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及其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冷却循环水系统利用在热交换过程中,冷媒流体吸收生产设备的热量,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广泛应用在钢铁、石化、水泥、制药等高耗能行业。这种冷却循环水系统布置存在如下问题:(1)进水池布置在泵房侧面,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2)从换热器出来的回水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喷淋冷却塔处泄压泄能,白白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冷却效果好的水冷生产设备用冷却循环水系统及工艺流程。
一种水冷生产设备用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泵房、进水池和喷淋冷却塔,所述泵房中设有水泵;
通过管道与泵房连接的循环水箱、用于水冷生产设备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与喷淋冷却塔连接,循环水在循环水箱、冷凝器、喷淋冷却塔及进水池中循环。
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从循环水箱流出的水通过管道进入用于水冷生产设备的冷凝器;
经冷凝器冷凝后的出水进入喷淋冷却塔中;
喷淋冷却塔的出水再流回进水池后泵回循环水箱并重复上述步骤。
上述水冷生产设备用冷却循环水系统及其工艺中,进水池和喷淋冷却塔设置在泵房顶部,减少了占地面积,充分利用回水能量,将回水尽量送到高处,以提高水泵的进口压力,降低水泵扬程,提高整个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将循环水的喷淋冷却塔设置在进水池上,使得从用于水冷生产设备的冷凝器出来的较高温度的水,经喷淋冷却塔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进水池,相同流量的冷却塔,冷却效果与温差有必然关系,温差越大冷却效果越好,可保证循环水池内的水温相对较低,一般为20℃左右,从而使得冷凝器内外温差较大,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水冷生产设备用冷却循环水系统,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喷淋冷却塔1、进水池2、泵房3,其中泵房3中设有水泵,循环水箱4与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水箱4与冷凝器5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5与喷淋冷却塔1连接,循环水在循环水箱4、冷凝器5、喷淋冷却塔1及进水池中循环。
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10、从循环水箱4流出的水通过管道进入用于水冷生产设备的冷凝器5;
s120、经冷凝器5冷凝后的出水进入喷淋冷却塔1中;
s130、喷淋冷却塔1的出水再流回进水池2后泵回循环水箱4并重复上述步骤。
上述水冷生产设备用冷却循环水系统及其工艺中,进水池和喷淋冷却塔设置在泵房顶部,减少了占地面积,充分利用回水能量,将回水尽量送到高处,以提高水泵的进口压力,降低水泵扬程,提高整个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将循环水的喷淋冷却塔设置在进水池上,使得从用于水冷生产设备的冷凝器出来的较高温度的水,经喷淋冷却塔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进水池,相同流量的冷却塔,冷却效果与温差有必然关系,温差越大冷却效果越好,可保证循环水池内的水温相对较低,一般为20℃左右,从而使得冷凝器内外温差较大,冷却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水冷生产设备用冷却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泵房、进水池和喷淋冷却塔,所述泵房中设有水泵;
通过管道与泵房连接的循环水箱、用于水冷生产设备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与喷淋冷却塔连接,循环水在循环水箱、冷凝器、喷淋冷却塔及进水池中循环。
2.一种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从循环水箱流出的水通过管道进入用于水冷生产设备的冷凝器;
经冷凝器冷凝后的出水进入喷淋冷却塔中;
喷淋冷却塔的出水再流回进水池后泵回循环水箱并重复上述步骤。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