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用空调的普及,人们使用空调的时间越来越多,空调厂商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为其打造了各种模式,包括除湿模式、制冷模式、睡眠模式等。针对睡眠模式来讲,由于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不同,例如老人和儿童,他们对于睡眠质量的要求不同,对于睡眠的舒适程度要求不同,对于睡眠时的环境温度要求不同,单一的睡眠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群的需求。尤其对于老人或患者,有可能需要随时吸氧,而在家中,往往需要准备氧气瓶,而且瓶中氧气用完之后还需更换,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设备和储介质,以当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时提高指定区域的氧气浓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指定区域内存在目标人员时,判断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当判定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时,控制空调启动增氧模式,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可选的,判断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根据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是否满足预设高度阈值条件,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可选的,检测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对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
可选的,根据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是否满足预设高度阈值条件,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包括:当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高度阈值时,判定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高度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阈值。
可选的,还包括步骤:检测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将测得的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与预设浓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时,控制空调退出增氧模式,停止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包括控制器和存储有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制氧装置,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以控制所述制氧装置制备富氧空气,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可选的,还包括: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指定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人员以及检测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
可选的,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微波雷达装置。
可选的,还包括氧气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氧气浓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与预设浓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制氧装置停止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时,自动启动空调的增氧模式,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霾等有害物质,向室内输送氧气含量更高的更加纯净的空气,满足目标人员的吸氧需求,以有利于目标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了通过手动控制空调和搬运氧气瓶的麻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空气流动方向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又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空气流动方向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当指定区域内存在目标人员时,判断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s120:当判定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时,控制空调启动增氧模式,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其中,指定区域可以为家中的一间卧室或连通的多个房间。目标人员可以为指定区域内的人员。增氧模式可以与其他模式共同工作,例如,可以在睡眠模式下启动增氧模式,也可以在除湿模式下启动增氧模式,等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判断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根据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是否满足预设高度阈值条件,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可选的,判断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还可以包括步骤:接收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的指示信息,当接收到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的指示信息时,判定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检测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对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
其中,可以利用微波雷达对指定区域进行扫描,以获取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微波雷达向指定区域发送探测信号,探测信号被目标人员反射后,由天线接收并传送到后台进行数据解析及处理,从而确定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
微波雷达检测人体运动状态,在对人体特征进行探测时,由于人体含有大量水分,微波雷达能够对人体和障碍物进行区分,采用微波雷达技术对人体的探测是基于对人体特殊反射特征的估计,将人体从其他障碍物分离。因为微多普勒频移对雷达工作频率敏感,对于使用在穿墙雷达的相对较低频率而言,微多普勒频移非常低,即使如此,来自墙后的一个人的雷达信号能够看到人体运动、心跳甚至呼吸,以探测单独的人的运动。人的目标雷达探测通常是在复杂背景下完成的。从杂物反射的雷达信号强度可能会超过来自人体目标的雷达信号分量回波的强度,为了消除来自杂物反射的雷达信号分量,必须使用人目标和杂物的雷达回波之间不同的时间和多普勒特性,通过应用合适的距离和低通滤波器,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人体反射的信号分量,稳定目标通常指零平均多普勒频率且很小的频谱带宽,杂波抑制技术来稳定目标的雷达回波统计特性,来自运动的人的回波,其径向速度通常是偏离零多普勒频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是否满足预设高度阈值条件,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包括:当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高度阈值时,判定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高度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高度阈值。
其中,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表示所检测到的目标人员的身体最低点与身体最高点之间的距离。预设高度阈值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其用以表示目标人员在睡眠状态时从目标人员的身体最低点到目标人员的身体最高点之间合理距离,具体可以根据目标人员的实际体型进行设定。第一预设高度阈值和第二预设高度阈值可以分别为预设高度阈值范围的两个端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步骤:检测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将测得的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与预设浓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时,控制空调退出增氧模式,停止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其中,可以利用氧气流量表、氧气浓度传感器等设备检测指定区域的氧气浓度。预设浓度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可以为30%、31%等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步骤:检测指定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人员。
其中,可以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指定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人员,也可以利用图像识别的方法检测指定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人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时,控制空调启动增氧模式,向指定区域输入富氧空气,满足目标人员的吸氧需求,以有利于目标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了通过手动控制空调和搬运氧气瓶的麻烦。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当指定区域内存在目标人员时,继续检测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当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时,控制空调启动增氧模式,当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时,控制空调退出增氧模式,停止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种空调设备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220和存储有程序代码的存储器210,以及制氧装置230,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控制器220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以控制所述制氧装置230制备富氧空气,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指定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人员以及检测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微波雷达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氧气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氧气浓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与预设浓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制氧装置停止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其中,制氧装置可以包括分子筛制氧机。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空气流动方向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室外空气经过处理,进入空调外机,再由空调外机送至空调内机,最后送至室内。
图5为根据本申请又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空气流动方向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室外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进入压缩机得到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过分子筛制氧机处理后得到富氧空气,将富氧空气收集入集气瓶,通过空调外机进风口,以送风模式,将其带入室内,空调内机增加氧气浓度检测装置,例如氧气浓度传感器、氧气流量表等,当室内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例如30%)的情况下,控制空调退出增氧模式。
其中,在增氧模式下,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进入压缩机,空气具有可压缩性,经空气压缩机做机械功使本身体积缩小,压力提高后的空气即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进入分子筛制氧机后,可以利用分子筛制氧机对空气进行简单的除杂操作,分离出里面颗粒、粉尘、霾等有害物质,其次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利用分子筛式的变压吸附和解析技术,在加压时将空气中的氮气进行吸附,剩余的则是富氧空气,将它们收集起来,再经过进一步的净化,分离出氧气浓度较高气体。空调室内机将此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室内,室内机里面有风扇,他的叶片是向外(出风口)出风,同时致使室内机处于负压,于是室内的空气便从进风口进入室内机如此循环。
分子筛是一种晶状铝硅酸盐,其原子按照一定的形状排列,基本结构单元是四个氧阴离子围绕一个较小的硅或铝离子而形成的四面体。钠离子或其他阳离子的作用是补充铝氧四面体正电荷的不足。每个氧阴离子又被另一个铝氧或硅氧四面体共用,使晶格作为三维延伸。晶格中暴露的阳离子使分子筛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这些阳离子起着局部强正电荷格点的作用,对极性分子进行静电吸引,分子的偶极矩越大,被吸引和吸附的越牢固。在阳离子上的局部强正电荷的影响下,分子会受到电磁感应而产生偶矩。氧和氮都具有四极矩,但氮的四极矩比氧大得多,因此,氮原子与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强,而被优先吸附。当有压力时,分子筛会吸附较多的氮原子,当减压时,分子筛会将吸附的氮原子释放出来。
分子筛在减压时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回外部环境中,在下一次加压时又可以再进行氮气的吸附,从而分离出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的动态循环过程,分子筛并不会被消耗,可以长期的多次的循环使用;其次,在未开启增氧模式的状态下,空调通过检测目标人员当前是否处于睡眠状态,数据传至控制器,通过后台数据分析与处理,判断目标人员当前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当检测到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时,控制空调启动增氧模式,向室内输送富氧空气。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指定区域内存在目标人员时,判断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当判定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时,控制空调启动增氧模式,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
根据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是否满足预设高度阈值条件,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点的位置信息;
对目标人员的身体特征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是否满足预设高度阈值条件,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包括:
当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高度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高度阈值时,判定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处于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高度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检测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
将测得的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与预设浓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时,控制空调退出增氧模式,停止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6.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存储有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制氧装置,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以控制所述制氧装置制备富氧空气,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指定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人员以及检测指定区域内的目标人员的身体高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微波雷达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气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氧气浓度检测装置测得的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与预设浓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指定区域内的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浓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制氧装置停止向指定区域内输送富氧空气。
10.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