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移动的农业饲料粉碎机。
背景技术:
饲料的粉碎是饲料厂中重要的工序之一,它是影响饲料质量、产量、电耗和成本的重要因素。粉碎的目的主要在于:(一)增大饲料暴露的表面积,以利动物消化和吸收;(二)改善和提高配料、混合、制粒以及输送等后续工序的质量和效率。目前,锤片式粉粹机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饲料粉碎机,一般由供料装置、机体、转子、齿板、筛片、排料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此类粉碎机粉碎效果不好,移动不方便,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农业饲料粉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的农业饲料粉碎机,包括粉碎机桶,所述粉碎机桶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顶部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三角导料板,研磨装置包括和从动辊,和从动辊均设置在机身的固定架上,与从动辊之间通过齿轮进行传动,所述通过皮带与第二电机相连,所述和从动辊的外圆周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连续形成的凹凸弧面,在粉碎机桶的底部出口处放置有收集盒,收集盒置放在固定托板上,所述粉碎机桶的底部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通过伸缩杆连接至导轮支架,所述导轮支架的下方安装有自锁式滚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机桶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直径设置为从动辊的1.3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凹凸弧面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圆筒式设计,提高了饲料颗粒和辊轮之间的啮角,使得挤压磨碎过程中带有劈裂破碎效果,增大了饲料的破碎比,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当搅拌桶体需要进行移动时,只需调整伸缩杆的长度,导轮支架即稳固支撑,在自锁式滚轮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移动的农业饲料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移动的农业饲料粉碎机,包括粉碎机桶1,所述粉碎机桶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顶部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三角导料板4,研磨装置包括和从动辊6,和从动辊6均设置在机身1的固定架9上,所述的直径设置为从动辊6的1.3倍,与从动辊6之间通过齿轮进行传动,所述通过皮带8与第二电机5相连,所述和从动辊6的外圆周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连续形成的凹凸弧面,在粉碎机桶1的底部出口处放置有收集盒9,收集盒9置放在固定托板10上,凹凸弧面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圆筒式设计,提高了饲料颗粒和辊轮之间的啮角,使得挤压磨碎过程中带有劈裂破碎效果,增大了饲料的破碎比,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粉碎机桶1的底部通过支撑架11设置在支撑底板12上,所述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下端通过伸缩杆14连接至导轮支架13,所述导轮支架13的下方安装有自锁式滚轮16,当搅拌桶体1需要进行移动时,只需调整伸缩杆14的长度,导轮支架13即稳固支撑,在自锁式滚轮16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即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可移动的农业饲料粉碎机,包括粉碎机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桶(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顶部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三角导料板(4),所述研磨装置包括和从动压辊(6),和从动辊(6)均设置在机身(1)的固定架(9)上,与从动辊(6)之间通过齿轮进行传动,所述通过皮带(8)与第二电机(5)相连,所述和从动辊(6)的外圆周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连续形成的凹凸弧面,在粉碎机桶(1)的底部出口处放置有收集盒(6),收集盒(9)置放在固定托板(10)上,,所述粉碎机桶(1)的底部通过支撑架(11)设置在支撑底板(12)上,所述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伸缩杆(15),收集盒(9)置放在固定托板(10)上,所述粉碎机桶(1)的底部通过支撑架(11)设置在支撑底板(12)上,所述支撑底板(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下端通过伸缩杆(14)连接至导轮支架(13),所述导轮支架(13)的下方安装有自锁式滚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农业饲料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桶(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农业饲料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径设置为从动辊(6)的(1.3)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