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片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片烘干机。



背景技术:

在生物实验、医院检验等需要化验的场合,经常会对需要检测的样本做涂片或抹片,固定后进行染色,然后再进行组织学检查。对涂片或抹片的固定方法有甲醇、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和加热固定方法。目前加热固定的方法通常是用酒精灯烤片。但酒精灯烤片具有很大的缺点,需要主观判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烤片时间或温度不够,载玻片上样本在染色过程中易脱落;烤片时间或温度过高,会引起组织、细胞等样本形态发生变化,影响病理诊断结果。

现有的烘干设备结构如下:包括烘干腔,烘干腔内设置有加热丝,将需要烘干的玻片置于烘干腔内,通过加热丝散热以提高烘干腔内温度,从而达到加热固定的效果。这种烘干设备存在的缺点是:烘干腔内温度不均,靠近加热丝的位置处温度较高、远离加热丝位置处温度较低,且温度差异较大。对于一次可以处理很多样本的大型烘干设备,温度不均的现象会造成部分玻片的烤片时间或温度不够、另一部分玻片烤片时间或温度过高,极大地影响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片烘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烘干设备中温度不均而影响烘干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片烘干机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玻片烘干机,包括外箱、内箱和加热装置,内箱置于外箱中,内箱中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玻片架组;内箱的内部空间形成烘干腔,玻片架组位于烘干腔中,外箱与内箱的间隙中设置有螺旋型的第一加热通道,内箱中设置有螺旋型的第二加热通道,第一加热通道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进口和位于下端的第一出口,第二加热通道包括位于下端的第二进口和位于上端的第二出口;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引风扇、排风扇和串联以上三者的连接管,其中引风扇的进风口朝向加热器、出风口经连接管连通至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排风扇的进风口经连接管连通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出风口朝向加热器;所述玻片架组包括套装固定在转轴上的套筒,套筒上固定有多根沿其径向延伸的固定杆,固定杆有两组且沿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两组固定杆中相对的两根固定杆上固定有玻片架。

所述第一加热通道贴内箱的外壁设置,第二加热通道贴内箱的内壁设置。

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外箱外层设置有隔热层,转轴的一端从外箱中穿出并在外箱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

所述第二出口位于内箱中所以与烘干腔连通,内箱的上壁面上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连通烘干腔和连通排风扇进风口的连接管。

所述玻片架包括底架和挡板,其长边上开设有多组可供玻片插入的插槽,挡板的形状与底架适配,其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的定位槽,两端的固定杆分别由底架和挡板的相应端部穿过,固定杆上开设有螺纹段,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将底架和挡板固定在螺纹段上。

所述底架与挡板均呈框架状。

所述插槽和/或定位槽为槽深不同的两段式阶梯槽,其中外侧槽深小于内侧槽深,两侧的外侧槽之间距离与玻片长度适配以供玻片安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加热器加热的热气流经引风扇由上方的第一进口进入第一加热通道,由下方的第二进口进入第二加热通道。热气流在螺旋型的第一加热通道中运转,并通过直接加热内箱与外箱之间空气的方式使烘干腔升温。热气流在螺旋型的第二加热通道中运转时,可直接加热内箱内部使烘干腔升温。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分别处于上下两端,所以加热装置可同时由上下两端加热烘干腔,可保证烘干腔内温度均一。螺旋型的第一加热通道和第二加热通道能够增加热气流在加热通道内的停留时间。转动玻片架组则能使得各玻片被烘干地更加均一,能提高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出口位于内箱中所以与烘干腔连通,内箱上开设有连通口,烘干腔内温度升高时,玻片中的水分会蒸发成水蒸气,并被由第二出口中涌出的热气流带出。水蒸气混在热气流中从连通口中涌到内箱与外箱之间,并最终经连接管和排风扇送入加热装置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片烘干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玻片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玻片架组安装在转轴上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片烘干机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外箱1、内箱2和加热装置3,其中内箱2置于外箱1中,内箱2中设置有转轴4,转轴4上安装有玻片架组5,外箱1外设置隔热材料,转轴4的一端从外箱1中穿出并在外箱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转轴4转动的驱动件6。内箱2的内部空间形成烘干腔,玻片架组5位于烘干腔中。转轴4可以是陶瓷制成以适应烘干玻片时的高温要求。

外箱1与内箱2的间隙中贴内箱2的外壁设置有螺旋型的第一加热通道11,内箱2中贴内壁设置有螺旋型的第二加热通道21。第一加热通道11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进口12和位于下端的第一出口13,第二加热通道21包括位于下端的第二进口22和位于上端的第二出口23。

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4也可以立设在内箱2中,以带动玻片架组5在竖直面内转动。

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器31、引风扇32、排风扇33和串联以上三者的连接管34,其中引风扇31的进风口朝向加热器31、出风口连通至第一进口12和第二进口22。排风扇33的进风口连通第一出口13和第二出口23、出风口朝向加热器31。

加热器31加热的热气流经引风扇32由上方的第一进口12进入第一加热通道1,由下方的第二进口22进入第二加热通道2。热气流在螺旋型的第一加热通道1中运转,并通过直接加热内箱2与外箱1之间空气的方式使烘干腔升温。热气流在螺旋型的第二加热通道2中运转时,可直接加热内箱2内部使烘干腔升温。第一进口12与第二进口22分别处于上下两端,所以加热装置3可同时由上下两端加热烘干腔,可保证烘干腔内温度均一。而螺旋型的第一加热通道1和第二加热通道2能够增加热气流在加热通道内的停留时间。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烘干效果,第二出口23位于内箱2中所以与烘干腔连通,内箱2上开设有连通口24。烘干腔内温度升高时,玻片中的水分会蒸发成水蒸气,并被由第二出口23中涌出的热气流带出。水蒸气混在热气流中从连通口24中涌到内箱2与外箱1之间,并最终经连接管34和排风扇33送入加热装置3中。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出口23直接连通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也能起到烘干效果。

玻片架组5包括套装固定在转轴4上的套筒51,套筒51上固定有多根沿其径向延伸的固定杆52,固定杆52有两组且沿转轴4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两组固定杆52中相对的两根固定杆52上固定有玻片架53。其中玻片架53包括底架54和挡板55,底架54呈框架形状,其长边上开设有多组可供玻片插入的插槽56。挡板55形状与底架54适配,也呈框架形状,且其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56一一对应的定位槽57。两端的固定杆52分别由底架54和挡板55的相应端部穿过,固定杆52上开设有螺纹段,通过第一螺母59和第二螺母50将底架54和挡板55固定在螺纹段上。

挡板55的作用是将玻片压紧在底架54上,以防止玻片架组5转动时玻片由玻片架53中掉落。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插槽56和定位槽57中的任何一个均可以设置成槽深不同的两段式阶梯槽,其中外侧槽深小于内侧槽深,玻片安置在内侧槽中,外侧槽形成挡止结构以防玻片架组5转动时玻片由侧面掉落。

当然,也可以将插槽56设置在底架54的中部或是,将定位槽57设置在挡板55的中部,使底架54的两侧壁挡止插槽两侧。但这种情况下,玻片中蒸发的水蒸气难以逸散出去,会影响烘干效率。

本实施例中,底架54和挡板55均呈框架状,以不影响水蒸气扩散,有利于提高烘干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烘干效果可以保证的情况下,底架和挡板也可以非框架状。

使用本实用新型烘干玻片时,调大底架54和挡板55之间距离,先将玻片逐片置于插槽56中,待彼片架53上装满玻片后,沿固定杆52滑动挡板55至定位槽57与插槽56配合可压紧玻片的位置后,调节第一螺母59将挡板55位置固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片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内箱和加热装置,内箱置于外箱中,内箱中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玻片架组;内箱的内部空间形成烘干腔,玻片架组位于烘干腔中,外箱与内箱的间隙中设置有螺旋型的第一加热通道,内箱中设置有螺旋型的第二加热通道,第一加热通道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进口和位于下端的第一出口,第二加热通道包括位于下端的第二进口和位于上端的第二出口;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引风扇、排风扇和串联以上三者的连接管,其中引风扇的进风口朝向加热器、出风口经连接管连通至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排风扇的进风口经连接管连通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出风口朝向加热器;所述玻片架组包括套装固定在转轴上的套筒,套筒上固定有多根沿其径向延伸的固定杆,固定杆有两组且沿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两组固定杆中相对的两根固定杆上固定有玻片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片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通道贴内箱的外壁设置,第二加热通道贴内箱的内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片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外箱外层设置有隔热层,转轴的一端从外箱中穿出并在外箱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片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口位于内箱中所以与烘干腔连通,内箱的上壁面上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连通烘干腔和连通排风扇进风口的连接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玻片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架包括底架和挡板,其长边上开设有多组可供玻片插入的插槽,挡板的形状与底架适配,其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的定位槽,两端的固定杆分别由底架和挡板的相应端部穿过,固定杆上开设有螺纹段,通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将底架和挡板固定在螺纹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玻片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与挡板均呈框架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玻片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和/或定位槽为槽深不同的两段式阶梯槽,其中外侧槽深小于内侧槽深,两侧的外侧槽之间距离与玻片长度适配以供玻片安放。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片烘干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加热器加热的热气流经引风扇由上方的第一进口进入第一加热通道,由下方的第二进口进入第二加热通道。热气流在螺旋型的第一加热通道中运转,并通过直接加热内箱与外箱之间空气的方式使烘干腔升温。热气流在螺旋型的第二加热通道中运转时,可直接加热内箱内部使烘干腔升温。第一进口与第二进口分别处于上下两端,所以加热装置可同时由上下两端加热烘干腔,可保证烘干腔内温度均一。螺旋型的第一加热通道和第二加热通道能够增加热气流在加热通道内的停留时间。转动玻片架组则能使得各玻片被烘干地更加均一,能提高烘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薛金慧;孔德永;孔佳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2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