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控制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冰箱为代表的制冷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为食物保鲜存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温度往往较低,很容易将内部气体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霜附着在冰箱内表面。因此,为了避免冰箱内结霜过多对冰箱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往往会通过相应的化霜系统实时对冰箱进行化霜处理。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与品质的加强,人们由于外出或者工作繁忙,对冰箱的使用频率降低。在冰箱少使用时,冰箱门长时间不开,冰箱内水蒸气少,结霜也就会少了许多。传统的化霜方式每隔固定时间进行一次化霜处理,在冰箱结霜较少的情况下,该种方式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具有化霜可靠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冰箱化霜方法化霜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控制方法、装置。
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方法,包括: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以所述预设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的步骤,包括:随着化霜次数的增加,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以第二预设时长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直至化霜间隔达到预设最大化霜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随着化霜次数的增加,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以第二预设时长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直至化霜间隔达到预设最大化霜间隔包括:t1=t0 n*t2,其中,t1为化霜间隔,t0为预设化霜间隔,n为化霜次数,t2为第二预设时长,*表示相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还包括: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在初始转速的基础上降低转速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还包括: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初始转速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用户是否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若否,则执行所述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用户是否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是,则控制所述制冷设备根据对应的功能要求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的步骤,包括: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获取制冷设备的开门次数和开门时间信息;根据所述开门次数和/或所述开门时间判断所述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
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装置,包括:使用检测模块,用于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第一化霜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第二化霜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以所述预设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
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化霜控制器、化霜装置和压缩机,所述化霜控制器连接所述化霜装置和所述压缩机,所述化霜控制器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控制所述化霜装置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
上述制冷设备及其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进行用户是否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检测,并且在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改变制冷设备的化霜模式,逐渐增大每一次化霜操作的间隔时长,有效地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同时,在检测到用户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情况下又能够以预设的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控制,从而保证制冷设备能够完全化霜。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在用户使用较少的情况下,制冷设备在保证完全化霜的同时,还具有较低的电能损耗,与传统的化霜方式相比具有较强的化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中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制冷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300、步骤s400和步骤s500。
步骤s300,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
具体地,在制冷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冷设备内部气体中存在一定的水蒸气,而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一般较低,很容易使得制冷设备内部的水蒸气凝结为霜附着在制冷设备内部。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在制冷设备中设置有用于化霜处理的化霜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化霜装置运行的化霜控制器,化霜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用户是否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检测操作,从而便于在用户频繁使用制冷设备和未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对应的控制操作。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用户使用制冷设备时化霜控制器均能够检测得到,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对制冷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周期性检测,通过化霜控制器检测上一个周期时用户是否频繁使用制冷设备,根据上一周期用户是否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检测结果,控制当前周期内制冷设备以一定的模式进行化霜操作。具体通过获取上一周期内的检测数据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在当前周期对制冷设备进行递进式化霜或者以固定的预设化霜间隔进行化霜。应当指出的是,第一预设时长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只要能够合理的表示用户对制冷设备的使用情况即可。
步骤s400,当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
具体地,当化霜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检测时,检测得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即表示制冷设备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少,所能凝结的霜数量也会较少。此时,化霜控制器将会控制制冷设备采用递进式化霜方式,逐渐增大每一次化霜操作之间的化霜间隔,以避免化霜过于频繁,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预设化霜间隔即为在制冷设备频繁使用的情况下或者制冷设备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化霜控制器控制化霜装置以固定间隔进行化霜使得间隔时间。
步骤s500,当检测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以预设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
具体地,当化霜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检测时,检测得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每一次使用均会使制冷设备与外部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使得制冷设备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多,所能凝结的霜数量也会较多。此时,化霜控制器将会控制制冷设备根据预设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以保证制冷设备内部凝结的霜均能够融化,保证制冷设备的安全运行。
可以理解,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为t,对应的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检测的第一个周期为t1,第二个周期为t2,第三个周期为t3,以此类推。当化霜控制器在第一个周期t1结束时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检测时,根据第一个周期t1内获取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检测结果为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在第二周期t2内化霜控制器将会控制化霜装置对制冷设备进行递进式化霜处理,检测结果为制冷设备频繁使用,则在第二周期t2内化霜控制器将会控制化霜装置以固定的预设化霜间隔进行化霜处理。并实时获取第二周期t2内的检测数据,在第二周期t2结束的同时进行第二周期t2内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分析。若在第二周期t2内制冷设备仍然未频繁使用,在第三周期t3内化霜控制器继续控制化霜装置对制冷设备进行递进式化霜处理,此时化霜间隔将会在预设化霜检测的基础上,结合第二周期t2结束时的化霜间隔进行递增。然而,若检测到在第二周期t2内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此时将会结束对应的递进式化霜操作,控制化霜装置以固定的预设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处理。
应当指出的是,检测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可以是在化霜控制器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并对制冷设备进行递进式化霜之后,此时若检测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制冷控制器将会立即停止递进式化霜控制,并控制化霜装置以预设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周期性化霜处理。检测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也可以是首次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之后,此时化霜控制器只需要直接控制化霜装置以预设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处理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的步骤,包括:随着化霜次数的增加,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以第二预设时长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直至化霜间隔达到预设最大化霜间隔。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化霜控制器将会以固定大小的第二预设时长逐渐增大化霜间隔,直至化霜间隔达到预设最大化霜间隔,控制化霜装置以最大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操作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递进式化霜的增长方式为每随着化霜次数增加一次,对应的化霜间隔均会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增加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采用每随着化霜次数增加两次或两次以上,对应的化霜间隔均会在上一个化霜间隔的基础上增加第二预设时长。或者是通过控制第二预设时长的不同大小,实现化霜间隔以不同幅度大小进行增长,同样能够实现满足化霜需求的同时节约电能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随着化霜次数的增加,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以第二预设时长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直至化霜间隔达到预设最大化霜间隔包括:t1=t0 n*t2,其中,t1为化霜间隔,t0为预设化霜间隔,n为化霜次数,t2为第二预设时长,*表示相乘。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以递进式化霜为每随着化霜次数增加一次,对应的化霜间隔均会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增加第二预设时长进行解释说明,此时对应的化霜间隔为预设化霜间隔与化霜次数对应的增长幅度之和。可以理解,在化霜控制器对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周期性检测中,若连续检测得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化霜次数将会持续累加,对应的化霜间隔将会持续增大,直到化霜间隔达到预设最大化霜间隔。而在在化霜控制器对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周期性检测中,若在化霜装置在进行递进式化霜的过程中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此时化霜次数将会清零,对应的化霜控制器将控制化霜装置以预设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处理。
下面结合具体方案对本实施例进行解释说明,同样以第一预设时长为t,对应的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检测的第一个周期为t1,第二个周期为t2,第三个周期为t3等为例。当化霜控制器在第一个周期t1结束时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检测时,检测结果为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在第二周期t2内化霜控制器将会控制化霜装置对制冷设备进行递进式化霜处理,并在第二周期t2结束时根据第二周期t2内获取的检测数据进行制冷设备在第二周期t2内是否频繁使用的检测。若第二周期t2结束时对应的化霜间隔t1=t0 3*t2,而第二周期t2内制冷设备仍然未频繁使用,在第三周期t3内化霜控制器继续控制化霜装置对制冷设备进行递进式化霜处理,第三周期t3的第一次化霜时对应的化霜间隔t1=0 4*2,并随着化霜次数的增加逐渐累加。但是,若第二周期t2内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此时将会把化霜次数清零,对应的第三周期t3内化霜控制器将会控制化霜装置以预设化霜间隔t0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处理,并在第三周期t3结束时根据第三周期t3内的检测数据进行是否频繁使用的检测。若检测得到第三周期t3内用户并未频繁使用化霜设备,此时第四周期t4将会进行递进式化霜,第四周期t4内的第一次化霜对应的化霜间隔t1=t0 1*t2。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还包括:控制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在初始转速的基础上降低转速运行。
具体地,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初始转速与预设化霜间隔类似,同样表示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或者正常使用时,制冷设备的压缩机运行转速。当用户未频繁使用制冷设备时,对应的制冷设备内部气体与外部气体之间基本不进行交换,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较为稳定,只需要很少的制冷量即能保证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满足食物存储需求。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转速来减少制冷量,在有效保证制冷设备的制冷量能够满足食物存储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电能的消耗,具有节约能源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还包括:控制压缩机以初始转速运行。
具体地,与上述实施例中在未频繁使用时降低压缩机转速运行相反,当检测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对应的制冷设备内部气体与外部气体之间将会频繁进行交换,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波动较大,此时为了调整制冷设备内部的气温满足对应食物的存储需求,此时化霜控制器将会控制压缩机以初始转速运行实现制冷操作。可以理解,与上述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以预设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类似,控制压缩机以初始转速运行,可以是在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控制压缩机降转速运行之后,直接控制压缩机回复初始转速运行,还可以是在初始检测时检测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直接控制压缩机以初始转速运行即可。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00。
步骤s100,检测用户是否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
具体地,用户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即为制冷设备根据用户需求执行特定的功能,此时制冷设备会以特定功能对应的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之前,化霜控制器首先会进行用户是否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的检测,才会根据检测结果继续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检测操作。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用户是否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可以是在每一个以第一预设时长的周期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检测之前都执行一次,以保证化霜控制在用户对制冷设备没有特殊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实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用户是否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还可以是在第一次以第一预设时长的周期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检测之前,进行一次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制冷设备为冰箱为例,对应的功能要求有速冻、深冻和假日等,这些功能状态下冰箱具有对应不同的运行模式。化霜控制器首先会进行冰箱是否处于速冻、深冻和假日等运行状态,然后才会根据结果进行冰箱是否频繁使用的检测操作。
若用户对制冷设备没有功能要求,则执行步骤s300。即只有在制冷设备没有功能要求的情况下,才会进一步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检测操作。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0之后,若用户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200,控制制冷设备根据对应的功能要求运行。
具体地,在化霜控制器进行制冷设备是否有功能要求的检测时,可能会出现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的情况,此时化霜控制器将不会执行后续的检测以及化霜操作,而是控制制冷设备根据功能要求对应的运行模式运行。通过本方案,可以保证制冷设备优先根据功能要求对应的运行模式运行,只有制冷设备不处于该种模式时才会根据是否频繁使用进行化霜控制。
可以理解,检测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具体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包括步骤s310和步骤s320。
步骤s310,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获取制冷设备的开门次数和开门时间信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以制冷设备的开门次数以及开门时间作为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判断依据,制冷设备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制冷设备的门是否开启以及开启时间的检测装置,并实时将检测得到的信息发送至化霜控制器进行分析即可。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制冷设备开门时间与开门次数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具体可以通过设置于制冷设备门体处的开度传感器以及计时器等进行检测得到,或者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制冷设备开门前后光线强度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开门,通过计时器进行计时得到开门时间等。
步骤s320,根据开门次数和/或开门时间判断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
具体地,化霜控制器中存储有预设开门次数和预设开门时间,当开门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开门次数即表示用户频繁开启制冷设备,同样的,开门时间大于预设开门时间表示用户开启制冷设备的时间过长,两种情况都可以表示用户频繁使用制冷设备。本实施例中,可以是根据开门次数与预设开门次数进行比较分析,当开门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开门次数即认为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或者根据开门时间与预设开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当开门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开门时间时,认为制冷设备频繁使用。还可以是结合开门次数以及开门时间两者进行分析,得到最终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判断结果,而具体结合分析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当开门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开门次数,以及开门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开门时间同时满足时,才会认为制冷设备频繁使用。
上述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方法,在运行过程中会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进行用户是否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检测,并且在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改变制冷设备的化霜模式,逐渐增大每一次化霜操作的间隔时长,有效地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同时,在检测到用户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情况下又能够以预设的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控制,从而保证制冷设备能够完全化霜。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在用户使用较少的情况下,制冷设备在保证完全化霜的同时,还具有较低的电能损耗,与传统的化霜方式相比具有较强的化霜可靠性。
请参阅图4,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装置,包括:使用检测模块300、第一化霜控制模块400和第二化霜控制模块500。
使用检测模块300用于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第一化霜控制模块400用于当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第二化霜控制模块500用于当检测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以预设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化霜控制模块400还用于随着化霜次数的增加,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以第二预设时长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直至化霜间隔达到预设最大化霜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化霜控制模块400还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在初始转速的基础上降低转速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化霜控制模块500还用于控制压缩机以初始转速运行。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检测模块300之前,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装置还包括功能检测模块100。功能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用户是否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功能检测模块100之后,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装置还包括功能运行模块200。功能运行模块200用于控制制冷设备根据对应的功能要求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检测模块300还用于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获取制冷设备的开门次数和开门时间信息;根据开门次数和/或开门时间判断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
关于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上述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进行用户是否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检测,并且在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改变制冷设备的化霜模式,逐渐增大每一次化霜操作的间隔时长,有效地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同时,在检测到用户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情况下又能够以预设的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控制,从而保证制冷设备能够完全化霜。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在用户使用较少的情况下,制冷设备在保证完全化霜的同时,还具有较低的电能损耗,与传统的化霜方式相比具有较强的化霜可靠性。
请参阅图6,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化霜控制器10、化霜装置20和压缩机30,化霜控制器10连接化霜装置20和压缩机30,化霜控制器10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控制化霜装置20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处理。
具体地,在制冷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冷设备内部气体中存在一定的水蒸气,而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一般较低,很容易使得制冷设备内部的水蒸气凝结为霜附着在制冷设备内部。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在制冷设备中设置有用于化霜处理的化霜装置20以及用于控制化霜装置20运行的化霜控制器10,化霜控制器10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用户是否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检测操作,从而便于在用户频繁使用制冷设备和未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对应的控制操作。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用户使用制冷设备时化霜控制器10均能够检测得到,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对制冷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周期性检测,通过化霜控制器10检测上一个周期时用户是否频繁使用制冷设备,根据上一周期用户是否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检测结果,控制当前周期内制冷设备以一定的模式进行化霜操作。应当指出的是,第一预设时长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只要能够合理的表示用户对制冷设备的使用情况即可。
当化霜控制器10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检测时,检测得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即表示制冷设备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少,所能凝结的霜数量也会较少。此时,化霜控制器10将会控制制冷设备采用递进式化霜方式,逐渐增大每一次化霜操作之间的化霜间隔,以避免化霜过于频繁,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预设化霜间隔即为在制冷设备频繁使用的情况下或者制冷设备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化霜控制器10控制化霜装置20以固定间隔进行化霜使得间隔时间。
当化霜控制器10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的检测时,检测得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每一次使用均会使制冷设备与外部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使得制冷设备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多,所能凝结的霜数量也会较多。此时,化霜控制器10将会控制制冷设备根据预设化霜间隔对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以保证制冷设备内部凝结的霜均能够融化,保证制冷设备的安全运行。
进一步地,当用户未频繁使用制冷设备时,对应的制冷设备内部气体与外部气体之间基本不进行交换,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较为稳定,只需要很少的制冷量即能保证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满足食物存储需求。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降低压缩机30的运行转速来减少制冷量,在有效保证制冷设备的制冷量能够满足食物存储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电能的消耗,具有节约能源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设备为冰箱。本实施例中,将上述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方法应用到冰箱中,在冰箱没有速冻、深冻或假日等特殊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根据冰箱的使用情况实现冰箱的化霜控制操作。
上述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进行用户是否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检测,并且在检测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改变制冷设备的化霜模式,逐渐增大每一次化霜操作的间隔时长,有效地降低制冷设备的能耗。同时,在检测到用户频繁使用制冷设备的情况下又能够以预设的化霜间隔进行化霜控制,从而保证制冷设备能够完全化霜。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在用户使用较少的情况下,制冷设备在保证完全化霜的同时,还具有较低的电能损耗,与传统的化霜方式相比具有较强的化霜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
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
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以所述预设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的步骤,包括:
随着化霜次数的增加,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以第二预设时长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直至化霜间隔达到预设最大化霜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着化霜次数的增加,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以第二预设时长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直至化霜间隔达到预设最大化霜间隔包括:
t1=t0 n*t2
其中,t1为化霜间隔,t0为预设化霜间隔,n为化霜次数,t2为第二预设时长,*表示相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还包括:
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在初始转速的基础上降低转速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还包括:
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初始转速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用户是否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
若否,则执行所述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是否对制冷设备有功能要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是,则控制所述制冷设备根据对应的功能要求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的步骤,包括:
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获取制冷设备的开门次数和开门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开门次数和/或所述开门时间判断所述制冷设备是否频繁使用。
9.一种制冷设备的化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检测模块,用于以第一预设时长为周期,周期性检测制冷设备在对应周期内是否频繁使用;
第一化霜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未频繁使用时,在预设化霜间隔的基础上逐渐增大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
第二化霜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制冷设备频繁使用时,以所述预设化霜间隔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控制。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化霜控制器、化霜装置和压缩机,所述化霜控制器连接所述化霜装置和所述压缩机,所述化霜控制器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控制所述化霜装置对所述制冷设备进行化霜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