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5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是通过水或其他工质和装置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热发电有多种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塔式系统、槽式系统、盘式系统、太阳池和太阳能塔热气流发电,前三种是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后两种是非聚光型,目前槽式热发电系统无法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进行导热工质流量调节,无法保证发电量的稳定性,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目前槽式热发电系统无法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进行导热工质流量调节,无法保证发电量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本例的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内设有反射器收纳装置,所述反射器收纳装置能在大风和沙暴天气收纳储存聚光反射镜,所述收纳箱右侧设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有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的保温腔,所述保温箱内设有位于所述保温腔左侧的副保温腔,所述副保温腔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副保温腔相通的输液泵,所述输液泵上相通连接有连管,所述连管上设有第一阀体,所述聚光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反射器收纳装置上,所述聚光反射镜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内储存有传热工质,所述真空集热管前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阀体之间相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真空集热管后侧端面与所述保温腔之间相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上设有测温箱,所述测温箱内设有与所述输出管相通的内腔,所述测温箱内设有位于所述内腔右侧的测温腔,所述测温腔内储存有测温液,所述输出管上设有位于所述测温箱下侧的第二阀体,所述副保温腔内设有线路切换装置,所述线路切换装置能切换传热工质的流通线路,从而切换白天和夜间发电模式,所述线路切换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内的第一阀体腔,所述第一阀体腔与所述输入管相通连接,所述第一阀体腔与所述保温腔之间相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第一阀体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阀芯,所述保温箱右侧设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利用传热工质进行发电。

可优选地,所述反射器收纳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纳箱内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开口朝上,所述收纳腔内设有剪叉式升降架,所述剪叉式升降架最下侧的两根杆上分别铰接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收纳腔下侧内壁上,所述剪叉式升降架最上侧的两个杆上分别铰接有一个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上侧设有升降台,所述直线电机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台下侧端面上,所述升降台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太阳跟踪装置,所述聚光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太阳跟踪装置上,所述收纳腔左侧和右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左右对称,所述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气腔远离所述收纳箱一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活塞靠近所述收纳箱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延伸至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活塞杆可与所述滑块抵接,所述收纳腔左侧和右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左右对称,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侧,所述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一气腔之间相通连接有气管,所述第二气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靠近所述收纳箱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延伸至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上侧端面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可密封所述收纳腔上侧开口。

可优选地,所述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阀体腔,所述第二阀体腔右侧端面与所述测温腔之间相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内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连通管内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挡板右侧的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第二阀体腔内的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二阀体腔下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三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芯可密封所述第二阀体腔与所述输出管的相通口。

可优选地,所述第一阀芯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第一阀体腔端面外的推杆,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阀体腔左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推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阀体左侧的连杆,所述连杆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副保温腔内的从动杆,所述副保温腔右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浮力块,所述副保温腔后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浮力块左侧的升降滑杆,所述升降滑杆与所述副保温腔后侧内壁存在一定滑动阻尼,使所述升降滑杆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所述升降滑杆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挡块,所述浮力块位于两个所述挡块之间,所述挡块可与所述浮力块抵接,所述升降滑杆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可与所述从动杆抵接。

可优选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保温腔右侧端面上的副输液泵,所述副输液泵与所述保温腔相通,所述保温腔内设有副测温箱,所述副测温箱内储存有测温液,所述副测温箱右侧端面上相通连接有副连接管,所述副连接管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与所述副连接管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压缩弹簧,所述第四活塞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副连接管端面外的第四活塞杆,所述第四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保温箱右侧的齿条,所述副输液泵右侧设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副输液泵之间相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副保温腔之间相通连接有副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有旋阀,所述旋阀内转动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旋阀端面外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旋阀上侧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右侧设有蒸汽发电机,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蒸汽发电机之间相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蒸汽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反射器(聚光集热器)设置在收纳机构上,反射器可储存于收纳箱中,在遇到大风和沙暴天气时能将反射器收纳回箱内,从而避免反射器被大风损毁,流量控制机构能根据集热管内流出工质温度,自动调整聚光集热回路中的流速,从而增大或缩短工质在集热管内加热的时间,从而保证工质温度的稳定性,从而自动适应不同光照强度,且流量控制机构能根据工质温度控制工质流入热交换器的流速,从而产生较为稳定的蒸汽,从而保证发电量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能实现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进行导热工质流量调节,从而保证发电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的“d”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的“e-e”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f”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包括收纳箱11,所述收纳箱11内设有反射器收纳装置101,所述反射器收纳装置101能在大风和沙暴天气收纳储存聚光反射镜22,所述收纳箱11右侧设有保温箱45,所述保温箱45内设有太阳能集热装置102,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102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箱45内的保温腔36,所述保温箱45内设有位于所述保温腔36左侧的副保温腔61,所述副保温腔61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副保温腔61相通的输液泵46,所述输液泵46上相通连接有连管47,所述连管47上设有第一阀体30,所述聚光反射镜22设置于所述反射器收纳装置101上,所述聚光反射镜2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上固定连接有真空集热管24,所述真空集热管24内储存有传热工质,所述真空集热管24前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阀体30之间相通连接有输入管25,所述真空集热管24后侧端面与所述保温腔36之间相通连接有输出管26,所述输出管26上设有测温箱34,所述测温箱34内设有与所述输出管26相通的内腔62,所述测温箱34内设有位于所述内腔62右侧的测温腔63,所述测温腔63内储存有测温液,所述输出管26上设有位于所述测温箱34下侧的第二阀体35,所述副保温腔61内设有线路切换装置103,所述线路切换装置103能切换传热工质的流通线路,从而切换白天和夜间发电模式,所述线路切换装置10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30内的第一阀体腔60,所述第一阀体腔60与所述输入管25相通连接,所述第一阀体腔60与所述保温腔36之间相通连接有回流管29,所述第一阀体腔60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阀芯59,所述保温箱45右侧设有流量控制装置104,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4利用传热工质进行发电。

有益地,所述反射器收纳装置101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纳箱11内的收纳腔12,所述收纳腔12开口朝上,所述收纳腔12内设有剪叉式升降架14,所述剪叉式升降架14最下侧的两根杆上分别铰接有一个滑块13,所述滑块13滑动连接于所述收纳腔12下侧内壁上,所述剪叉式升降架14最上侧的两个杆上分别铰接有一个直线电机19,所述直线电机19上侧设有升降台20,所述直线电机19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台20下侧端面上,所述升降台20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太阳跟踪装置21,所述聚光反射镜22设置于所述太阳跟踪装置21上,所述收纳腔12左侧和右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气缸15,两个所述第一气缸15左右对称,所述第一气缸15内设有第一气腔48,所述第一气腔4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49,所述第一活塞49与所述第一气腔48远离所述收纳箱11一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50,所述第一活塞49靠近所述收纳箱11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51,所述第一活塞杆51延伸至所述收纳腔12内,所述第一活塞杆51可与所述滑块13抵接,所述收纳腔12左侧和右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气缸17,两个所述第二气缸17左右对称,所述第二气缸17位于所述第一气缸15上侧,所述第二气缸17内设有第二气腔54,所述第二气腔54与所述第一气腔48之间相通连接有气管16,所述第二气腔54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53,所述第二活塞53靠近所述收纳箱11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55,所述第二活塞杆55延伸至所述收纳腔12内,所述收纳腔12上侧端面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盖板18,所述盖板18与所述第二活塞杆55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8可密封所述收纳腔12上侧开口,通过所述直线电机19向远离所述太阳跟踪装置21一侧移动,使所述剪叉式升降架14收缩,从而使所述聚光反射镜22向下移动到所述收纳腔12内,实现收纳功能。

有益地,所述第二阀体35内设有第二阀体腔67,所述第二阀体腔67右侧端面与所述测温腔63之间相通连接有连通管64,所述连通管64内固定连接有挡板71,所述连通管64内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挡板71右侧的第三活塞68,所述第三活塞68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第二阀体腔67内的第三活塞杆65,所述第三活塞68与所述挡板71之间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70,所述第二阀体腔67下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阀芯66,所述第二阀芯66与所述第三活塞杆6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芯66可密封所述第二阀体腔67与所述输出管26的相通口,通过所述测温腔63内的测温液热膨胀能推动所述第三活塞68、所述第二阀芯66左移,开启所述第二阀体腔67。

有益地,所述第一阀芯59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第一阀体腔60端面外的推杆57,所述第一阀芯59与所述第一阀体腔60左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58,所述推杆57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阀体30左侧的连杆27,所述连杆27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副保温腔61内的从动杆28,所述副保温腔61右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浮力块33,所述副保温腔61后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浮力块33左侧的升降滑杆32,所述升降滑杆32与所述副保温腔61后侧内壁存在一定滑动阻尼,使所述升降滑杆32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所述升降滑杆32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挡块44,所述浮力块33位于两个所述挡块44之间,所述挡块44可与所述浮力块33抵接,所述升降滑杆32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梯形块31,所述梯形块31可与所述从动杆28抵接,通过所述梯形块31上移并推动所述从动杆28、所述连杆27、所述第一阀芯59左移,从而使所述回流管29与所述连管47相通,实现线路切换。

有益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保温腔36右侧端面上的副输液泵38,所述副输液泵38与所述保温腔36相通,所述保温腔36内设有副测温箱72,所述副测温箱72内储存有测温液,所述副测温箱72右侧端面上相通连接有副连接管73,所述副连接管73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活塞74,所述第四活塞74与所述副连接管73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压缩弹簧76,所述第四活塞74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副连接管73端面外的第四活塞杆75,所述第四活塞杆75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保温箱45右侧的齿条78,所述副输液泵38右侧设有蒸汽发生器41,所述蒸汽发生器41与所述副输液泵38之间相通连接有输送管40,所述蒸汽发生器41与所述副保温腔61之间相通连接有副输送管43,所述输送管40上设有旋阀39,所述旋阀39内转动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旋阀39端面外的转轴79,所述转轴79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旋阀39上侧的齿轮77,所述齿轮77与所述齿条78啮合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41右侧设有蒸汽发电机42,所述蒸汽发生器41与所述蒸汽发电机42之间相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蒸汽管69,通过所述副输液泵38将传热工质通过所述输送管40输送到所述蒸汽发生器41内,使所述蒸汽发生器41生产蒸汽从而使所述蒸汽发电机42发电。

以下结合图1至图7对本文中的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开始时,直线电机19、滑块13位于靠近太阳跟踪装置21一侧限位处,剪叉式升降架14处于伸长状态,聚光反射镜22位于收纳腔12上侧,在第一活塞杆51作用下,第一活塞49位于靠近收纳箱11一侧限位处,第一活塞杆51位于靠近收纳箱11一侧限位处,第一活塞杆51未和滑块13接触,第二活塞53、第二活塞杆55、盖板18位于远离剪叉式升降架14一侧限位处,在第二压缩弹簧58作用下,第一阀芯59位于右限位处,使输入管25与连管47相通,回流管29与连管47不相通。

白天工作时,太阳跟踪装置21随太阳带动聚光反射镜22转动,输液泵46启动,聚光反射镜22聚集阳光对真空集热管24内的传热工质进行加热,输液泵46将副保温腔61内的传热工质通过连管47、第一阀体腔60、输入管25输送到真空集热管24内,真空集热管24内加热后的传热工质通过输出管26输送到内腔62内,内腔62内的传热工质将温度传递给测温腔63内的测温液,当光照较强时,即内腔62内传热工质温度较高时,测温液膨胀推动第三活塞68向左移动,第三活塞68通过第三活塞杆65带动第二阀芯66左移,使第二阀体腔67流通开口增大,从而使输液泵46输送到真空集热管24内的流量增大,且真空集热管24内的导热工质加速输送到保温腔36内储存,缩短传热工质在真空集热管24内的加热时间,当光照较弱时,即内腔62内的传热工质温度较低,则测温腔63内的测温液收缩,在第三压缩弹簧70作用下,第三活塞68右移,第三活塞68带动第二阀芯66右移使第二阀体腔67开口减小,从而使输液泵46输送到真空集热管24内流量降低,延长传热工质在真空集热管24内的加热时间,从而自动适应不同光照强度,使保温腔36内的传热工质温度维持在所需的范围内,

副输液泵38启动,副输液泵38将保温腔36内的导热工质通过输送管40输送到蒸汽发生器41内进行热交换,使蒸汽发生器41生产蒸汽,蒸汽通过蒸汽管69驱动蒸汽发电机42发电,蒸汽发生器41内的导热工质通过副输送管43输送到副保温腔61内储存,保温腔36内的传热工质将温度传递给副测温箱72内的测温液,当保温腔36内传热工质温度较高时,副测温箱72内的测温液膨胀推动第四活塞74右移,第四活塞74推动第四活塞杆75、齿条78右移,齿条78通过啮合连接带动齿轮77、转轴79转动,使旋阀39开口减小,使流入蒸汽发生器41内的导热工质减少,从而降低保温腔36内传热工质的消耗,当保温腔36内传热工质温度较低时,在第四压缩弹簧76作用下,第四活塞74、齿条78左移,使旋阀39开口增大,增大流入蒸汽发生器41内的导热工质流量,从而在保温腔36内工质的不同温度的情况下,保证蒸汽发生器41生产蒸汽量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蒸汽发电机42发电量的稳定性,

当夜间工作时,输液泵46停转,副输液泵38工作将保温腔36内的导热工质通过输送管40输送到蒸汽发生器41内,蒸汽发生器41内的导热工质通过副输送管43输送到副保温腔61内储存,使副保温腔61内的液位升高,推动浮力块33上移,当保温腔36内导热工质过少时,即副保温腔61内存在较多的较低温导热工质时,浮力块33推动上侧的挡块44上移,挡块44带动升降滑杆32、梯形块31上移,梯形块31推动从动杆28向左移动,从动杆28通过连杆27、推杆57、第一阀芯59左移,第一阀芯59使回流管29与连管47相通,输入管25与连管47不相通,输液泵46启动,输液泵46将副保温腔61内较低温度的导热工质通过连管47、第一阀体腔60、回流管29输送回保温腔36内,之后副保温腔61内的液位降低,使浮力块33下移推动下侧的挡块44,下侧的挡块44带动升降滑杆32、梯形块31下移,使从动杆28与梯形块31脱离接触,之后在第二压缩弹簧58作用下,第一阀芯59、推杆57、从动杆28右移范围,输液泵46停转,保温腔36内储存有较低温度的导热工质,之后副输液泵38将保温腔36内的导热工质继续输送到蒸汽发生器41内进行发电,从而保证夜间连续发电,

当遇到大风或沙暴天气时,直线电机19想远离太阳跟踪装置21一侧移动,时剪叉式升降架14收缩,升降台20、太阳跟踪装置21、聚光反射镜22下移进入收纳腔12内,之后滑块13与第一活塞杆51接触并推动第一活塞杆51想远离收纳箱11一侧移动,第一活塞杆51带动第一活塞49向远离收纳箱11一侧移动,第一活塞49移动生产的气流通过气管16输送到第二气腔54内,并推动第二活塞53向靠近收纳箱11一侧移动,第二活塞53通过第二活塞杆55带动盖板18向靠近剪叉式升降架14一侧移动,从而关闭收纳腔12上侧开口,实现收纳储存聚光反射镜22,避免被大风或沙暴损毁,直线电机19向靠近太阳跟踪装置21一侧移动复位,能使盖板18开启,剪叉式升降架14上移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反射器(聚光集热器)设置在收纳机构上,反射器可储存于收纳箱中,在遇到大风和沙暴天气时能将反射器收纳回箱内,从而避免反射器被大风损毁,流量控制机构能根据集热管内流出工质温度,自动调整聚光集热回路中的流速,从而增大或缩短工质在集热管内加热的时间,从而保证工质温度的稳定性,从而自动适应不同光照强度,且流量控制机构能根据工质温度控制工质流入热交换器的流速,从而产生较为稳定的蒸汽,从而保证发电量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能实现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进行导热工质流量调节,从而保证发电量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包括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内设有有反射器收纳装置,所述反射器收纳装置能在大风和沙暴天气收纳储存聚光反射镜,所述收纳箱右侧设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有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的保温腔,所述保温箱内设有位于所述保温腔左侧的副保温腔,所述副保温腔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副保温腔相通的输液泵,所述输液泵上相通连接有连管,所述连管上设有第一阀体,所述聚光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反射器收纳装置上,所述聚光反射镜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内储存有传热工质,所述真空集热管前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阀体之间相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真空集热管后侧端面与所述保温腔之间相通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上设有测温箱,所述测温箱内设有与所述输出管相通的内腔,所述测温箱内设有位于所述内腔右侧的测温腔,所述测温腔内储存有测温液,所述输出管上设有位于所述测温箱下侧的第二阀体,所述副保温腔内设有线路切换装置,所述线路切换装置能切换传热工质的流通线路,从而切换白天和夜间发电模式,所述线路切换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内的第一阀体腔,所述第一阀体腔与所述输入管相通连接,所述第一阀体腔与所述保温腔之间相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第一阀体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阀芯,所述保温箱右侧设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利用传热工质进行发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收纳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纳箱内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开口朝上,所述收纳腔内设有剪叉式升降架,所述剪叉式升降架最下侧的两根杆上分别铰接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收纳腔下侧内壁上,所述剪叉式升降架最上侧的两个杆上分别铰接有一个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上侧设有升降台,所述直线电机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台下侧端面上,所述升降台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太阳跟踪装置,所述聚光反射镜设置于所述太阳跟踪装置上,所述收纳腔左侧和右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左右对称,所述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气腔远离所述收纳箱一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活塞靠近所述收纳箱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延伸至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活塞杆可与所述滑块抵接,所述收纳腔左侧和右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左右对称,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侧,所述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一气腔之间相通连接有气管,所述第二气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靠近所述收纳箱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延伸至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上侧端面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可密封所述收纳腔上侧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阀体腔,所述第二阀体腔右侧端面与所述测温腔之间相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内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连通管内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挡板右侧的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第二阀体腔内的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二阀体腔下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三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芯可密封所述第二阀体腔与所述输出管的相通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第一阀体腔端面外的推杆,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阀体腔左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推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阀体左侧的连杆,所述连杆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副保温腔内的从动杆,所述副保温腔右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浮力块,所述副保温腔后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浮力块左侧的升降滑杆,所述升降滑杆与所述副保温腔后侧内壁存在一定滑动阻尼,使所述升降滑杆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所述升降滑杆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挡块,所述浮力块位于两个所述挡块之间,所述挡块可与所述浮力块抵接,所述升降滑杆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可与所述从动杆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保温腔右侧端面上的副输液泵,所述副输液泵与所述保温腔相通,所述保温腔内设有副测温箱,所述副测温箱内储存有测温液,所述副测温箱右侧端面上相通连接有副连接管,所述副连接管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与所述副连接管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压缩弹簧,所述第四活塞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副连接管端面外的第四活塞杆,所述第四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保温箱右侧的齿条,所述副输液泵右侧设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副输液泵之间相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副保温腔之间相通连接有副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有旋阀,所述旋阀内转动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旋阀端面外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旋阀上侧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右侧设有蒸汽发电机,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蒸汽发电机之间相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蒸汽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内设有反射器收纳装置,所述反射器收纳装置能在大风和沙暴天气收纳储存聚光反射镜,所述收纳箱右侧设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有太阳能集热装置,所述副保温腔内设有线路切换装置,所述线路切换装置能切换传热工质的流通线路,从而切换白天和夜间发电模式,所述线路切换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内的第一阀体腔,所述第一阀体腔与所述输入管相通连接,所述保温箱右侧设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利用传热工质进行发电,本发明能实现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进行导热工质流量调节,从而保证发电量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姚心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21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