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ientbackscattercommunication)中基于标签(tag)的中继方法,可以扩大tag的传输距离,属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ientbackscattercommunications)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信号源、标签(tag)和读写器(reader)。tag不产生射频信号,而是通过对其反射的射频信号进行调制来传输信息。射频信号可以是电视塔产生的无线电视信号,局域网路由器产生wi-fi信号或独立信号源产生的特殊信号。tag传输的信号由读写器(reader)解调。reader可以是单独的接收机。比如:tag传输的信号由单独的reader解调。局域网路由器(wi-fihelper)产生wi-fi信号,标签(wi-fibackscattertag)将其需要传输的数据调制到该信号上,wi-fireader作为接收机解调tag传输的数据,如图1所示。reader也可以是产生射频信号的信号源。例如:局域网路由器接入点(ap)产生发送给用户(client)的wi-fi信号,tag通过改变wi-fi信号的相位来调制其需要传输的数据。ap首先估计环境反射(environmentalreflections)引起的自干扰,然后通过在接收信号中消除掉自干扰来解调tag传输的数据,如图2所示。
由于tag只有简单,不产生射频信号,通过调制信号源发送的射频信号传送信息,所以传送距离较近,通常小于10米。另外,tag与reader之间的信道需要有los(line-of-sight)路径,如果受到遮挡,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会快速下降,产生大量误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通信中基于标签的中继方法,将目标tag需发送的信息先传输到中继tag,然后再由中继tag传输到接收端,从而有效扩大了tag的通信距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通信中基于标签的中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入点(ap)发送寻呼信号,用于通知中继tag准备传输;
步骤2)、中继tag保持静默,不调制信号。ap在此期间发送导频(或训练)序列,用于估计经过环境反射后到达的自干扰信号的信道参数;
步骤3)、中继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导频(或训练)序列信号到它的上面,以方便信号源ap估计经过中继tag反射的信道环境;
步骤4)、ap发送寻呼信号,用于通知目标tag进行传输;
步骤5)、目标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所需发送的信号到经过其反射的载波信号上,并被中继tag接收。目标tag传输结束后,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6)、中继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所需发送的信号到经过其反射的载波信号上,并被ap接收,完成中继传输。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能提高tag的传输距离,从而扩大覆盖范围;并解决tag与reader之间无los径的问题。
2.相比于其它中继技术,由于tag是无源设备,所以实现简单,功耗低。
3.本发明适用范围广,除了环境反向散射,本发明还适用于其它反向散射通信系统,比如:双站反向散射、基于全双工的反向散射技术和转型反向散射技术,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单独的读写器。
图2是信号源作为读写器。
图3是中继tag场景。
图4是寻呼信号。
图5是中继tag信道估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由于对一些已知的技术和功能的详细描述可能会淡化本发明的内容,这些描述在这里将被忽略。
假设环境反向散射通信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ap、中继tag和目标tag。ap既产生射频信号,也负责读取tag信息,如图3所示。此时,ap与目标tag距离较远,且由于墙的阻挡,没有los径,通信时接收信噪比较低。但是,中继tag和目标tag相距较近,可以将目标tag的数据先传送到中继tag,再由中继tag传送回ap。另外,本发明的原理也适用于tag传输的信号由单独的reader解调。
步骤1)、接入点(ap)发送寻呼信号,用于通知中继tag准备传输。
tag为了节约能量,平时处于休眠模式,不传输任何信号。当传感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需要传输时,tag进入苏醒模式,并检测是否有信号来寻呼自己。寻呼信号承载某一特定的识别(id)信号,该特定的识别信号与某一特定标签一一对应。寻呼信号通过能量来表示识别信号,方便标签通过能量检测来读取寻呼内容。由于标签只具有简单的电路,无法进行变频和dft等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操作,所以只能采用能量检测的方式读取寻呼信号的内容。寻呼信号是由比特1和0组成的伪随机序列(pseudo-randomsequence)。当传输比特1时,ap发送一个特定周期和功率的脉冲,当比特为0时,不发送任何信号,如图4所示。伪随机序列与tag的地址一一对应,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对应不同的tag地址。
步骤2)、中继tag保持静默,不调制信号。ap在此期间发送导频(或训练)序列,用于估计经过环境反射后到达的自干扰信号的信道参数。
在此期间,ap发送导频序列,而tag进入静默模式,不调制任何信号。该静默期可以预先设置,比如16μs,且在ap和tag端都是已知的。
在环境反向散射通信系统中,ap发送的信号一部分到达tag,经tag调制后返回到信号源ap,一部分信号经过环境反射后回到ap。通过测量环境反射信道,可以估计出自干扰信号。只有将自干扰信号消除后,才可以解调tag调制的信号。具体来说,假设ap发送的导频信号x(t),经过环境,比如图4所示的一堵墙,反射后到达接收端的信号为:
其中,henv(t)表示信号经历的多径衰落信道(multipathfadingchannel);‘*’表示卷积操作;v(t)表示白高斯噪声。由于x(t)是已知的,采用现有的任何信道估计方法都可得到henv(t)的估计值。
步骤3)、中继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导频(或训练)序列信号到它的上面,以方便信号源ap估计经过中继tag反射的信道环境。
中继tag调制的导频序列对信号源ap是已知的,以方便ap估计经过其反射的信道环境。该信道估计时间可以预先设置,比如32μs,且在ap和中继tag端都是已知的。
具体来说,假设ap发送信号x(t),到达中继tag后,其调制导频信号ejθ(t),并将x(t)反射回ap,如图5所示。此时,接收信号为:
其中,hf(t)表示x(t)从ap到达中继所经历的前向信道(forwardchannel);hb(t)表示信号从中继tag返回到ap所经历的反向信道(backwardchannel);yenv(t)表示环境散射引入的自干扰信号。假设yenv(t)已在步骤2)中估计出来,且没有误差,将其去除可得到:
此时,由于x(t)和ejθ(t)都是已知的,[公式三]变成了一个标准的信道估计问题,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估计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信道估计只能得到复合信道参数,无法得到单独的hf(t)或hb(t)。在这种情况下,接收信号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其中
表示复合信道参数。
步骤4)、ap发送寻呼信号,用于通知目标tag进行传输。
ap发送相应的伪随机序列,唤醒目标tag准备进行传输。其过程与步骤1)类似。
步骤5)、目标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所需发送的信号到经过其反射的载波信号上,并被中继tag接收。目标tag传输结束后,进入休眠状态。
该传输时间可以预先设置,比如1ms,且在ap、中继tag和目标tag端都是已知的。tag可以通过切换电路阻抗的多种状态来改变功率反射系数,从而改变射频信号的幅度或相位来传递信息。在图3给出的一个简单例子中,目标tag通过改变电路阻抗调制“0”和“1”的信息到ap发送的射频信号上,并反向散射给中继tag。中继tag收到的是射频信号和目标tag反向散射的叠加信号。具体来说,假设x(t)是正弦波信号,目标tag采用了幅度键控(ask),当调制的信息是“1”时,中继tag收到的叠加信号为:
当调制的信息是“0”时,中继tag收到的叠加信号为:
[公式六]和[公式七]中,θe和
其中,c表示光速;f表示正弦波信号的频率;θb表示硬件引入的相移;
其中
根据friis传输模型,[公式十]和[公式十一]中的各项可以表示为:
其中,ge,
步骤6)、中继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所需发送的信号到经过其反射的载波信号上,并被ap接收,完成中继传输。
收到目标tag的数据后,中继tag可通过改变射频信号的相位或幅度的方式来将其传送至ap。假设符号周期是td,则ejθ(t)将在t1到t1 td的时刻内保持不变,其中t1表示符号的开始时间。去除yenv(t)后,我们得到:
其中ejθ(t)表示未知的符号;t2=t1 td。由于x(t)是的采样周期tx远小于td,ap以tx采样后可得到:
其中t1=n1tx;t2=n2tx。考虑到信道有多根路径,[公式十七]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这里,l和m分别表示前向信道和反向信道的多径数目。由于复合信道参数
其中,(·)c和∠{·}分别表示复数共轭和取相位操作。由于x(t)是ap发送的,所以在ap端是已知的。另外,复合信道参数已由步骤3)估计出,我们于是得到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得到一种适用于环境反向散射通信中基于tag的中继方法为:
步骤1)、ap发送寻呼信号,用于通知中继tag准备传输;
步骤2)、中继tag保持静默,不调制信号。ap在此期间发送导频(或训练)序列,用于估计经过环境反射后到达的自干扰信号的信道参数;
步骤3)、中继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导频(或训练)序列信号到它的上面,以方便信号源ap估计经过中继tag反射的信道环境;
步骤4)、ap发送寻呼信号,用于通知目标tag进行传输;
步骤5)、目标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所需发送的信号到经过其反射的载波信号上,并被中继tag接收。目标tag传输结束后,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6)、中继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所需发送的信号到经过其反射的载波信号上,并被ap接收,完成中继传输。
以上所述即使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再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通信中基于标签的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入点发送寻呼信号,用于通知中继tag准备传输;
(2)中继tag保持静默,不调制信号,ap在此期间发送导频或训练序列,用于估计经过环境反射后到达的自干扰信号的信道参数;
(3)中继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导频或训练序列信号到它的上面,以方便信号源ap估计经过中继tag反射的信道环境;
(4)ap发送寻呼信号,用于通知目标tag进行传输;
(5)目标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所需发送的信号到经过其反射的载波信号上,并被中继tag接收;目标tag传输结束后,进入休眠状态;
(6)中继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所需发送的信号到经过其反射的载波信号上,并被ap接收,完成中继传输。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