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金属颗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金属颗粒做实验时,一般要求粒径均匀,且颗粒的形状为规则的球状,而原料中金属颗粒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因此,需要对金属颗粒进行整形。流化是常用的颗粒整形的方法,其是指使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之中,从而使颗粒具有类似流体特征的过程,是金属颗粒加工工艺中的常用工序。
目前,金属物料加入流化设备后,颗粒在气流作用下翻滚流动,类似沸腾的液体,颗粒之间相互碰撞,使得颗粒体积变小、逐渐细化,并且颗粒由不规则的形状逐渐磨合变成规则的球状。然而,由于流化仓为常压容器,向流化仓内通风后,气流沿出风口排出,排出的气流中不可避免的会夹带大量的金属颗粒,造成实验物料的浪费,而且废气直接排入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另外,对于一些贵金属而言,采购成本高,在流化过程中金属颗粒沿气流排出会浪费昂贵的实验经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颗粒随气流排出、造成实验物料的浪费,且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包括:
流化仓,设有进风管和出风管,且用于容纳金属物料;
过滤箱,腔体内设有滤袋;所述出风管延伸入所述过滤箱的腔体内,且与所述滤袋的开口端密封连接;
滑板,位于所述过滤箱的腔体内,且与所述过滤箱的侧壁滑动连接;
柔性元件,第一端与所述滑板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滤袋相连,用于在所述滑板移动时、使所述滤袋抖动;
驱动机构,与所述滑板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滑板往复移动;和
排风管,第一端与所述过滤箱的腔体相贯通,且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出。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
过滤桶,腔体内盛有液体;所述排风管的第二端延伸入所述过滤桶的液体内;和
回风管,第一端与所述过滤桶的腔体相贯通,且用于将所述过滤桶内的气体排出。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
送风机,进风口与所述回风管相贯通,且出风口与所述进风管相贯通;和
新风管,第一端与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口相贯通,且第二端用于连接气源。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
排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管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
反吹气管,设置在所述过滤箱的腔体内,且与所述滤袋相邻,且设有用于吹落所述滤袋上的金属颗粒的反吹气孔;和
反吹阀,设置在所述反吹气管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反吹气管的通断。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气缸,缸体设置在所述过滤箱上,且伸缩杆与所述滑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滑板移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
托板,设置在所述流化仓的底部,且与所述流化仓同轴设置,且四周与所述流化仓间隙设置;
第一筛网,与所述托板同轴设置,且第一端与所述托板密封连接,且第二端与所述流化仓的顶板密封连接;
流化气管,呈螺旋状盘绕在所述托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筛网围设而成的空间内;所述流化气管与所述进风管相贯通,且设有多个流化气孔;
搅拌轴,与所述第一筛网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筛网围设而成的空间内;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托板转动连接,且设有多个搅拌桨叶;和
动力机构,与所述搅拌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
料仓,与所述流化仓相贯通;和
第二筛网,设置在所述料仓内,且呈倒置的锥台状,且孔径小于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第一锥齿轮,与所述搅拌轴相连,且用于带动所述搅拌轴转动;
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
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连,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和
搅拌电机,与所述传动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
开通进风管,流化仓内的金属物料开始流化;
流化仓内的金属物料保持流化状态3分钟至10分钟,关闭进风管;
开启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滑板往复移动0.5分钟至2分钟,关闭驱动机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流化仓设有进风管和出风管,且用于容纳金属物料。过滤箱的腔体内设有滤袋。出风管延伸入过滤箱的腔体内,且与滤袋的开口端密封连接。滑板位于过滤箱的腔体内,且与过滤箱的侧壁滑动连接。柔性元件的第一端与滑板相连,且第二端与滤袋相连,用于在滑板移动时、使滤袋抖动。驱动机构与滑板相连,且用于驱动滑板往复移动。排风管的第一端与过滤箱的腔体相贯通,且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出。
气流沿进风管进入流化仓后,使流化仓内的金属物料进入流化状态,排出流化仓的气体沿出风管进入滤袋内,滤袋起到过滤作用,将气流中夹带的金属粉尘留存在滤袋上,过滤后的气体沿排风管从过滤箱内排出。
驱动机构驱动滑板移动,滑板带动柔性元件抖动,柔性元件带动滤袋抖动,因此,能够将滤袋上附着的金属粉尘抖落下来;由于滤袋的第一端与出风管密封连接,因此抖落的金属粉尘能够沿出风管回到流化仓内,从而实现废气中金属物料的回收利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流化设备能够对废气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污染环境,达到环保的要求。另外,该设备还能回收利用废气中夹带的金属物料,从而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提高物料的利用率,节省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袋、滑板、柔性元件、气缸及反吹气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化设备的气流流向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袋与反吹气管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化仓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托板、第一筛网、流化气管、搅拌轴及动力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料仓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流化仓;11、进风管;12、出风管;13、托板;131、支杆;14、第一筛网;15、流化气管;16、搅拌轴;161、搅拌桨叶;171、第一锥齿轮;172、第二锥齿轮;173、传动轴;174、搅拌电机;18、加料管;181、加料阀;20、过滤箱;201、作业门;21、滤袋;22、滑板;23、柔性元件;24、气缸;25、排风管;251、排风机;26、反吹气管;261、反吹气孔;262、反吹阀;30、过滤桶;31、回风管;40、送风机;41、新风管;50、料仓;51、第二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包括流化仓10、过滤箱20、滑板22、柔性元件23、驱动机构和排风管25。流化仓10设有进风管11和出风管12,且用于容纳金属物料。过滤箱20的腔体内设有滤袋21。出风管12延伸入过滤箱20的腔体内,且与滤袋21的开口端密封连接。滑板22位于过滤箱20的腔体内,且与过滤箱20的侧壁滑动连接。柔性元件23的第一端与滑板22相连,且第二端与滤袋21相连,用于在滑板22移动时、使滤袋21抖动。驱动机构与滑板22相连,且用于驱动滑板22往复移动。排风管25的第一端与过滤箱20的腔体相贯通,且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出。
气流沿进风管11进入流化仓10后,使流化仓10内的金属物料进入流化状态,排出流化仓10的气体沿出风管12进入滤袋21内。滤袋21起到过滤作用,将气流中夹带的金属粉尘留存在滤袋21上,过滤后的气体沿排风管25从过滤箱20内排出。
驱动机构驱动滑板22移动,滑板22带动柔性元件23抖动,柔性元件23带动滤袋21抖动,因此,能够将滤袋21上附着的金属粉尘抖落下来;由于滤袋21的第一端与出风管12密封连接,因此抖落的金属粉尘能够沿出风管12回到流化仓10内,从而实现废气中金属物料的回收利用。
具体的,进风管11贯穿流化仓10的侧壁;具体的,出风管12贯穿流化仓10的顶板。具体的,在竖直方向上,过滤箱20位于流化仓10的上方。具体的,柔性元件23可以采用弹簧,也可以采用弹性绳。具体的,滤袋21可以采用pe过滤袋,也可以采用pp过滤袋,还可以采用pefe过滤袋;具体的,可以选用思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机织ptfe ptfe覆膜滤袋,也可以选用奥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冶金行业用滤袋。
具体的,滤袋21的孔径根据金属颗粒的粒径而定。具体的,滤袋21的开口端套设在出风管12上,并通过卡箍连接。由于柔性元件23与滤袋21均有柔性形变,因此,当滑板22往复移动时,可以实现滤袋21的抖动,继而将滤袋21上附着的粉尘抖落。
当进风管11开启时,气流沿出风管12吹入滤袋21内,在气流作用下,滤袋21被撑开(类似吹气球的过程),此时驱动机构保持静止;当进风管11关闭时,由于没有气流作用,滤袋21呈自然状态,即袋状,此时滤袋21在水平平面内的投影落入出风管12的管口内,当驱动机构驱动滑板22移动时,带动滤袋21抖动,抖落的金属粉尘能够落入出风管12内,并滑落至流化仓10中。
在实验过程中,流化仓10内的流化过程与滤袋21的抖落过程交替进行,从而提高实验物料的利用率,避免金属物料浪费。另外,由于滤袋21上抖落的物料再次回到流化仓10内,并未脱离流化设备,因此,能够保证一次实验中物料的均一性。
现有技术中,即使将废气中的物料回收,由于回收的物料脱离了流化设备,为避免交叉污染,无法再次加入流化仓10内,因此,回收的物料与实验物料也会存在差异,无法同时利用,因此,依然会造成实验材料的浪费,尤其是贵金属,更是会浪费昂贵的实验经费。
而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流化设备,滤袋21与流化仓10直接贯通,滤袋21上的物料并未脱离流化仓10的流化系统,因此,不存在交叉污染的问题,滤袋21上抖落的金属粉尘与流化仓10内的金属物料不存在差异,具有各项性能的均一性,因此,能够提高实验物料的利用率。
作为一种实施例,过滤箱20的侧壁上设有滑槽,且滑板22设有用于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作为一种实施例,过滤箱20设有作业门201;打开作业门201,能够拆装滤袋21或清洁过滤箱20。具体的,作业门201与过滤箱20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条。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过滤桶30和回风管31。过滤桶30的腔体内盛有液体。排风管25的第二端延伸入过滤桶30的液体内。回风管31的第一端与过滤桶30的腔体相贯通,且用于将过滤桶30内的气体排出。
滤桶30起到二次过滤的作用。气流沿排风管25进入液体内,滤袋21未过滤干净的金属粉尘落入液体内,过滤后的气体沿回风管31排走。具体的,滤桶30为常压容器;具体的,过滤桶30内可以采用水,也可以采用化学溶液。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过滤桶30内的液体进行过滤,从而回收液体内的金属物料,继而进行废料再利用。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送风机40和新风管41。送风机40的进风口与回风管31相贯通,且出风口与进风管11相贯通。新风管41的第一端与送风机40的进风口相贯通,且第二端用于连接气源。
为保持金属物料的性能,进风管11内通入惰性气体,为提高设备内的惰性气体的利用率,将回风管31内过滤后的气体再次导入流化仓10内,从而避免浪费能源。送风机40用于使气流在流化仓10、出风管12、滤袋21、过滤箱20、排风管25、过滤桶30、回风管31、进风管11之间循环流动。
如果直接将排风管25与送风机40相连通,排风管25内排出的气体返回流化仓10内,由于气流中夹带的金属物料与流化仓10内的物料、流化时间不同,因此,无法达到实验物料均一性的要求。排风管25内的气流中夹带的金属颗粒,由于流化时间短,粒径大、且形状不规则,因此需要设置过滤桶30和回风管31。
由于气流的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气体的损失,为保证流化设备内的气压保持常压状态,本实施例中设置新风管41。新风管41用于向流化设备内补充气体。具体的,新风管41的第二端用于与惰性气体气源相连通。具体的,送风机40的进风口设有三通接头,因此可以实现与回风管31及新风管41的连通。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排风机251。排风机251设置在排风管25上。由于流化设备内气流的循环管路较长,为分担送风机40的负荷,本实施例中设置排风机251。具体的,排风机251的风量根据送风机40的风量及流化仓10内的流化效果而定。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反吹气管26和反吹阀262。反吹气管26设置在过滤箱20的腔体内,且与滤袋21相邻,且设有用于吹落滤袋21上的金属颗粒的反吹气孔261。反吹阀262设置在反吹气管26上,且用于控制反吹气管26的通断。
反吹气管26用于吹落滤袋21上附着的金属粉尘。当进风管11开启时,气流沿出风管12吹入滤袋21内,在气流作用下,滤袋21被撑开(类似吹气球的过程),此时反吹气管26保持闭合;当进风管11关闭时,由于没有气流作用,滤袋21呈自然状态,即袋状,此时滤袋21在水平平面内的投影落入出风管12的管口内,当反吹气管26开启时,反吹气流反向吹动滤袋21,因此,吹落的属粉尘能够落入出风管12内,并滑落至流化仓10中。
在实验过程中,流化仓10内的流化过程、滤袋21的抖落过程及滤袋21的反吹过程交替进行,滤袋21的抖落与反吹相结合,能够充分将滤袋21上附着的金属物料回收利用,从而提高实验物料的利用率。
具体的,当进风管11开启时,流化仓10内的物料进入流化状态,此时,驱动机构及反吹气管26均保持关闭状态;当进风管11闭合时,流化过程暂停,此时,驱动机构开启、且反吹气管26保持关闭;当进风管11闭合时、且驱动机构停止后,开启反吹气管26。当进风管11闭合时,流化过程暂停,此时,也可以开启反吹气管26、且驱动机构保持静止;当进风管11闭合、且反吹气管26闭合时,开启驱动机构。
滤袋21的抖动过程与反吹过程单独进行,避免抖落的粉尘在反吹气流下杂乱流动,导致物料无法落回到出风管12内。具体的,反吹气管26用于与惰性气体气源相连通。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驱动机构包括气缸24。气缸24的缸体设置在过滤箱20上,且伸缩杆与滑板22相连,用于驱动滑板22移动。气缸24的行程根据柔性元件23及滤袋21的形变程度而定。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6和图7所示,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托板13、第一筛网14、流化气管15、搅拌轴16和动力机构。托板13设置在流化仓10的底部,且与流化仓10同轴设置,且四周与流化仓10间隙设置。第一筛网14与托板13同轴设置,且第一端与托板13密封连接,且第二端与流化仓10的顶板密封连接。流化气管15呈螺旋状盘绕在托板13上,且位于第一筛网14围设而成的空间内。流化气管15与进风管11相贯通,且设有多个流化气孔。搅拌轴16与第一筛网14同轴设置,且位于第一筛网14围设而成的空间内。搅拌轴16与托板13转动连接,且设有多个搅拌桨叶161。动力机构与搅拌轴16相连,且用于驱动搅拌轴16转动。
气流通过流化气孔吹入流化仓10内,金属颗粒在流化仓10内悬浮流动,颗粒之间相互碰撞,搅拌桨叶161的扰动作用加速流化仓10内的气体流动,使得颗粒沸腾的更加剧烈,加剧颗粒之间的碰撞,而且搅拌桨叶161的击打作用能够使得颗粒体积变小逐渐细化,并且颗粒由不规则的形状逐渐磨合变成规则的球状。
第一筛网14呈筒状,上端与流化仓10的顶板密封连接,下端与托板13密封连接,因此第一筛网14、流化仓10的顶板以及托板13围成一个密闭腔体,经过流化和搅拌后的金属颗粒,粒径符合要求的部分,穿过第一筛网14,最终落入料仓50中。
具体的,托板13通过支杆131与流化仓10的侧壁相连接。具体的,第一筛网14与流化仓10之间的间隙至少为10厘米,以便于粒径符合要求的金属颗粒从间隙处落入料仓50中。具体的,流化仓10的顶部设有加料管18。加料管18与第一筛网14的腔体相贯通,且设有用于控制加料管18通断的加料阀181。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8所示,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还包括料仓50和第二筛网51。料仓50与流化仓10相贯通。第二筛网51设置在料仓50内,且呈倒置的锥台状,且孔径小于第一筛网14的孔径。
第一筛网14筛选过的物料中包含部分细粉,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筛网51。第二筛网51起到二次筛选的作用,将细粉筛选出来,从而得到粒径符合实验要求的物料。
如果第二筛网51为平板状,则第一筛网14与流化仓10之间的间隙处落下的物料、在第二筛网51的表面堆积,无法实现筛选作用,因此,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筛网51设置为倒置的锥台状,细粉穿过第二筛网51、落入料仓50中,合格的物料沿第二筛网51的侧壁滑落到第二筛网51的底部。
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图7所示,动力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171、第二锥齿轮172、传动轴173和搅拌电机174。第一锥齿轮171与搅拌轴16相连,且用于带动搅拌轴16转动。第二锥齿轮172与第一锥齿轮171啮合,且用于带动第一锥齿轮171转动。传动轴173与第二锥齿轮172相连,且用于带动第二锥齿轮172转动。搅拌电机174与传动轴173相连,且用于驱动传动轴173转动。
由于出风管12、过滤箱20及加料管18均位于流化仓10的顶部,因此,为使整体的布局更加合理,且充分利用空间,本实施例中通过锥齿轮的传动结构将搅拌电机174设置在流化仓10的侧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一:开通进风管11,流化仓10内的金属物料开始流化;步骤二:流化仓10内的金属物料保持流化状态3分钟至10分钟,关闭进风管11;步骤三:开启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滑板22往复移动0.5分钟至2分钟,关闭驱动机构。
如果步骤二中流化时间长,则流化仓10内的物料与滤袋21上的物料流化时间差异大,无法保证实验物料的均一性。因此,步骤二中需要控制流化时间。本实施例中的设备适用于普通的金属颗粒物的处理,同时适用于贵重金属物料的处理,能够在保证物料均一性的前提下、减小废气中夹带的物料损失。
作为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的使用方法还包括:步骤四:开通反吹气管26,反吹气流对滤袋21反吹0.5分钟至2分钟,关闭反吹气管26。
步骤三与步骤四不分先后。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直至流化仓10内的物料符合实验要求。
该流化设备能够对废气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污染环境,达到环保的要求。另外,该设备还能回收利用废气中夹带的金属物料,从而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提高物料的利用率,节省实验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化仓,设有进风管和出风管,且用于容纳金属物料;
过滤箱,腔体内设有滤袋;所述出风管延伸入所述过滤箱的腔体内,且与所述滤袋的开口端密封连接;
滑板,位于所述过滤箱的腔体内,且与所述过滤箱的侧壁滑动连接;
柔性元件,第一端与所述滑板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滤袋相连,用于在所述滑板移动时、使所述滤袋抖动;
驱动机构,与所述滑板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滑板往复移动;和
排风管,第一端与所述过滤箱的腔体相贯通,且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桶,腔体内盛有液体;所述排风管的第二端延伸入所述过滤桶的液体内;和
回风管,第一端与所述过滤桶的腔体相贯通,且用于将所述过滤桶内的气体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送风机,进风口与所述回风管相贯通,且出风口与所述进风管相贯通;和
新风管,第一端与所述送风机的进风口相贯通,且第二端用于连接气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吹气管,设置在所述过滤箱的腔体内,且与所述滤袋相邻,且设有用于吹落所述滤袋上的金属颗粒的反吹气孔;和
反吹阀,设置在所述反吹气管上,且用于控制所述反吹气管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气缸,缸体设置在所述过滤箱上,且伸缩杆与所述滑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滑板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托板,设置在所述流化仓的底部,且与所述流化仓同轴设置,且四周与所述流化仓间隙设置;
第一筛网,与所述托板同轴设置,且第一端与所述托板密封连接,且第二端与所述流化仓的顶板密封连接;
流化气管,呈螺旋状盘绕在所述托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筛网围设而成的空间内;所述流化气管与所述进风管相贯通,且设有多个流化气孔;
搅拌轴,与所述第一筛网同轴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筛网围设而成的空间内;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托板转动连接,且设有多个搅拌桨叶;和
动力机构,与所述搅拌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料仓,与所述流化仓相贯通;和
第二筛网,设置在所述料仓内,且呈倒置的锥台状,且孔径小于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
第一锥齿轮,与所述搅拌轴相连,且用于带动所述搅拌轴转动;
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
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连,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和
搅拌电机,与所述传动轴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10.一种用于金属颗粒整形的流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通进风管,流化仓内的金属物料开始流化;
流化仓内的金属物料保持流化状态3分钟至10分钟,关闭进风管;
开启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滑板往复移动0.5分钟至2分钟,关闭驱动机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