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41


本发明涉及纤维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普通混凝土是以水和水泥组成的水泥浆体作为结合料,砂和石子作为集料,在一定的条件下硬化成为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人工石材。混凝土不仅造价低廉,容易加工,而且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抗冲击性能和抗震性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混凝土广泛的应用在土木工程各个领域中。随着现代建筑科学的迅猛发展,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混凝土自身也存在着脆性差、抗裂性差、易干缩等缺点,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大大的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因此,研究应用何种技术改善混凝土性能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在此背景下,作为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纤维混凝土得到迅猛发展,并逐渐推广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纤维混凝土的实质是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纤维而制备出的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达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和脆性的目的。纤维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而言,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拉性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在使用中的变形和破坏特性。目前应用到工程中较多的有聚丙烯纤维、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等,其中聚乙烯醇(pva)纤维以其高强髙模、耐酸耐碱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此类纤维出厂便是以团簇状存在,此时若直接将其掺入到混凝土中,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在混凝土中的机能,且容易造成装置的堵塞问题。因此,在掺入混凝土之前,应使用分散装置将其分散成单丝状,均匀的加入到混凝土中搅拌,使纤维在混凝土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主要包括鼓风机、装料分散室、挡板、出料分散室、以及筛网。所述鼓风机安装在装料分散室的一端上,其出风口朝向装料分散室的另一端。所述装料分散室的上侧面上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所述出料分散室的一端与装料分散室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筛网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装料分散室与出料分散室的连接处,其顶部与装料分散室内壁可转动连接,底部或两侧与装料分散室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以实现装料分散室与出料分散室之间的阻断或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渐变筒,所述渐变筒的一端与出料分散室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渐变筒的一端至另一端,其开口大小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一端与渐变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斜向下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料筒采用折弯式圆形筒体结构设计,其折弯角度为30度,筒体水平段和弯折段长度均为20厘米,直径为10厘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挡板上还设有用于连接装料分散室的铰链和螺钉。所述铰链的一端设置在挡板顶部,另一端与装料分散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钉设置在挡板底部或两侧,通过拧入装料分散室内实现挡板与装料分散室的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筛网采用凹陷式结构设计。所述筛网的中部采用球状式凹陷结构,且筛网的中心点处凹陷程度最大。所述筛网的四周边缘至球状凹陷边界之间的区域采用逐渐凹陷式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进料口的封板。所述封板设置在装料分散室上,位于进料口处,并与装料分散室铰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筛网的孔径为10毫米,网孔之间留有间距,使得无法在风力作用下通过筛网的纤维实现冲击孔隙形成回弹,而不是卡在孔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鼓风机安装在装料分散室的端部位置,设有两档风力。第一档为0.05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第二档为0.10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装料分散室为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筒体。所述出料分散室为长25厘米,宽20.2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筒体。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使用分散装置时,打开装料分散室上方的进料口,向内撒入一定量的纤维,闭合进料口,拧紧螺钉使挡板在风力作用下无法转动,保证在第一次进风时装料分散室为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开启鼓风机第一档,此时风力为0.05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纤维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向前冲击装料分散室内壁,使得纤维初步分散。一定时间后,拧开螺钉使挡板可在水平风力作用被弹开,装料分散室与出料分散室处于连通状态,调节鼓风机风力为第二档,此时风力为0.10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在强大的风力作用下,挡板随着水平风飘向出料分散室并贴紧内壁,此时分散的纤维沿着水平风的方向进入出料分散室均匀穿过筛网,经过出料筒落入混凝土,由于筛网孔径较大且孔与孔之间留有一定的孔隙,那些无法在风力作用下通过筛网的纤维会冲击孔隙形成回弹且相互撞击,达到进一步的分散,这时纤维便可全部均匀分散的通过筛网落入混凝土中。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提高了纤维均匀分散性,使得纤维在混凝土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1-鼓风机,2-装料分散室,3-进料口,4-铰链,5-挡板,6-螺钉,7-出料分散室,8-筛网,9-渐变筒,10-出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主要包括鼓风机1、装料分散室2、挡板5、出料分散室7、以及筛网8。所述鼓风机1安装在装料分散室2的一端上,其出风口朝向装料分散室2的另一端。所述装料分散室2的上侧面上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3。所述出料分散室7的一端与装料分散室2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筛网8固定连接。所述挡板5设置在装料分散室2与出料分散室7的连接处,其顶部与装料分散室2内壁可转动连接,底部或两侧与装料分散室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以实现装料分散室2与出料分散室7之间的阻断或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渐变筒9,所述渐变筒9的一端与出料分散室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渐变筒9的一端至另一端,其开口大小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出料筒10。所述出料筒10的一端与渐变筒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斜向下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料筒10采用折弯式圆形筒体结构设计,其折弯角度为30度,筒体水平段和弯折段长度均为20厘米,直径为10厘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挡板5上还设有用于连接装料分散室2的铰链4和螺钉6。所述铰链4的一端设置在挡板5顶部,另一端与装料分散室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钉6设置在挡板5底部或两侧,通过拧入装料分散室2内实现挡板5与装料分散室2的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筛网8采用凹陷式结构设计。所述筛网8的中部采用球状式凹陷结构,且筛网8的中心点处凹陷程度最大。所述筛网8的四周边缘至球状凹陷边界之间的区域采用逐渐凹陷式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进料口3的封板。所述封板设置在装料分散室2上,位于进料口3处,并与装料分散室2铰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筛网8的孔径为10毫米,网孔之间留有间距,使得无法在风力作用下通过筛网8的纤维实现冲击孔隙形成回弹,而不是卡在孔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鼓风机1安装在装料分散室2的端部位置,设有两档风力。第一档为0.05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第二档为0.10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装料分散室2为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筒体。所述出料分散室7为长25厘米,宽20.2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筒体。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使用分散装置时,打开装料分散室2上方的进料口3,向内撒入一定量的纤维,闭合进料口3,拧紧螺钉6使挡板5在风力作用下无法转动,保证在第一次进风时装料分散室2为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开启鼓风机1第一档,此时风力为0.05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纤维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向前冲击装料分散室2内壁,使得纤维初步分散。一定时间后,拧开螺钉6使挡板5可在水平风力作用被弹开,装料分散室2与出料分散室7处于连通状态,调节鼓风机1风力为第二档,此时风力为0.10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在强大的风力作用下,挡板5随着水平风飘向出料分散室7并贴紧内壁,此时分散的纤维沿着水平风的方向进入出料分散室7均匀穿过筛网8,经过出料筒10落入混凝土,由于筛网8孔径较大且孔与孔之间留有一定的孔隙,那些无法在风力作用下通过筛网8的纤维会冲击孔隙形成回弹且相互撞击,达到进一步的分散,这时纤维便可全部均匀分散的通过筛网8落入混凝土中。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包括装料分散室2,装料分散室2端部装有鼓风机1,装料分散室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3,装料分散室2与出料分散室7连通,中间由一块上边有铰链4固定其他三边无约束的挡板5隔开,出料分散室7挡板5侧装有两颗螺钉6,出料分散室7端部设置有内凹式筛网8,出料分散室7通过渐变筒9与出料筒10连通。分散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的挡板5由铰链4固定上侧,无约束时可自由转动,其他三边均无约束,当底部螺钉6拧紧时挡板5固定,当螺钉6拧开时挡板5便可在水平风力作用下吹向筛网8方向,并保持与水平进风方向平行的状态。

所述装料分散室2为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筒体。

所述出料分散室7为长25厘米,宽20.2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筒体。

所述装料分散室2与出料分散室7连通处为变截面,截面宽由20厘米加大为20.2厘米,挡板5位于装料分散室2侧截面。

所述鼓风机1的吹动风向沿着水平方向吹入出料筒10。

所述渐变筒9为两端截面不同的筒体,连接出料分散室7一侧为20厘米×20.1厘米的方形截面,连接出料筒10一侧为直径10厘米的圆形截面,保证纤维经过筛网8均匀的进入出料筒10。

所述出料筒10为弯折式圆形筒体,弯折角度为30度,筒体水平段和弯折段长度均为20厘米,直径为10厘米。

所述的筛网8为内凹式,网径为10.00mm,网孔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使得无法在风力作用下通过筛网8的纤维冲击孔隙形成回弹,而不是卡在孔边。筛网8设置在挡板5右侧20厘米处。

实施例3:

本实例给出一种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包括装料分散室2,装料分散室2端部装有鼓风机1,装料分散室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3,装料分散室2与出料分散室7连通,中间由一块上边有铰链4固定其他三边无约束的挡板5隔开,出料分散室7挡板5侧装有两颗螺钉6,出料分散室7端部设置有内凹式筛网8,出料分散室7与出料桶相连。

所述装料分散室2为一个长方体筒体,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装料分散室2上方设有边长为10厘米的进料口3,位于装料口的正上方。

所述挡板5为边长20厘米的薄板,一边有铰链4固定其他三边自由,第一次进风时用螺钉6固定挡板5使得装料分散室2为一个密闭空间,纤维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冲击装料分散室2内壁,达到分散的目的,第二次进风时拧开螺钉6使得挡板5可在风力作用下被吹开,纤维进入出料分散室7。

所述鼓风机1安装在装料分散室2的端部,设有两档风力。第一档为0.05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第二档为0.10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

所述筛网8为内凹式,孔径为10.00mm,网孔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使得无法在风力作用下通过筛网8的纤维冲击孔隙形成回弹,而不是卡在孔边。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打开装料分散室2上方的进料口3,向内撒入一定量的纤维,闭合进料口3,拧紧螺钉6使挡板5在风力作用下无法转动,保证在第一次进风时装料分散室2为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开启鼓风机1第一档,此时风力为0.05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纤维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向前冲击装料分散室2内壁,使得纤维初步分散。一定时间后,拧开螺钉6使挡板5可在水平风力作用被弹开,装料分散室2与出料分散室7处于连通状态,调节鼓风机1风力为第二档,此时风力为0.10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在强大的风力作用下,挡板5随着水平风飘向出料分散室7并贴紧内壁,此时分散的纤维沿着水平风的方向进入出料分散室7均匀穿过筛网8,经过出料筒10落入混凝土,由于筛网8孔径较大且孔与孔之间留有一定的孔隙,那些无法在风力作用下通过筛网8的纤维会冲击孔隙形成回弹且相互撞击,达到进一步的分散,这时纤维便可全部均匀分散的通过筛网8落入混凝土中。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鼓风机、装料分散室、挡板、出料分散室、以及筛网;所述鼓风机安装在装料分散室的一端上,其出风口朝向装料分散室的另一端;所述装料分散室的上侧面上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所述出料分散室的一端与装料分散室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筛网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装料分散室与出料分散室的连接处,其顶部与装料分散室内壁可转动连接,底部或两侧与装料分散室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以实现装料分散室与出料分散室之间的阻断或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渐变筒,所述渐变筒的一端与出料分散室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渐变筒的一端至另一端,其开口大小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一端与渐变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斜向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筒采用折弯式圆形筒体结构设计,其折弯角度为30度,筒体水平段和弯折段长度均为20厘米,直径为1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还设有用于连接装料分散室的铰链和螺钉;所述铰链的一端设置在挡板顶部,另一端与装料分散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钉设置在挡板底部或两侧,通过拧入装料分散室内实现挡板与装料分散室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采用凹陷式结构设计;所述筛网的中部采用球状式凹陷结构,且筛网的中心点处凹陷程度最大;所述筛网的四周边缘至球状凹陷边界之间的区域采用逐渐凹陷式结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进料口的封板;所述封板设置在装料分散室上,位于进料口处,并与装料分散室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的孔径为10毫米,网孔之间留有间距,使得无法在风力作用下通过筛网的纤维实现冲击孔隙形成回弹,而不是卡在孔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安装在装料分散室的端部位置,设有两档风力;第一档为0.05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第二档为0.10立方米每秒的自然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分散室为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筒体;所述出料分散室为长25厘米,宽20.2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筒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的纤维均匀分散装置,包括装料分散室,装料分散室端部装有鼓风机,上方有进料口;装料分散室和出料分散室连通,中间由一块上边有铰链固定其他三边可自由转动的挡板隔开,在出料分散室挡板侧装有两颗螺丝,以固定住挡板;出料分散室通过渐变筒与出料筒连通,出料分散室内装有内凹式筛网,出料筒为弯折式筒体。使用本装置时,第一次进风需固定挡板,使得纤维在密闭装料分散室初步分散,第二次进风需拧开螺丝使得挡板可自由转动,此时在风力作用下挡板被吹开,纤维连续通过出料分散室、筛网、出料桶,达到均匀分散的目的。本装置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提高了纤维均匀分散性,使得纤维在混凝土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翟可仪;叶明;肖杰;黄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25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