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7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538,995号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在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背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世界每年约1500万人患有卒中。每年多于30%的卒中受害者死亡,而稍多于30%的卒中受害者患有永久性失能(disability)。这使得卒中成为第二常见的死亡原因和失能的主要原因。卒中可以影响所有年龄组的人,尽管它在年龄为65岁以上的人中最常见。who统计数据显示,发现男性和女性两者的卒中率在55岁之后,每十年就增加一倍。在美国每年发生大约800,000例卒中,其中88%具有缺血性起源。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1/3的缺血性卒中没有确定的凝块来源,并且被称为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stroke)或不明来源栓塞性卒中(embolicstrokesofundeterminedsource;esus)。确立卒中的原因是必要的,以确定功能预后,降低未来卒中的风险以及选择适当的预防性护理。概述本文公开了用于鉴定患有隐源性卒中或不明来源栓塞性卒中(esus)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患者处于具有隐匿性心房颤动、潜在的恶性肿瘤和/或复发性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还公开了用于确定这些患者中将受益于抗凝剂(诸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艾多沙班(edoxaban)、依诺肝素、华法林、磺达肝素(fondaparinux)和肝素)的患者的方法。本文还公开了预测抗凝剂是否足够有效地减少患者中的活化的凝血系统的方法。本文还公开了用于鉴定患有心血管动脉疾病和脑血管动脉疾病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患者具有隐匿性心房颤动、潜在的但未被识别的恶性肿瘤和/或处于复发性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高风险。公开了用于检测凝血活化,特别是关于血栓栓塞性动脉疾病(包括心血管动脉疾病和脑血管动脉疾病诸如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的凝血活化的测定,所述方法采用了对d-二聚体、血纤蛋白单体(fibrinmonomer)、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complex)和凝血酶原片段1.2(被称为凝血和止血活化标志物(markersofcoagulationandhemostaticactivation;mocha)组)进行测定。所公开的方法包括将每个测试和四个测试的组合的水平一起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本文所公开的,当在存在或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怀疑血管内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血纤蛋白单体、凝血酶原片段1.2和/或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升高可能是血管内凝块形成的仅有指示。这些标志物中的2种或更多种标志物的显著升高应导致对包括隐匿性心房颤动、恶性肿瘤和/或复发性卒中在内的复发性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潜在高风险状态的进一步研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mocha谱(profile)可以在患有动脉心血管疾病和动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使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mocha谱可以在患有隐源性卒中/不明来源栓塞性卒中(esus)的患者中使用,异常的mocha谱鉴定出处于心房颤动、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或复发性卒中的后续诊断的增加的风险的患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mocha谱可以在患有隐源性卒中/esus的患者中使用,与接受抗血小板疗法的患者相比,具有≥2种标志物的异常mocha谱的接受抗凝的患者具有显著降低的复发性卒中风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mocha谱可以在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使用,异常mocha谱鉴定出可以受益于抗凝的患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异常的mocha谱鉴定出具有tia的心源性栓塞性(cardioembolic)原因的患者与具有tia类似状况(tiamimic)(例如发作(seizure))的患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正常的mocha谱鉴定出缺血性卒中患者,所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卒中不具有栓塞性机制,包括辐射诱发的血管病变、腔隙性梗塞(lacunarinfarct)、大动脉粥样硬化闭塞(largearteryatheroscleroticocclusion)、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symptomatic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stenosis)、动脉剥离(arterialdissection)、血管痉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异常的mocha谱鉴定出具有继发性出血性转化的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与具有原发性脑出血的患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治疗水平的抗凝开始的具有异常的mocha谱的患者具有其mocha水平的正常化。mocha谱异常已经在患有cml、前列腺癌、淋巴瘤、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患者中观察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mocha谱可以鉴定出较高风险的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组,尽管风险分层表明低卒中风险(例如低chadsvasc评分),所述患者可以受益于抗凝而不是抗血小板疗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mocha谱可以用于鉴定处于血栓形成事件的较高风险的妊娠女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mocha谱可以在具有心脏机械瓣膜和/或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中使用,尽管存在常规的抗凝,异常的mocha谱可以鉴定出处于心血管事件和卒中的较高风险的患者。当使用适当的抗凝疗法(其范围具有华法林和抗血小板疗法)时,mocha谱正常化。在附图和下文描述中阐述了本发明的一种或更多种实施方案的细节。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标和优势根据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根据权利要求将是明显的。详细描述本文公开了用于治疗患有隐源性卒中或不明来源栓塞性卒中(esus)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来自受试者的样品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的水平,检测到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水平升高,以及用治疗有效量的抗凝剂治疗受试者。抗凝剂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艾多沙班、依诺肝素、华法林、磺达肝素和肝素。本文公开了用于治疗患有隐源性卒中或不明来源栓塞性卒中(esus)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来自受试者的样品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的水平,检测到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水平升高,以及用治疗有效量的抗凝剂治疗受试者。抗凝剂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艾多沙班、依诺肝素、华法林、磺达肝素和肝素。本文还公开了用于鉴定患有心血管动脉疾病和脑血管动脉疾病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患者具有隐匿性心房颤动、潜在的但未被识别的恶性肿瘤和/或处于复发性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高风险。如本文所公开的,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水平的升高是患者处于具有隐匿性心房颤动、未被识别的恶性肿瘤的高风险和/或处于复发性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高风险的指示。因此,本文还公开了用于治疗患有心血管动脉疾病和脑血管动脉疾病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来自受试者的样品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的水平,检测到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水平升高,以及用治疗有效量的化学疗法、免疫疗法、放射疗法、抗凝剂包括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艾多沙班、依诺肝素、华法林、磺达肝素、肝素或其任何组合治疗受试者。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水平的正常化将指示治疗有效量的化学疗法、免疫疗法、放射疗法或抗凝剂。心房颤动(af)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并且显著增加卒中风险。这种风险可以通过口服抗凝剂减轻,但af通常是无症状的或隐匿性的,这妨碍了及时察觉(detection)和治疗。因此,隐匿性af在其被临床诊断出之前可以引起卒中。本文还公开了用于治疗患有心血管动脉疾病和脑血管动脉疾病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来自受试者的样品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的水平,检测到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水平升高,以及例如用包括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艾多沙班、依诺肝素、华法林、磺达肝素或肝素的抗凝疗法治疗受试者的隐匿性心房颤动。如本文所公开的,当在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怀疑血管内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血纤蛋白单体、凝血酶原片段1.2和/或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升高可能是血管内凝块形成的仅有指示。因此,本文还公开了用于治疗患有心血管动脉疾病和脑血管动脉疾病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来自受试者的样品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的水平,检测到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水平升高,以及进一步研究受试者的血栓形成的部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例如用血栓切除术、血管扩张疗法、溶栓疗法或抗凝疗法治疗受试者的血栓形成。凝血和止血活化标志物(mocha)组mocha组是一组4项血液测试,包括: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这些测试测量了凝血级联系统的要素,并且当组合时提供了优于单独的血液测试结果的优势。d-二聚体是一种血纤蛋白降解产物(或fdp),其是一种在血凝块通过血纤蛋白溶解(fibrinolysis)降解之后存在于血液中的小蛋白片段。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包含两个通过交联连接的血纤蛋白的d片段。d-二聚体浓度可以通过血液测试来确定,以帮助诊断血栓形成。在非妊娠成人中的d-二聚体的参考范围为小于或等于287ng/ml。凝血酶原片段1.2(f1.2)是当凝血酶原被因子xa裂解时所释放的肽。该片段通过钙与磷脂结合,并且与因子va相互作用。已经描述了在患有血栓形成或处于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state)的患者中升高的f1.2血浆水平。f1.2水平对于诊断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state)以及作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标志物是有用的。f1.2的参考范围是65-288pmol/l。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是凝血和血纤蛋白溶解的参数。升高的浓度与糖尿病相关的血管并发症相关联。tat的参考范围是1.0-5.5mcg/l。血纤蛋白单体测试通常用于诊断dic或区分dic与原发性血纤蛋白溶解。血纤蛋白单体在监测对dic的治疗的应答方面可以是有用的。血纤蛋白单体的参考范围小于7mcg/ml。可以使用例如免疫测定检测来自受试者的样品中的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蛋白。免疫测定,从其最简单和直接的意义上来说,是涉及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的结合测定。许多类型和格式的免疫测定是已知的,并且全部适用于检测所公开的生物标志物。免疫测定的实例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放射免疫测定(ria)、放射免疫沉淀测定(ripa)、免疫珠捕获测定、蛋白质印迹、斑点印迹、凝胶迁移测定、流式细胞术、蛋白质阵列(proteinarray)、多重珠阵列(multiplexedbeadarray)、磁力捕获、体内成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光漂白后荧光恢复/光漂白后荧光定位(fluorescencerecovery/localizationafterphotobleaching;frap/flap)。定义术语“受试者”指的是作为施用或治疗的靶的任何个体。受试者可以是脊椎动物,例如哺乳动物。因此,受试者可以是人类或兽医患者。术语“患者”指的是处于临床医师例如内科医生的治疗下的受试者。术语“治疗有效”指的是所使用的组合物的足以改善疾病或紊乱的一种或更多种原因或症状的量(quantity)的量(amount)。这样的改善仅需要减轻或改变,而不一定消除。术语“来自受试者的样品”指的是来自受试者的组织(例如,组织活检物)、器官、细胞(包括维持在培养物中的细胞)、细胞裂解物(或裂解物级分)、源自细胞或细胞材料的生物分子(例如多肽或核酸)或体液。体液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血液、尿液、血浆、血清、泪液、淋巴液、胆汁、脑脊液、间质液(interstitialfluid)、房水或玻璃体液、初乳、痰液、羊水、唾液、肛门和阴道分泌物、汗液、精液、渗出液(transudate)、渗出物(exudate)和滑液。术语“治疗”指的对患者的医疗管理,意图是治愈、改善、稳定或预防疾病、病理状况或紊乱。该术语包括积极治疗,即专门地针对疾病、病理状况或紊乱的改善的治疗,并且还包括病因治疗,即针对消除相关的疾病、病理状况或紊乱的病因的治疗。此外,该术语包括姑息治疗,即被设计用于缓解症状而不是治愈疾病、病理状况或紊乱的治疗;预防性治疗,即针对使相关的疾病、病理状况或紊乱的发展最小化或者部分地或完全地抑制相关的疾病、病理状况或紊乱的发展的治疗;以及支持性治疗,即用于补充另一种特定疗法的针对相关的疾病、病理状况或紊乱的改善的治疗。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实施方案。尽管如此,将理解的是,可以做出多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其他实施方案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实施例实施例1:方法鉴定出esus患者,所述esus患者用移动心脏门诊遥测术(mobilecardiacoutpatienttelemetry;mcot)和/或植入式循环记录仪(implantablelooprecorder;ilr)经历长期心脏监测。在连续esus患者(consecutiveesuspatient)的子集中,在标引卒中(indexstroke)之后≥2周获得4种凝血和止血活化标志物(mocha),包括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并且如果异常,则重复进行。对异常的mocha水平鉴定具有新诊断的af、恶性肿瘤或复发性卒中的复合结局(compositeoutcome)的患者的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在研究时期期间,92名esus患者(平均年龄64 /-15岁,54%女性,62%非白种人,平均随访1.4 /-0.8年)经历长期心脏监测(65%mcot,62%ilr,38%mcot ilr);在随访期间发现16名(17%)具有af。除了被测试的患者更年轻(60岁相对于67岁,p=0.04)之外,经历mocha测试的esus患者(n=44)的基线特征与未经历mocha测试的患者相似;在1.2 /-0.8年的平均随访期间,18名(41%)患者被新诊断为患有af、恶性肿瘤或复发性卒中。具有持续异常(相对于正常)的mocha水平的esus患者显著地更可能具有新诊断的af、恶性肿瘤或复发性卒中(or11.3,95%ci2.5-50.1,p=0.001)。≥3种mocha标志物的升高的水平对于鉴定随后被诊断为患有af、恶性肿瘤或复发性卒中的患者具有67%的灵敏度和81%的特异性。结论异常的mocha水平鉴定出在随访期间更可能具有新诊断的af、恶性肿瘤或复发性卒中的esus患者,并且有效鉴定出可以受益于早期抗凝的患者。实施例2:背景目前对隐源性卒中/esus的医疗管理推荐抗血小板单一疗法,尽管隐源性卒中的一些原因可能受益于抗凝(例如隐匿性心房颤动或隐匿性恶性肿瘤)。血清凝血和止血活化标志物(mocha)先前已经与静脉血栓形成相关,但是在患有动脉疾病的患者中存在有限的数据。mocha谱由4种标志物组成:d-二聚体(参考范围<500ng/ml)血纤蛋白单体(参考范围<7mcg/ml)凝血酶原片段1.2(参考范围65-288pmol/l)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参考范围1.0-5.5mcg/l)d-二聚体代表血纤蛋白溶解的标志物和血纤蛋白降解的副产物。血纤蛋白单体(也被称为可溶性血纤蛋白)是凝血活化的标志物并且是血纤蛋白原转化为血纤蛋白的副产物。凝血酶原片段1.2(f1 2)是凝血活化的标志物并且是在将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期间所释放的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是凝血活化的标志物并且是在凝血酶形成期间所形成的复合物。mocha谱被并入所公开的患者的高凝测试中。在一项试验性研究中评估了42名连续患者(consecutivepatient),该试验性研究评估了mocha谱在患有隐源性卒中/esus的患者中的效用。基线特征在表1中提供。结果显示,与具有正常的mocha谱的患者相比,异常mocha谱(根据定义为≥2种异常标志物)与后续新诊断出心房颤动、恶性肿瘤或复发性卒中的增加的风险相关。数据显示,正常的mocha谱对于鉴定随后未被诊断为患有心房颤动、恶性肿瘤或复发性卒中的患者具有100%的灵敏度。在其mocha谱中具有≥2种异常标志物的患者中,对于检测随后的心房颤动、恶性肿瘤或复发性卒中,存在0.50的阳性预测值。进行了一项验证研究,以评估mocha谱鉴定具有后续诊断出心房颤动、恶性肿瘤、卒中或复合结局的患者的预测能力。结果在表2中示出。此外,具有异常的mocha谱(≥2种标志物)的患者被提供抗凝疗法而不是抗血小板疗法的选项。在该验证研究中,异常的mocha再次有效地预测出患者中的心房颤动或恶性肿瘤的后续诊断。最重要的是,对具有异常的mocha谱的患者进行抗凝显著地将复发性卒中的风险从试验性研究中的14%降低至0.9%(p=0.0004)。在试验性研究和验证研究两者中,接受抗血小板疗法的具有正常的mocha的患者都不具有复发性卒中。验证研究中接受抗凝的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后具有其异常mocha水平的正常化。此外,在验证群组中检测到的所有恶性肿瘤均与异常的mocha水平相关,包括前列腺癌(n=2)、乳腺癌(n=1)、结肠癌(n=1)、膀胱癌(n=1)、肾癌(n=1)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n=1)。总结当≥2种标志物异常时,mocha谱鉴定出处于后续诊断出心房颤动、恶性肿瘤或复发性卒中的增加的风险的患者。mocha谱作为确定哪些患者受益于抗凝疗法,导致复发性卒中的风险降低的指导是有效的。在患者接受抗凝疗法之后mocha谱的正常化为高凝状态的治疗提供另外的支持,并且可以用于其他动脉心血管适应症,包括具有机械心脏瓣膜或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结果显示,正常的mocha谱与具有隐源性卒中/esus、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妊娠的患者中的未来卒中的低风险相关。此外,mocha谱区分动脉血栓形成的心脏原因,除了其他原因之外包括心房颤动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这对于区分tia的心源性栓塞性原因与tia类似状况,区分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心源性栓塞性原因与非心源性栓塞性原因的原因是有用的。结果还显示,在患有多种恶性肿瘤和高凝状态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前列腺癌、淋巴瘤、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患者中可以观察到异常的mocha谱。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所公开的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本文中引用的出版物和其中被引用的材料通过引用具体地并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或能够使用不超过常规的实验确定本文所描述的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许多等同物。这样的等同物意图被所附权利要求涵盖。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治疗患有隐源性卒中或不明来源栓塞性卒中(esus)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来自受试者的样品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的水平,检测到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水平升高,以及用治疗有效量的抗凝剂治疗所述受试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凝剂包括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艾多沙班、依诺肝素、华法林、磺达肝素、肝素或其任何组合。
3.一种用于治疗患有由隐匿性恶性肿瘤引起的心血管动脉疾病和脑血管动脉疾病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来自受试者的样品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的水平,检测到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水平升高,以及用抗癌疗法治疗所述受试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癌疗法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化学疗法、免疫疗法和放射疗法。
5.一种用于治疗患有心血管动脉疾病和脑血管动脉疾病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来自受试者的样品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的水平,检测到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水平升高,以及用口服抗凝疗法治疗所述受试者。
6.一种用于治疗患有心血管动脉疾病和脑血管动脉疾病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来自受试者的样品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的水平,检测到d-二聚体、f1.2、tat复合物和血纤蛋白单体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水平升高,以及进一步研究所述受试者的血栓形成的部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治疗所述受试者的血栓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用血栓切除术、血管扩张疗法、溶栓疗法、抗凝疗法或其任何组合来治疗。
技术总结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患有隐源性卒中或不明来源栓塞性卒中(ESUS)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患者处于具有隐匿性心房颤动、潜在的恶性肿瘤和/或复发性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这些患者中将受益于抗凝剂的患者的方法。本文还公开了一种预测抗凝剂是否足够有效地减少患者中的活化的凝血系统的方法。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患有心血管动脉疾病和脑血管动脉疾病的患者的方法,所述患者具有隐匿性心房颤动、潜在的但未被识别的恶性肿瘤和/或处于复发性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高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法迪·巴兹尔·纳哈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法迪·巴兹尔·纳哈布
技术研发日:2018.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