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杀菌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有关于嘧菌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合物(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用的杀菌剂,学名为azoxystrobin,中文名称为亚托敏或嘧菌酯。
请参阅pct公开号第wo9208703,其中公开了phenoxypyrimidine的衍生物具有杀菌的效力。
另外,美国第us5395837号专利,公开了4,6-bis(aryloxy)pyrimidine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在以碳酸钾为碱,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以及氯化亚铜(cucl)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于95~100℃下反应,产率为64%,反应式如下所示:
还有,bayer公司于pct公开号第wo0172719,进一步公开了phenoxy衍生物与chloropyrimidine衍生物在以碳酸钾为碱,甲基异丁基酮(methylisobutylketone)为溶剂,以及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1,4-diazabicyclo[2,2,2]octane,下称dabco)为催化剂,于50~80℃下反应,产率为79~96%。
然后,syngenta公司也于欧专公告号ep1891020专利,揭露了于嘧菌酯的制备过程中,在加入0.1~40mol%的dabco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率为86~98%,反应式如下所示:
因此,综合上述现有技术可以得知,虽然以往大多以dabco作为反应催化剂,但是由于dabco存在有不易回收再使用的问题,因而并非为适宜的催化剂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嘧菌酯(azoxystrobin)的制备方法,其使用容易于工艺中回收再重复使用的催化剂,因此对环境较为友善,属于一种环保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包含有:步骤(a):将(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methyl(e)-2-[2-(6-chloropyrimidin-4-yloxy)phenyl]-3-methoxyacrylate)、2-氰基酚(2-cyanophenol)、碳酸钾(potassiumcarbonate)及10-80mol%作为催化剂的1-甲基吡咯烷(1-methylpyrrolidine)混合于一非质子性溶剂(aproticsolvent),形成一碱性混合物,将该碱性混合物在温度60-120℃下反应2-5小时;以及步骤(b):将步骤(a)反应后的碱性混合物于70-80℃、80-120torr进行第一减压蒸馏,以获得嘧菌酯。
其中,更包含有步骤:(c)将该第一减压蒸馏留下的产物,加入该非质子性溶剂及一水进行混合后,静置分层,收集上层一有机层,将该有机层于50-60℃、20-40torr进行一第二减压蒸馏,取得一粗产物,将该粗产物以甲醇于30-65℃回溶,待冷却至常温后,再降温至0-5℃,并经过滤而得到一结晶固体,将该结晶固体以该甲醇清洗,再将该结晶固体以40-65℃进行干燥。
其中,该非质子性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或甲基异丁基酮。
其中,该碱性混合物在温度80-120℃下,反应2-5小时。
其中,于步骤(a)中,该碱性混合物在温度80℃下反应3小时;步骤(b)中,该第一减压蒸馏条件为80℃、100torr。
其中,于步骤(a)中,该碱性混合物在温度120℃下反应2小时;步骤(b)中,该第一减压蒸馏条件为80℃、100torr。
其中,于步骤(a)中,该碱性混合物先进行共沸除水,条件为50-60℃、100-120torr。
借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其使用容易于制程工艺中回收再重复使用的1-甲基吡咯烷作为催化剂,因此对环境较为友善,属于一种环保的制备方法。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a)是将(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2-氰基酚、碳酸钾及10-80mol%作为催化剂的1-甲基吡咯烷混合于一非质子性溶剂,形成一碱性混合物,将该碱性混合物在温度60-120℃下反应2-5小时,为该碱性混合物较佳的反应环境。
在步骤(a)中,基于效果及成本的考虑,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较佳的条件为10-80mol%;较佳的该非质子性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或甲基异丁基酮;该碱性混合物先进行共沸除水,条件为50-60℃、100-120torr,借此得有效提升该嘧菌酯的产率,但共沸除水并非必要条件。
步骤(b)是将步骤(a)反应后的碱性混合物于70-80℃、80-120torr进行第一减压蒸馏,以获得该嘧菌酯。
步骤(c)是将该第一减压蒸馏留下的产物,加入该非质子性溶剂及一水进行混合后,静置分层,收集上层一有机层,将该有机层于50-60℃、20-40torr进行一第二减压蒸馏,取得一粗产物,将该粗产物以甲醇于30-65℃回溶,待冷却至常温后,再降温至0-5℃,并经过滤而得到一结晶固体,将该结晶固体以该甲醇清洗,再将该结晶固体以40-65℃进行干燥。
步骤(c)主要是希望能够提高该嘧菌酯的纯度,若在该嘧菌酯的纯度需求不高,即可省略步骤(c),故步骤(c)并非本发明的必要条件。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如后,其中:
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
于室温下加入(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97.6gm)、2-氰基酚(36.9gm)及碳酸钾(25.4gm)混合溶于一非质子性溶剂(241gm),本实施例该非质子性溶剂以甲苯(toluene)为例,再加入一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10.2gm、0.4eq),搅拌均匀后形成一碱性混合物,再将该碱性混合物加热升温至80℃,反应3小时。
将反应后的该碱性混合物进行一第一减压蒸馏,条件为80℃、100torr,该第一减压蒸馏留下的产物即为该嘧菌酯;再由气相层析仪(gaschromatography,gc)对该第一减压蒸馏蒸馏出的产物进行检测,测得1-甲基吡咯烷的回收率为96.3%。
将该第一减压蒸馏后留下的该嘧菌酯,加入该非质子性溶剂(241gm)及一水(114gm)进行混合后,并搅拌至该嘧菌酯全溶后,静置分层,收集上层一第一次有机层,再收集下层一水层并重复加入非质子性溶剂(15gm),再收集上层一第二次有机层,将该第一次有机层与该第二次有机层合并后,以高效能液相层析仪(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得该嘧菌酯的产率为94.9%;再将其于50-60℃、20-40torr进行一第二减压蒸馏,移除溶剂后,得到一粗产物,将该粗产物以甲醇(methanol)(156gm)于60℃回溶,待冷却至常温后,再降温至5℃,并经过滤而得到一结晶固体,将该结晶固体以该甲醇(13gm)清洗,再将该结晶固体以50℃进行干燥,得到纯化并且为固态的该嘧菌酯(112.9gm),其产率91.5%。
其上述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为(2.6gm、0.1eq);将该碱性混合物加热升温至80℃,反应时间为5小时。
该嘧菌酯产率为91.6%,而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的回收率为96.9%。
所得到固态的该嘧菌酯(109.0gm),其产率为88.3%。
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为(5.1gm、0.2eq);将该碱性混合物加热升温至80℃,反应时间为5小时。
该嘧菌酯产率为91.9%,而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的回收率为97.1%。
所得到固体的该嘧菌酯(109.4gm),其产率88.6%。
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20.3gm、0.8eq);将该碱性混合物加热升温至80℃,反应时间为3小时。
该嘧菌酯产率为95.1%,而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的回收率为93.7%。
所得到固体的该嘧菌酯(113.2gm),其产率为91.7%。
本发明的第五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将该碱性混合物加热升温至120℃,反应时间为2小时。
该嘧菌酯产率为93.1%,而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的回收率为87.2%。
所得到固体的该嘧菌酯(110.8gm),其产率为89.8%。
本发明的第六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该非质子性溶剂为甲基异丁基酮(methylisobutylketone)(241gm)。
该嘧菌酯产率为95.4%,而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的回收率为95.9%。
所得到固体的该嘧菌酯(113.6gm),其产率为92.0%。
本发明的第七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该非质子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241gm)。
该嘧菌酯产率为92.8%,而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的回收率为96.8%。
所得到固体的该嘧菌酯(110.5gm),其产率为89.5%。
本发明的第八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为(5.1gm、0.2eq),再加入三乙胺(triethylamine)(6.1gm、0.2eq);将该碱性混合物加热升温至80℃,反应时间为5小时。
该嘧菌酯产率为92.9%,而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的回收率为96.1%。
所得到固体的该嘧菌酯(110.6gm),其产率为89.6%。
本发明的第九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先进行一共沸除水(azeotropicdistillation)(60℃、100torr),再加入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将该碱性混合物加热升温至80℃,反应时间为4小时。
该嘧菌酯产率为97.3%,而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的回收率为96.4%。因此,该碱性混合物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能有效提升该嘧菌酯的产率。
所得到固体的该嘧菌酯(115.8gm),其产率为93.8%。
本发明的第十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概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
使用工艺回收(recovered)过后的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为(10.2gm、0.4eq);将该碱性混合物加热升温至80℃,反应时间为3小时。
该嘧菌酯产率为94.1%,而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的回收率为95.5%。由此可证,以工艺回收的该催化剂1-甲基吡咯烷能够重复使用。
所得到固态的该嘧菌酯(111.9gm),其产率为90.7%。
综合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结果,可得知,本发明的所提供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其使用容易于工艺中回收再重复使用的1-甲基吡咯烷作为催化剂,因此对环境较为友善,属于一种环保的制备方法。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嘧菌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下列步骤:
(a)将(e)-2-[2-(6-氯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2-氰基酚、碳酸钾及10-80mol%作为催化剂的1-甲基吡咯烷混合于一非质子性溶剂,形成一碱性混合物,将该碱性混合物在温度60-120℃下反应2-5小时;以及
(b)将步骤(a)的碱性混合物于70-80℃、80-120torr进行第一减压蒸馏,以获得该嘧菌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步骤:
(c)将该第一减压蒸馏留下的产物,加入该非质子性溶剂及一水进行混合后,静置分层,收集上层一有机层,将该有机层于50-60℃、20-40torr进行一第二减压蒸馏,取得一粗产物,将该粗产物以甲醇于30-65℃回溶,待冷却至常温后,再降温至0-5℃,并经过滤而得到一结晶固体,将该结晶固体以该甲醇清洗,再将该结晶固体以40-65℃进行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非质子性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或甲基异丁基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碱性混合物在温度80-120℃下,反应2-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a)中,该碱性混合物在温度80℃下反应3小时;步骤(b)中,该第一减压蒸馏条件为80℃、100torr。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a)中,该碱性混合物在温度120℃下反应2小时;步骤(b)中,该第一减压蒸馏条件为80℃、100torr。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a)中,该碱性混合物先进行共沸除水,条件为50-60℃、100-120torr。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