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图像数据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图像数据处理的行李转盘。
背景技术:
图像数据处理是利用图像数据去噪、图形分割、图像数据增强等手段根据需求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技术。图像数据处理技术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模拟图像处理(analogimageprocessing)和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imageprocessing)。近年来,图像处理技术日趋成熟,被航空航天、军事、生物医学及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目前机场的行李转盘安全性不高,容易出现误拿,或者被偷盗,导致丢失重要物件,并且对行李的保护性不高,容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给行人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数据处理的行李转盘,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图像数据处理的行李转盘,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部右侧固定有图像处理装置,所述机体内设有升降开合机构,所述升降开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机体内且开口向前和向上连通所述机体外部的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下端壁左右对称固定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之间滑动配合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中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板下端设有固定在所述滑动柱上的限位板,所述滑动柱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弹簧,所述滑动柱上端固定有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透明板滑动配合,所述透明板前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中部下端固定有用于检测所述升降腔内部是否有行李的感应装置,所述摆动杆下端铰接有四个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下端均铰接于衔接杆上,所述透明板左右两端对称连通有扫描腔,所述扫描腔内前端壁固定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设有开口向内的收缩槽,所述收缩槽外端壁固定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内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内侧固定有与所述收缩槽端壁滑动配合且向内延伸的滑动铰接杆,所述滑动铰接杆向内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与所述衔接杆铰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开合机构左右对称设有扫描机构,所述扫描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扫描腔外端壁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开口向内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向内延伸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向内延伸至所述扫描腔内并固定有图像扫描装置,所述图像扫描装置外端设有固定在所述滑动杆下端的第一螺纹杆,所述固定块下端设有固定在所述扫描腔内外端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套筒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套筒下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后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
优选地,所述升降开合机构下端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升降腔下端的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前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升降腔和转动腔之间对称转动安装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螺纹套筒,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内设有开口向上连通所述升降腔的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向下延伸至所述所述转动腔内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向上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并螺纹配合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均固定于滑动板下端,所述转动腔后端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和转动腔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向前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与左侧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后端设有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二皮带轮,所述传动腔和转动腔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向前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与右侧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动力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转动安装于左侧所述扫描腔和传动腔之间且前后延伸的马达轴,所述马达轴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四皮带轮,所述马达轴向前延伸至左侧所述扫描腔内与左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左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前端设有固定在左侧所述扫描腔前端壁上且与所述马达轴动力连接的马达,所述传动腔和右侧所述扫描腔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五皮带轮,所述第五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动力连接,所述从动轴向前延伸至右侧所述扫描腔内与右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腔上端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位于所述升降腔后端,所述升降腔和驱动腔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向前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并穿过左侧所述透明板,所述动力轴与左侧所述透明板转动配合,所述动力轴前端与左侧所述摆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轴向后延伸至所述驱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六皮带轮,所述第六皮带轮后端设有固定在所述动力轴上的第七皮带轮,所述第七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三皮带动力连接,所述驱动腔和传动腔之间设有供所述第三皮带穿过的凹槽,所述第七皮带轮后端设有固定于所述驱动腔后端壁且与所述动力轴动力连接的电机,所述和驱动腔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向前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并穿过右侧所述透明板,所述传动杆与右侧所述透明板转动配合,所述传动杆前端与右侧所述摆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向后延伸至所述驱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八皮带轮,所述第八皮带轮和第六皮带轮通过第四皮带动力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体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体下端的三个转动销,所述转动销下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转动销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连接板均前后对称转动安装有轮子,所述连接板中部均被所述动力链条连接,所述动力链条与外部动力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机体移动。
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时通过减震减少对行李的损坏,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对行李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传递信息,通过行人手上的二维码进行比对,正确就会打开使行李被取走,这样使行李被保护起来,通过装置下端的轮子和转动销,从而使装置变向,从而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图像数据处理的行李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图1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例图1中b-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例图1中c-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例图1中升降腔12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基于图像数据处理的行李转盘,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上部右侧固定有图像处理装置15,所述机体10内设有升降开合机构,所述升降开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机体10内且开口向前和向上连通所述机体10外部的升降腔12,所述升降腔12内下端壁左右对称固定有透明板11,所述透明板11之间滑动配合有滑动板34,所述滑动板34中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柱13,所述滑动板34下端设有固定在所述滑动柱13上的限位板28,所述滑动柱13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弹簧35,所述滑动柱13上端固定有与所述弹簧35固定连接的承载板14,所述承载板14与所述透明板11滑动配合,所述透明板11前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摆动杆62,所述摆动杆62中部下端固定有用于检测所述升降腔12内部是否有行李的感应装置63,所述摆动杆62下端铰接有四个铰接杆64,所述铰接杆64下端均铰接于衔接杆65上,所述透明板11左右两端对称连通有扫描腔23,所述扫描腔23内前端壁固定有转动柱69,所述转动柱69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块70,所述转动块70内设有开口向内的收缩槽71,所述收缩槽71外端壁固定有电磁铁68,所述电磁铁68内侧固定有弹簧67,所述弹簧67内侧固定有与所述收缩槽71端壁滑动配合且向内延伸的滑动铰接杆66,所述滑动铰接杆66向内延伸至所述升降腔12内与所述衔接杆65铰接。
有益地,所述升降开合机构左右对称设有扫描机构,所述扫描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扫描腔23外端壁上的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内设有开口向内的滑动槽19,所述滑动槽19内滑动安装有向内延伸的滑动杆17,所述滑动杆17向内延伸至所述扫描腔23内并固定有图像扫描装置16,所述图像扫描装置16外端设有固定在所述滑动杆17下端的第一螺纹杆20,所述固定块18下端设有固定在所述扫描腔23内外端壁上的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套筒37,所述第一螺纹套筒37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螺纹槽21,所述第一螺纹杆20与所述第一螺纹槽21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套筒37下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36,所述第一锥齿轮36后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8。
有益地,所述升降开合机构下端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升降腔12下端的转动腔30,所述转动腔30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三锥齿轮50,所述第三锥齿轮50前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31,所述升降腔12和转动腔30之间对称转动安装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螺纹套筒32,所述第二螺纹套筒32内设有开口向上连通所述升降腔12的第二螺纹槽33,所述第二螺纹套筒32向下延伸至所述所述转动腔30内与所述第四锥齿轮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筒32向上延伸至所述升降腔12内并螺纹配合有第二螺纹杆26,所述第二螺纹杆26均固定于滑动板34下端,所述转动腔30后端设有传动腔45,所述传动腔45和转动腔30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转动轴49,所述转动轴49向前延伸至所述转动腔30内与左侧所述第三锥齿轮5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49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45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47,所述第一皮带轮47后端设有固定在所述转动轴49上的第二皮带轮46,所述传动腔45和转动腔30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转动杆56,所述转动杆56向前延伸至所述转动腔30内与右侧所述第三锥齿轮5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56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45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三皮带轮53,所述第三皮带轮53和第一皮带轮47通过第一皮带48动力连接。
有益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转动安装于左侧所述扫描腔23和传动腔45之间且前后延伸的马达轴59,所述马达轴59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45内并固定安装有第四皮带轮51,所述马达轴59向前延伸至左侧所述扫描腔23内与左侧所述第二锥齿轮58固定连接,左侧所述第二锥齿轮58前端设有固定在左侧所述扫描腔23前端壁上且与所述马达轴59动力连接的马达57,所述传动腔45和右侧所述扫描腔23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从动轴55,所述从动轴55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45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五皮带轮52,所述第五皮带轮52和第四皮带轮51通过第二皮带54动力连接,所述从动轴55向前延伸至右侧所述扫描腔23内与右侧所述第二锥齿轮58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腔45上端设有驱动腔39,所述驱动腔39位于所述升降腔12后端,所述升降腔12和驱动腔39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动力轴38,所述动力轴38向前延伸至所述升降腔12内并穿过左侧所述透明板11,所述动力轴38与左侧所述透明板11转动配合,所述动力轴38前端与左侧所述摆动杆62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轴38向后延伸至所述驱动腔39内并固定安装有第六皮带轮41,所述第六皮带轮41后端设有固定在所述动力轴38上的第七皮带轮42,所述第七皮带轮42和所述第二皮带轮46通过第三皮带44动力连接,所述驱动腔39和传动腔45之间设有供所述第三皮带44穿过的凹槽,所述第七皮带轮42后端设有固定于所述驱动腔39后端壁且与所述动力轴38动力连接的电机43,所述2和驱动腔39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传动杆61,所述传动杆61向前延伸至所述升降腔12内并穿过右侧所述透明板11,所述传动杆61与右侧所述透明板11转动配合,所述传动杆61前端与右侧所述摆动杆6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61向后延伸至所述驱动腔39内并固定安装有第八皮带轮60,所述第八皮带轮60和第六皮带轮41通过第四皮带40动力连接。
有益地,所述机体10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体10下端的三个转动销72,所述转动销72下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板29,所述连接板29和转动销72连接处设有扭簧24,所述连接板29均前后对称转动安装有轮子25,所述连接板29中部均被所述动力链条27连接,所述动力链条27与外部动力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机体10移动。
初始状态下,所述弹簧35由于所述承载板14自身重力未被完全压缩,所述弹簧67未被压缩,所述摆动杆62相互接触未打开,所述滑动杆17位于所述滑动槽19下端,所述第一螺纹杆20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槽21内部下端,所述第二螺纹杆26位于所述第二螺纹槽33内部下端;
开始工作时,通过感应装置63检测升降腔12内是否为空的状态,为空的状态则控制电机43启动,使动力轴38转动,带动摆动杆62向外打开,从而摆动杆62通过铰接杆64带动衔接杆65打开,衔接杆65绕转动柱69转动,电磁铁68控制弹簧67使滑动铰接杆66向外移动,从而带动衔接杆65在打开过程中收缩铰接杆64,所述弹簧67被压缩,因为动力轴38转动,使第七皮带轮42通过第三皮带44带动第二皮带轮46转动,从而转动轴49带动第一皮带轮47转动,使转动轴49和转动杆56带动第三锥齿轮50转动,从而第四锥齿轮31带动第二螺纹套筒32转动,通过螺纹配合使第二螺纹杆26上移,从而推动滑动板34、弹簧35、限位板28、滑动柱13和承载板14上移承接行李,打开完毕,放入行李,由于行李自重,对承载板14产生压力,从而弹簧35被压缩,滑动柱13在滑动板34内滑动,起到了减震的作用,所述感应装置63检测升降腔12内有行李后,控制电机43反转,使动力轴38反转,带动摆动杆62向内关闭,从而摆动杆62通过铰接杆64带动衔接杆65关闭,衔接杆65绕转动柱69转动,电磁铁68控制弹簧67使滑动铰接杆66向内移动,从而带动衔接杆65在关闭过程中释放铰接杆64,所述弹簧67被复位,从而阻挡行李,因为动力轴38反转,使第七皮带轮42通过第三皮带44带动第二皮带轮46反转,从而转动轴49带动第一皮带轮47转动,使转动轴49和转动杆56带动第三锥齿轮50转动,从而第四锥齿轮31带动第二螺纹套筒32转动,通过螺纹配合使第二螺纹杆26下移,从而带动滑动板34、弹簧35、限位板28、滑动柱13和承载板14承接行李下移,外部动力通过动力链条27带动连接板29移动,从而带动机体10移动,需要转弯时,通过轮子25在轨道中的行走,传递力给连接板29,时连接板29绕转动销72转动,从而带动机体10转弯,由于扭簧24使连接板29回正继续被动力链条27带动,在行李被放好后,启动马达57,使马达轴59带动第四皮带轮51转动,通过第二皮带54带动第五皮带轮52转动,使从动轴55和马达轴59带动第二锥齿轮58转动,从而第一锥齿轮36转动,使第一螺纹套筒37转动,从而通过滑动杆17对第一螺纹杆20使限位使第一螺纹杆20带动滑动杆17上移,从而图像扫描装置16透过透明板11扫描升降腔12内的行李,由于行李上的二维码不固定位置,所以图像扫描装置16从下至上移动扫描,扫描好后,控制马达57使马达轴59反转,从而第二皮带54带动第五皮带轮52反转,使从动轴55和马达轴59带动第二锥齿轮58转动,从而第一锥齿轮36转动,使第一螺纹套筒37转动,从而通过滑动杆17对第一螺纹杆20使限位使第一螺纹杆20带动滑动杆17下移,使图像扫描装置16复位,行人将手中的二维码对准图像处理装置15,使图像处理装置15扫描后确认是否是这个人行李,从而控制电机43启动,使动力轴38转动,带动摆动杆62向外打开,从而摆动杆62通过铰接杆64带动衔接杆65打开,衔接杆65绕转动柱69转动,电磁铁68控制弹簧67使滑动铰接杆66向外移动,从而带动衔接杆65在打开过程中收缩铰接杆64,所述弹簧67被压缩,因为动力轴38转动,使第七皮带轮42通过第三皮带44带动第二皮带轮46转动,从而转动轴49带动第一皮带轮47转动,使转动轴49和转动杆56带动第三锥齿轮50转动,从而第四锥齿轮31带动第二螺纹套筒32转动,通过螺纹配合使第二螺纹杆26上移,从而推动滑动板34、弹簧35、限位板28、滑动柱13和承载板14承接行李上移,打开完毕,取走行李,由于行李自重,对承载板14产生压力消失,从而弹簧35复位,滑动柱13在滑动板34内滑动,所述感应装置63检测升降腔12内没有行李后,控制电机43反转,使动力轴38反转,带动摆动杆62向内关闭,从而摆动杆62通过铰接杆64带动衔接杆65关闭,衔接杆65绕转动柱69转动,电磁铁68控制弹簧67使滑动铰接杆66向内移动,从而带动衔接杆65在关闭过程中释放铰接杆64,所述弹簧67被复位,因为动力轴38反转,使第七皮带轮42通过第三皮带44带动第二皮带轮46反转,从而转动轴49带动第一皮带轮47转动,使转动轴49和转动杆56带动第三锥齿轮50转动,从而第四锥齿轮31带动第二螺纹套筒32转动,通过螺纹配合使第二螺纹杆26下移,从而带动滑动板34、弹簧35、限位板28、滑动柱13和承载板14下移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基于图像数据处理的行李转盘,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机体上部右侧固定有图像处理装置,所述机体内设有升降开合机构,所述升降开合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机体内且开口向前和向上连通所述机体外部的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下端壁左右对称固定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之间滑动配合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中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板下端设有固定在所述滑动柱上的限位板,所述滑动柱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弹簧,所述滑动柱上端固定有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透明板滑动配合,所述透明板前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中部下端固定有用于检测所述升降腔内部是否有行李的感应装置,所述摆动杆下端铰接有四个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下端均铰接于衔接杆上,所述透明板左右两端对称连通有扫描腔,所述扫描腔内前端壁固定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转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设有开口向内的收缩槽,所述收缩槽外端壁固定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内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内侧固定有与所述收缩槽端壁滑动配合且向内延伸的滑动铰接杆,所述滑动铰接杆向内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与所述衔接杆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图像数据处理的行李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开合机构左右对称设有扫描机构,所述扫描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扫描腔外端壁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开口向内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向内延伸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向内延伸至所述扫描腔内并固定有图像扫描装置,所述图像扫描装置外端设有固定在所述滑动杆下端的第一螺纹杆,所述固定块下端设有固定在所述扫描腔内外端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套筒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纹套筒下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后端啮合有第二锥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图像数据处理的行李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开合机构下端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升降腔下端的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前端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升降腔和转动腔之间对称转动安装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螺纹套筒,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内设有开口向上连通所述升降腔的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向下延伸至所述所述转动腔内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筒向上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并螺纹配合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均固定于滑动板下端,所述转动腔后端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和转动腔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向前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与左侧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后端设有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二皮带轮,所述传动腔和转动腔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向前延伸至所述转动腔内与右侧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动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图像数据处理的行李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转动安装于左侧所述扫描腔和传动腔之间且前后延伸的马达轴,所述马达轴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四皮带轮,所述马达轴向前延伸至左侧所述扫描腔内与左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左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前端设有固定在左侧所述扫描腔前端壁上且与所述马达轴动力连接的马达,所述传动腔和右侧所述扫描腔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向后延伸至所述传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五皮带轮,所述第五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动力连接,所述从动轴向前延伸至右侧所述扫描腔内与右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腔上端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位于所述升降腔后端,所述升降腔和驱动腔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向前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并穿过左侧所述透明板,所述动力轴与左侧所述透明板转动配合,所述动力轴前端与左侧所述摆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轴向后延伸至所述驱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六皮带轮,所述第六皮带轮后端设有固定在所述动力轴上的第七皮带轮,所述第七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三皮带动力连接,所述驱动腔和传动腔之间设有供所述第三皮带穿过的凹槽,所述第七皮带轮后端设有固定于所述驱动腔后端壁且与所述动力轴动力连接的电机,所述和驱动腔之间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向前延伸至所述升降腔内并穿过右侧所述透明板,所述传动杆与右侧所述透明板转动配合,所述传动杆前端与右侧所述摆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向后延伸至所述驱动腔内并固定安装有第八皮带轮,所述第八皮带轮和第六皮带轮通过第四皮带动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图像数据处理的行李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机体下端的三个转动销,所述转动销下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转动销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连接板均前后对称转动安装有轮子,所述连接板中部均被所述动力链条连接,所述动力链条与外部动力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机体移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