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景观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泉水的形成条件取决于地质结构、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不同的地质结构、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形成成分、形状均不相同的泉水。泉水按照泉水温度可以划分为温泉和常温泉,按照泉水是否常年流出可以划分为间歇泉和常流泉。泉水按照生成机理又可以划分成接触泉、侵蚀泉、溢出泉、岩溶泉、堤泉和断层泉等。由于泉水是从地下直接涌出的,所以泉水干净,菌落少,而且泉水因和地下岩石长时间接触,其中还含有大量微量元素,所以不仅是一种优异而珍贵的饮用水资源,而且也是非常良好的生活用水。例如著名的趵突泉就因为泉水的感官指标良好,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和镁元素而成为优异的饮用水资源和生活用水资源。由于泉水形成条件苛刻,所以泉水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水文资源,现有泉水处都已经建设为热门的旅游景点。
但是现有泉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规划而导致泉水资源过分被开发,泉水资源被污染等情况,而且泉水上游水资源补给点并未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下游泉水受到污染或者逐渐枯竭。而现有水景观设计方法中相关报道较少,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景观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所述水景观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调查泉水地下暗河流域和地上流域,调查地下暗河结构、历史变迁和暗河流域地质,根据泉水地下暗河流域分析泉水水源补给点,调查泉眼处流量数据,测量泉眼中冒出泉水中氮元素和磷元素的质量含量;通过调查地下暗河流域、地下暗河结构、历史变迁和暗河流域地质,能够分析出泉水水源补给点,从泉水源头把控泉水质量,提高泉水质量保护效果;
步骤二、在泉水补给点处划分出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调查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的气象资料,对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对泉水地上流域沿带进行植被保护;通过在泉水补给点划分出环境保护区域,并通过无水排放监管和植被保护措施保护补给点水资源环境;
步骤三、根据泉眼处出水流量,建立模型估算泉眼处各个季度接待旅客人数数量上限;通过建立模型估算出泉眼处各个季度接待旅客人数数量上限,能够有效保护泉眼处泉水的水质;
步骤四、在泉水周边设立凉亭、走廊、座椅、地灯和路灯等饰物;
步骤五、根据泉眼和地表水流趋势,设置引导警示牌,相邻引导警示牌的距离为500-700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一中流量数据包括每日流量数据,每年流量数据,季节性流量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二中以泉水补给点为中心,半径为10-15km区域为环境保护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工业用水排放管理、生活用水排放管理和植被环境保护。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各自设立一个独立的排污口,并且对排污口24h实时监察;所述植被环境保护具体操作为在泉水补给点水源处种植水葫芦或者睡莲。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二中泉水地上流域沿带植被保护具体操作为在泉水河流流域沿岸种植芦苇,种植密度为35-45棵/平方米,植被农药喷施和最近一次降雨之间间隔时间超过15天,通过在泉水地上流域沿带植被保护具体操作为在泉水河流流域沿岸种植芦苇,并且确保植被农药喷施和最近一次降雨之间间隔时间超过15天,能够通过植被的净化能力保护地上流域水资源水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三中水中氮元素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步骤三中水中磷元素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泉眼每日流出水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调查地下暗河流域、地下暗河结构、历史变迁和暗河流域地质,能够分析出泉水水源补给点,从泉水源头把控泉水质量,提高泉水质量保护效果。通过在泉水补给点划分出环境保护区域,并通过无水排放监管和植被保护措施保护补给点水资源环境。根据泉眼处出水流量,建立模型估算出泉眼处各个季度接待旅客人数数量上限,能够有效保护泉眼处泉水的水质。在泉水地上流域沿带植被保护具体操作为在泉水河流流域沿岸种植芦苇,并且确保植被农药喷施和最近一次降雨之间间隔时间超过15天,能够通过植被的净化能力保护地上流域水资源水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所述水景观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调查泉水地下暗河流域和地上流域,调查地下暗河结构、历史变迁和暗河流域地质,根据泉水地下暗河流域分析泉水水源补给点,调查泉眼处流量数据,测量泉眼中冒出泉水中氮元素和磷元素的质量含量;
步骤二、在泉水补给点处划分出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调查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的气象资料,对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对泉水地上流域沿带进行植被保护;
步骤三、根据泉眼处出水流量,建立模型估算泉眼处各个季度接待旅客人数数量上限;
步骤四、在泉水周边设立凉亭、走廊、座椅、地灯和路灯等饰物;
步骤五、根据泉眼和地表水流趋势,设置引导警示牌,相邻引导警示牌的距离为500-700m。
其中,步骤一中流量数据包括每日流量数据,每年流量数据,季节性流量数据。
其中,步骤二中以泉水补给点为中心,半径为10-15km区域为环境保护区域。
其中,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工业用水排放管理、生活用水排放管理和植被环境保护。
其中,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各自设立一个独立的排污口,并且对排污口24h实时监察;所述植被环境保护具体操作为在泉水补给点水源处种植水葫芦或者睡莲。
其中,步骤二中泉水地上流域沿带植被保护具体操作为在泉水河流流域沿岸种植芦苇,种植密度为35-45棵/平方米,植被农药喷施和最近一次降雨之间间隔时间超过15天。
其中,步骤三中水中氮元素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步骤三中水中磷元素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泉眼每日流出水量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调查泉水地下暗河流域和地上流域,调查地下暗河结构、历史变迁和暗河流域地质,分析泉水水源补给点,调查泉眼每日流量数据,并分析泉眼年流量规律和季节性流量规律,测量泉眼中冒出泉水中氮元素和磷元素的质量含量;
以泉水补给点为中心,半径为10-15km区域为环境保护区域,调查泉水补给点处的气象资料,在泉水补给点处的环境保护区域进行工业用水排放管理、生活用水排放管理和植被环境保护;具体操作为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各自设立一个独立的排污口,并且对排污口定期监察;所述植被环境保护具体操作为在泉水补给点水源处种植水葫芦或者睡莲;对泉水地上流域沿带进行植被保护,具体操作为在泉水河流流域沿岸种植芦苇,种植密度为35-45棵/平方米,所述植被农药喷施管理具体操作为确保农药喷洒和降雨之间间隔15天以上;
根据泉眼处出水流量,建立模型估算泉眼处各个季度接待旅客人数数量上限;水中氮元素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在泉水周边设立凉亭、走廊、座椅、地灯和路灯等饰物。
根据泉眼和地表水流趋势,设置引导警示牌,相邻引导警示牌的距离为500-700m。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景观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调查泉水地下暗河流域和地上流域,调查地下暗河结构、历史变迁和暗河流域地质,根据泉水地下暗河流域分析泉水水源补给点,调查泉眼处流量数据,测量泉眼中冒出泉水中氮元素和磷元素的质量含量;
步骤二、在泉水补给点处划分出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调查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的气象资料,对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对泉水地上流域沿带进行植被保护;
步骤三、根据泉眼处出水流量,建立模型估算泉眼处各个季度接待旅客人数数量上限;
步骤四、在泉水周边设立凉亭、走廊、座椅、地灯和路灯等饰物;
步骤五、根据泉眼和地表水流趋势,设置引导警示牌,相邻引导警示牌的距离为500-70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流量数据包括每日流量数据,每年流量数据,季节性流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以泉水补给点为中心,半径为10-15km区域为环境保护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给点环境保护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工业用水排放管理、生活用水排放管理和植被环境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各自设立一个独立的排污口,并且对排污口24h实时监察;所述植被环境保护具体操作为在泉水补给点水源处种植水葫芦或者睡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泉水地上流域沿带植被保护具体操作为在泉水河流流域沿岸种植芦苇,种植密度为35-45棵/平方米,植被农药喷施和最近一次降雨之间间隔时间超过15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水中氮元素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水中磷元素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于天然泉水保护的水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泉眼每日流出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