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53


本发明涉及质量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陶瓷卫浴行业,已经有初步的自动化,生产数据已经具有初步的采集,但是采集之后的数据信息,利用率不高,不能充分指导生产。如何利用生产信息指导生产,提高生产信息的利用率,进一步进行信息化生产,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采用计数型spc控制图分析质检数据,结合质量经验库,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历史生产数据,生产数据包括预设工艺数据、实时工艺数据和质检数据,根据生产经验找出产品缺陷与生产条件的相互关系,并将缺陷名称、缺陷描述、产生的原因、建议处理措施以及缺陷产品的处理进行关联,建立质量经验库;

获取生产过程的质检数据,并采用计数型spc控制图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产品是否出现缺陷,若是,则根据缺陷的特征,查询质量经验库,确定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建议处理措施,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根据缺陷的特征,查询质量经验库,若未找到相应的缺陷,则认定为新出现的缺陷,根据生产经验确定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建议处理措施,并将相应的缺陷名称、缺陷描述、产生的原因、建议处理措施以及缺陷产品的处理更新至质量经验库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新产品正式投产之前,需通过试产对质量经验库进行更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后,如发现缺陷依然存在,则调整建议处理措施,并更新至质量经验库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开始生产前,通过质量经验库给出生产建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用计数型spc控制图进行统计分析,包括:

进行基本的生产数量统计和缺陷前五统计,了解大致质量状况;

绘制p图,显示不合格率出现的规律,判断生产情况;

绘制u图,确定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管理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根据历史生产数据,建立质量经验库,然后通过不断的自学习,逐步更新,使之成为一个能指导生产的经验库,从而逐步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低生产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2、通过计数型spc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的质检数据,判断生产状况,在出现异常时,通过质量经验库,对生产进行调整,实现产品质量的有效管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的数据采集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的质检分析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的质量经验库自学习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主要包括:

获取历史生产数据,如图1所示,生产数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预设工艺数据、实时工艺数据和质检数据。

预设工艺数据,主要包括原料配方、设备参数、窑烧温升曲线等。

实时工艺数据,主要包括生产工序资源信息(人员、设备、物料)以及通过生产终端或者制造执行系统采集的加工参数。例如浆料制备、成型、干燥、喷釉、窑烧等工序的人员、物料、设备、加工参数等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数据。

质检数据,主要包括半检、全检、抽检以及生产过程检验采集的数据。

其中,预设工艺数据以录入的方式存储至服务器,实时工艺数据和质检数据则通过在线或者无线网络传输至服务器,均保存在mongodb数据库中,作为分析基础数据以及生产报表和质检报告等各类生产统计的数据基础。

建立质量经验库,根据生产经验,将不合格产品产生的生产条件和缺陷表现特征按照缺陷类别进行归类,通过历史生产数据实验法验证的方法找出产品缺陷与生产条件的相互关系,将缺陷名称、缺陷描述、产生的原因、建议处理措施以及缺陷产品的处理等相关因素关联起来,建立质量经验库。质量经验库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不同产品或者不同生产条件的不合格率对应的原料配方,加工主要参数等,以及各缺陷对应工序以及产生的原因,处理建议等相关信息。

获取生产过程的质检数据,并采用计数型spc控制图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产品缺陷是否处在正常范围内,如超出正常范围则认定为出现缺陷。

如图2所示,按照生产系统产生半检、全检和生产过程检验采集的数据,进行各个维度质量统计分析,本实施例中以时间维度为例。

样本数据的选择:根据样本大小选择全部数据作为样本或者选择抽样数据作为样本。如果是抽样样本,样本尽量能涵盖生产数据全部特征。

样本数据的过滤:在分析之前,要过滤掉非正常生产的样本数据,例如设备故障或者检修过程中加工的产品检验数据等。另外,如果不确定异常数据,可以先进行p图分析,把分析结果中明显异常的数据过滤掉。

质量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首先进行基本的生产数量统计和缺陷前五统计,了解大致质量状况。

(2)p图分析,将样本数据进行分组,例如一个月内数据为例,可以一天为单位进行分组,统计每组数据的数量ni和不合格率pi,按照公式计算ucl,lcl和cl。绘制p控制分析图,显示不合格率出现的规律,判断生产情况。

(3)u图分析,u图的样本数据可以是要分析的所有样本数据,也可以p图中不合格率明显偏高的部分样本数据进行重点分析。选择好样本之后,根据特征样本分组(例如按照同一配浆桶的浆料进行分组等),根据特征样本分组,数量为ni-k,进行缺陷统计ci-k。按照公式计算ucl,lcl和cl,绘制u图。计算不同样本分组的缺陷数,分析缺陷出现的规律。

结合缺陷前五的统计,确定产品缺陷。根据缺陷的特征,查询质量经验库,判断是否是新的缺陷还是已有记录的缺陷。如果是已有记录的缺陷,通过质量检验库中各因素关联关系,确定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建议。例如:调整原料配方、生产过程参数、培训员工等方式,进行生产系统的调整,减少缺陷再次发生的可能。如果是新的缺陷,则追溯缺陷产生的生产条件,根据生产经验,定位出产生的工序,判断缺陷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同时将新缺陷数据更新至质量经验库。

进一步的,质量经验库在建立之后,通过不断的自学习,逐步更新,使之成为一个能指导生产的经验库,自学习过程包括生产中的自我内容更新、新的缺陷产生以及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后的内容补充等方式。

如图3所示,在生产前,根据当前生产产品要求和生产条件,检索质量经验库在该生产条件和产品要求或者相似生产和产品要求下的对应的包括原料配方、指标等信息的生产资源配置、生产参数设定以及控制流程等,给出相关的生产建议。生产系统按照生产建议进行生产,按照数据采集要求进行数据采集,特别是产品质量关键数据的采集。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计数型spc控制图分析,判断缺陷产生的规律和特征。匹配质量经验库,查看缺陷是否是已经确定的缺陷。

1)如果是已经确定的缺陷,按照质量经验库给出的原因和处理建议,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质检数据,采用计数型spc控制图进行统计分析,判断缺陷是否依然存在,如缺陷依然存在,则调整处理建议,重复该过程,直至缺陷消失,将最后一次的处理建议更新至质量经验库中。也就是说,在已经确定缺陷的条件下,进行生产验证,更新质量经验库,循环验证更新,逐步减少缺陷产生的种类及数量,优化生产。

2)如果通过质量经验库匹配,不具有质量经验库现有确定缺陷的特征,则判断该缺陷是新的缺陷,则进行新缺陷的确认更新经验库的流程。

(1)追溯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根据生产过程中记录的生产过程信息以及过程检验信息,根据员工操作的合规性、设备参数的正确性、时间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工序前后的产品质量状况等相关信息,判断产品生产经历的工序生产条件是否满足规定的生产标准和性能要求,确定缺陷产生的范围。

(2)在缺陷产生的范围内,进行缺陷验证。根据该范围内的历史生产数据,比较在不同时间段内相同生产条件下的产品特征,或者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的产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确定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建议处理措施。处理措施经过生产过程再次生产验证,最终确认处理措施的准确性。

(3)根据缺陷的特征,判断缺陷产品的处理措施。放行(下放到下道工序)、返修、返工、停滞或者报废等。

将根据以上步骤确定新缺陷生产的工序、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建议补充至质量经验库中,保证质量经验库的能够满足当前生产现状的要求。

3)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动或者原料配方发生了改变等生产条件有了变化,则需要进行试生产,通过分析评价,确定产品生产过程的生产条件、缺陷的表现形式以及处理措施,更新进质量经验库,以满足生产条件改变后,质量经验库能够指导生产的要求。

可见,本发明基于计数型spc控制图分析方法,分析生产质量检验数据,根据分析结果判断生产状况、以及质量表现形式,结合生产过程信息数据,通过质量经验库,给出生产建议,按照由此产生的生产建议进行生产,从而逐步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低生产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另外,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等。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历史生产数据,生产数据包括预设工艺数据、实时工艺数据和质检数据,根据生产经验找出产品缺陷与生产条件的相互关系,并将缺陷名称、缺陷描述、产生的原因、建议处理措施以及缺陷产品的处理进行关联,建立质量经验库;

获取生产过程的质检数据,并采用计数型spc控制图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产品是否出现缺陷,若是,则根据缺陷的特征,查询质量经验库,确定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建议处理措施,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缺陷的特征,查询质量经验库,若未找到相应的缺陷,则认定为新出现的缺陷,根据生产经验确定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建议处理措施,并将相应的缺陷名称、缺陷描述、产生的原因、建议处理措施以及缺陷产品的处理更新至质量经验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新产品正式投产之前,需通过试产对质量经验库进行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后,如发现缺陷依然存在,则调整建议处理措施,并更新至质量经验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始生产前,通过质量经验库给出生产建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计数型spc控制图进行统计分析,包括:

进行基本的生产数量统计和缺陷前五统计,了解大致质量状况;

绘制p图,显示不合格率出现的规律,判断生产情况;

绘制u图,确定缺陷。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管理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C的陶瓷卫浴质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历史生产数据,生产数据包括预设工艺数据、实时工艺数据和质检数据,根据生产经验找出产品缺陷与生产条件的相互关系,并将缺陷名称、缺陷描述、产生的原因、建议处理措施以及缺陷产品的处理进行关联,建立质量经验库;获取生产过程的质检数据,并采用计数型SPC控制图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产品是否出现缺陷,若是,则根据缺陷的特征,查询质量经验库,确定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建议处理措施,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本发明采用计数型SPC控制图分析质检数据,结合质量经验库,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余全旺;李志梅;史珊海;杨小龙;吕健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1.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16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