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移动通信系统引入蜂窝结构的组网方式,蜂窝结构特点是将所有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较小区域,在每个区域上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服务,并且不同基站覆盖的区域内的用户可以进行通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各个基站在覆盖的区域内间隔安置,每个基站覆盖的区域内又可分为1~n个小区,相互间隔几个小区的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因此相同频率可以重复利用,从而提高系统容量。在通信系统中,码资源的分配是以小区关系作为参考来进行规划的。一般的,如果为关系比较紧密的小区分配相同的码资源,则会使得通信网络内的干扰较大,如果为关系比较疏远的小区分配相同的码资源,则通信网络内的干扰相对较小。因此,为了使得码资源的分配比较合理,在码资源分配之前需要确定比较准确的小区关系。
中国专利文献(201410733855.5)公开了一种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基于小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得到需要计算与目标小区之间的小区关系的各个邻区,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小区关系。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小区的一层邻区,其中,目标小区的一层邻区为与目标小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小于第一预设值的小区;确定目标小区与目标小区的一层邻区之间的第一小区关系值,其中,第一小区关系值用于指示目标小区与目标小区的一层邻区之间的小区关系。该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邻区与目标小区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的,存在一定误差。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及装置,以便获取小区关系,且提高了准确性,且有效减小了坐标转换引入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以便获取小区关系,且提高了准确性,且有效减小了坐标转换引入的误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各小区的经纬度和方位角;
(2)确定层圈范围:以规划小区为圆心绘制至少一个圆圈,然后设第一个层圈半径为m米,而后每往外扩一个层圈,半径增加m米;
(3)分区并绘制抛物线:以规划小区为圆心,以北方向为起始位,将步骤(2)中绘制的圆圈分成若干个扇形区域,再获取每个扇形区域离圆心最近的一个基站的位置,以穿过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的半径为中轴线,再以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为顶点绘制旋转的抛物线,得到层圈关系小区;
(4)计算层圈小区方向属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步骤(5)完成第一个层圈关系计算后,再将属于所述第一个层圈的基站小区去掉,然后循环步骤(2)~步骤(4)计算若干个外扩的层圈关系。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各小区的经纬度和方位角从现网的工程参数表中获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以规划小区为圆心,以北方向为起始位每18°绘制一个扇区,将圆圈等分成20个扇形区域;
s32获取每个扇形区域里离所述圆心最近的一个基站,同时剔除之前选定的基站;
s33以穿过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的半径为中轴线,再以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为顶点绘制旋转的抛物线;
s34去除抛物线内的基站小区,得到层圈关系小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计算层圈方向属性时以当前规划小区的方位角为基础,在该小区方位角的左向90°和右向90°范围内的基站小区为正向关系小区,另外一侧属于背向关系小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3中进行绘制抛物线的公式为:
θ:为抛物线旋转角度;
a:抛物线参数,设置为0.8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b:抛物线参数,设置为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c:选择基站小区距离规划小区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3中若待确认小区有若干个,则从距离圆心最近的基站小区开始绘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计算三层小区关系,设置三个层圈,以规划小区为中心设置半径分别为1000米、2000米、3000米,以规划小区为中心正北方向为起始位置,每18°划分为一个扇形区域,共划分为20个扇形区域。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定小区关系的装置,以便获取小区关系,且提高了准确性,且有效减小了坐标转换引入的误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确定小区关系的装置包括获取经纬度和方位角单元、计算层圈范围和分区单元、绘制抛物线单元以及生成层圈关系单元,
所述获取经纬度和方位角单元用于获取小区的获取小区的经纬度和方位角;
所述计算层圈范围和分区单元,用于计算层圈;
所述绘制抛物线单元,用于为层圈范围内的基站小区绘制抛物线,排除抛物线内的基站小区,以避免小区干扰;
所述生成层圈关系单元,用于在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基站小区后,对剩下的小区进行区域属性进行计算,计算出正向还是背向小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ott数据智能纠偏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得到移动端的各app所使用的坐标系,以便获取用户使用该app的精确位置,为各种经济建设和活动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发明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绘制圆圈,确定层圈范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获取第一个层圈每个扇形区域距圆心最近的一个基站小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绘制抛物线的示意图;其中以p1小区为顶点的抛物线内包含p2小区,说明p2基站小区距离p1较近,因此将p2小区排除在本次规划的层圈关系之外;其它基站小区均没有出现抛物线内包含其它小区的情况;
图5是本发明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去除抛物线内的小区示意图;其中p2为抛物线内的一个基站小区;
图6是本发明的确定小区关系的装置示意图;
其中601-获取经纬度和方位角单元;602-计算层圈范围和分区单元;603-绘制抛物线单元;604-生成层圈关系单元;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的选定的小区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绘制圆圈,确定层圈范围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获取第一个层圈每个扇形区域距圆心最近的一个基站小区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绘制抛物线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去除抛物线内的小区,剩余的小区就是第一层圈的关系小区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步骤(5)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计算第二个层圈的关系小区时获取第二层圈每个扇形区域距圆心最近的一个小区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中计算第二个层圈的关系小区时绘制抛物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该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各小区的经纬度和方位角;
(2)确定层圈范围:以规划小区为圆心绘制至少一个圆圈,然后设第一个层圈半径为m米,而后每往外扩一个层圈,半径增加m米;(m为2倍平均站间距,一般区域可以设置成m=1000米),如图2所示
(3)分区并绘制抛物线:以规划小区为圆心,以北方向为起始位,将步骤(2)中绘制的圆圈分成若干个扇形区域,再获取每个扇形区域离圆心最近的一个基站的位置,此时需要剔除之前选定的基站,如图3所示,以穿过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的半径为中轴线,再以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为顶点绘制旋转的抛物线,绘制抛物线的目的是剔除距离较近、可能存在干扰的基站和小区,以明确基站小区的层圈关系;得到层圈关系小区;以规划小区为圆心,以北方向为起始每18°绘制一个扇区,将圆圈等分成20个扇形区域,如图2所示;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以规划小区为圆心,以北方向为起始位每18°绘制一个扇区,将圆圈等分成20个扇形区域;
s32获取每个扇形区域里离所述圆心最近的一个基站,同时剔除之前选定的基站;
s33以穿过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的半径为中轴线,再以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为顶点绘制旋转的抛物线;
所述步骤s33中进行绘制抛物线的公式为:
θ:为抛物线旋转角度;
a:抛物线参数,设置为0.8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b:抛物线参数,设置为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c:选择基站小区距离规划小区的距离;
所述步骤s33中若待确认小区有若干个,则从距离圆心最近的基站小区开始绘制;如图4所示,其中p1为距离圆心最近的基站小区,以p1为顶点,圆的半径为对称轴绘制抛物线;
s34去除抛物线内的基站小区,得到层圈关系小区;如图5所示,p2为抛物线内的一个基站小区,该小基站区距离抛物线的顶点位置较近,因此将其排除在本次规划的层圈关系之外;通过以上过程剔除掉其他层圈的基站小区后,剩余的基站小区就是本次层圈的关系的基站小区;
(4)计算层圈小区方向属性;
所述步骤(4)中计算层圈方向属性时以当前规划小区的方位角为基础,在该小区方位角的左向90°和右向90°范围内的基站小区为正向关系小区,另外一侧属于背向关系小区;其中方位角的范围的阀值可根据情况调整;
(5)完成第一个层圈关系计算后,再将属于所述第一个层圈的基站小区去掉,然后循环步骤(2)~步骤(4)计算若干个外扩的层圈关系;即完成一个层圈关系计算后,将属于此次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去掉,然后再通过上述步骤计算外面一层的层圈关系;
所述步骤(1)中的各小区的经纬度和方位角从现网的工程参数表中获得;
其中一般计算三层小区关系,设置三个层圈,以规划小区为中心设置半径分别为1000米、2000米、3000米,以规划小区为中心正北方向为起始位置,每18°划分为一个扇形区域,共划分为20个扇形区域。
实施例2:该确定小区关系的装置包括获取经纬度和方位角单元601、计算层圈范围和分区单元602、绘制抛物线单元603以及生成层圈关系单元604,所述获取经纬度和方位角单元601用于获取小区的获取小区的经纬度和方位角;所述计算层圈范围和分区单元602,用于计算层圈;
所述绘制抛物线单元603,用于为层圈范围内的基站小区绘制抛物线,排除抛物线内的基站小区,以避免小区干扰;
所述生成层圈关系单元604,用于在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基站小区后,对剩下的小区进行区域属性进行计算,计算出正向还是背向小区。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和实施例2的装置,选取某市的一片区域内的小区来阐述小区关系的确定;如图7所示,以箭头指向的小区为例,计算该小区和其他周边小区的关系;
(1)从从现网的工程参数表中获得各小区的经纬度和方位角;
(2)以该小区为圆心绘制圆圈,计算3个层圈,以规划小区为中心设置半径分别为1000米、2000米、3000米,如图8所示;
(3)分区并绘制抛物线:以规划小区为中心正北方向为起点,每18°划分为一个扇形区域,共划分为20个扇形区域,如图9所示;获取第一层圈每个扇形区域距圆心最近的一个基站小区,此时需要剔除之前选定的基站,以层圈的半径为中轴线,以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为顶点绘制旋转的抛物线。如果待确认小区有多个,则从距离圆心最近的基站小区开始绘制。其中以p1小区为顶点的抛物线内包含p2小区,说明p2基站小区距离p1较近,因此将p2小区排除在本次规划的层圈关系之外。其它基站小区均没有出现抛物线内包含其它小区的情况;如图10所示,
(4)计算层圈小区方向属性;
去除抛物线内的小区,剩余的小区就是第一层圈的关系小区。以小区方位角所属的半径为基础,找到在小区方位角左右90°范围内的基站小区属于正向关系小区(图中实心圆点标识),另外一侧属于背向关系小区(图中空心圆圈标识);如图11所示;
(5)完成一个层圈关系计算后,将属于此次层圈关系的小区去掉,然后计算第二层圈关系;获取第二层圈每个扇形区域距圆心最近的一个小区;如图12所示;以层圈的半径为中轴线,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小区开始为顶点绘制旋转的抛物线。如果待确认小区有多个,则从距离圆心最近的小区开始绘制。其中以p3小区为顶点的抛物线内包含p4小区,说明p4小区距离p3较近,因此将p4小区排除在本次规划的层圈关系之外;以p5小区为顶点的抛物线内包含p6小区,说明p6小区距离p5较近,因此将p6小区排除在本次规划的层圈关系之外。其它小区均没有出现抛物线内包含其它小区的情况,如图13所示;去除抛物线内的小区,剩余的小区就是第二层圈的关系小区。以小区方位角所属的半径为基础,找到垂直该半径的一条直径,以此直径作为区分小区方向的属性。在小区方向一侧的属于正向关系小区(图中实心圆点标识),另外一侧属于背向关系小区(图中空心圆圈标识),如图14所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各小区的经纬度和方位角;
(2)确定层圈范围:以规划小区为圆心绘制至少一个圆圈,然后设第一个层圈半径为m米,而后每往外扩一个层圈,半径增加m米;
(3)分区并绘制抛物线:以规划小区为圆心,以北方向为起始位,将步骤(2)中绘制的圆圈分成若干个扇形区域,再获取每个扇形区域离圆心最近的一个基站的位置,以穿过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的半径为中轴线,再以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为顶点绘制旋转的抛物线,得到层圈关系小区;
(4)计算层圈小区方向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完成第一个层圈关系计算后,再将属于所述第一个层圈的基站小区去掉,然后循环步骤(2)~步骤(4)计算若干个外扩的层圈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各小区的经纬度和方位角从现网的工程参数表中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以规划小区为圆心,以北方向为起始位每18°绘制一个扇区,将圆圈等分成20个扇形区域;
s32获取每个扇形区域里离所述圆心最近的一个基站,同时剔除之前选定的基站;s33以穿过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的半径为中轴线,再以待确认层圈关系的基站小区为顶点绘制旋转的抛物线;
s34去除抛物线内的基站小区,得到层圈关系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计算层圈方向属性时以当前规划小区的方位角为基础,在该小区方位角的左向90°和右向90°范围内的基站小区为正向关系小区,另外一侧属于背向关系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中进行绘制抛物线的公式为:
θ:为抛物线旋转角度;
a:抛物线参数,设置为0.8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b:抛物线参数,设置为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c:选择基站小区距离规划小区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3中若待确认小区有若干个,则从距离圆心最近的基站小区开始绘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确定小区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三层小区关系,设置三个层圈,以规划小区为中心设置半径分别为1000米、2000米、3000米,以规划小区为中心正北方向为起始位置,每18°划分为一个扇形区域,共划分为20个扇形区域。
9.一种确定小区关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确定小区关系的装置包括获取经纬度和方位角单元、计算层圈范围和分区单元、绘制抛物线单元以及生成层圈关系单元,
所述获取经纬度和方位角单元用于获取小区的获取小区的经纬度和方位角;
所述计算层圈范围和分区单元,用于计算层圈;
所述绘制抛物线单元,用于为层圈范围内的基站小区绘制抛物线,排除抛物线内的基站小区,以避免小区干扰;
所述生成层圈关系单元,用于在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基站小区后,对剩下的小区进行区域属性进行计算,计算出正向还是背向小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