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运行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51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和应对化石能源短缺危机,传统配电网运行结构已无法满足新能源并网需求,含有高渗透率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energyresource,der)的主动配电网(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adn)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位置分布的分散性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隐患,渗透率的提高将会进一步加剧此问题。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技术的提出与发展给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式,vpp通过先进通信与控制技术去聚合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一个特殊的电厂身份参与配电网调度。通过进行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优化来协调不同电力主体的利益冲突问题,在日前规划调度中,以提高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并利用通信技术对系统进行实时调度,消除可再生能源实时误差。在电网不断完善的同时带动了电力市场的革新,使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成为可能。

虚拟电厂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性大、难以预测、以及统一调配难度高,是与主动配电网协调运行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协调优化调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运行方法。首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将含有不确定性随机变量的约束条件构造其拉格朗日函数,并通过利用对偶定理进行鲁棒对等模型变换,从而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常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个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协调优化模型。采用分层能量优化策略,同时考虑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与虚拟电厂的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协调优化上下层的交互功率,对配电网安全性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寻优,虚拟电厂经济性模型采用cplex进行求解。在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双层能量优化的结构下,进而建立其日前-实时两阶段调度模型,日前阶段采用鲁棒优化模型对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处理,在考虑其“最恶劣”场景的情况下建立了主动配电网安全性与虚拟电厂经济性的双层优化模型,得到日前运行方案;实时阶段对其不确定性的实时误差进行校正,通过对可控单元的调节和实时市场中功率的平衡,消除可在能源误差造成的波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运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以一天内系统各节点电压偏移平方和及各条线路总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上层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上层主动配电网进行寻优处理,从而得到主动配电网对下层多虚拟电厂的交互功率调度指令;

2)在上层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模型的优化调度结果约束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虚拟电厂内部分布式能源的发电、用电、储能的设备信息,建立下层各个虚拟电厂的经济性模型,通过协调各个可控设备的出力,降低其整体运行成本;

3)根据各个虚拟电厂内部可再生能源信息及历史记录,对光伏、风机的出力的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对上下层配电网运行的影响,建立上下层功率交互平衡约束、虚拟电厂备用约束和虚拟电厂功率平衡约束,将其约束中含有的不确定参数项构其拉格朗日函数,通过对偶定理将不确定参数项进行极大化下的极小化处理,将其中含有不确定参数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线性规划问题,消除约束中的不确性变量,建立下层虚拟电厂鲁棒优化模型;

4)将步骤1)得到的上层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模型得到的运行方案带入步骤2)中,再经过步骤3)优化运行,采用cplex进行求解,进而得到了双层优化模型的日前阶段运行方案;

如果下层虚拟电厂无法满足主动配电网的调度指令,则反馈给上层电网,主动配电网重新进行调整交互功率范围大小后,再进行新一次的寻优求解,生成新的调度指令,再进行优化,直到下层各虚拟电厂完全响应上层调度指令的要求,从而生成双层优化模型的日前阶段运行方案;

5)由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具有实时误差,对方案进行实时阶段的校正,通过调节内部可控单元和在实时市场中进行功率缺额的平衡,最终得到了双层优化模型的实时阶段运行方案。

所述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运行方法,构建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中,以不确定变量的区间集合来代替随机变量确定性的概率分布:不确定参数为上下层功率交互平衡约束、虚拟电厂备用约束、虚拟电厂功率平衡约束,光伏与风机出力为不确性因素,通过考虑“最恶劣”条件下的运行方案,使得鲁棒优化模型的虚拟电厂能应对可在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运行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影响,大大提高系统的运行鲁棒性,协调主动配电网安全性与虚拟电厂经济性关系,实现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协调优化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能量交互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优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运行方法,1)为了保证主动配电网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首先建立上层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优化模型;2)在上层主动配电网安全性优化模型的调度结果约束的基础上,根据虚拟电厂内部分布式能源的发电、用电、储能的设备信息,建立下层虚拟电厂的经济性模型;3)根据虚拟电厂内部可再生能源信息及历史记录,对光伏、风机的出力的不确定性进行处理,将确定性优化的虚拟电厂模型转化为鲁棒优化的虚拟电厂模型;4)在前基础上,得到了基于鲁棒模型的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优化调度运行方式,在分别考虑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与虚拟电厂的经济性的情况下,协调优化上下层交互功率,进而得到了双层优化模型的日前阶段运行方案,该方案具有较高鲁棒性;5)由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具有实时误差,所以要进行实时阶段的校正,通过调节内部可控单元和在实时市场中进行功率缺额的平衡,最终得到了双层优化模型的实时阶段运行方案。

构建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

上层主动配电网层以一天内系统各节点电压偏移平方和及各条线路总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起安全性模型,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具体描述如下:

minfupper=μlossfloss μvofffvoff(1)

式中floss与fvoff分别表示为配网层损耗和电压偏移函数,μloss与μvoff分别为函数floss与fvoff所占的权重系数。

式中,n为配电网节点数目;t为调度周期;ui(t)为节点i在t时刻的电压标幺值;δu为节点电压偏移惩罚阈值,设为0.05;为节点电压偏移惩罚系数;[x] 为x取整运算。

floss=ploss qloss(3)

式中,ploss为有功总损耗;qloss为无功总功率;θi别为节点i的相角;θj为节点j相角;pi,pj,qi,qj分别为节点i、j的注入有功、无功功率;rij,xij分别为节点i、j间线路的电阻与电抗;αij,βij分别为节点i、j间有功损耗系数;ωij,ξij分别为节点i、j间无功损耗系数。

上层主动配电网约束有潮流约束、交互功率约束、电压约束、功率传输约束,在此不做赘述,其中与下层虚拟电厂功率平衡约束如下所示:

式中,分别表示第i个虚拟电厂光伏、风机、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储能以及负荷的功率大小;表示第i个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的交互功率;n为虚拟电厂个数。

下层虚拟电厂模型是在上层主动配电网优化结果约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可控资源(包括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or,dg)、储能)等调度主体的综合成本和环境效益,通过协调各个可控设备的出力,降低其整体运行成本。

将分散在主动配电网用电终端的各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风力发电)、柔性负荷、储能系统以及可控发电单元通过先进的通信、控制技术聚合成不同区域的多个小型虚拟电厂,通过调控用电终端各个区域的虚拟电厂来协调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运行,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多虚拟电厂在很多文献中都有所提起和应用,并非文中创新之处,由于各虚拟电厂结构类似,下面以单个虚拟电厂为例建立其模型,其目标函数为:

minflower=ffuel fw fk fh fj(11)

其中,

fw=kmtpmt kfcpfc kesspess kvpv kwpw(13)

式中,ffuel,fw,fk,fj,fh分别为可控电源成本、系统维护成本、可中断负荷成本、交互成本以及环境成本;a,b,c分别为燃气轮机成本系数;sfc为燃料电池成本系数;kmt,kfc,kess,kv,kw分别为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储能、光能以及风机维护系数;pk为可中断负荷功率,ck为其单位功率补偿费用;j为污染物种类数;aj,bj分别代表第j种污染物单位排放量的惩罚费用与分布式可控电源单位电量产生第j种污染物量;cbuy,csell分别为虚拟电厂日前市场地购、售电电价;pmt,t,pfc,t分别表示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在时间t时刻的功率。分别为虚拟电厂日前市场中购、售电量。

下层虚拟电厂约束有分布式可控电源约束(包括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约束)、交互功率约束、储能约束、可控负荷约束,在此不做赘述,其中功率平衡约束同式(10),备用功率约束如下所示:

式中,pv,t,pw,t,pess,t,pl,t分别表示虚拟电厂光伏、风机、储能以及负荷在t时刻的功率大小;分别表示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在t时刻的最大出力功率;ppcc,t表示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在t时刻的交互功率;η为负荷波动系数。

构建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中,以不确定变量的区间集合来代替随机变量确定性的概率分布,不需要大量统计结果和精确的分布规律,通过考虑“最恶劣”条件下的运行方案,使得系统鲁棒性优化结果更切合工程实际需要。

考虑光伏与风机出力不确性因素,构建其箱式不确定集u,描述如下:

对虚拟电厂内多个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用等效出力ps表示,则其箱式不确性集u转化为:

式中,ζv,ζw,ζs,分别表示光伏功率、风能功率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效出力的预测偏差上、下限;ζv,t,ζw,t,ζs,t分别表示光伏功率、风能功率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效出力在时间t时刻的实际偏差;eτ为1的列向量转置;ps,t为t时刻可再生能源等效出力的预测值和实际值。

构建的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对于不确定性随机变量,不单单考虑了其对下层虚拟电厂内部的影响,同时考虑了不确定性对上层配电网运行的影响,有效抑制了系统不确定性因素在上下层之间的交互影响;

本发明所提的鲁棒优化模型要求所得优化方案在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下仍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不确定参数主要影响上下层功率交互平衡约束、虚拟电厂备用约束、虚拟电厂功率平衡约束。可将式(10)和(17)等价转化为式(20)和(21)。

ppcc,t=pl,t-ps,t-pmt,t-pfc,t-pess,t(20)

为了消除等式约束,将式(20)代入式(21)可得:

式中:分别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出力的最大值。

通过考虑“最恶劣”条件下的运行方案,使得鲁棒优化模型的虚拟电厂能应对可在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将上式中含不确定参数项最大化得:

构建的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中,将含有不确定性随机变量的约束条件构造其拉格朗日函数,并通过利用对偶定理进行鲁棒对等模型变换,从而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常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将上式中含有不确定参数的构造其拉格朗日函数,并对其求导:

根据对偶理论可得:

经过上述变换后,含有不确定参数约束式(20)和(21)可转化为式(26)

式中:l表示为拉格朗日函数,表示对函数l求导;λt,δt,γt分别为时间t时刻的拉格朗日乘子,皆为辅助量,无具体物理意义。

经过鲁棒模型的对等变换,不确定参数已被消除,下层虚拟电厂鲁棒优化模型已转变为常规的线性规划模型。

构建的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中,同时考虑主动配电网安全性和虚拟电厂经济性的基础上,对不同电力主体之间的功率进行协调优化。虽然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属于两个不同的电力主体,个体局部的最优与整体全局最优存在矛盾,但采用双层规划理论进行交替优化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由上层主动配电网控制中心向下层各虚拟电厂传送调度指令,各虚拟电厂在满足自身运行约束的条件下对上层控制中心的调度指令进行响应,并将初步响应后的调度结果反馈给配网层,上层控制中心根据下层的响应结果来更新自身的调度计划,系统进入在再调度-再响应过程,不同利益主体参与者互相影响,最终达到一个最佳平衡的状态。

构建的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中,由于上层主动配电网中含有非线性非凸约函数,故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而下层虚拟电厂经过推导变换后,变成了常规线性规划模型,采用cplex进行求解,求解流程如图2所示。

图2为整个完整方案的运行优化流程,首先在主动配电网系统中建立起以功率损耗最少和节点电压偏移量最小为目标的安全性模型,由于配电网中存在潮流平衡约束,难以处理,故采用智能算法适合求解,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上层主动配电网进行寻优处理,从而得到主动配电网对下层多虚拟电厂的调度指令(即交互功率大小),再将上层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得到的调度指令代入下层各虚拟电厂模型中。由于下层虚拟电厂中聚合了大量分布式可在生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首先将下层中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处理,利用建立拉格朗日函数和对偶问题将其中含有不确定参数约束转化为一般的确定性线性规划问题,消除约束中的不确性变量,建立起下层虚拟电厂鲁棒优化模型。然后在上层配电网调度指令的约束下,对虚拟电厂内部各个单元出力进行最优化求解,由于此时已经消除掉了约束中的不确定性参数影响,故采用cplex进行求解。如果下层虚拟电厂无法满足主动配电网的调度指令,则反馈给上层电网,主动配电网重新进行调整交互功率范围大小后,再进行新一次的寻优求解,生成新的调度指令,如此循环优化,直到下层各虚拟电厂可以完全响应上层调度指令的要求,从而生成整个系统的日前双层优化运行方案。由于实时运行阶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出力存在偏差,需要对实时运行功率进行缺额补偿,由于分布可再生能源存在于下层的虚拟电厂中,故由下层各虚拟电厂参与实时市场进行购、售因出力误差造成的功率不平衡量,从而修正日前运行计划,生成实时双层优化运行方案。

构建的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有如下特点:

1)日前阶段充分考虑系统内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影响,采用鲁棒优化方式进行有效处理,在考虑其“最恶劣”场景的情况下建立主动配电网安全性与虚拟电厂经济性的日前-双层优化模型,得到系统日前运行方案。

2)实时阶段对其不确定性的实时误差进行校正,主要体现在虚拟电厂内部可再生能源的出力偏差上,由虚拟电厂参与实时市场进行功率缺额平衡,所以在日前目标函数的基础上增设了实时市场功率平衡成本,以消除可在能源误差造成的波动性。

日前阶段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上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时阶段的双层优化模型主要为了消除不确定性的实时误差,上层安全性模型不变,主要体现在下层含有可再生能源的虚拟电厂经济性模型上,增加了实时功率的平衡成本,故目标函数中的式(16)可以转化为如下形式,虚拟电厂其余模型保持不变。

式中,csbuy、cssell分别为实时市场中的购售、电价;分别为在实时市场中的购、售电量,皆为实时市场中的功率平衡量。

在实时运行阶段,下层会因分布式可在生能源的出力误差产生功率的不平衡量,如果日前运行方案过于保守,则会存在实际可在生能源出力大于日前预测值,存在功率“富余”情况,此时下层各虚拟电厂参与实时市场出售多余的电量;如果日前运行方案过于冒险,则会存在实际可再生能源出力小于日前预测值,存在功率“缺额”情况,此时下层各虚拟电厂参与实时市场中购买缺少的电量,从而修正日前运行计划,得到实时运行方案。

本发明首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将含有不确定性随机变量的约束条件构造其拉格朗日函数,并通过利用对偶定理进行鲁棒对等模型变换,从而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常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个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协调优化模型。采用分层能量优化策略,同时考虑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与虚拟电厂的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协调优化上下层的交互功率,对配电网安全性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寻优,虚拟电厂经济性模型采用cplex进行求解。在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双层能量优化的结构下,进而建立其日前-实时两阶段调度模型,日前阶段采用鲁棒优化模型对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处理,在考虑其“最恶劣”场景的情况下建立了主动配电网安全性与虚拟电厂经济性的双层优化模型,得到日前运行方案;实时阶段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实时误差进行校正,通过对可控单元的调节和实时市场中功率的平衡,消除可在能源误差造成的波动性。能够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影响,大大提高系统的运行鲁棒性,同时协调配电网安全性与虚拟电厂经济性关系,实现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协调优化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以一天内系统各节点电压偏移平方和及各条线路总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上层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上层主动配电网进行寻优处理,从而得到主动配电网对下层多虚拟电厂的交互功率调度指令;

2)在上层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模型的优化调度结果约束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虚拟电厂内部分布式能源的发电、用电、储能的设备信息,建立下层各个虚拟电厂的经济性模型,通过协调各个可控设备的出力,降低其整体运行成本;

3)根据各个虚拟电厂内部可再生能源信息及历史记录,对光伏、风机的出力的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对上下层配电网运行的影响,建立上下层功率交互平衡约束、虚拟电厂备用约束和虚拟电厂功率平衡约束,将其约束中含有的不确定参数项构其拉格朗日函数,通过对偶定理将不确定参数项进行极大化下的极小化处理,将其中含有不确定参数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线性规划问题,消除约束中的不确性变量,建立下层虚拟电厂鲁棒优化模型;

4)将步骤1)得到的上层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模型得到的运行方案带入步骤2)中,再经过步骤3)优化运行,采用cplex进行求解,进而得到了双层优化模型的日前阶段运行方案;

如果下层虚拟电厂无法满足主动配电网的调度指令,则反馈给上层电网,主动配电网重新进行调整交互功率范围大小后,再进行新一次的寻优求解,生成新的调度指令,再进行优化,直到下层各虚拟电厂完全响应上层调度指令的要求,从而生成双层优化模型的日前阶段运行方案;

5)由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具有实时误差,对方案进行实时阶段的校正,通过调节内部可控单元和在实时市场中进行功率缺额的平衡,最终得到了双层优化模型的实时阶段运行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优化调度模型中,以不确定变量的区间集合来代替随机变量确定性的概率分布:不确定参数为上下层功率交互平衡约束、虚拟电厂备用约束、虚拟电厂功率平衡约束,光伏与风机出力为不确性因素,通过考虑“最恶劣”条件下的运行方案,使得鲁棒优化模型的虚拟电厂能应对可在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运行方法,首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将含有不确定性随机变量的约束条件构造其拉格朗日函数,并通过利用对偶定理进行鲁棒对等模型变换,从而将不确定性转化为常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个虚拟电厂参与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两阶段协调优化模型。采用分层能量优化策略,同时考虑主动配电网的安全性与虚拟电厂的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协调优化上下层的交互功率,对配电网安全性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寻优,虚拟电厂经济性模型采用CPLEX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有效应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影响,大大提高系统的运行鲁棒性,实现虚拟电厂与主动配电网协调优化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华;王志南;王育飞;薛花;李兵;韩志永;黄珂;王丛;孙晓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电力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3.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19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