得到洁净的空气,洁净的空气进入到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温湿控制区内并穿过温湿控制区里的蒸发器60和ptc加热装置21和加湿装置20,得到温湿适宜的洁净空气,温湿度适宜的洁净空气进入到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风机前置吸风室111,最后进入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内送风装置19里的多个送风风机55里,由多个风机口经过净化机本体1设有的室内送风口a1和束风口,把温度适宜的洁净空气输送到室内。

本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安装在左右推拉式窗外,左右推拉式窗处于开口状态时,中间窗扇竖框设有窗扇缝隙密封装置,避免外面空气从两窗扇相互错位形成的空间进入到室内。窗扇缝隙密封装置的封条固定板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固定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右竖框的朝向室内的表面上,一种固定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右竖框的朝向右侧的端面上,窗扇缝隙密封装置的缝隙密封条设在封条固定板上并与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扇的玻璃相接触,而所述缝隙密封条为市面通用密封条,可以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样式和安装方式。


技术特征:

1.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用户的左右推拉式窗窗外侧的净化机本体(1),净化机本体(1)通过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进行窗外固定并与左右推拉式窗窗外侧面相连,以及安于室内任意位置的分离式电控装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本体(1)最外端设有壳体机构(18),所述壳体机构(18)内设有室内送风装置(19)、加湿装置(20)、ptc加热装置(21)、空气净化装置(23)、制冷装置(22)、冷热交换装置(24)、杀菌消毒装置(90)、腔内空气质量检测仪(61)、腔内负压检测仪(62)、负离子发生器(63)及室外空气质量检测仪(64)和室外温湿度检测仪(65);

所述壳体机构(18)内表面设有壳体保温层(101),壳体机构(18)上端一侧的工作面板上设有多个室内送风口(99),壳体机构(18)下端一侧的工作面板上分别设有室内进风口(94)和室内排风口(95),壳体机构(18)下端的另一侧后背面板上分别设有室外百叶排风口(98)和室外百叶散温口(100),所述室外百叶排风口(98)和室外百叶散温口(100)分别与排风通口(14)和散温通口(15)相对应,壳体机构(18)下端设有进风基板(97),进风基板(97)上设有室外进风口(96)和行位开关三(88),进风基板(97)一侧的工作面板内侧设有行位开关四(89),室内送风口(99)、室内进风口(94)、室内排风口(95)及室外进风口(96)各风口附近均设有左右长方形门鼻位移孔,各风口内侧设有左右推拉式风门,风门的侧边上设有风口门鼻,风口门鼻可在门鼻位移孔内移动,实现各风口的开与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包括支架(5),支架(5)内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上端设有u型竖孔(110),中间部分设有多个板孔(8),安装板(6)背面上端设有固定板一(9),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4)最下端设有支撑板(7),所述净化机本体(1)设于支撑板(7)上,支撑板(7)下方设有固定板二(10),支撑板(7)上设有通风网口一(16)和u型横孔(17),所述支撑板(7)一边设有卡槽一(11),所述安装板(6)一侧设有卡槽二(12),支撑板(7)另一边设有支撑加强筋(13),所述支撑加强筋(13)上设有排风通口(14)和散温通口(1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本体(1)一侧的工作面板上设有舌口导流机构(25),舌口导流机构(25)包括舌口框体(26),舌口框体(26)包括最上端的舌口上板(27)和最下端的舌口下板(28),舌口上板(27)和舌口下板(28)之间两侧分别设有舌口侧板一(29)和舌口侧板二(30),舌口侧板一(29)上设有室外舌口密封条(35),舌口侧板二(30)上端设有锁止孔(34),所述舌口上板(27)下方设有多个束风口(102),所述束风口可为直向束风口或百叶束风口,束风口(102)下端舌口框体(26)与加湿装置(20)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槽(91),固定槽(91)靠近舌口侧板一(29),固定槽(91)内设有水位显示管(38),水位显示管(38)上方设有加水口(44),水位显示管(38)下方与加湿装置(20)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水位显示管(38)与舌口侧板二(30)之间设有加湿开关鼻位移室(33),加湿开关鼻位移室(33)上设有加湿开关鼻封盖(36),加湿开关鼻位移室(33)和水位显示管(38)的下方分别设有进风腔口二(39)和进风腔口一(40),进风腔口一(40)位于舌口下板(28)上方,舌口下板(28)上的行位开关安装板(41)上设有行位开关一(42)和行位开关二(43)。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本体(1)上端外围设有机体长度补偿装置(2),所述机体长度补偿装置(2)包括补偿壳体(45),补偿壳体(45)包括上方的顶板(47)及前侧的n型开放式舌口(46),n型开放式舌口(46)包括n型舌边一(48)和n型舌边二(49),n型舌边一(48)上设有室外补偿密封条(51),n型舌边二(49)上设有u型孔(50),所述n型开放式舌口(46)嵌套在净化机本体(1)上的舌口导流机构(25)的外围,所述n型舌边二(49)上设有的u型孔(50)与舌口导游流机构(25)上的舌口侧板二(30)上的锁止孔(34)相对应,固定螺栓(52)穿过锁止孔(34)和u型孔(50)与矩形螺母(53)固定连接,所述n型舌边一(48)上设有的室外补偿密封条(51)与舌口导流机构(25)上的舌口侧板一(29)上的室外舌口密封条(35)相切,n型舌边一(48)与舌口侧板一(29)之间设有间隙密封垫(54)。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送风装置(19)包括多个送风风机(55),送风风机(55)设于风机竖板(57)上,风机竖板(57)上设有竖板导流口(58),所述送风风机(55)的吸风口与竖板导流口(58)相衔接,送风风机(55)与风机竖板(57)之间设有减震垫(59)。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20)设于室内送风装置(19)下方,加湿装置(20)包括加湿开关支架(66),加湿开关支架(66)上安有蓄水舱(67),蓄水舱(67)内设有吸水材料(68)和w型压体(69),蓄水舱(67)上部开口并设有湿气孔(70),蓄水舱(67)下部设有进水口(73),加湿开关支架(66)上设有加湿开关门(71),加湿开关门(71)上设有加湿开关门鼻(72),加湿开关门鼻(72)可带动加湿开关门(71)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23)可为s型空气过滤结构或者直线型空气过滤结构,所述s型空气过滤结构包括多个滤网腔室,其滤网腔室与壳体机构(18)之间形成多个风舱室;所述直线型空气过滤结构包括一个网腔室,其空气滤网与壳体机构(18)之间形成两个风舱室;所述制冷装置(22)包括蒸发器(60)、压缩机(81)、冷凝器(82)、散温风扇(83)、节流阀(84)及四通阀(108),蒸发器(60)、冷凝器(82)、节流阀(84)、压缩机(81)与四通阀(108)之间为管道连接,所述壳体机构(18)下端的进风基板(97)下方设有设有pcb集成电路连接板(92)。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交换装置(24)包括舱室隔离板(74),舱室隔离板(74)上设有冷热交换器(79),冷热交换器(79)与舱室隔离板(74)之间形成四个交换室,交换室一(78)与通风网口一(16)相对接,交换室二(78-1)与室外进风口(96)相对接,交换室三(78-2)与室内排风口(95)相对接,交换室四(78-3)与外排负压舱(80)相对接,外排负压舱(80)设在舱室隔离板(74)与风机装配板(77)之间,风机装配板(77)上设有室外排风机(75),室外排风机(75)上设有ω型导流板(76),ω型导流板(76)与室外百叶排风口(98)相对接,外排负压舱(80)与室外排风机(75)的吸风口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用户左右推拉式窗的内窗左竖框左端面下方设有定位锁(85),与定位锁(85)相对应的定位孔设于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上,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左竖框或外窗下横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下方安有固定锁(86),与固定锁(86)相对应的定位孔设于外窗下横框最外侧凹槽内,在左右推拉式窗的外窗右竖框朝向室内的表面上或朝向右侧的端面上设有窗扇缝隙密封装置(87),窗扇缝隙密封装置(87)上设有缝隙密封条并与内窗扇上的玻璃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一种外置窗式室内新风净化器,包括安装在用户的左右推拉式窗窗外侧的净化机本体,净化机本体通过墙角式窗外支架装置进行窗外固定并与左右推拉式窗窗外侧面相连,以及安于室内任意位置的分离式电控装置;所述净化机本体最外端设有壳体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内设有杀菌消毒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室内送风装置、加湿装置、PTC加热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制冷装置、冷热交换装置,净化机本体一侧的工作面板上设有舌口导流机构。本发明安装简单,不占用左右推拉式窗及室内空间,不仅实现了外界洁净新风输送,还实现了室内空气净化,同时还向室内输送负离子以及对向室内输送的洁净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并且对室内温湿度进行改善。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晓丽
技术研发日:2020.04.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26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