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单体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太阳能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而目前大多数的太阳能板在外部使用时,由于太阳能板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而太阳能板在吸收光能时,太阳能板本身会产生热量,而这些热量过高时会影响太阳能板的正常使用,因此现有太阳能板大多都带有散热与降温的机构,而散热与降温的机构在使用时又会额外降低太阳能板的发电功率,这样就导致能源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浪费,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具备节约能源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太阳能板大多都带有散热与降温的机构,而散热与降温的机构在使用时又会额外降低太阳能板的发电功率,这样就导致能源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形状为长方形,太阳能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为长方形板体,横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三个圆槽,圆槽的内部与横板外部的下端相连通,每个圆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一圈胶条,胶条的形状为梯形状,一圈胶条在圆槽的内部呈锥形设置,横板的下端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弧板、弧槽与连通槽,弧板固定安装在太阳能板的下表面,且弧板的形状为弧形板,弧板的宽度与太阳能板的宽度一致,且弧板的上表面贴合在太阳能板的下表面,弧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支撑柱为圆形柱体,四个支撑柱分别设置在弧板下表面的四个角落,弧槽开设在弧板的上表面,且弧槽位于太阳能板的正下方,弧槽为弧形槽,弧槽主要为用来收集储存雨水的作用,弧槽内部的左侧开设有三个进水口,进水口为长方形凹槽,进水口位于圆槽的正下方,进水口的内部与圆槽的内部相连通,弧槽底壁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将弧槽的内部划分为三个区域,雨水分别从三个进水口进入弧槽内部的三个区域内,每个挡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竖槽,竖槽的内部与弧板外部的上下两端相连通,当弧槽内部收集雨水的高度淹没挡板时,雨水会从竖槽的内部向外部排出,可以防止雨水在弧槽的内部堆积至蔓延出弧板的外部,进而影响太阳能板的正常使用,连通槽开设在弧槽内部的右侧。

太阳能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竖柱,竖柱的下端贴合在弧板的上表面,竖柱的下表面开设有出风槽,出风槽的内部与竖柱外部的下端相连通,出风槽的形状为梯形槽,且出风槽的短边位于上方,受热产生的水蒸气从连通槽的内部吹进出风槽的内部,竖柱左侧的表面开设有槽口。

优选的,所述挡板为弧形板体,挡板的形状大小为弧板形状大小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出风槽的内部与连通槽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竖柱为长方形柱体。

优选的,所述竖柱左侧的表面开设有槽口。

优选的,所述槽口为长方形凹槽,且槽口的内部与出风槽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弧槽内部的三个区域分别与三个进水口73的位置相对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通过设置圆槽与进水口配合弧槽与槽口,当弧槽内部的雨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弧槽的内部移动,当水蒸气通过进水口移动至圆槽的内部时,水蒸气向上顶推从而将胶条在圆槽的内部向上收缩,此时水蒸气无法从圆槽的内部向外部排出,此时水蒸气从弧槽的内部向右侧进行移动,水蒸气通过连通槽向出风槽的内部向上进行上升,水蒸气与热空气向上与冷空气产生对流,进而产生风,随后风由出风槽向槽口的外部吹去,此时风可以将太阳能板表面的树叶与灰尘等从太阳能板的表面吹走,避免树叶与灰尘遮挡太阳能板的表面,进而保证太阳能板的发电功率,且通过收集雨水,并通过雨水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热能转换为风能,从而促进了资源的再利用,且节约了能源。

2、该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通过设置圆槽与胶条配合弧槽,当下雨时,雨水经由胶条聚集雨水,使雨水经由圆槽进入进水口的内部,随后雨水经由进水口进入弧槽的内部,由弧槽来储存雨水,雨水储存在弧槽的内部,当太阳能板重新吸收光能时,太阳能板开始散发热量,此时储存在弧槽内部的雨水受热蒸发产生水蒸气,并对太阳能板进行降温的作用,进而有效减轻了太阳能板热量的负担,保证了太阳能板使用的稳定性。

3、该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通过设置挡板与弧槽,两个挡板将弧槽的内部划分为三个区域,且弧槽内部的三个区域分别与三个进水口的位置相对应,雨水分别从三个进水口进入弧槽内部的三个区域内,通过设置挡板将弧槽的内部划分三个区域,雨水分别储存在三个区域内,可以减轻弧板整体承受的压力,进而有效的提高弧板的使用寿命,配合竖槽,当弧槽内部收集雨水的高度淹没挡板时,雨水会从竖槽的内部向外部排出,可以防止雨水在弧槽的内部堆积至蔓延出弧板的外部,进而保证太阳能板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竖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竖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板、2横板、3圆槽、4胶条、5支撑柱、6竖柱、61出风槽、62槽口、7散热机构、71弧板、72弧槽、73进水口、74挡板、75竖槽、76连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包括太阳能板1,太阳能板1的形状为长方形,太阳能板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横板2,横板2为长方形板体,横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三个圆槽3,圆槽3的内部与横板2外部的下端相连通,每个圆槽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一圈胶条4,胶条4的形状为梯形状,一圈胶条4在圆槽3的内部呈锥形设置,横板2的下端设置有散热机构7,散热机构7包括弧板71、弧槽72与连通槽76,弧板71固定安装在太阳能板1的下表面,且弧板71的形状为弧形板,弧板71的宽度与太阳能板1的宽度一致,且弧板71的上表面贴合在太阳能板1的下表面,弧板7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5,支撑柱5为圆形柱体,四个支撑柱5分别设置在弧板71下表面的四个角落,弧槽72开设在弧板71的上表面,且弧槽72位于太阳能板1的正下方,弧槽72为弧形槽,弧槽72主要为用来收集储存雨水的作用,弧槽72内部的左侧开设有三个进水口73,进水口73为长方形凹槽,进水口73位于圆槽3的正下方,进水口73的内部与圆槽3的内部相连通,当下雨时,雨水经由胶条4聚集雨水,使雨水经由圆槽3进入进水口73的内部,随后雨水经由进水口73进入弧槽72的内部,由弧槽72来储存雨水,雨水储存在弧槽72的内部,当太阳能板1重新吸收光能时,太阳能板1开始散发热量,此时储存在弧槽72内部的雨水受热蒸发,并对太阳能板1进行降温的作用,进而有效减轻了太阳能板1热量的负担,保证了太阳能板1使用的稳定性,弧槽72底壁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挡板74,挡板74为弧形板体,挡板74的形状大小为弧板71形状大小的二分之一,两个挡板74将弧槽72的内部划分为三个区域,且弧槽72内部的三个区域分别与三个进水口73的位置相对应,雨水分别从三个进水口73进入弧槽72内部的三个区域内,通过设置挡板74将弧槽72的内部划分三个区域,雨水分别储存在三个区域内,可以减轻弧板71整体承受的压力,进而有效的提高弧板71的使用寿命,每个挡板7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竖槽75,竖槽75的内部与弧板71外部的上下两端相连通,当弧槽72内部收集雨水的高度淹没挡板74时,雨水会从竖槽75的内部向外部排出,可以防止雨水在弧槽72的内部堆积至蔓延出弧板71的外部,进而影响太阳能板1的正常使用,连通槽76开设在弧槽72内部的右侧。

太阳能板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竖柱6,竖柱6为长方形柱体,竖柱6的下端贴合在弧板71的上表面,竖柱6的下表面开设有出风槽61,出风槽61的内部与竖柱6外部的下端相连通,出风槽61的形状为梯形槽,且出风槽61的短边位于上方,出风槽61的内部与连通槽76的内部相连通,受热产生的水蒸气从连通槽76的内部吹进出风槽61的内部,竖柱6左侧的表面开设有槽口62,槽口62为长方形凹槽,且槽口62的内部与出风槽61的内部相连通。

在使用时,

第一步,当下雨时,雨水经由胶条4聚集雨水,使雨水经由圆槽3进入进水口73的内部,随后雨水经由进水口73进入弧槽72的内部,由弧槽72来储存雨水,雨水储存在弧槽72的内部,当太阳能板1重新吸收光能时,太阳能板1开始散发热量,此时储存在弧槽72内部的雨水受热蒸发产生水蒸气,并对太阳能板1进行降温的作用。

第二步,随后产生的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弧槽72的内部移动,当水蒸气通过进水口73移动至圆槽3的内部时,水蒸气向上顶推从而将胶条4在圆槽3的内部向上收缩,此时水蒸气无法从圆槽3的内部向外部排出,此时水蒸气从弧槽72的内部向右侧进行移动,水蒸气通过连通槽76向出风槽61的内部向上进行上升,水蒸气与热空气向上与冷空气产生对流,进而产生风,风可以将太阳能板1表面的树叶与灰尘等从太阳能板1的表面吹走,避免树叶与灰尘遮挡太阳能板1的表面,进而保证太阳能板1的发电功率,且通过收集雨水,并通过雨水将太阳能板1产生的热能转换为风能,从而促进了资源的再利用,进而节约了能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包括太阳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横板(2),横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三个圆槽(3),横板(2)的下端设置有散热机构(7),散热机构(7)包括弧板(71)、弧槽(72)与连通槽(76),弧板(71)固定安装在太阳能板(1)的下表面,弧槽(72)开设在弧板(71)的上表面,弧槽(72)内部的左侧开设有三个进水口(73),连通槽(76)开设在弧槽(72)内部的右侧;

太阳能板(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竖柱(6),竖柱(6)的下端贴合在弧板(71)的上表面,竖柱(6)的下表面开设有出风槽(61),竖柱(6)左侧的表面开设有槽口(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槽(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一圈胶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板(7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槽(72)底壁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挡板(7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挡板(7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竖槽(7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4)为弧形板体,挡板(74)的形状大小为弧板(71)形状大小的二分之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降温且热能再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板,太阳能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三个圆槽,横板的下端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弧板、弧槽与连通槽,通过设置圆槽与进水口配合弧槽与槽口,当弧槽内部的雨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上升,水蒸气通过连通槽向出风槽的内部向上进行上升,水蒸气与热空气向上与冷空气产生对流,进而产生风,风可以将太阳能板表面的树叶与灰尘等从太阳能板的表面吹走,进而保证太阳能板的发电功率,且通过收集雨水,并通过雨水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热能转换为风能,从而促进了资源的再利用,且节约了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李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光电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1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