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8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置放于电气柜内,电气设备的通电工作过程中难免产生热量,设备本身对于工作环境的温度也有一定的需求。因此电气柜需要设置散热结构,将电气柜内的热量导出。常见的散热结构是在电气柜上开设通风孔,通过通风孔实现柜体内与柜体内的空气交换,从而实现降低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常见的通风孔通常是常开设置,这种设置容易使得外部的落灰及蚊虫进入电器柜内,落灰容易导致电器设备散热能力降低,落灰和蚊虫进入电器柜内容易导致电器设备的短路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实时调整进风通孔与出风通孔启闭,能够加快外部电气设备散热,减少蚊虫灰尘进入柜体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为: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下端部开设有进风通孔,所述柜体上端部开设有出风通孔,所述柜体活动设置有可密封所述进风通孔的第一密封件,所述柜体设置有可密封所述出风通孔的第二密封件,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启闭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内的气体与柜体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第一气箱与第二气箱,所述第一气箱与第二气箱分别于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相联通,所述第一气箱上设置有第一导热鳍片,所述第一导热鳍片贯通所述第一气箱的箱体,所述第二气箱上设置有第二导热鳍片,所述第二导热鳍片贯通所述第二气箱的箱体。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第一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外部电气设备发热源热传递,所述第一散热鳍片设置于进风通孔与出风通孔之间的风道上,所述固体内设置有第二导热管及第三导热管,所述第二导热管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散热鳍片及第一导热鳍片,所述第三导热管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散热鳍片及第二导热鳍片。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上设置在进风通孔与出风通孔之间的风道上,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上穿设有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另一端与外部电气设备发热源贴合热传递。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柜体外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二导热管于第三导热管穿设于第二散热鳍片。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出风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扇形遮挡区、若干扇形通风区,所述扇形通风区设置有若干遮挡杆,各个遮挡杆之间具有通风道,所述壳体上可转动设置有若干可遮挡所述通风道的挡风杆,各个挡风杆之间互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柜体,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杆与挡风杆相铰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铰接于柜体且位于所述进风通孔的上方,所述盖板的形状可覆盖可所述进风通孔,所述盖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柜体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开设有腰孔,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杆上固定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可滑移穿设于腰孔,所述第二连杆上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第一连杆相铰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柜体位与所述进风通孔下方可拆卸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可覆盖所述进风通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滤网包括框体、滤网本体,所述滤网本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框体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柜体上可上下滑移设置有勾爪,所述转轴勾设与勾爪上,所述勾爪与柜体间设置有使勾爪勾紧所述转轴的弹性件,所述框体另一侧与柜体间设置有可释放的锁止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锁止装置包括开设与框体上的通槽,所述柜体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齿排,所述框体位于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上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齿排相卡合的卡齿,所述框体上可滑移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一侧位于壳体外,所述按钮与所述弹性片相联动。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根据外部电气设备的发热量自动调整进风通孔与出风通孔的开启与关闭;2、可以辅助加快电气设备发热部位的散热;3、滤网可拆卸,可旋转,方便根据需求进行清理或者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滤网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锁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所揭示的是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下端部开设有进风通孔11,柜体1位于所述进风通孔11的上方铰接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形状可覆盖可所述进风通孔11,所述盖板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21,所述柜体1上铰接有第二连杆91,所述第二连杆91上开设有腰孔911,所述柜体1上设置有第一气缸91,所述第一气缸91的缸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柜体1,所述第一气缸91的驱动杆上固定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可滑移穿设于腰孔911,所述第二连杆91上铰接有第三连杆92,所述第三连杆92与第一连杆21相铰接。

所述柜体1上端部开设有出风通孔,所述柜体1设置有可密封所述出风通孔的第二密封件8,所述出风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密封件8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间隔设置有四个扇形遮挡区85、四个扇形通风区,所述扇形通风区设置有若干遮挡杆86,各个遮挡杆86之间具有通风道84,所述壳体上可转动设置有若干可遮挡所述通风道84的挡风杆83,各个挡风杆83之间互相固定连接,所述柜体1上设置有第二气缸81,所述第二气缸81的缸体铰接于柜体1,所述第二气缸81的驱动杆与挡风杆83相铰接。

各个遮挡杆86之间可以很好的阻挡蚊虫进入柜体1,为了进一步防止灰尘及雨水进入柜体1,所述柜体1位于出风通孔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挡82。

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第一散热鳍片5,所述第一散热鳍片5上穿设有第一导热管51,所述第一导热管51另一端与外部电气设备12发热源贴合热传递,所述第一散热鳍片5设置于进风通孔与出风通孔之间的风道上,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第一气箱7与第二气箱72,所述第一气箱7与第二气箱72分别于第一气缸91及第二气缸81相联通,所述第一气箱7上设置有第一导热鳍片71,所述第一导热鳍片71贯通所述第一气箱7的箱体,所述第二气箱72上设置有第二导热鳍片73,所述第二导热鳍片73贯通所述第二气箱72的箱体。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第二导热管6及第三导热管74,所述第二导热管6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散热鳍片5及第一导热鳍片71,所述第三导热管74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散热鳍片5及第二导热鳍片73。所述第一散热鳍片5上设置在进风通孔11与出风通孔之间的风道上,。

当外部电气设备12的热量发热时,热量传导到第一散热鳍片5上,再传导到第二导热鳍片73与第二散热鳍片13上,第一气箱7与第二气箱72的温度达到或者超过预设值时,第一气缸91与第二气缸81动作,驱动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8开启进风通孔11与出风通孔,第一散热鳍片5位于进风通孔11与出风通孔的风道上,当温度降低,第一气箱7与第二气箱72内的气压降低,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8密合进风通孔11与出风通孔。当柜体1内的温度较低时,散热鳍片能够自然散热,第二气箱72与第一气箱7内的气压达不到预定值,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8不开启进风通孔11与出风通孔。

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柜体1外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13,所述第二导热管6于第三导热管74穿设于第二散热鳍片13。

为了进一步防止蚊虫进入柜体1内,所述柜体1位与所述进风通孔11下方可拆卸设置有滤网3,所述滤网3可覆盖所述进风通孔11。所述滤网3包括框体31、滤网本体33,所述滤网本体33设置于所述框体31上,所述框体31一侧设置有转轴32,所述柜体1上可上下滑移设置有勾爪35,所述转轴32勾设与勾爪35上,所述勾爪35与柜体1间设置有使勾爪35勾紧所述转轴32的弹簧353,所述勾爪35上固定设置有滑杆352,所述滑杆352可上下滑移穿设于所述柜体1,所述弹簧353套设于滑杆352,所述滑杆352上螺纹套设有螺母351,所述弹簧353两端分别抵触于螺母351下端面与柜体1上端面,框体31上开设有通槽34,所述柜体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片342,所述固定片342上设置有齿排343,所述框体31位于所述通槽34内设置有弹性片311,所述弹性片311上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齿排343相卡合的卡齿312,所述框体31上可滑移设置有按钮313,所述按钮313的一侧位于壳体外,所述按钮313与所述弹性片311相联动。

维护人员定期检查滤网3,如果滤网3不是太脏,只需要按下按钮313,使得卡齿312与齿排343分离,转动滤网3,用风枪从上向下吹滤网3即可,如果滤网3出现破损等需要更换的情况,按下按钮313,转动滤网3,并向下拉动勾爪,使得转轴32从勾爪内脱离,即可取下滤网3,再反步骤装入新的滤网3。这种滤网3的清理与更换极为简单,方便维护人员操作。

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技术特征:

1.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下端部开设有进风通孔,所述柜体上端部开设有出风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活动设置有可密封所述进风通孔的第一密封件,所述柜体设置有可密封所述出风通孔的第二密封件,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启闭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内的气体与柜体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第一气箱与第二气箱,所述第一气箱与第二气箱分别于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相联通,所述第一气箱上设置有第一导热鳍片,所述第一导热鳍片贯通所述第一气箱的箱体,所述第二气箱上设置有第二导热鳍片,所述第二导热鳍片贯通所述第二气箱的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第一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外部电气设备发热源热传递,所述第一散热鳍片设置于进风通孔与出风通孔之间的风道上,所述固体内设置有第二导热管及第三导热管,所述第二导热管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散热鳍片及第一导热鳍片,所述第三导热管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散热鳍片及第二导热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上设置在进风通孔与出风通孔之间的风道上,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上穿设有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另一端与外部电气设备发热源贴合热传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外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二导热管于第三导热管穿设于第二散热鳍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扇形遮挡区、若干扇形通风区,所述扇形通风区设置有若干遮挡杆,各个遮挡杆之间具有通风道,所述壳体上可转动设置有若干可遮挡所述通风道的挡风杆,各个挡风杆之间互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柜体,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杆与挡风杆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铰接于柜体且位于所述进风通孔的上方,所述盖板的形状可覆盖可所述进风通孔,所述盖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柜体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开设有腰孔,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柜体,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杆上固定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可滑移穿设于腰孔,所述第二连杆上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第一连杆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位与所述进风通孔下方可拆卸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可覆盖所述进风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包括框体、滤网本体,所述滤网本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框体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柜体上可上下滑移设置有勾爪,所述转轴勾设与勾爪上,所述勾爪与柜体间设置有使勾爪勾紧所述转轴的弹性件,所述框体另一侧与柜体间设置有可释放的锁止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包括开设与框体上的通槽,所述柜体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齿排,所述框体位于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上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齿排相卡合的卡齿,所述框体上可滑移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一侧位于壳体外,所述按钮与所述弹性片相联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实时调整进风通孔与出风通孔启闭,能够加快外部电气设备散热,减少蚊虫灰尘进入柜体的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下端部开设有进风通孔,所述柜体上端部开设有出风通孔,所述柜体活动设置有可密封所述进风通孔的第一密封件,所述柜体设置有可密封所述出风通孔的第二密封件,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启闭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内的气体与柜体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钦;黄顺家;王培农;陈艺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大西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16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