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及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冷却循环水系统利用在热交换过程中,冷媒流体吸收生产设备的热量,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广泛应用在钢铁、石化、水泥、制药等高耗能行业。这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布置存在如下问题:(1)从进水池出来的的水质较差,影响换热器等结构性能。(2)进入换热器压力过大,对换热器和管道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循环水进行处理并保护换热器的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及工艺流程。
一种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泵房、进水池和喷淋塔,所述泵房中设有水泵;
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双层过滤结构、循环水箱、自动泄压阀、冷凝器及喷淋塔,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与喷淋塔连接,循环水在循环水箱、冷凝器、喷淋塔及进水池中循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泄压阀根据所述冷凝器和管道的安全压力值确定泄压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层过滤结构为活性炭过滤结构。
一种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从循环水箱流出的水通过自动泄压阀泄压后经管道进入用于水冷生产设备的冷凝器;
经冷凝器冷凝后的出水进入喷淋塔中;
喷淋塔的出水再流回进水池,通过双层过滤结构过滤后泵回循环水箱,并重复上述步骤。
上述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及其工艺中,通过双层过滤结构对进水池的水进行过滤处理,除去水中的杂质,且循环水从循环水箱出来后进行泄压处理,可以很好地保护冷凝器,防止冷凝器因压力过大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喷淋塔1、进水池2、泵房3,其中泵房3中设有水泵,循环水箱4与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在循环水箱4和水泵之间设有双层过滤结构5,循环水箱4与冷凝器6通过管道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自动泄压阀7,冷凝器6与喷淋塔1连接,循环水在循环水箱4、冷凝器6、喷淋塔1及进水池2中循环。
一种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10、从循环水箱4流出的水通过自动泄压阀7泄压后经管道进入进入用于水冷生产设备的冷凝器6;
s120、经冷凝器6冷凝后的出水进入喷淋塔1中;
s130、喷淋塔1的出水再流回进水池2后通过双层过滤结构过滤5后泵回循环水箱4并重复上述步骤。
上述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及其工艺中,通过双层过滤结构对进水池的水进行过滤处理,除去水中的杂质,且循环水从循环水箱出来后进行泄压处理,可以很好地保护冷凝器,防止冷凝器因压力过大影响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泵房、进水池和喷淋塔,所述泵房中设有水泵;
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双层过滤结构、循环水箱、自动泄压阀、冷凝器及喷淋塔,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与喷淋塔连接,循环水在循环水箱、冷凝器、喷淋塔及进水池中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泄压阀根据所述冷凝器和管道的安全压力值确定泄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过滤结构为活性炭过滤结构。
4.一种带过滤结构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从循环水箱流出的水通过自动泄压阀泄压后经管道进入用于水冷生产设备的冷凝器;
经冷凝器冷凝后的出水进入喷淋塔中;
喷淋塔的出水再流回进水池,通过双层过滤结构过滤后泵回循环水箱,并重复上述步骤。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