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氨酰-trna合成酶是人类疾病的新型作用靶标,广泛存在于原核及真核生物中,是蛋白质合成中的一类重要的蛋白。氨酰-trna合成酶作用机制分为两步:首先,氨基酸和atp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下反应,获得被活化、可水解的氨酰腺苷酸中间体。然后,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分子转移到其同源trna,获得的氨酰-trna作为底物参与在核糖体中进行的多肽合成。由于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特定氨基酸连接到对应的trna上,该反应是蛋白合成的第一步,决定了蛋白质的正确翻译,所以该酶对细胞的存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利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氨酰-trna合成酶间较大的进化差异,可以开发选择性高、副作用小的抗菌药物。苯并硼环类化合物是亮氨酰-trna合成酶抑制剂,该结构中的硼原子可以在亮氨酸-trna合成酶的编辑域与亮氨酸的trna末端的腺苷形成螺环加合物,作为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亮氨酰-trna合成酶的活性。开发新型的氨酰-trna合成酶抑制剂对于研发优良作用活性、低耐药性及高选择性的杀菌剂十分重要,目前,苯并硼环类药物研究集中于抗真菌、抗肿瘤等领域,已上市的抗真菌感染药kerydin的活性成分就是苯并硼环类化合物tavaborole。化学合成的氨酰-trna合成酶抑制剂主要有苄基苯基醚类、乙醇胺类、喹啉酮类、联苯取代的吡唑类及苯并硼环类。但是,尚未见苯并硼环类化合物关于农业病害防治领域的应用。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及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在杀菌方面的应用。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r与4、5、6或7位c相连,r为-r1或-l-r3,r’为-ch2-或-y-ch2-;其中,r1选自氢、卤素、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2-c8烯基、c2-c8卤代烯基、c2-c8炔基、c2-c8卤代炔基、c1-c8羟基烷基、c1-c8羟基卤代烷基、c2-c8羟基烯基、c2-c8羟基卤代烯基、c2-c8羟基炔基、c2-c8羟基卤代炔基、c1-c8烷氧基、c1-c8卤代烷氧基、c2-c8烯氧基、c2-c8卤代烯氧基、c2-c8炔氧基、c2-c8卤代炔氧基、c1-c8巯基烷基、c1-c8巯基卤代烷基、c2-c8巯基烯基、c2-c8巯基卤代烯基、c2-c8巯基炔基、c2-c8巯基卤代炔基、c1-c8烷硫基、c1-c8卤代烷硫基、c2-c8烯硫基、c2-c8卤代烯硫基、c2-c8炔硫基、c2-c8卤代炔硫基、c1-c8醛基烷基、c1-c8醛基卤代烷基、c2-c8醛基烯基、c2-c8醛基卤代烯基、c2-c8醛基炔基、c2-c8醛基卤代炔基、碳芳基、杂环基、氰基、硝基以及其他基团中的一种;所述其他基团为被1或多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氨基、羰基、硫代羰基、磺酰基、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硫代羰基氨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硫代羰基:氢、卤素、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2-c8烯基、c2-c8卤代烯基、c2-c8炔基、c2-c8卤代炔基、c1-c8羟基烷基、c1-c8羟基卤代烷基、c2-c8羟基烯基、c2-c8羟基卤代烯基、c2-c8羟基炔基、c2-c8羟基卤代炔基、c1-c8巯基烷基、c1-c8巯基卤代烷基、c2-c8巯基烯基、c2-c8巯基卤代烯基、c2-c8巯基炔基、c2-c8巯基卤代炔基、c1-c8烷氧基、c1-c8卤代烷氧基、c2-c8烯氧基、c2-c8卤代烯氧基、c2-c8炔氧基、c2-c8卤代炔氧基、c1-c8烷硫基、c1-c8卤代烷硫基、c2-c8烯硫基、c2-c8卤代烯硫基、c2-c8炔硫基、c2-c8卤代炔硫基、氰基或硝基;其中,l指桥链结构,选自o、s、chr4、nr5、coo、硫代羰基、磺酰基、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硫代羰基氨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或氨基硫代羰基,r4、r5独立选自氢、卤素、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2-c8烯基、c2-c8卤代烯基、c2-c8炔基、c2-c8卤代炔基、c1-c8羟基烷基、c1-c8羟基卤代烷基、c2-c8羟基烯基、c2-c8羟基卤代烯基、c2-c8羟基炔基、c2-c8羟基卤代炔基、c1-c8烷氧基、c1-c8卤代烷氧基、c2-c8烯氧基、c2-c8卤代烯氧基、c2-c8炔氧基、c2-c8卤代炔氧基、c1-c8巯基烷基、c1-c8巯基卤代烷基、c2-c8巯基烯基、c2-c8巯基卤代烯基、c2-c8巯基炔基、c2-c8巯基卤代炔基、c1-c8烷硫基、c1-c8卤代烷硫基、c2-c8烯硫基、c2-c8卤代烯硫基、c2-c8炔硫基、c2-c8卤代炔硫基、c1-c8醛基烷基、c1-c8醛基卤代烷基、c2-c8醛基烯基、c2-c8醛基卤代烯基、c2-c8醛基炔基或c2-c8醛基卤代炔基;其中,r3为碳芳基或杂环基;进一步地,r3选自氧硫杂环、吗啉、吡啶、嘧啶、哒嗪、喹啉、吡唑、噻唑、异噻唑、噻二唑、噻吩、呋喃、噁唑、异噁唑、噁二唑,以及这些杂环含氟、含氯的衍生物;其中,y与苯环相连,选自o、s、ch2、未取代或被1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氨基:卤素、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2-c8烯基、c2-c8卤代烯基、c2-c8炔基、c2-c8卤代炔基、c1-c8羟基烷基、c1-c8羟基卤代烷基、c2-c8羟基烯基、c2-c8羟基卤代烯基、c2-c8羟基炔基、c2-c8羟基卤代炔基、c1-c8烷氧基、c1-c8卤代烷氧基、c2-c8烯氧基、c2-c8卤代烯氧基、c2-c8炔氧基、c2-c8卤代炔氧基、c1-c8巯基烷基、c1-c8巯基卤代烷基、c2-c8巯基烯基、c2-c8巯基卤代烯基、c2-c8巯基炔基、c2-c8巯基卤代炔基、c1-c8烷硫基、c1-c8卤代烷硫基、c2-c8烯硫基、c2-c8卤代烯硫基、c2-c8炔硫基、c2-c8卤代炔硫基、c1-c8醛基烷基、c1-c8醛基卤代烷基、c2-c8醛基烯基、c2-c8醛基卤代烯基、c2-c8醛基炔基、c2-c8醛基卤代炔基、碳芳基或杂环基。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式(ⅲ)所示的结构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当r为-r1,r’为-ch2-时,所述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溴代苯甲醛或溴代苯甲酸类化合物或氰基取代的溴代甲苯类化合物与氯甲基甲醚反应,转换为羟基被甲氧基甲基保护的溴代苯甲醇类化合物,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最后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或当r为-r1,r’为-y-ch2-时,所述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由溴代苯甲醛类化合物发生维蒂希反应经水解后得到溴代苯乙醛类化合物,再与氯甲基甲醚反应,得到羟基被甲氧基甲基保护的溴代苯乙醇类化合物,最后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六元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或当r为l-r3,r’为-ch2-,l为s、o时,由(硫)酚类化合物ⅲ-9和2-溴-4-氟苯甲醛反应得到(硫)醚类化合物,再经硼氢化钠还原得ⅲ-12,然后ⅲ-12与氯甲基甲醚反应得ⅲ-13,最后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ⅲ-14。ⅲ-14也可由ⅲ-11在钯的催化下与双联频哪醇基二硼反应得ⅲ-15水解还原得到,合成路线如下:或当r为l-r3,r’为-ch2-,l为硫代羰基、磺酰基时,化合物ⅲ-14经高碘酸钠氧化分别得到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ⅲ-16和ⅲ-17,合成路线如下:或当r为l-r3,r’为-ch2-,l为羰基时,取代苯或杂环类化合物ⅲ-18和ⅲ-19发生傅克反应得化合物ⅲ-20,然后经溴代丁二酰亚胺溴代、与醋酸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化合物ⅲ-21,接着氧化得到化合物ⅲ-22,然后与乙二醇反应得化合物ⅲ-23,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化合物ⅲ-25,最后用沙瑞特试剂反应得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ⅲ-26,合成路线如下:或当r为l-r3,r’为-ch2-,l为羰基氨基、硫代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时,化合物ⅲ-27与不同的酰氯、硫代酰氯、磺酰氯偶联形成由l连接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ⅲ-28、ⅲ-29、ⅲ-30,合成路线如下:或当r为l-r3,r’为-ch2-,l为nh时,由碘代化合物ⅲ-31和化合物ⅲ-32,在叔丁氧羰基保护下形成醇类化合物ⅲ-35,然后再与3,4-二氢吡喃在吡啶存在下,形成四氢吡喃保护的醇羟基,最后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并形成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ⅲ-39,合成路线如下:或当r为l-r3,r’为-ch2-,l为ch2时,硼酸类化合物ⅲ-40和2-甲氧基-4-溴苯甲醛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ⅲ-42,再经三氟磺酸酐在三氯化铈和碘化钠作用下转化成三氟甲基磺酸盐ⅲ-44,经硼烷化后,最终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ⅲ-46,合成路线见下: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害领域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农作物病害为早疫病菌、赤霉病菌、纹枯病菌、灰霉病菌、腐霉病菌、斑点病菌、炭疽病菌、晚疫病菌和霜霉病菌中的一种或几种。上式给出的式(i)~(ⅲ)化合物的定义中,汇集所用术语一般定义如下:所谓的卤素是指氟、氯、溴或碘。所谓的烷基是指直链、支链或环状链形式,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环丙基、环丁基等基团。卤代烷基是指烷基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的基团,例如,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等。所谓的烯基是指直链、支链或环状链烯类,例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和不同的丁烯基、戊烯基和己烯基异构体。烯基还包括多烯类,如1,2-丙二烯基、2,4-己二烯基等。所谓的炔基是指直链、支链或环状链炔类,例如乙炔基、丙炔基、炔丙基等。所谓的烷氧基是指直链、支链或环状链烷基,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烷氧基是指烷氧基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的基团,例如,氯甲氧基、二氯甲氧基、三氯甲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氯氟甲氧基等。烯氧基是指直链、支链或环状链烯基,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烯氧基是指烯氧基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的基团。炔氧基是指直链、支链或环状链炔基,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炔氧基是指炔氧基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的基团。所谓的烷硫基是指直链、支链或环状链烷基,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烷硫基是指烷硫基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的基团,例如,氯甲硫基、二氯甲硫基、三氯甲硫基、氟甲硫基、二氟甲硫基、三氟甲硫基、氯氟甲硫基等。烯硫基是指直链、支链或环状链烯基,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烯硫基是指烯氧基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的基团。炔硫基是指直链、支链或环状链炔基,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卤代炔硫基是指炔硫基被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取代的基团。所谓的羟基烷基、巯基烷基和醛基烷基分别是指烷基被一个或多个羟基、巯基和醛基取代的基团。羟基烯基、巯基烯基和醛基烯基分别是指烯基被一个或多个羟基、巯基和醛基取代的基团。羟基炔基、巯基炔基和醛基炔基是指炔基被一个或多个羟基、巯基和醛基取代的基团。所谓的羰基氨基是指-co-nh-结构,磺酰基氨基是指-so2-nh-结构,亚磺酰基氨基是指-so-nh-结构,硫代羰基氨基是指-cs-nh-结构。氨基羰基是指-nh-co-结构,氨基磺酰基是指-nh-so2-结构,氨基亚磺酰基是指-nh-so-结构,氨基硫代羰基是指-nh-cs-结构。所谓的碳芳基是指以未取代或被1~4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构成的多元芳香基团,例如,1-甲基苯基、2-丙基萘基等。杂环基是指未取代或被1~4个基团取代的含1个或多个n、o、s杂原子的五元环或六元环。例如氧硫杂环、吗啉、吡喃、吡啶、嘧啶、哒嗪、喹啉、吡唑、噻唑、异噻唑、噻二唑、噻吩、呋喃、噁唑、异噁唑、噁二唑,以及这些杂环含卤素(氟、氯、溴、碘)的衍生物。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可以用表1~3中列出来的具体化合物来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仅限于这些化合物。表1表2表3本发明通式(i)化合物通常可由溴代苯甲醛或溴代苯甲酸类化合物i-1或氰基取代的溴代甲苯类化合物i-2与氯甲基甲醚反应,转换为羟基被甲氧基甲基保护的溴代苯甲醇类化合物i-3,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最后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i-4,合成路线下:本发明通式(ii)化合物,当y选自ch2时通常可由溴代苯甲醛类化合物ii-5发生维蒂希反应经水解后得到溴代苯乙醛类化合物ii-6,再与氯甲基甲醚反应,得到羟基被甲氧基甲基保护的溴代苯乙醇类化合物ii-7,最后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六元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ii-8,合成路线如下:本发明通式(ⅲ)化合物,当r3为被取代的苯基时可以用如下方法合成。l为s、o时,通常可由(硫)酚类化合物ⅲ-9和ⅲ-10反应得到(硫)醚类化合物ⅲ-11,再经硼氢化钠还原得ⅲ-12。然后ⅲ-12与氯甲基甲醚反应得ⅲ-13,最后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ⅲ-14。ⅲ-14也可由ⅲ-11在钯的催化下与双联频哪醇基二硼反应得ⅲ-15水解还原得到,合成路线如下:l为硫代羰基、磺酰基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可由相应的化合物ⅲ-14经高碘酸钠氧化分别得到化合物ⅲ-16和ⅲ-17,合成路线如下:l为羰基时,取代苯或杂环类化合物ⅲ-18和ⅲ-19发生傅克反应得化合物ⅲ-20,然后经溴代丁二酰亚胺溴代、与醋酸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化合物ⅲ-21氧化得化合物ⅲ-22,然后与乙二醇反应的化合物ⅲ-23,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化合物ⅲ-25,最后用沙瑞特试剂反应得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ⅲ-26,合成路线如下:l为羰基氨基、硫代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时,化合物ⅲ-27与不同的酰氯、硫代酰氯、磺酰氯偶联形成由l连接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ⅲ-28、ⅲ-29、ⅲ-30,合成路线如下:l为nh时,通常可由碘代化合物ⅲ-31和化合物ⅲ-32,在叔丁氧羰基保护下形成醇类化合物ⅲ-35,然后再与3,4-二氢吡喃在吡啶的存在下,形成四氢吡喃保护的醇羟基,最后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并形成ⅲ-39,合成路线如下:l为ch2时,通常可由硼酸类化合物ⅲ-40和2-甲氧基-4-溴苯甲醛ⅲ-41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ⅲ-42,再经三氟磺酸酐在三氯化铈和碘化钠作用下转化成三氟甲基磺酸盐ⅲ-44,经硼烷化后,最终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ⅲ-46,合成路线如下:本发明提供的如式(i)~(ⅲ)所示结构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具有杀菌的作用,对农作物病菌如早疫病菌、赤霉病菌、纹枯病菌、灰霉病菌、斑点病菌、炭疽病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化合物1的制备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2-溴-5-氟苯甲醇的制备取2-溴-5-氟苯甲醛(62.0g,293mmol)溶于甲醇(400ml),于0℃分批加入硼氢化钠(5.57g,147mmol)。室温下搅拌1h后,加入水,减压蒸馏除去一半的溶剂,用乙酸乙酯、水萃取体系萃取,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脱去溶剂得2-溴-5-氟苯甲醇。步骤b:1-溴-4-氟-2-((甲氧基甲氧基)甲基)苯的制备取2-溴-5-氟苯甲醇(60.8g,293mmol)以及二异丙基乙胺(61ml,0.35mol)溶于二氯甲烷中,于0℃加入氯甲基甲醚(27ml,0.35mol)后,过夜于室温下搅拌。加入水,混合物用三氯甲烷萃取,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洗涤,再以无水硫酸钠干燥。加压蒸馏脱去溶剂得1-溴-4-氟-2-((甲氧基甲氧基)甲基)苯。步骤c:中间体2-((甲氧基甲氧基)甲基)-4-氟苯硼酸的制备取1-溴-4-氟-2-((甲氧基甲氧基)甲基)苯(73.2g,293mmol)溶于四氢呋喃(400ml)中,在45min内,于-78℃加入正丁基锂(1.6m溶于己烷中,200ml)。5min后,硼酸三异丙酯(76.0ml,330mmol)在10min内加入完毕,反应1.5h后,得到中间体混合物。步骤d:化合物1的制备向上述中间体混合物中加入水和盐酸(6m,55ml),减压蒸馏至溶剂减少一半。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及水萃取后,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脱溶后,用异丙醚/己烷处理残留物,得白色粉末状化合物1(26.9g,产率60%),熔点:118-120℃。1hnmr(400mhz,dmso-d6)δ(ppm):9.22(s,1h),7.75(dd,j=8.0,5.9hz,1h),7.24(dd,j=9.5,1.8hz,1h),7.19–7.12(m,1h),4.96(s,2h)。化合物2~12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1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得到,其中化合物2-4苯环上取代基分别为6-f,5-cl和h。实施例2化合物13的制备化合物1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2-溴-5-氟苯乙醛的制备取2-溴-5-氟-苯甲醛(4.2g,20.0mmol)、甲氧基甲基三苯基氯化膦(8.5g,24.0mmol)以及叔丁基醇钾(2.8g,24.0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50ml),在室温下过夜搅拌。反应用盐酸(6m)中止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水洗涤两次以及用饱和氯化钠洗涤一次,最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脱去溶剂后,向残留物中加入四氢呋喃(60ml)和盐酸(6m),再加热回流8h。向混合物中加入水、乙醚萃取之,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减压蒸馏脱溶得2-溴-5-氟苯乙醛。步骤b:2-((甲氧基甲氧基)乙基)-1-溴-4-氟苯的制备取2-溴-5-氟苯乙醛(3.6g,16.6mmol)溶于甲醇(40ml),于0℃加入硼氢化钠(640mg,16.6mmol)并于室温下搅拌1h。加水至混合物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之。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经减压蒸馏脱溶后,向残留物中于0℃加入二氯甲烷(50ml)、二异丙基乙胺(3.5ml,20mmol)和氯甲基甲醚(1.5ml,20mmol),反应体系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再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氯仿萃取之,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经减压蒸馏脱溶后,产物用硅胶柱层析得到无色油状的2-((甲氧基甲氧基)乙基)-1-溴-4-氟苯。步骤c:化合物13的制备取2-((甲氧基甲氧基)乙基)-1-溴-4-氟苯(7.3g,29.3mmol)溶于四氢呋喃(40ml)中,在45min内,于-78℃加入正丁基锂(1.6m溶于己烷中,20ml)。5min后,硼酸三异丙酯(7.60ml,33.0mmol)在10min内加入完毕,经过1.5h后混合物恢复到室温。加入水和盐酸(6m,55ml),减压蒸馏至溶剂减少一半。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及水萃取后,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脱溶后,硅胶柱层析纯化产物(己烷:乙酸乙酯=2:1),将粗产品分散至戊烷中,搅碎后过滤得白色的固体产物化合物13(1.0g,产率:21%),熔点:77-82℃。1hnmr(300mhz,dmso-d6)δ(ppm):2.86(t,j=5.9hz,2h),4.04(t,j=5.9hz,2h),7.0-7.1(m,2h),7.69(dd,j=8.2,7.2hz,1h),8.47(s,1h)。化合物14和化合物15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2化合物13的制备方法得到。实施例3化合物25的制备化合物25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4-((3,4-二氯苯基)硫基)-2-溴苯甲醛的制备取2-溴-4-氟苯甲醛(1.0g,4.92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25ml),用冰水浴冷却至0℃。在氮气保护下,依次加入碳酸钾(2.0g,9.85mmol)和3,4-二氯苯硫醇(882mg,4.92mmol)。继续搅拌混合物2.5h后,再用冰水(25ml)处理。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有机层用水和饱和氯化钠洗涤,再以无水硫酸钠干燥。残留物用旋转蒸发仪脱溶,硅胶柱层析纯化产物得4-((3,4-二氯苯基)硫基)-2-溴苯甲醛纯品。步骤b:4-((3,4-二氯苯基)硫基)-2-溴苯甲醇的制备取4-((3,4-二氯苯基)硫基)-2-溴苯甲醛(400mg,1.10mmol)溶于甲醇(20ml)并用冰水浴冷却至0℃,向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钠(62mg,1.65mmol)。将反应物搅拌0.5h,然后加入饱和的碳酸氢钠。将反应混合物脱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分别用水和饱和氯化钠洗涤,最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浓缩得黏稠油状产物4-((3,4-二氯苯基)硫基)-2-溴苯甲醇。步骤c:(4-(甲氧基甲氧基)甲基)-3-溴苯基)(3,4-二氯苯基)硫醚的制备取4-((3,4-二氯苯基)硫基)-2-溴苯甲醇(4.3g,11.84mmol)溶于无水二氯甲烷(50ml)中,在氮气保护下,依次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7.32ml,41.45mmol)和氯甲基甲醚(1.91ml,26.05mmol)。将混合物于室温下过夜搅拌并用水(15ml)处理,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后,有机层用水和饱和氯化钠洗涤后,最后用无水硫酸铵干燥。残留物经旋转蒸发仪脱溶后,再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黏稠油状产物(4-(甲氧基甲氧基)甲基)-3-溴苯基)(3,4-二氯苯基)硫醚。步骤d:化合物25的制备取(4-(甲氧基甲氧基)甲基)-3-溴苯基)(3,4-二氯苯基)硫醚(2.4g,5.86mmol)溶于无水四氢呋喃(25ml)并冷却至-80℃。在氮气保护下,在20min内向溶液中滴加正丁基锂(1.6m,4.03ml,6.45mmol)。反应物于-80℃搅拌20min后,滴加硼酸三异丙酯(1.48ml,6.45mmol)。待反应混合物逐渐恢复至室温并于室温下过夜搅拌后,加入盐酸(6m,20ml)搅拌3h。混合物脱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最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残留物经旋转蒸发仪脱溶后,再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25(608mg,产率:33.3%),熔点:118-119℃。1hnmr(400mhz,dmso-d6)δ(ppm):9.28(s,1h),7.81(s,1h),7.60-7.45(m,4h),7.15(dd,j=8.4,2.0hz,1h),5.03(s,2h)。化合物26、27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3化合物25的制备方法得到。实施例4化合物28的制备取化合物25(200mg,0.64mmol)溶于水:甲醇(1:10)(15ml),加入高碘酸钠(688mg,3.21mmol),于60℃搅拌1h后,蒸去溶剂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水和饱和氯化钠洗涤,以无水硫酸钠干燥。粗产品经旋蒸后,重结晶纯化得化合物28(112.4mg,产率:53.5%),熔点:141-143℃。1hnmr(400mhz,dmso-d6)δ(ppm):9.39(s,1h),8.11(s,1h),7.99(d,j=2.0hz,1h),7.88-7.81(m,2h),7.69-7.60(m,2h),5.02(s,2h)。化合物29、30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4化合物28的制备方法得到。实施例5化合物31的制备取化合物25(260mg,0.83mmol)溶于水:甲醇(1:10)(15ml),加入高碘酸钠(894mg,4.17mmol),于60℃过夜搅拌后蒸去溶剂,以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水和饱和氯化钠洗涤,以无水硫酸钠干燥。粗产品经旋蒸后,重结晶纯化得化合物31(86mg,产率:30%),熔点:154-156℃。1hnmr(400mhz,dmso-d6)δ(ppm):9.49(s,1h),8.35(s,1h),8.20(s,1h),8.12(dd,j=8.4,2.0hz,1h),7.90(d,2h),7.68(d,1h),5.06(s,2h)。化合物32、33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5化合物31的制备方法得到。实施例6化合物34的制备化合物3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4-苯氧基-2-溴苯甲醛的制备取苯酚(6.95g,73.88mmol)、2-溴-4-氟苯甲醛(15g,73.88mmol)和碳酸钾(18g,0.13mol)溶于dmf(150ml)中,于100℃加热16h。混合物经热过滤后,滤饼以乙酸乙酯洗涤。于50℃用旋转蒸发仪蒸去溶剂,将残留物置于正戊烷中超声并过滤得4-苯氧基-2-溴苯甲醛。步骤b:4-苯氧基-2-溴苯甲醇的制备取4-苯氧基-2-溴苯甲醛(10.5g,37.89mmol)溶于甲醇(300ml),冰水浴冷却下分批加入硼氢化钠(7.2g,190.32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过夜搅拌,蒸发除去甲醇。将产物溶于水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干燥及蒸去溶剂得油状的4-苯氧基-2-溴苯甲醇。步骤c:2-((甲氧基甲氧基)甲基)-5-苯氧基溴苯的制备取4-苯氧基-2-溴苯甲醇(10.1g,36.18mmol)和n,n-二异丙基乙胺(11ml)溶于二氯甲烷(200ml),于室温下滴加氯甲氧基甲烷(4.1ml)。混合物在氮气保护下于室温过夜搅拌后,用碳酸氢钠洗涤、干燥并蒸去溶剂得黄色油状产物2-((甲氧基甲氧基)甲基)-5-苯氧基溴苯。步骤d:化合物34的制备取2-((甲氧基甲氧基)甲基)-5-苯氧基溴苯(11.7g,36.18mmol)和硼酸三异丙酯(9.6ml,41.60mmol)在氮气保护下溶于四氢呋喃,混合物冷却至-78℃,滴加正丁基锂(1.6m溶于己烷中,26ml)。移去冰水浴,反应混合物继续搅拌3h。加入盐酸(6m,20ml),浓缩溶剂。将残留物溶于甲醇和盐酸(6m)并回流1.5h,蒸去甲醇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产物经干燥蒸去溶剂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以己烷:乙酸乙酯(2:1)为洗脱剂洗脱,得白色固状化合物34(5.1g,产率:62.4%),熔点:95-99℃。1hnmr(300mhz,dmso-d6)δ(ppm):9.17(s,1h),7.43-7.35(m,3h),7.28(s,1h),7.19-7.09(m,2h),6.99(d,2h),4.96(s,2h)。化合物35、36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6化合物34的制备方法得到。实施例7化合物37的制备化合物37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4-苯甲酰基-2-溴甲苯的制备取三氯化铝(1.5g,11.0mmol)溶于苯(16ml),于室温下滴加4-甲基-3-溴苯甲酰氯(2.3g,10.0mmol)的苯溶液(8ml)。混合物于50℃搅拌2h后,用盐酸(3m,20ml)和饱和氯化钠(20ml)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产物经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后,以硅胶柱层析纯化得4-苯甲酰基-2-溴甲苯。步骤b:4-苯甲酰基-2-溴苯甲醇的制备取4-苯甲酰基-2-溴甲苯(2.7g,9.8mmol)于四氯化碳(50ml)中,加入溴代丁二酰亚胺(1.8g,9.8mmol)和过氧化苯甲酰(0.1g,0.5mmol),加热并过夜搅拌。残留物经旋转蒸发仪蒸去溶剂并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后得中间产物5-苯甲酰基-2-溴甲基溴苯。再取5-苯甲酰基-2-溴甲基溴苯(1.7g,4.83mmol)于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醋酸钠(2.0g,24.15mmol),混合物在60℃下过夜搅拌并加入冰水(50g)。沉淀过滤后,用水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乙酸(4-苯甲酰基-2-溴)苄酯。取乙酸(4-苯甲酰基-2-溴)苄酯(1.6g,4.9mmol)溶于甲醇(25ml),加入氢氧化钠(15%,5ml)并回流1h。混合物蒸去溶剂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经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后,再以硅胶柱层析纯化得4-苯甲酰基-2-溴苯甲醇。步骤d:4-苯氧基-2-溴苯甲醛的制备取4-苯甲酰基-2-溴苯甲醇(1.5g,5.15mmol)溶于二氯甲烷(30ml),加入氯铬酸吡啶盐(2.2g,10.3mmol)和硅藻土(2.5g),于室温下过夜搅拌。过滤后,产物经旋转蒸发仪蒸去溶剂并以硅胶柱层析纯化得4-苯氧基-2-溴苯甲醛。步骤e:[2-(4-(1,3-二氧戊环-2-基)-3-溴苯基)-2-苯基]-1,3-二氧戊环的制备取4-苯氧基-2-溴苯甲醛(1.3g,4.57mmol)溶于甲苯(50ml),加入乙二醇(2.8g,45.70mmol)和一水合对甲苯磺酸(69mg,0.36mmol),回流96h。混合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和饱和氯化钠洗涤,再以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去溶剂后得[2-(4-(1,3-二氧戊环-2-基)-3-溴苯基)-2-苯基]-1,3-二氧戊环。步骤f:(2-甲酰基-5-苯甲酰基)苯基硼酸的制备取[2-(4-(1,3-二氧戊环-2-基)-3-溴苯基)-2-苯基]-1,3-二氧戊环(0.5g,1.23mmol)溶于无水四氢呋喃(10ml),冷却至-80℃。在氮气保护下,在15min内向混合物中滴加正丁基锂(1.6m溶于己烷,0.88ml)。使反应混合物恢复到室温并于室温下过夜搅拌。加入盐酸(6m,6ml)后,继续搅拌2h,蒸去溶剂并以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产物蒸去溶剂后,以硅胶柱层析纯化得(2-甲酰基-5-苯甲酰基)苯基硼酸。步骤g:[6-(1-苯基-1-羟甲基)]-1,3-二氢-2,1-苯并氧杂硼-1-醇的制备取(2-甲酰基-5-苯甲酰基)苯基硼酸(0.8g,2.95mmol)溶于四氢呋喃(8ml)和水(0.5ml),于室温搅拌下加入硼氢化钠(0.2g,5.90mmol)。经过3h搅拌后,加入盐酸(3m,10ml)中止反应。混合物经蒸发、乙酸乙酯萃取及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去溶剂并重结晶纯化得[6-(1-苯基-1-羟甲基)]-1,3-二氢-1-羟基-2,1-苯并氧杂硼。步骤h:化合物37的制备取[6-(1-苯基-1-羟甲基)]-1,3-二氢-2,1-苯并氧杂硼-1-醇(0.2g,0.83mmol)溶于二氯甲烷(15ml),加入氯铬酸吡啶盐(0.5g,2.08mmol)和硅藻土(0.5g),将混合物在过滤前于室温下搅拌3h。产物经旋转蒸发仪蒸去溶剂后,重结晶得化合物37(0.15g,产率:76%)。熔点:137-139℃。1hnmr(400mhz,dmso-d6)δ(ppm):9.35(s,1h),8.12(s,1h),7.87(dd,j=8.0,1.6hz,1h),7.69(m,3h),7.57(m,3h),5.08(s,2h)。化合物38、39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7化合物37的制备方法得到。实施例8化合物40的制备取6-氨基-1,3-二氢-2,1-苯并氧杂硼-1-醇(500mg,3.36mmol)溶于乙腈(25ml),加入碳酸氢钠(845mg,10.1mmol)和苯甲酰氯(859μl,7.38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h,再用水中止反应,继续搅拌30min。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并用饱和碳酸氢钠、饱和氯化钠洗涤,最后以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下浓缩沉淀产物,经过滤和干燥后得化合物40(310mg,产率:36%),熔点:186-193℃。1hnmr(300mhz,cdcl3)δ(ppm):8.82(s,1h),8.0-7.60(m,4h),7.52-7.32(m,3h),7.25(dd,j=7.8hz,1h),5.00(s,2h)。化合物41、42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8化合物40的制备方法得到。实施例9化合物43的制备取6-氨基-1,3-二氢-2,1-苯并氧杂硼-1-醇(750mg,5.0mmol)溶于乙腈(25ml)中,加入碳酸钾(1.7g,12.6mmol)和苯磺酰氯(710μl,5.5mmol)。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h,再用水中止反应,继续搅拌30min。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并用饱和氯化钠洗涤,以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下浓缩沉淀产物,经过滤和干燥后得棕黄色固状化合物43(565.0mg,产率:39%),熔点:175-184℃。1hnmr(300mhz,cdcl3)δ(ppm):7.68(d,j=7.8hz,2h),7.44(d,j=6.9hz,1h),7.40-7.17(m,4h),7.13(d,j=7.8hz,1h),4.94(s,2h)。化合物44、45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9化合物43的制备方法得到。实施例10化合物46的制备化合物46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4-苯氨基-2-溴甲苯的制备取碘化苯(4.4g,21,56mmol)、4-甲基-3-溴苯胺(4.0g,21,56mmol)和二甲亚砜(50ml)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依次加入碘化亚铜(0.8g,4.31mmol),l-脯氨酸(1.0g,8.61mmol)和叔丁氧基钠(4.1g,43.13mmol)。反应体系于50℃搅拌48h,加入冰(100.0g)并用乙酸乙酯萃取,以无水硫酸钠干燥。产物经旋蒸、硅胶柱层析纯化后得4-苯氨基-2-溴甲苯。步骤b:n-(4-甲基-3-溴苯基)-n-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的制备取4-苯氨基-2-溴甲苯(3.2g,12.44mmol)溶于四氢呋喃(60ml),于-80℃在30min内滴加六甲基二硅基胺基锂(27.4ml,27.4mmol),继续搅拌30min,在10min内滴加二碳酸二叔丁酯(6.0g,27.4mmol),在室温下反应14h。混合物蒸发得粗产品,经硅胶柱层析后得n-(4-甲基-3-溴苯基)-n-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步骤c:n-(4-羟甲基-3-溴苯基)-n-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的制备取n-(4-甲基-3-溴苯基)-n-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4.3g,11.88mmol)溶于四氯甲烷(300ml),加入溴代丁二酰亚胺(2.5g,14.25mmol)和过氧化苯甲酰(0.3g,1.19mmol),回流20h。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过滤,滤液真空下蒸发得粗产品,再经硅胶柱层析得中间产物n-(3-溴-4-溴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甲酸叔丁基酯。取该中间产物(2.65g,6.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50ml),加入醋酸钠(2.5g,30mmol),于70℃搅拌5h。向混合物加入冰(100.0g)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去溶剂得乙酸中间体。取乙酸中间体(2.5g,5.95mmol)溶于甲醇(50ml),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8%,15ml),回流1h。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饱和氯化钠洗涤,再以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去溶剂得n-(4-羟甲基-3-溴苯基)-n-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步骤d:n-(4-(四氢吡喃-2-氧基甲基)-3-溴苯基)-n-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的制备取n-(4-羟甲基-3-溴苯基)-n-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2.1g,5.55mmol)溶于二氯甲烷(50ml),依次加入3,4-二氢吡喃(0.9g,11.11mmol)、吡啶(28mg,0.35mmol)和一水合对甲苯磺酸(53mg,0.28mmol),于室温下反应48h。混合物经水、饱和氯化钠洗涤,再以无水硫酸钠干燥。产物蒸去溶剂后,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n-(4-(四氢吡喃-2-氧基甲基)-3-溴苯基)-n-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步骤e:6-(n-叔丁氧羰基-n-苯基氨基)-1,3-二氢-2,1-苯并氧杂硼-1-醇的制备取n-(4-(四氢吡喃-2-氧基甲基)-3-溴苯基)-n-苯基氨基甲酸叔丁酯(2.6g,5.54mmol)溶于无水四氢呋喃中,在氮气保护下在20min内于-80℃滴加正丁基锂(1.6m溶于己烷,3.98ml),继续搅拌20min,在10min内加入硼酸三异丙酯(1.47ml,6.37mmol)。混合物逐渐恢复到室温后,过夜搅拌。加入盐酸(6m,10ml)并搅拌1h,蒸去四氢呋喃,残留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和饱和氯化钠洗涤,再以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硼酸中间产物,取该中间产物(0.6g,1.50mmol)溶于乙醇(20ml)中,加入吡啶(35.0mg,0.45mmol)和一水合对甲苯磺酸(85.0mg,0.45mmol),于50℃下反应4h,蒸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50ml)并用水和饱和氯化钠洗涤,最后以无水硫酸钠干燥。粗产品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6-(n-叔丁氧羰基-n-苯基氨基)-1,3-二氢-2,1-苯并氧杂硼-1-醇。步骤f:化合物46的制备取6-(n-叔丁氧羰基-n-苯基氨基)-1,3-二氢-2,1-苯并氧杂硼-1-醇(150.0mg,0.46mmol)溶于二氯甲烷(10ml),在氮气保护下于0℃滴加三氟乙酸(0.4ml,5.38mmol),待混合物缓慢恢复至室温并搅拌3h,加入饱和碳酸氢钠中和反应体系。分离有机层,以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去溶剂并以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纯化得化合物46(13.2mg,产率:13%),熔点:108-110℃。1hnmr(300mhz,dmso-d6)δ(ppm):9.07(s,1h),8.12(s,1h),7.50(s,1h),7.22(m,4h),7.05(d,j=8.1hz,2h),6.80(d,j=7.2hz,1h),4.91(s,2h)。化合物47、48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10化合物46的制备方法得到。实施例11化合物49的制备化合物49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4-苄基-2-甲氧基苯甲醛的制备取苄基硼酸(2.15g,10mmol)、2-甲氧基-4-溴苯甲醛(2.44g,18mmol)、[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1.46g,2mmol)、氟化铯(3.02g,20mmol)和碳酸钾(4.14g,30mmol)溶于二氧六环(30ml),排除空气10min并于80℃加热16h,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酸乙酯稀释,最后以硅藻土过滤浓缩。粗产品经硅胶柱层析后得4-苄基-2-甲氧基苯甲醛。步骤b:4-苄基-2-羟基苯甲醛的制备取4-苄基-2-甲氧基苯甲醛(1.14g,5mmol)、三氯化铈(1.85g,7.5mmol)和碘化钠(1.13g,7.5mmol)溶于氰化甲烷(20ml),回流18h,用乙酸乙酯稀释并用无水硫代硫酸钠洗涤,干燥后浓缩得4-苄基-2-羟基苯甲醛。步骤c:4-苄基-2-三氟甲磺酸基苯甲醛的制备取4-苄基-2-羟基苯甲醛(0.44g,2.08mmol)溶于二氯甲烷(10ml),溶液冷却至-78℃,加入三乙胺(0.68ml,6.24mmol)和三氟甲磺酸酐(0.40ml,3.12mmol)。混合物在-78℃下搅拌30min,用水(2ml)中止反应、二氯甲烷(50ml)稀释及盐酸(1m,20ml)洗涤,干燥后浓缩得4-苄基-2-三氟甲磺酸基苯甲醛。步骤d:4-苄基-2-(4,4,5,5-四甲基-[1,3,2]二氧代硼戊烷-2-基苯甲醛的制备取4-苄基-2-三氟甲磺酸基苯甲醛(0.68g,2.08mmol)、双联频哪醇基二硼(0.80g,3.12mmol)、[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0.31g,0.42mmol)和醋酸钾(0.61g,6.24mmol)溶于二氧六环(15ml),在80℃下反应16h后冷却至室温,再用乙酸乙酯稀释,以硅藻土为介质过滤浓缩,粗产品经柱层析纯化后得4-苄基-2-(4,4,5,5-四甲基-[1,3,2]二氧代硼戊烷-2-基苯甲醛。步骤e:化合物49的制备取4-苄基-2-(4,4,5,5-四甲基-[1,3,2]二氧代硼戊烷-2-基苯甲醛(0.61g,1.89mmol)溶于甲醇(10ml)和四氢呋喃(10ml)中,分批加入硼氢化钠(0.16g,4.17mmol)。混合物于0℃搅拌30min,用盐酸(6m,0.5ml)中止反应并以水(20ml)稀释,继续在室温下搅拌1h。收集固体产物并用水(10ml)洗涤,真空下干燥得化合物49(290mg,产率:68%),熔点:173-175℃。1hnmr(300mhz,cdcl3)δ(ppm):7.56(s,1h),7.35-7.22(m,4h),7.22-7.13(m,3h),5.06(s,2h),4.01(s,2h)。化合物50、51的合成均可参照实施例11化合物49的制备方法得到。实验例:生物活性测试实例本发明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测试方法如下: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常见的6种农业真菌草莓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苹果斑点病菌进行了初步抑菌活性测定,并对其中部分抑制率较高的化合物进行ec50毒力测定。具体操作为:测试用的6种真菌在抑菌测试之前需在pda培养基上活化一次,并在25℃下培养2-8天,菌丝边缘用直径5mm打孔器打孔以做备用。称取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并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配制成相应浓度的供试液,一般浓度为ppm级别。向培养基中取配制好的供试液、硫酸链霉素,并以无供试品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作为对照品,将6种真菌分别接种至相应的已灭菌的培养基中,然后置于25℃培养箱培养。培养期间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测定真菌在不同供试品存在下的生长情况。生物活性测试所用6种真菌的名称及简称见表4表4普通名拉丁名本文简称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reaa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c菌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zeaed菌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e菌黄瓜炭疽病菌cucumberanthraxg菌苹果斑点病菌alternarialeafspoth菌实施例中部分化合物初筛测试结果及ec50毒力测定结果见表5和表6(真菌名称以简称代表,表6中的蛇床子素、啶酰菌胺和多菌灵为已上市的杀菌剂对照)表5表6从表5和表6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上述化合物均表现很好的杀菌效果,在低浓度时均可以对农作物真菌表现出抑制活性。对于某些菌类,这些化合物甚至比蛇床子素、啶酰菌胺和多菌灵的抑菌效果要好,具有杀菌广谱性。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具有杀灭农作物病菌的作用,作为一种亮氨酰-trna合成酶抑制剂,利用原核和真核生物的进化差异,该类物质有较高的选择性、安全性,是一类潜在的广谱、安全、高效的杀菌物质。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涉及的化合物及其用途。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类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中,r与4、5、6或7位c相连,r为-r1或-l-r3,r’为-ch2-或-y-ch2-;
其中,r1选自氢、卤素、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2-c8烯基、c2-c8卤代烯基、c2-c8炔基、c2-c8卤代炔基、c1-c8羟基烷基、c1-c8羟基卤代烷基、c2-c8羟基烯基、c2-c8羟基卤代烯基、c2-c8羟基炔基、c2-c8羟基卤代炔基、c1-c8烷氧基、c1-c8卤代烷氧基、c2-c8烯氧基、c2-c8卤代烯氧基、c2-c8炔氧基、c2-c8卤代炔氧基、c1-c8巯基烷基、c1-c8巯基卤代烷基、c2-c8巯基烯基、c2-c8巯基卤代烯基、c2-c8巯基炔基、c2-c8巯基卤代炔基、c1-c8烷硫基、c1-c8卤代烷硫基、c2-c8烯硫基、c2-c8卤代烯硫基、c2-c8炔硫基、c2-c8卤代炔硫基、c1-c8醛基烷基、c1-c8醛基卤代烷基、c2-c8醛基烯基、c2-c8醛基卤代烯基、c2-c8醛基炔基、c2-c8醛基卤代炔基、碳芳基、杂环基、氰基、硝基以及其他基团中的一种;
所述其他基团为被1或多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氨基、羰基、硫代羰基、磺酰基、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硫代羰基氨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或氨基硫代羰基:氢、卤素、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2-c8烯基、c2-c8卤代烯基、c2-c8炔基、c2-c8卤代炔基、c1-c8羟基烷基、c1-c8羟基卤代烷基、c2-c8羟基烯基、c2-c8羟基卤代烯基、c2-c8羟基炔基、c2-c8羟基卤代炔基、c1-c8巯基烷基、c1-c8巯基卤代烷基、c2-c8巯基烯基、c2-c8巯基卤代烯基、c2-c8巯基炔基、c2-c8巯基卤代炔基、c1-c8烷氧基、c1-c8卤代烷氧基、c2-c8烯氧基、c2-c8卤代烯氧基、c2-c8炔氧基、c2-c8卤代炔氧基、c1-c8烷硫基、c1-c8卤代烷硫基、c2-c8烯硫基、c2-c8卤代烯硫基、c2-c8炔硫基、c2-c8卤代炔硫基、氰基和硝基;
其中,l选自-o-、-s-、-chr4-、-nr5-、-coo-、硫代羰基、磺酰基、羰基氨基、磺酰基氨基、硫代羰基氨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或氨基硫代羰基,r4、r5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2-c8烯基、c2-c8卤代烯基、c2-c8炔基、c2-c8卤代炔基、c1-c8羟基烷基、c1-c8羟基卤代烷基、c2-c8羟基烯基、c2-c8羟基卤代烯基、c2-c8羟基炔基、c2-c8羟基卤代炔基、c1-c8烷氧基、c1-c8卤代烷氧基、c2-c8烯氧基、c2-c8卤代烯氧基、c2-c8炔氧基、c2-c8卤代炔氧基、c1-c8巯基烷基、c1-c8巯基卤代烷基、c2-c8巯基烯基、c2-c8巯基卤代烯基、c2-c8巯基炔基、c2-c8巯基卤代炔基、c1-c8烷硫基、c1-c8卤代烷硫基、c2-c8烯硫基、c2-c8卤代烯硫基、c2-c8炔硫基、c2-c8卤代炔硫基、c1-c8醛基烷基、c1-c8醛基卤代烷基、c2-c8醛基烯基、c2-c8醛基卤代烯基、c2-c8醛基炔基或c2-c8醛基卤代炔基;
其中,r3为碳芳基或杂环基;
其中,y与苯环相连,选自-o-、-s-、-ch2-、未取代或被1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氨基:卤素、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2-c8烯基、c2-c8卤代烯基、c2-c8炔基、c2-c8卤代炔基、c1-c8羟基烷基、c1-c8羟基卤代烷基、c2-c8羟基烯基、c2-c8羟基卤代烯基、c2-c8羟基炔基、c2-c8羟基卤代炔基、c1-c8烷氧基、c1-c8卤代烷氧基、c2-c8烯氧基、c2-c8卤代烯氧基、c2-c8炔氧基、c2-c8卤代炔氧基、c1-c8巯基烷基、c1-c8巯基卤代烷基、c2-c8巯基烯基、c2-c8巯基卤代烯基、c2-c8巯基炔基、c2-c8巯基卤代炔基、c1-c8烷硫基、c1-c8卤代烷硫基、c2-c8烯硫基、c2-c8卤代烯硫基、c2-c8炔硫基、c2-c8卤代炔硫基、c1-c8醛基烷基、c1-c8醛基卤代烷基、c2-c8醛基烯基、c2-c8醛基卤代烯基、c2-c8醛基炔基、c2-c8醛基卤代炔基、碳芳基或杂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i)~(iii)中任一所示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3选自未取代或被1~4个独立选自以下基团取代的碳芳基或杂环基:卤素、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2-c8烯基、c2-c8卤代烯基、c2-c8炔基、c2-c8卤代炔基、c1-c8羟基烷基、c1-c8羟基卤代烷基、c2-c8羟基烯基、c2-c8羟基卤代烯基、c2-c8羟基炔基、c2-c8羟基卤代炔基、c1-c8烷氧基、c1-c8卤代烷氧基、c2-c8烯氧基、c2-c8卤代烯氧基、c2-c8炔氧基、c2-c8卤代炔氧基、c1-c8巯基烷基、c1-c8巯基卤代烷基、c2-c8巯基烯基、c2-c8巯基卤代烯基、c2-c8巯基炔基、c2-c8巯基卤代炔基、c1-c8烷硫基、c1-c8卤代烷硫基、c2-c8烯硫基、c2-c8卤代烯硫基、c2-c8炔硫基、c2-c8卤代炔硫基、c1-c8醛基烷基、c1-c8醛基卤代烷基、c2-c8醛基烯基、c2-c8醛基卤代烯基、c2-c8醛基炔基、c2-c8醛基卤代炔基;
其中,杂环基选自氧硫杂环、吗啉、吡喃、吡啶、嘧啶、哒嗪、喹啉、吡唑、噻唑、异噻唑、噻二唑、噻吩、呋喃、噁唑、异噁唑、噁二唑,或这些杂环含卤素的衍生物。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r为-r1,r’为-ch2-时,所述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溴代苯甲醛或溴代苯甲酸类化合物或氰基取代的溴代甲苯类化合物与氯甲基甲醚反应,转换为羟基被甲氧基甲基保护的溴代苯甲醇类化合物,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最后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
或当r为-r1,r’为-y-ch2-时,所述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由溴代苯甲醛类化合物发生维蒂希反应经水解后得到溴代苯乙醛类化合物,再与氯甲基甲醚反应得到羟基被甲氧基甲基保护的溴代苯乙醇类化合物,最后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六元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r为l-r3,r’为-ch2-,l为s或o时,由(硫)酚类化合物和2-溴-4-氟苯甲醛反应得到(硫)醚类化合物,再经硼氢化钠还原得iii-12,然后iii-12与氯甲基甲醚反应得iii-13,最后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iii-14;
或当r为l-r3,r’为-ch2-,l为硫代羰基或磺酰基时,化合物iii-14经高碘酸钠氧化分别得到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iii-16和iii-17;
或当r为l-r3,r’为-ch2-,l为羰基时,取代苯或杂环类化合物iii-18和iii-19发生傅克反应得化合物iii-20,然后经溴代丁二酰亚胺溴代、与醋酸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化合物iii-21氧化得化合物iii-22,接着与乙二醇反应得化合物iii-23,再与硼酸三异丙酯在正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剂中低温反应使硼原子连接在苯环上,在盐酸中脱保护,自发成环得到相应的化合物iii-25,最后用沙瑞特试剂反应得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iii-26;
或当r为l-r3,r’为-ch2-,l为羰基氨基、硫代羰基氨基或磺酰基氨基时,化合物iii-27与不同的酰氯、硫代酰氯、磺酰氯偶联形成由l连接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iii-28、iii-29、iii-30;
或当r为l-r3,r’为-ch2-,l为nh时,由碘代化合物iii-31和化合物iii-32,在叔丁氧羰基保护下形成醇类化合物iii-35,然后再与3,4-二氢吡喃在吡啶存在下,形成四氢吡喃保护的醇羟基,最后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并形成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iii-39;
或当r为l-r3,r’为-ch2-,l为ch2时,硼酸类化合物iii-40和2-甲氧基-4-溴苯甲醛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iii-42,再经三氟磺酸酐在三氯化铈和碘化钠作用下转化成三氟甲基磺酸盐iii-44,经硼烷化后,最终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相应的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iii-46。
6.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苯并氧杂硼类-1-醇类化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害领域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病害为早疫病菌、赤霉病菌、纹枯病菌、灰霉病菌、腐霉病菌、斑点病菌、炭疽病菌、晚疫病菌和霜霉病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苯并氧杂硼‑1‑醇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可以有效地控制番茄早疫病、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草莓灰霉病、苹果斑点病、黄瓜炭疽病等农作物病害,在低浓度下即可获得优异的抑菌效果,且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该类化合物作为亮氨酰‑tRNA合成酶抑制剂,利用病菌和真核生物的氨酰‑tRNA合成酶的进化差异,在杀灭病菌的同时,对非靶标生物具有很高安全性,在农业上可用作杀菌剂。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智;刘畅;施展;章维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2.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