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热泵领域,具体是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泵烘干装置,产热的温度不够,产热的效率低下,热风对热量的利用率不高,导致对物料的烘干效率较底,工作时间较长,增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包括第一风机、第一蒸发器、第一压缩机、第一蛇形管、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二蛇形管、第二压缩机、螺旋管、加热腔、散热管和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的右侧设有第一整流罩,第一整流罩的右侧设有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冷媒进管,第一冷媒进管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媒进管的右端设有第一蛇形管,第一蛇形管的顶端与第一冷媒进管的右端连通,第一蛇形管的下端连接由第一冷媒出管,第一冷媒出管的左端与第一蛇形管的下端连通,第一冷媒出管向左延伸,第一冷媒出管的管道上设有第一膨胀阀,第一冷媒出管的左端与第一蒸发器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蛇形管设置在第一水箱内,第一水箱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流管,第一导流管的左端与第一水箱内部连通,第一导流管的右端与第二水箱内部连通,第二水箱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导流管,第二导流管的左端与第一水箱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水箱内设有第二蛇形管,第二蛇形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冷媒进管,第二冷媒进管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媒进管的右端连接有螺旋管,螺旋管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冷媒出管,第二冷媒出管向左延伸,第二冷媒出管的管道上设有第二膨胀阀,第二冷媒出管的左端与第二蛇形管的底端连通;所述螺旋管设置在加热腔内,加热腔的顶端设有出水管,加热腔的底端设有进水管,出水管的右端与散热管的左侧管道连通,进水管的右端与散热管的右侧管道连通,进水管的管道上设有水泵;所述散热管的外围包裹有一圈出风罩,出风罩的右侧设有出风口;所述散热管的左侧设有第二整流罩,第二整流罩的左端设有第二风机。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水箱为长方体箱体。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加热腔为圆筒形腔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散热管带有锥度的漏斗形螺旋管。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出风罩为锥度与散热管一致的漏斗形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置了两个热泵系统对热水进行二级加热,使得被加热的水温度更高,吹出的热风温度更高,设置了带有锥度的螺旋管作为散热管,使得散热的效率更高,能量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中散热管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第一风机;2、第一整流罩;3、第一蒸发器;4、第一冷媒进管;5、第一压缩机;6、第一蛇形管;7、第一冷媒出管;8、第一膨胀阀;9、第一水箱;10、第一导流管;11、第二水箱;12、第二导流管;13、第二蛇形管;14、第二冷媒进管;15、第二压缩机;16、螺旋管;17、第二膨胀阀;18、第二冷媒出管;19、加热腔;20、出水管;21、散热管;22、出风罩;23、出风口;24、进水管;25、水泵;26、第二整流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包括第一风机1、第一蒸发器3、第一压缩机5、第一蛇形管6、第一水箱9、第二水箱11、第二蛇形管13、第二压缩机15、螺旋管16、加热腔19、散热管21和水泵25,所述第一风机1的右侧设有第一整流罩2,第一整流罩2的右侧设有第一蒸发器3,第一蒸发器3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冷媒进管4,第一冷媒进管4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压缩机5,第一冷媒进管4的右端设有第一蛇形管6,第一蛇形管6的顶端与第一冷媒进管4的右端连通,第一蛇形管6的下端连接由第一冷媒出管7,第一冷媒出管7的左端与第一蛇形管6的下端连通,第一冷媒出管7向左延伸,第一冷媒出管7的管道上设有第一膨胀阀8,第一冷媒出管7的左端与第一蒸发器3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蛇形管6设置在第一水箱9内,第一水箱9为长方体箱体,第一水箱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流管10,第一导流管10的左端与第一水箱9内部连通,第一导流管10的右端与第二水箱11内部连通,第二水箱1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导流管12,第二导流管12的左端与第一水箱9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水箱11内设有第二蛇形管13,第二蛇形管13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冷媒进管14,第二冷媒进管14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压缩机15,第二冷媒进管14的右端连接有螺旋管16,螺旋管16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冷媒出管18,第二冷媒出管18向左延伸,第二冷媒出管18的管道上设有第二膨胀阀17,第二冷媒出管18的左端与第二蛇形管13的底端连通。
所述螺旋管16设置在加热腔19内,加热腔19为圆筒形腔体,加热腔19的顶端设有出水管20,加热腔19的底端设有进水管24,出水管20的右端与散热管21的左侧管道连通,进水管24的右端与散热管21的右侧管道连通,进水管24的管道上设有水泵25;所述散热管21的外围包裹有一圈出风罩22,散热管21带有锥度的漏斗形螺旋管,出风罩22为锥度与散热管21一致的漏斗形套筒,出风罩22的右侧设有出风口23;所述散热管21的左侧设有第二整流罩26,第二整流罩26的左端设有第二风机2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冷媒进入第一蒸发器3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并蒸发,冷媒通入第一冷媒进管4中经过第一压缩机5加压变成高温液体,高温冷媒在第一蛇形管6中对第一水箱9中的水加热,经过散热后的冷媒通过第一冷媒出管7再次进入蒸发器内,第一风机1提升了冷媒在第一蒸发器3中的吸热效率;第一水箱9中的水与第二水箱11中的水经过热对流完成热交换,第二水箱11中的第二蛇形管13中的冷媒吸热蒸发,之后冷媒进入第二冷媒进管14中通过第二压缩机15变成高温液体,高温的冷媒进入螺旋管16中对加热腔19中的水加热,之后冷媒由第二冷媒出管18重新返回到第二蛇形管13中;加热腔19中的热水通过出水管20进入散热管21中,在散热管21中,第二风机27吹动的气流会带走散热管21中热水的热量,并由出风口23吹出热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1.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包括第一风机(1)、第一蒸发器(3)、第一压缩机(5)、第一蛇形管(6)、第一水箱(9)、第二水箱(11)、第二蛇形管(13)、第二压缩机(15)、螺旋管(16)、加热腔(19)、散热管(21)和水泵(2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1)的右侧设有第一整流罩(2),第一整流罩(2)的右侧设有第一蒸发器(3),第一蒸发器(3)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冷媒进管(4),第一冷媒进管(4)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压缩机(5),第一冷媒进管(4)的右端设有第一蛇形管(6),第一蛇形管(6)的顶端与第一冷媒进管(4)的右端连通,第一蛇形管(6)的下端连接由第一冷媒出管(7),第一冷媒出管(7)的左端与第一蛇形管(6)的下端连通,第一冷媒出管(7)向左延伸,第一冷媒出管(7)的管道上设有第一膨胀阀(8),第一冷媒出管(7)的左端与第一蒸发器(3)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蛇形管(6)设置在第一水箱(9)内,第一水箱(9)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导流管(10),第一导流管(10)的左端与第一水箱(9)内部连通,第一导流管(10)的右端与第二水箱(11)内部连通,第二水箱(1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导流管(12),第二导流管(12)的左端与第一水箱(9)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水箱(11)内设有第二蛇形管(13),第二蛇形管(13)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冷媒进管(14),第二冷媒进管(14)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压缩机(15),第二冷媒进管(14)的右端连接有螺旋管(16),螺旋管(16)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冷媒出管(18),第二冷媒出管(18)向左延伸,第二冷媒出管(18)的管道上设有第二膨胀阀(17),第二冷媒出管(18)的左端与第二蛇形管(13)的底端连通;所述螺旋管(16)设置在加热腔(19)内,加热腔(19)的顶端设有出水管(20),加热腔(19)的底端设有进水管(24),出水管(20)的右端与散热管(21)的左侧管道连通,进水管(24)的右端与散热管(21)的右侧管道连通,进水管(24)的管道上设有水泵(25);所述散热管(21)的外围包裹有一圈出风罩(22),出风罩(22)的右侧设有出风口(23);所述散热管(21)的左侧设有第二整流罩(26),第二整流罩(26)的左端设有第二风机(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9)为长方体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9)为圆筒形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21)带有锥度的漏斗形螺旋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22)为锥度与散热管(21)一致的漏斗形套筒。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