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舒适性、高科技、智能化是家电市场目前发展的趋势,如何更直观、更舒适、更智能化的满足用户需求,是市场急需研究的课题。空调器的室内机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制冷时出风口对人直吹,让用户产生过冷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提高制冷状态下用户吹风感受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吹风方式更接近自然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又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提高用户吹风感受的空调器。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在检测到空调器的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时或者在空调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控制空调器以自然风模式送风;
基于室内机的盘管温度、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调节空调器的压缩机的频率和室内机的风机的转速,其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可选地,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摆叶组件,摆叶组件包括用于调节上下方向出风的多个横摆叶和用于调节左右方向出风的多个竖摆叶;
自然风模式中,间歇调整多个横摆叶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多个竖摆叶的摆动角度。
可选地,间歇调整多个横摆叶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多个竖摆叶的摆动角度的步骤包括:
控制多个横摆叶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一次摆动角度,同时控制多个竖摆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调整一次摆动角度。
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间等于第二预设时间;
多个横摆叶在上下方向的最大摆动角度的取值范围是20°-160°;
多个竖摆叶在左右方向的最大摆动角度的取值范围是0°-180°。
可选地,每个横摆叶沿左右方向依次形成有多个弯折结构,且每个横摆叶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凸起;
每个竖摆叶沿上下方向依次形成有多个弯折结构。
可选地,基于室内机的盘管温度、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调节空调器的压缩机的频率和室内机的风机的转速的步骤包括:
实时获取室内机的盘管温度;
判断盘管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盘管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以第一预设频率运行,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
当盘管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以第二预设频率运行,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其中第二预设频率小于第一预设频率,第二预设转速小于第一预设转速;
当盘管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以第三预设频率运行,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其中第三预设频率小于第二预设频率,第三预设转速小于第二预设转速。
可选地,检测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的步骤包括:
获取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图像;
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人体图像;
若是,确定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
可选地,检测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的步骤包括:
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室内机前预定区域内的周围环境的图像,得到多个图像;
判断多个图像中是否均存在人脸图像;
若是,确定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
可选地,检测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空调器是否首次进入制冷状态;
若是,获取压缩机的多个排气温度;
判断相邻的两个排气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温差阈值;
在确定差值小于等于预设温差阈值后,再判断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检测装置,配置成检测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自然风控制指令;以及
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当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前述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提出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通过检测到空调器的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时或者在空调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控制空调器以自然风模式送风,可以使用户感受到更加舒适的自然风,提高用户的吹风感受;同时,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基于室内机的盘管温度、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来对压缩机的频率和室内机的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使得整个空调器的控制更为精准。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自然风模式是通过对横摆叶、竖摆叶分别进行不同的控制来实现,可以使吹风方式更接近自然风,提高用户吹风感受。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出风口打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部分部件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相关部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的出风口113打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的控制装置200及相关部件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为分体式空调器100,包括柜式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一般包括壳体110、风机120、电机121、风道组件和控制装置200。风机120设置在壳体110内,用于向室内空间送风。在壳体110前侧的前面板111上开设有出风口113,在壳体110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图中未示出)。在出风口113处设置有可移动的导板112,通过将导板112移入前面板111内侧来使出风口113显露,通过将导板112移出前面板111内侧来使出风口113封闭。风机120位于出风口113的后方,是沿轴线竖向延伸的贯流风机。电机121设置于风机120的顶部。风道组件设置在风机120与前面板111之间,具有风道骨架130,限定出前后敞开的导风腔室。在风道骨架130上设置有面板卡槽131,用于风道组件与前面板111固定。控制装置200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存储器201内存储有控制程序210,当控制程序210被处理器202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采用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在室外机内设置有压缩机170、风机(图中未示出)和换热器(图中未示出)等。在风机120的驱动下,室内空气经过进风口进入壳体110,与室内机的换热器220换热后降温(制冷时)或升温(制热时)后,经出风口113吹向室内,实现制冷或制热。图5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502: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在检测到空调器100的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时或者在空调器100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
s504:基于室内机的换热器220的盘管温度、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调节空调器100的压缩机170的频率和室内机的风机120的转速,其中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通常在空调器100运行强冷情况下会出现空调器100直吹人体的情况,特别是当用户正对着空调器100时,冷风会对人体部位尤其是人体面部直吹,让用户觉得过冷。本发明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提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通过将空调器100设置成在检测到空调器100的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时或者在空调器100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使得空调器100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自动、强制开启自然风送风模式,避免冷风对人体部位的直吹所产生的过冷感,提高用户的吹风感受;同时,本发明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基于室内机的换热器220的盘管温度、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来对压缩机170的频率和室内机的风机120的转速进行调节,使得整个空调器100的控制更为精准,更精细化;空调器100整体实现了智能控制,不仅节省了能源,而且满足了用户需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还包括:摆叶组件140,如图3所示,摆叶组件140包括多个横摆叶160和多个竖摆叶150。多个横摆叶160水平延伸设置,用于调节上下方向出风,由摆叶本体161、连杆162、长转轴和短转轴组成。长转轴嵌入风道骨架130,可随连杆162的拉动来上下转动。短转轴嵌在连杆162内,可随连杆162的转动来转动。在摆叶本体161上还随机设定有多个凸起163,凸起163优选地高度2-4mm,成椭圆状,短轴长2-4mm,长轴长4-6mm,主要作用是对出风形成不同方向的分散。多个横摆叶160可同步枢转以调节出风的上下方向。多个竖摆叶150竖向延伸设置,用于调节左右方向出风。多个竖摆叶150可同步枢转以调节出风的左右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横摆叶160沿左右方向依次形成有多个弯折结构;每个竖摆叶150沿上下方向依次形成有多个弯折结构。例如,每个横摆叶160沿左右方向呈波浪形,每个竖摆叶150沿上下方向呈波浪形,来对风形成分散。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中,在自然风模式下,间歇调整多个横摆叶160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多个竖摆叶150的摆动角度。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对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的结构进行改进,将横摆叶160设置成整体呈波浪形且具有多个凸起163,同时将竖摆叶150设置成整体呈波浪形,并且对横摆叶160、竖摆叶150分别进行间歇调整可以使吹风方式更接近自然风,提高用户吹风感受。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歇调整多个横摆叶160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多个竖摆叶150的摆动角度的步骤包括:控制多个横摆叶160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一次摆动角度,同时控制多个竖摆叶150每隔第二预设时间调整一次摆动角度。第一预设时间例如为1s、2s、3s,一般不超过5s。第二预设时间例如为1s、2s、3s,一般不超过5s。第一预设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可相同可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等于第二预设时间。也就是说,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同时开始摆动再同时停止摆动。多个横摆叶160在上下方向的最大摆动角度的取值范围是20°-160°。多个竖摆叶150在左右方向的最大摆动角度的取值范围是0°-180°。横摆叶160一次调整的摆动角度通常在10°-30°,竖摆叶150一次调整的摆动角度通常在10°-30°。横摆叶160一次调整的摆动角度与竖摆叶150一次调整的摆动角度可相同可不同。例如,横摆叶160一次调整的摆动角度为20°,竖摆叶150一次调整的摆动角度为20°。再例如,横摆叶160一次调整的摆动角度为10°,竖摆叶150一次调整的摆动角度为30°。
步骤s502中,空调器100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室内机还包括接收装置190,用于接收自然风控制指令。例如,空调器100对应的遥控器上设有用于触发自然风控制指令的自然风按键,用户通过按压或点击该自然风按键触发自然风控制指令,在检测到该自然风按键触发的自然风控制指令时,遥控器等控制端将该自然风控制指令发送至接收装置190,在接收装置190收到该自然风控制指令后,控制装置200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
步骤s502中,检测到空调器100的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时,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室内机还包括检测装置180,配置成检测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检测装置180可以是智能人体/人脸感应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2中,检测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的步骤包括:
获取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图像;
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人体图像;
若是,确定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
采用这种检测步骤,具有步骤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2中,检测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的步骤包括:
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室内机前预定区域内的周围环境的图像,得到多个图像;
判断多个图像中是否均存在人脸图像;
若是,确定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
也就是说,仅在当一个时间段内,室内机前预定区域内的周围环境持续存在人脸图像时,本发明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才认为在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精准性,而将用户偶尔出现在室内机前的情形排除掉。例如,用户通过触摸室内机上的控制按钮来控制空调器100进入制冷状态,并在完成操作后在室内机的出风口113正对的沙发上坐下。对应的,检测装置180首先获取一次室内机前预定区域内的周围环境的图像,得到用户触摸室内机上的控制按钮时的图像,为第一图像,并进一步判断出第一图像中存在人脸图像。间隔40s,检测装置180再次获取一次室内机前预定区域内的周围环境的图像,得到用户坐在室内机正对的沙发上的图像,为第二图像,并进一步判断出第二图像中存在人脸图像。由此,确定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再例如,用户通过触摸室内机上的控制按钮来控制空调器100进入制冷状态,并在完成操作后迅速离开室内机所在的环境,例如进入另一房间。对应的,检测装置180首先获取一次室内机前预定区域内的周围环境的图像,得到用户触摸室内机上的控制按钮时的图像,为第一图像,并进一步判断出第一图像中存在人脸图像。间隔40s,检测装置180再次获取一次室内机前预定区域内的周围环境的图像,得到第二图像,并进一步判断出第二图像中不存在人脸图像。由此,不能确定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空调器100保持当前的运行模式送风。预定区域例如是以整机平面为基准的160°角度范围内的区域,再例如是受室内机的送风模式影响较大的区域。预设时间可以是例如1s、20s、40s等,通常不超过1min。可以理解,这种判断方法中,前后图像中的用户可以是同一用户,也可以是不同用户,只需满足在一个时间段内,室内机前预定区域内的周围环境持续存在人脸图像即认为在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这样,可以使本发明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在提升精准性的同时不过于复杂,从而能降低对检测装置180的精度要求,节约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空调器100是否首次进入制冷状态;
若是,获取压缩机170的多个排气温度;
判断相邻的两个排气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温差阈值;
在确定差值小于等于预设温差阈值后,判断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
空调器100首次进入制冷状态可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空调器100初次上电运行并进入制冷状态,一种是空调器100非初次上电运行但是首次进入制冷状态或者首次由制热状态或送风状态切换为制冷状态。本发明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在检测到的排气温度进入稳定状态后,再检测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预设温差阈值例如可以为1℃、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4中,基于室内机的盘管温度、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调节空调器100的压缩机170的频率和室内机的风机120的转速的步骤包括:
实时获取室内机的换热器220的盘管温度;
判断盘管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盘管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170以第一预设频率运行,风机120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
当盘管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170以第二预设频率运行,风机120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其中第二预设频率小于第一预设频率,第二预设转速小于第一预设转速;
当盘管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170以第三预设频率运行,风机120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其中第三预设频率小于第二预设频率,第三预设转速小于第二预设转速。
本发明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通过在室内机的换热器220的盘管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对压缩机170降频,对风机120降速,在室内机的换热器220的盘管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对压缩机170再次降频,对风机120再次降速,可以避免盘管温度过低出现冻结保护。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12℃±2℃,例如为10℃、12℃、14℃。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6℃±1℃,例如为5℃、6℃、7℃。第一预设频率可以是空调器100出厂时设定的最佳频率,例如为65hz。第一预设转速可以是空调器100出厂时设定的最佳转速,例如为900r/min。第二预设频率小于第一预设频率,可以是例如为60hz、55hz。第二预设转速小于第一预设转速,可以是例如为860r/min、820r/min、800r/min。第三预设频率小于第二预设频率,可以是例如为45hz、40hz。第三预设转速小于第二预设转速,可以是例如为760r/min、740r/min。特别地,第三预设频率相对于第二预设频率的降低幅度大于第三预设转速相对于第二预设转速的降低幅度,实现较高转速较低频率的效果。以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12℃、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为6℃、第一预设频率为65hz、第一预设转速为900r/min、第二预设频率为60hz、第二预设转速为860r/min、第三预设频率为45hz、第三预设转速为760r/min为例,当检测到的室内机的换热器220的盘管温度为14℃时,控制压缩机170以65hz运行,风机120以900r/min运行;当检测到的室内机的换热器220的盘管温度为8℃时,控制压缩机170以60hz运行,风机120以860r/min运行;当检测到的室内机的换热器220的盘管温度为5℃时,控制压缩机170以45hz运行,风机120以760r/min运行。对室内机的换热器220的盘管温度的检测是实时进行的,依照盘管温度对压缩机170和风机120的控制也是实时进行的。
现参考图6,对本发明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进行详述。本发明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02:空调器100进入制冷状态。
s604:空调器100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
s606: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间歇调整多个横摆叶160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多个竖摆叶150的摆动角度。
当空调器100未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按照原有程序运行,并执行以下步骤:
s608:判断空调器100是否首次进入制冷状态。
s610:若步骤s608的判断结果为否,判断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若步骤s610的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606。
若步骤s608的判断结果为是,执行以下步骤:
s612:获取压缩机170的排气温度;
s614:判断相邻的两个排气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温差阈值,其中:
若步骤s614的判断结果为是,空调器100继续运行例如1min,之后执行步骤s610;
若步骤s614的判断结果为否,返回步骤s612,继续获取压缩机170的排气温度,直至步骤s614的判断结果为是。
s616:若步骤s610的判断结果为否,空调器100继续按照原有程序运行。原有程序可以是之前用户设定的程序。例如,横摆叶160、竖摆叶150依照用户设定的模式摆动,压缩机170以第一预设频率运行,风机120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原有程序还可以是空调器100内预存的程序。例如,横摆叶160、竖摆叶150不摆动,压缩机170以第一预设频率运行,风机120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
在空调器100执行步骤s606后,执行以下步骤:
s618:实时获取室内机的换热器220的盘管温度;
s620:判断盘管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s622:若步骤s620的判断结果为是,控制压缩机170以第一预设频率运行,风机120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
s624:若步骤s620的判断结果为否,判断盘管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s626:若步骤s624的判断结果为是,控制压缩机170以第二预设频率运行,风机120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其中第二预设频率小于第一预设频率,第二预设转速小于第一预设转速;
s628:若步骤s624的判断结果为否,控制压缩机170以第三预设频率运行,风机120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其中第三预设频率小于第二预设频率,第三预设转速小于第二预设转速。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提出当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通过检测到空调器100的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时或者在空调器100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可以使用户感受到更加舒适的自然风,提高用户的吹风感受;同时,本发明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基于室内机的盘管温度、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来对压缩机170的频率和室内机的风机120的转速进行调节,使得整个空调器100的控制更为精准。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的自然风模式是通过对横摆叶160、竖摆叶150分别进行不同的控制来实现,可以使吹风方式更接近自然风,提高用户吹风感受。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在检测到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时或者在所述空调器接收到自然风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自然风模式送风;
基于所述室内机的盘管温度、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调节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频率和所述室内机的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摆叶组件,所述摆叶组件包括用于调节上下方向出风的多个横摆叶和用于调节左右方向出风的多个竖摆叶;
所述自然风模式中,间歇调整所述多个横摆叶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所述多个竖摆叶的摆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间歇调整所述多个横摆叶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所述多个竖摆叶的摆动角度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多个横摆叶每隔第一预设时间调整一次摆动角度,同时控制所述多个竖摆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调整一次摆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
所述多个横摆叶在上下方向的最大摆动角度的取值范围是20°-160°;
所述多个竖摆叶在左右方向的最大摆动角度的取值范围是0°-18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
每个所述横摆叶沿左右方向依次形成有多个弯折结构,且每个所述横摆叶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凸起;
每个所述竖摆叶沿上下方向依次形成有多个弯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室内机的盘管温度、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调节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频率和所述室内机的风机的转速的步骤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室内机的盘管温度;
判断所述盘管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盘管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一预设频率运行,所述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
当所述盘管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二预设频率运行,所述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频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所述第二预设转速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
当所述盘管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三预设频率运行,所述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所述第三预设转速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检测所述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图像;
判断所述图像中是否存在人体图像;
若是,确定所述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检测所述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的步骤包括:
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所述室内机前预定区域内的周围环境的图像,得到多个图像;
判断所述多个图像中是否均存在人脸图像;
若是,确定所述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存在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所述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首次进入所述制冷状态;
若是,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多个排气温度;
判断相邻的两个所述排气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温差阈值;
在确定所述差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温差阈值后,再判断所述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
10.一种空调器,包括:
检测装置,配置成检测所述室内机所处的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用户;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自然风控制指令;以及
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当所述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