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窑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
背景技术:
隧道窑炉,是供催化剂、陶瓷等产品在氢气保护气氛中连续烧成之用,具有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节能等优点,因此大部分陶瓷生产都采用隧道窑烧成,隧道窑炉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隧道窑炉在使用时,烟气在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会直接排入大气中。
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隧道窑炉的烟气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目前的隧道窑炉都需要配备烟气处理装置使排放的烟气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875952u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隧道窑炉,其包括窑炉和设置在窑炉顶部的烟囱,烟囱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尾气过滤装置,其中尾气过滤装置包括有活性炭过滤器。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案中,烟气直接通至尾气过滤装置上,尾气过滤装置负荷较大,其活性炭滤芯更换地频率较高,成本较为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能够在活性炭滤芯过滤前先对尾气进行初步处理,降低活性炭滤芯的过滤负荷。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包括窑体以及通过管道连接在窑体上对尾气进行处理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粗过滤器和细过滤器,所述粗过滤器包括密闭的蓄水箱体,所述窑体上具有伸入蓄水箱体内水中的输气管,所述蓄水箱体另一侧设置有位于水位上方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细过滤器相连,所述蓄水箱体底部的两侧设置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且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水流速度相同,所述细过滤器包括有过滤罐体以及设置在过滤罐体内的活性炭滤芯,所述出气管送入的尾气经过活性炭滤芯后再从过滤罐体排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窑体中排出的尾气先通过粗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尾气中一些易溶于水中的杂质能够直接被水所吸附,尾气经过水的初步过滤吸附后从出气管中排出,再经过细过滤器,细过滤器中的活性炭滤芯能够将尾气中的有害微粒进行吸附,使排出的尾气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同时水能够对窑体的尾气进行冷却,降低尾气的温度,从而更有利于活性炭对微粒的吸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设置能够保证蓄水箱体内部水进行更换流动,从而更好地对尾气进行降温以及杂质的吸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罐体内部设置有上下分隔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并通过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分隔形成上中下三个区间,其中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之间为供活性炭滤芯放置的过滤区间,所述过滤罐体的一侧壁上还设置控制过滤区间开闭的封板,所述出气管伸至过滤罐体内部并由上至下连接第一分隔板同时与过滤区间连通,所述第二分隔板上密布开设有若干孔隙小于活性炭滤芯的透气孔,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还设置有连通上下两个区间的通气管,所述过滤罐体顶部还设置有供过滤后尾气排出的排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活性炭滤芯的更换可以通过封板的开闭进行更换,出气管通入的尾气进入过滤区间进行过滤之后再通过第二分隔板底部的区间,随后通过通气管向上送至第一分隔板上方的区间内再通过排气管排走,实现对于尾气的深度清洁。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罐体内盛有水,且水位高度高于第一分隔板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过滤罐体内部盛水,在经过活性炭过滤后的尾气,能够在水中进行二次冷却再从排气管中排出,降低了从排气管中排出的尾气温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气管设置有至少两根,且设置在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的边沿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至少两根通气管,能够方便第一分隔板上端以及第二分隔板下端两个区间内的气体和液体的同时流动;同时通过将通气管设置在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的边沿位置,能够避免由于通气管的存在对活性炭滤芯的更换造成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气管上连接有一水流进管,所述过滤罐体内还设置有与出气管连通的水流管,所述水流管一端与出气管连通,另一端向上穿出过滤罐体随后弯折向下延伸,所述过滤罐体的一侧设置有供水流管该端插入的水封桶,所述出气管、水流进管和水流管均设置有控制其开闭的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尾气处理时,水流进管和水流管均处于关闭状态,出气管送气,随着尾气处理的进行,活性炭吸附的杂质量增多,其孔隙变小过滤能力下降,出气管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够将尾气排出,此时需要进行反冲洗对活性炭进行清洗;反冲洗过程具体为,关闭出气管阀门,打开水流进管和水流管的阀门,使水流进管进水,与此同时过滤罐体内的水流至过滤区间内并与水流进管的进水汇合,水流进管的进水速度远大于第二分隔板上透气孔的透水速度,因此水流管的水位迅速上升并在最高处转向流入水封桶中形成虹吸现象,待虹吸形成后关闭水流进管的阀门能够形成对于活性炭的反冲洗,对活性炭起到清洁效果;待反冲洗结束后,重新关闭水流管的阀门,打开水流进管的阀门为过滤罐体补水;补水结束后再此关闭水流管的阀门,打开出气管的阀门进行尾气过滤。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出气管阀门的前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压力表能够对出气管管道内的压力进行读数,随着压力表读数的不断增加能够得出活性炭滤芯的过滤能力不断下降,从而能够方便对活性炭滤芯的过滤能力进行实时检测。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流管的最高处位置还连接有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伸至过滤罐体内部且位于第一分隔板的上方,所述过滤罐体内部的水位高于气压平衡管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气压平衡管,反冲洗时过滤罐体内的水位会持续下降,待水位低于气压平衡管的高度之后,即可通过气压平衡管实现气压的平衡。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流进管上位于气压平衡管和阀门之间设置有真空排气管,所述真空排气管一端与水流进管连通,另一端向下伸入水封桶内且与水流进管的最低端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真空排气管,当水位高度高于真空排气管的位置后,能够沿着真空排气管流过并将真空排气管中的空气全部排出形成真空环境,从而方便水流管中的空气通过气压差一并带走。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蓄水箱体内设置有水平的隔离板,并通过隔离板分隔形成上部的透气区和下部的蓄水区,所述输气管由上至下穿过隔离板连通至蓄水区,所述隔离板远离输气管的一侧开设有连通透气区和蓄水区的气流通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离板的设置,输气管与隔离板连接直接将输气管送来的尾气通至蓄水区内的蓄水中,再通过隔离板上的气流通口向上流至透气区,再通过出气管流出,增大了尾气在水中的停留时间,使得尾气中的易溶于水的微粒能够更快地被溶于水中,同时起到更好地降温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蓄水箱体上还设置有对其液位进行检测的液位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计的设置能够对蓄水箱体内的液位进行测量,从而方便控制进水量和出水量对蓄水箱体内的液位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从窑体中排出的尾气先通过粗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尾气中一些易溶于水中的杂质能够直接被水所吸附,尾气经过水的初步过滤吸附后从出气管中排出,再经过细过滤器,细过滤器中的活性炭滤芯能够将尾气中的有害微粒进行吸附,使排出的尾气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同时水能够对窑体的尾气进行冷却,降低尾气的温度,从而更有利于活性炭对微粒的吸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设置能够保证蓄水箱体内部水进行更换流动,从而更好地对尾气进行降温以及杂质的吸附;
2.通过在细过滤器内盛水同时设置反冲洗装置,能够实现对活性炭滤芯的清洗,增长活性炭滤芯的使用寿命;
3.通过压力表的设置,能够方便对出气管管道内的压力进行读数,随着压力表读数的不断增加能够得出活性炭滤芯的过滤能力不断下降,从而能够方便对活性炭滤芯的过滤能力进行实时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粗过滤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细过滤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窑体;11、输气管;12、风机;2、粗过滤器;21、蓄水箱体;22、隔离板;221、气流通口;23、透气区;24、蓄水区;241、进水管道;242、出水管道;25、液位计;3、细过滤器;31、过滤罐体;32、第一分隔板;33、第二分隔板;34、过滤区间;35、通气管;36、水流管;361、气压平衡管;362、真空排气管;37、封板;38、排气管;4、出气管;5、水流进管;6、水封桶;7、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包括窑体1以及通过管道连接在窑体1上对尾气进行处理的过滤装置。
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粗过滤器2和细过滤器3,从窑体1内排出的尾气通过管道依次通过粗过滤器2和细过滤器3过滤后再排出,管道内部设置有对尾气进行抽送的风机12,且风机12为耐高温的窑炉风机,窑炉风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且不是本发明的新创点,故不对其多做赘述。
参照图2,粗过滤器2包括密闭的蓄水箱体21,蓄水箱体21内设置将蓄水箱体21上下分隔的隔离板22,并通过隔离板22将蓄水箱体21分隔形成上部的透气区23和下部的蓄水区24,窑体1上具有伸入蓄水箱体21内且由上至下穿过隔离板22伸至蓄水区24内输气管11,输气管11连接在隔离板22的一侧,隔离板22远离输气管1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透气区23与蓄水区24的气流通口221,蓄水箱体21内的盛有水,且水位的高度高于隔离板22的高度,透气区23于水位之上连接有出气管4并通过出气管4与细过滤器3相连,从窑体1内抽送而来的尾气通过蓄水箱体21的水再从出气管4送出,能够将易溶于水的杂质和微粒进行拦截,从而实现对于尾气的初步过滤。
蓄水箱体21于蓄水区24的两侧设分别设置有进水管道241和出水管道242,且靠近输气管11的一侧为进水管道241,进水管道241和出水管道242上均连接对其流量进行调节的阀门,并通过阀门控制进水管道241的流量与出水管道242的流量基本保持一致。蓄水箱体21上还连接有对其水位进行检测的液位计25,从而方便对进水管道241和出水管道242的阀门进行调节,使蓄水箱体21内的水位始终高于隔离板22并低于出气管4的高度。
参照图1和图3,细过滤器3包括过滤罐体31以及设置过滤罐体31内的活性炭滤芯,过滤罐体31内部设置有上下分隔的第一分隔板32和第二分隔板33,过滤罐体31通过第一分隔板32和第二分隔板33分隔形成上中下三个区间,其中第一分隔板32和第二分隔板33之间为供活性炭滤芯放置的过滤区间34,过滤罐体3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控制过滤区间34开闭的封板37,通过封板37的开闭可以对过滤区间34内的活性炭滤芯进行更换。
出气管4伸至过滤罐体31内部并由上至下与第一分隔板32相连,同时与过滤区间34相连通,出气管4与第一分隔板32连接的端口处设置有挡板41,挡板41与第二分隔板33上密布开设有若干孔隙小于活性炭滤芯的透气孔,出气管4中送出的尾气经过过滤区间34内活性炭滤芯的过滤后再通过透气孔向下流出。
第一分隔板32和第二分隔板33之间还设置有将上下两个区间连通的通气管35,通气管35设置有至少两根且分布在第一分隔板32和第二分隔板33的边沿处,过滤罐体3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供过滤后尾气排出的排气管38,经过过滤后送入下部区间内的尾气可以通过通气管35向上流动并最终通过排气管38排出。
出气管4位于过滤罐体31外部的一段设置有控制其开闭的阀门,同时于阀门和蓄水箱体21之间同样设置有风机,阀门与过滤罐体31之间还连接有水流进管5,并通过水流进管5向过滤罐体31内注水使过滤罐体31内的水位高度高于第一分隔板32的高度,水流进管5上同样设置控制其开闭的阀门。
过滤罐体31内还设置有与出气管4连通的水流管36,水流管36一端与出气管4连通,另一端向上穿出过滤罐体31随后弯折向下延伸,且该端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分隔板33的高度,过滤罐体31的一侧设置有供水流管36该端插入的水封桶6,水封桶6内盛有水,且水位高于水流管36该端位置实现对于水流管36的密封,水流管36道位于过滤罐体31外的上升段设置有控制其开闭的阀门。
水流管36的最高位置处还连接有气压平衡管361,气压平衡管361由上至下穿入过滤罐体31内部并位于过滤罐体31内水位之下,水流管36上位于气压平衡管361和阀门之间设置有真空排气管362,真空排气管362的孔径不大于2cm,其一端与水流管36相连,另一端向下伸入水封桶6内部并与水流管36最低点的高度一致,当水流流过真空排气管362时能够将真空排气管362中的空气迅速排出形成真空环境使之将水流管36内的空气排出。
出气管4位于过滤罐体31外的一段上还设置有对其内部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表7。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正常尾气过滤时,水流进管5和水流管36上的阀门关闭,出气管4上的阀门开启,尾气经过蓄水箱体21的初步过滤后通过出气管4送入过滤罐体31,并通过过滤区间34内活性炭滤芯的过滤后依次通过透气孔、通气管35和排气管38排出。
随着过滤的进行,活性炭滤芯的孔隙不断被尾气中拦截下的杂质填满,导致出气管4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将尾气送入过滤罐体31内,同时活性炭滤芯的过滤效果也会逐渐变差,因此在过滤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活性炭滤芯进行反冲洗恢复活性炭滤芯的过滤效果,将此时压力表7的读数记为pa1。
在反冲洗时,关闭出气管4阀门,打开水流进管5和水流管36的阀门,使水流进管5进水,与此同时过滤罐体31内的水流进过滤区间34内与水流进管5的进水汇合,控制水流进水的进水速度大于透气孔向下透水的速度,使水流管36内的水位迅速上升,并在真空排气管362和水流管36最高处转向下流使得水流管36和真空排气管362内的空气排走形成虹吸现象,此时再关闭水流管36的阀门,使过滤罐体31内形成虹吸现象对活性炭滤芯进行清洗,待过滤罐体31内水位高度低于气压平衡管361的高度后,虹吸现象结束反冲洗完成,即可重新关闭水流管36的阀门打开出气管4的阀门进行尾气过滤。
同时在尾气过滤的过程中贯穿压力表7读数,待压力表7读数重新升至pa1时,再次进行反冲洗,多次反冲洗后可以打开封板37对活性炭滤芯进行更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包括窑体(1)以及通过管道连接在窑体(1)上对尾气进行处理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粗过滤器(2)和细过滤器(3),所述粗过滤器(2)包括密闭的蓄水箱体(21),所述窑体(1)上具有伸入蓄水箱体(21)内水中的输气管(11),所述蓄水箱体(21)另一侧设置有位于水位上方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与细过滤器(3)相连,所述蓄水箱体(21)底部的两侧设置有进水管道(241)和出水管道(242),且进水管道(241)和出水管道(242)的水流速度相同,所述细过滤器(3)包括有过滤罐体(31)以及设置在过滤罐体(31)内的活性炭滤芯,所述出气管(4)送入的尾气经过活性炭滤芯后再从过滤罐体(31)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体(31)内部设置有上下分隔的第一分隔板(32)和第二分隔板(33),并通过第一分隔板(32)和第二分隔板(33)分隔形成上中下三个区间,其中第一分隔板(32)与第二分隔板(33)之间为供活性炭滤芯放置的过滤区间(34),所述过滤罐体(31)的一侧壁上还设置控制过滤区间(34)开闭的封板(37),所述出气管(4)伸至过滤罐体(31)内部并由上至下连接第一分隔板(32)同时与过滤区间(34)连通,所述第二分隔板(33)上密布开设有若干孔隙小于活性炭滤芯的透气孔,所述第一分隔板(32)和第二分隔板(33)之间还设置有连通上下两个区间的通气管(35),所述过滤罐体(31)顶部还设置有供过滤后尾气排出的排气管(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体(31)内盛有水,且水位高度高于第一分隔板(3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35)设置有至少两根,且设置在第一分隔板(32)和第二分隔板(33)的边沿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4)上连接有一水流进管(5),所述过滤罐体(31)内还设置有与出气管(4)连通的水流管(36),所述水流管(36)一端与出气管(4)连通,另一端向上穿出过滤罐体(31)随后弯折向下延伸,所述过滤罐体(31)的一侧设置有供水流管(36)该端插入的水封桶(6),所述出气管(4)、水流进管(5)和水流管(36)均设置有控制其开闭的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4)上设置有压力表(7),所述压力表(7)位于出气管(4)阀门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管(36)的最高处位置还连接有气压平衡管(361),所述气压平衡管(361)伸至过滤罐体(31)内部且位于第一分隔板(32)的上方,所述过滤罐体(31)内部的水位高于气压平衡管(361)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进管(5)上位于气压平衡管(361)和阀门之间设置有真空排气管(362),所述真空排气管(362)一端与水流进管(5)连通,另一端向下伸入水封桶(6)内且与水流进管(5)的最低端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体(21)内设置有水平的隔离板(22),并通过隔离板(22)分隔形成上部的透气区(23)和下部的蓄水区(24),所述输气管(11)由上至下穿过隔离板(22)连通至蓄水区(24),所述隔离板(22)远离输气管(1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透气区(23)和蓄水区(24)的气流通口(2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尾气处理系统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体(21)上还设置有对其液位进行检测的液位计(2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