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及传送装置以及调整后的设备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48


本发明涉及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及传送装置等,其在显示面板等设备中,用于使像显示面板的凹凸不均等那样来自多个元件和部件的输出变动均匀并且一致。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作为显示面板等的凹凸不平的校正处理,已知有一种技术,其将测试图案显示在显示面板上并用照相机拍摄,根据拍摄数据计算校正量生成不均匀校正数据。

另外,如专利文献2中所述,作为显示面板等的不均匀校正处理,还已知有一种技术,例如,其通过将画面中央部分的权重设定得较大,将周边部分的权重设定得较小,以变更各区域的权重等,由此可以进行更接近肉眼检查的校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98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431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传统的显示面板等的不均匀校正处理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只进行一次将测试图案显示在显示面板上并使用照相机拍摄,根据拍摄数据计算校正量并且生成不均匀校正数据的工序,所以不能进行令人满意的不均匀校正处理。

另外,由于没有设定不均匀校正处理的目标值,所以不清楚不均匀校正处理的执行结果是否令人满意,往往根据情况而不同。

另外,尚未提出一种有效地进行不均匀校正处理,用于提高生产率的设备。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进行比以前更令人满意的高精度的不均匀校正处理等调整处理,以及通过用于提高调整处理的生产率的传送装置有效地进行调整处理。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调整方法,用于获得设备的多个控制对象的一致性,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调整步骤,检测多个控制对象的动作状态,基于所述动作状态的检测结果,生成用于获得所述多个控制对象的一致性的数据;累积步骤,生成累积所述数据所得的累积数据;反馈步骤,使用所述累积数据执行所述调整步骤;判定步骤,判定是否继续所述反馈步骤。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调整系统,用于获得设备的多个控制对象的一致性,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机构:

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具备检测多个控制对象的动作状态的检测机构和基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生成用于获得所述多个控制对象的一致性的数据的数据生成机构;累积机构,所述累积机构生成累积所述数据所得的累积数据;反馈机构,所述反馈机构使用所述累积数据执行所述调整机构的控制。判定机构,所述判定机构判定是否继续所述反馈机构的控制。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不均匀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校正步骤,拍摄显示有图像图案的显示面板,基于通过所述拍摄获得的图像,生成用于校正所述不均匀的数据;累积步骤,生成累积所述数据所得的累积数据;反馈步骤,使用所述累积数据执行所述校正步骤;判定步骤,判定是否继续所述反馈步骤。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不均匀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机构:

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具有拍摄显示有图像图案的显示面板的拍摄机构和基于通过所述拍摄获得的图像生成用于校正所述不均匀的数据的数据生成机构;累积机构,所述累积机构生成累积所述数据所得的累积数据;反馈机构,所述反馈机构使用所述累积数据执行所述校正机构的控制;判定机构,所述判定机构判定是否继续所述反馈机构的控制。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传送装置,用于调整不均匀校正等,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机构:

将所述传送装置的至少一个传送带设为主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具备:

所述调整系统;

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基于来自所述调整系统的质量等级信息,在所述设备上添加可以识别质量等级信息的标签代码;

分类机构,所述分类机构基于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的质量等级信息,对所述主传送带上的所述设备进行分类;

转送传送带,所述转送传送带用于将所述分类后的设备从所述主传送带转送到副传送带;

副传送带,所述副传送带用于在一个方向上输送所述被转送的设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下效果:为了使像显示面板的不均匀等那样来自多个元件和部件的输出的变动均匀且获得一致性,可以有效地进行更令人满意的高精度的不均匀校正等调整处理,以及可以提高调整处理的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均匀校正系统等调整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均匀校正方法等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均匀校正方法等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均匀校正方法等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传统的不均匀校正方法等的调整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6是说明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均匀校正系统等调整系统中添加了传送装置的构成的系统图。

图7是说明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均匀校正系统等调整系统中添加了传送装置的构成的系统图。

图8是说明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均匀校正系统等调整系统中添加了传送装置的构成的系统图。

图9是说明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均匀校正系统等调整系统中添加了传送装置的构成的系统图。

图10是说明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不均匀校正系统等调整系统中添加了传送装置的构成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使来自多个元件和部件的输出变动均匀并获得一致性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及传送装置等,以显示面板的不均匀校正为一例,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5示出了传统的显示面板的不均匀校正系统的整体构成。典型而言,由设备(显示面板等)600和调整系统(不均匀校正系统等)100构成,调整系统100包括,调整机构(校正机构)200及存储机构500。

设备(显示面板等)600可以采用液晶面板、有机el面板等各种面板或装设了这些显示面板的设备。作为装设了显示面板的设备,可以采用电视机、显示器、投影型显示器、智能手机、电子词典等各种设备。

调整机构(校正机构)200包括:拍摄显示有来自图案发生器的图像图案的显示面板600的ccd照相机等检测机构(拍摄机构)300;根据拍摄的图像计算用于校正不均匀的校正量并生成校正数据的数据生成机构400。

需要说明的是,拍摄图像的取样大小可以按像素单位或者按由多个像素构成的区块单位(4×4、16×16等)任意地选定。

另外,作为不均匀,可以应用于亮度不均匀、颜色不均匀等。

存储机构500可以采用rom等各种存储介质,存储由数据生成机构400生成的校正数据。另外,存储机构500可以与显示面板600分开设置,也可以内置在显示面板600中。

最终,将存储有校正数据的存储介质装设在设备(显示面板等)600上,通过使用校正数据校正输入设备(显示面板等)600的图像信号,可以获得经过了不均匀校正的设备(显示面板等)600。

但是,传统的不均匀校正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只通过调整机构(校正机构)200进行一次校正数据的生成,所以再次检查通过校正数据进行了不均匀校正后的设备(显示面板等)600,结果发现,有时存在没有完全消除不均匀,并不令人满意的情况。

(实施方式1)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均匀校正系统等调整系统,其消除了如上所述的缺陷,图1表示本发明的不均匀校正系统等调整系统的整体构成。典型而言,调整系统(不均匀校正系统等)1的整体构成由设备(显示面板等)9和调整系统(不均匀校正系统等)1构成,所述调整系统(不均匀校正系统等)1包括反馈机构2、判定机构7及存储机构8。

反馈机构2包括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及累积机构6,是用于使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及累积机构6重复执行的控制机构。此外,由于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是与图5中说明的调整机构(校正机构)200同样的构成,所以省略其细节。

累积机构6累积由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生成的校正数据,在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执行了两次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次的校正数据与第二次的校正数据相加而生成累积数据。当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执行了三次时,通过将上次的累积数据与第三次的校正数据相加而生成累积数据。以后,当执行次数增加时,同样地生成累积数据。

判定机构7是判定是否继续由反馈机构2进行的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及累积机构6的重复控制的控制机构。

其次,使用图2的流程图说明实施方式1的动作。

当调整系统(不均匀校正系统等)1的控制开始时,在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中,用照相机等检测机构(拍摄机构)4拍摄显示有来自图案发生器的图像图案的设备(显示面板等)9,根据拍摄的图像计算用于校正不均匀的校正量并由数据生成机构5生成校正数据(调整步骤s1)。

接着,将由数据生成机构5生成的校正数据相加,由累积机构6生成累积数据,但是在第一次执行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时,不存在来自上次的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的校正数据,所以由第一次执行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生成的校正数据被生成为累积数据(累积步骤s2)。

接着,由判定机构7判定是否继续由反馈机构2进行的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及累积机构6的重复控制(判定步骤s3)。

在由判定机构7判定为继续的情况下,执行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及累积机构6的第二次控制,使用第一次由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及累积机构6生成的累积数据校正来自图案发生器的图像图案,使用照相机等拍摄机构4拍摄显示有校正后的图像图案的设备(显示面板等)9,根据拍摄的图像计算用于校正不均匀的校正量并由数据生成机构5生成校正数据。然后,通过累积机构6将第一次的累积数据与第二次的校正数据相加而生成累积数据(反馈步骤s4)。

这样,当由判定机构7判定为继续时,由反馈机构2重复进行所述控制。

当由判定机构7判定为不继续时,将最后生成的累积数据作为最终累积数据保存在存储机构8中,作为适用于设备(显示面板等)9的校正数据。

判定机构7对是否继续反馈机构2的判定是通过判断是否满足设定条件来判定的。设定条件可以是调整系统(不均匀校正系统等)1中固有的条件,也可以是能任意设定的条件。

(实施方式2)

使用图3的流程图说明实施方式2的动作。

实施方式2将实施方式1中的设定条件设为反馈机构2的执行次数。调整系统(不均匀校正系统等)1的用户可以任意设定该执行次数,判定机构7判定反馈机构2的执行次数是否已经达到设定的执行次数,继续反馈机构2的控制,直到达到设定的执行次数(判定步骤s13)。

在实施方式2中,反馈机构2的执行次数是任意设定的,而其设定方法是根据经验法则和获得的调整数据(校正数据)设定的。即,某制造厂制造的面板、某生产批次制造的面板多是产生有倾向的不均匀的情况。根据该有倾向的不均匀,例如,在假设某生产批次的不均匀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将反馈机构2的执行次数设定为多次,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不均匀校正。

(实施方式3)

使用图4的流程图说明实施方式3的动作。

在像实施方式2那样将设定条件设为反馈机构2的执行次数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次数来提高可以进行令人满意的不均匀校正的概率,但是由于没有不均匀校正的目标值,所以并不清楚所设定的次数是否真的能够进行令人满意的不均匀校正。

实施方式3将实施方式1中的设定条件设为不均匀校正的目标等级。例如,在来自图案发生器的图像图案设为均匀的白光的情况下,如果拍摄了显示有均匀的白光的设备(显示面板等)9的图像的亮度值在各区域(像素单位或区块单位等)均相等,则是不存在不均匀的设备(显示面板等)9,如果各区域的亮度值不同则是存在不均匀的设备(显示面板等)9。但是,如专利文献2等中所述,人用肉眼检查时,根据各区域所在的位置(画面中央部分、周围部分)等,不均匀的大小(各区域中的亮度值的差)和种类存在可以容许的不均匀的范围。

于是,作为一例,可以考虑针对不均匀的大小(各区域中的亮度值的差)设定等级并将特定的等级设为目标等级。例如,根据各区域中的亮度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差的大小,将差较小的范围设定为等级1,将差处于中等程度的范围设定为等级2,将差较大的范围设定为等级3。如果将等级1设为人的肉眼检查可以容许的不均匀,则将目标等级设定为等级1,作为设定条件。

另一方面,除了实施方式1以外,调整步骤(校正步骤)s21还包括质量评价值步骤s21a及质量等级确定步骤s21b。质量评价值步骤s21a根据对显示有图像图案的设备(显示面板等)9进行拍摄所得的图像,计算各区域中的亮度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差作为质量评价值。质量等级确定步骤s21b判断计算出的质量评价值属于等级1、等级2或等级3中的哪一等级,并确定拍摄图像的质量等级。

判定步骤s34中,将在质量等级确定步骤s21b中确定的质量等级与作为设定条件设定的目标等级进行比较,判定质量等级是否符合目标等级。在不符合目标等级的情况下,继续反馈机构2的控制,直至达到目标等级。这样一来,可以获得满足作为目标的不均匀校正质量的校正数据。

此外,还可以考虑由于设备(显示面板等)9的质量较差,无论重复几次反馈机构2的控制都无法获得目标质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构成为,将实施方式2的反馈机构2的执行次数也设定为设定条件,在达到设定的执行次数的情况下,即使尚未达到目标等级也结束反馈机构2的控制,视为即使校正也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质量的翻新不合格品。

另外,也可以使用与人用肉眼检查类似的各种权重来确定目标等级及质量等级。例如,只要将设备(显示面板等)9的画面中央部分的权重设定得较大,将周围部分的权重设定得较小,确定目标等级及质量等级,则可以获得质量更接近人的肉眼检查的校正数据。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的构成是传送装置的一实施例,将用于获得本发明中的控制对象的一致性的调整方法应用于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匀等的校正,并且,用于有效地进行该校正控制及生产。

首先,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利用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调整方法(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是不均匀校正方法),通过将被视为不合格品的显示面板翻新为规定水平的合格品,可以再利用此前沦为不合格品的显示面板。除此之外,为了再利用显示面板,提供了一种不均匀校正系统的不均匀质量等级提升和高效的生产系统。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需要经过后面将描述的步骤,也可以建立一种商业模式。首先,作为一例,对由显示面板的用户委托不合格面板的校正业务以翻新该面板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接受显示面板的用户的将不合格品翻新为合格品的委托,在该委托合同成立后从用户处接收不合格的显示面板的供应。

其次,签订委托合同后,从用户处接收不合格的显示面板的供应,将该显示面板输送至本实施例的传送装置,在该输送期间进行不均匀校正和不均匀的质量等级的识别。

然后,根据显示面板的质量等级的识别结果,通过分类机构对用户所期望的翻新后的显示面板进行分类选择和收集。

之后,出库或保管收集的显示面板。

作为如上所述的不均匀的质量等级的一例,可以考虑后面将描述的情况,本发明中使用的质量等级以后面描述的情况为前提。

等级a:

应用于作为电视、大型显示器用、pc监视器用的大致看不见不均匀的高品质的显示面板中。虽然是小型显示器但需要高品质的画质的情况或用户有需要的情况下,属于等级a的范畴。在本实施例中,该质量等级a的显示面板设为面板a。

等级b:

应用于智能手机、电子词典、小型显示器(汽车导航用等)等小型显示器中,针对不需要欣赏高品质的视频的设备。在本实施例中,该质量等级b的显示面板设为面板b。

等级c:

应用于玩具用显示器等对画质要求不那么严格的设备中。在本实施例中,该质量等级c的显示面板设为面板c。

不合格品:

不符合以上描述的显示面板在附图中显示为不合格品。

下面,使用图6的系统图,对本实施方式4的一致性调整用的传送装置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传送装置的说明中,为了避免表达上的繁琐,对前述及已述的装置/机构不使用“所述”这样的惯用语。

图6的主传送带a700在一个方向上输送显示面板的同时,主要进行其不均匀校正和/或其质量等级的识别。作为用于此的机构,例如,在主传送带a700的周围至少配置有下一个装置/机构。

①由调整机构(校正机构)3和累积机构6等构成的反馈机构2

②响应于设定条件,判定是否执行反馈机构2的控制的判定机构7

③将配备了rfid读/写器(贴标机构702)、吸附盘704等的显示面板9转送到转送传送带、副传送带的分类机构701

④用于载置或转送由分类机构701分类后的显示面板9的转送传送带705

⑤输送由主传送带a700或转送传送带705分配的显示面板9的副传送带706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中使用的传送带由从前一直使用的固化树脂制或胶制的带和使其转动的多个辊构成,作为传送带的构造,主传送带a700、转送传送带705、副传送带706都具有相同的构成。

其次,下面对所述各装置/机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分类机构701:

在由分类机构701分类的显示面板9上安装有rf标签703。在显示面板9从主传送带a700上通过期间读取rf标签703的信息,判断其目的地并转送至合适的转送机构705、副传送带706。作为本发明的面板转送机构705的例子,对利用吸附盘704的装置进行说明,首先具备由抓握显示面板的吸附盘704构成的面板抓握部和使面板抓握部移动的移动机构,面板抓握部具备吸附显示面板的面板吸附部703。图中未示出细节,面板吸附部703以显示面板9的厚度方向和垂直方向一致的方式吸附显示面板9,对照之后要转送的合适的转送机构705、副传送带706确定移动方向并使其移动。然后,在期望的转送机构、副传送带上,保持面板的水平性的同时解除该吸附盘703的吸引。

贴标机构702:

本发明的传送装置是一种可以处理各种信号的不均匀校正系统,所以也可以在该不均匀校正系统内生成用于分类产品的识别信号,并且根据该信号控制分类机构进行分类,但为了方便说明,假设为使用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的显示面板的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在生产线上,作为用于分类产品的识别用标签,有rf标签、qr代码、ic芯片或条形码等,这些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库存管理等领域的技术。

首先,在载置在传送带上并依次移动的作为不均匀校正对象的显示面板上,粘贴记载有特定用户、生产者及不均匀质量等级的id的rf标签703,在传送带的通过位置上使用rfid读/写器读取用户、生产者的信息,或者在rf标签703上写入校正后的累积数据、质量等级数据,对在传送带上输送的显示面板9进行分类。因此,可以利用传送带容易地进行质量等级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管理等。

关于rf标签703虽未示出细节,但其具备内置天线和ic芯片等而形成。通过该天线,可以在rfid读/写器之间收发电波。ic芯片具备:通过接收的电波产生电力的电源电路;用于写入标签代码的存储电路;用于产生响应电波的无线处理电路;还有用于用户或生产者的信息和质量等级管理的控制电路等。

在本实施方式4中,为了方便说明,将贴标机构702与本发明的用于进行不均匀校正的调整机构、判定机构分开描述,但是该贴标机构102也可以内置于rfid读/写器部分中,也可以配置于具有调整机构3、判定机构7的不均匀校正系统1内。

转送传送带705:

转送传送带705用于将由分类机构701按每个不均匀质量等级分类的显示面板9从主传送带a700排出(所谓的下线)、转送到副传送带706。

从主传送带a700排出的显示面板9是无论进行几次不均匀校正都无法校正的显示面板9,例如因像素缺陷而产生亮线、亮点的面板。由于这些显示面板9无法提升不均匀质量等级,所以只能进行废弃处理。

另一方面,转送到副传送带706的所述显示面板9按每个不均匀质量等级和/或各用户、生产制造厂分类。原则上是,输送虽然质量等级有不足但存在不均匀校正余地的显示面板或特定质量等级的显示面板。

副传送带706:

用于将由转送传送带705转送的显示面板9在恒定方向上输送,有时在该输送过程中也会按每个不均匀质量等级进行提升质量等级的校正控制,或者在多个传送带上只按质量等级分开输送。该副传送带706的利用方法各式各样,因此通过以下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5)

图7是通过主传送带a700输送接受的由用户供应的各种质量等级的显示面板的结构,是在输送过程中将质量等级不同的显示面板9经由转送传送带705转送到副传送带b706、副传送带c706、副传送带d706的结构。

另外,是同时生产质量等级a、b、c各等级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像后面将描述的那样,是只按质量等级a、b、c对面板a、b、c和不合格品进行分类的系统。

①通过主传送带a700只获得质量等级a的面板a。

②通过副传送带b706只获得质量等级b的面板b。

③通过副传送带c706只获得质量等级c的面板c。

④通过副传送带d706只将不合格的面板排出。

因此,图7的实施例只在主传送带a700上配备本发明的不均匀校正系统,依次对由该主传送带a700输送的各种质量等级的显示面板进行校正控制,对结果获得的显示面板的质量等级进行识别并分类。构成为,经由转送传送带705将其转送到副传送带706。本实施例是面向各种用户,适合各种质量等级的多品种生产的构成。

(实施方式6)

图8是在副传送带b706上也设置不均匀校正系统1,将面板统一升级为期望的一个质量等级例如等级a。

将主传送带a700设为用于某期望的质量等级例如等级a的显示面板的专用生产线。等级a以外的质量等级的显示面板例如等级b、c则经由转送传送带705转送到副传送带b706、副传送带c706。然后,通过配备在副传送带706上的不均匀校正系统1、贴标机构702将显示面板升级至期望的质量等级,例如,将等级b面板升级至等级a面板,或将等级c面板升级至等级a面板。通过这种生产方法可以大量生产面板a、面板b等。

(实施方式7)

图9与图8同样是在副传送带706上也设置不均匀校正系统1,假设为用于期望的等级a(或者也可以是b或c)的显示面板的生产线。与图8的区别在于,各副传送带706的结构也设为与主传送带a700相同的构成,是在每个传送带上生产线的工程都完成的系统。由各传送带分类的显示面板中,期望等级以外的面板由各自的转送传送带705从主传送带及副传送带排出。

即,在副传送带b706、副传送带c706上也按照期望的一个质量等级单位分类。因此,在多个传送带上随机应变地只生产作为期望的质量等级的等级a、等级b或等级c。本实施方式7中,例如,将判定为等级a以外的显示面板从各传送带排出到转送传送带上。被排出的等级a以外的等级显示面板用于日后进行其他校正控制。本实施方式7适用于使用多个传送带批量生产特定质量等级的面板。

(实施方式8)

图10将传送带的配置设为十字型,因此是一个变形的实施方式8。

其特征在于,通过与主传送带a700的长边方向正交设置转送传送带705或副传送带706,变得不需要与主传送带a700并列设置的副传送带706。有利于使工厂布局紧凑,并且,可以提高作业性。

将主传送带a700设为只对等级a的显示面板进行分类,将等级a以外的显示面板转送到位于直角位置的转送传送带705或副传送带706。在该转送传送带705或副传送带706的一部分配置有不均匀校正系统1、贴标机构702,将由主传送带a700分类的期望的质量等级以外的显示面板9例如,升级至期望的等级a的面板。等级a和不合格的面板只是被排出到转送传送带705或副传送带706,而等级b、c的显示面板被分类到配置有不均匀校正系统1、贴标机构702的转送传送带b705、转送传送带d705或副传送带706后进行不均匀校正控制以升级至等级a。

(实施方式9)

在用于使像上述实施方式1~8中说明的显示面板的不均匀等那样来自多个元件或部件的输出的偏差均匀并获得一致性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中,也有充分利用进行机器学习并且的人工智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显示面板的不均匀校正系统中尤其有效,下面说明其原因。

<技术问题>

①需要提高作为批量生产对象的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

②尤其是像有机el面板那样,生产成品率极低的面板,会产生大量不合格品。

③希望将该大量的不合格品至少升级至b级品(等级b)或者c级品(等级c)这样的大致合格水平(翻新面板)。

<解决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不均匀校正系统具备以下结构,可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并且,具备后面描述的适用机器学习的优选因素。

①具有累积并保存不均匀校正数据的结构,而且通过反馈机构的不均匀校正的反复控制也可以称为机器学习本身。

②在该反复控制中,会产生包括亮度不均匀在内的颜色不均匀等各种不均匀,但可以累积保存与它们相对应的各种不均匀校正数据。

③根据不均匀的形状和发生位置,将该各种校正数据分别分类为大类别、中类别、小类别等并保存为不均匀校正数据。

④校正前的原始不均匀数据本身也作为原始不均匀数据,根据不均匀的形状和发生位置分别分类为大类别、中类别、小类别等并保存为原始不均匀数据。

⑤通过比较所述③和④各自的保存数据并瞬时判定其近似性,可以实现不均匀校正控制的提速。学习对象的数据越多判定速度越快。

⑥所述③和④的数据只要将与机器学习算法相应的价值函数通过近似函数、排列或神经网络等监督学习等存储即可。作为强化学习的算法,已知有q学习、sarsa法、td学习、ac法等各种方法,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强化学习算法。

⑦在所述机器学习中没有必要设定奖励条件,通过基于本不均匀校正系统1中设定的设定条件、在反馈步骤2中获得的校正数据以及由拍摄机构4获得的原始不均匀数据的比较结果的判定进行机器学习,可以迅速地找出最近似且最佳的不均匀校正条件。

⑧作为一例,将不均匀校正系统1中设定的设定条件设为“指定次数”的情况下,如果某用户或生产者的面板的判定结果为面板的不均匀质量良好(例如,等级b),则可以将该指定次数设定为比较少的“两次”并且获得等级a的面板。如果通常的指定次数为“几次”,则可以缩短不均匀校正控制所需要的校正时间。

⑨另外,在图8的传送装置中,主传送带a700的不均匀校正系统1中获得的机器学习中途或结束后的信息供应到配置于副传送带b706、副传送带c706上的校正系统1。

⑩根据该供应信息,副传送带b706设定用于将面板b升级至面板a的最高评价的指定次数并以最短时间升级为面板a。

副传送带c706在各校正系统1中设定用于将面板c向面板b升级然后将该面板b向面板a升级,这样阶段性地升级的最高评价的指定次数,虽然是阶段性地可在其范畴内以最短时间升级至面板a。

在上述中,使用两个不均匀校正系统1等阶段性地将面板c向面板b升级然后将该面板b向面板a升级,但也可以使用一个不均匀校正系统1将面板c升级至面板a。

如上所述,在装入有强化学习的不均匀校正系统中,通过作为要学习的主体的机器学习器(装入图4的反馈步骤s24内,未示出)和由拍摄机构4获得的原始不均匀数据、在校正步骤s21中获得的不均匀校正数据的交换进行机器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具体的构成。另外,本说明书(包括权利要求书、摘要及附图)中记载的所有构成要素和/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处理的所有步骤可以任意组合,这些特征互相排斥的组合除外。

由于本发明是以上的构成,所以具有以下优点:为了使像显示面板的不均匀等那样来自多个元件和部件的输出变动均匀并获得一致性,有效地进行更令人满意的高精度的不均匀校正等调整处理,而且可以提高调整处理的生产率。

附图标记说明

1调整系统(不均匀校正系统等)

2反馈机构

3调整机构(校正机构)

4检测机构(拍摄机构)

5数据生成机构

6累积机构

7判定机构

8存储机构

9设备(显示面板等)

10设定条件(执行次数、目标等级等)

700主传送带a

701分类机构

702贴标机构(rfid读/写器)

703rfid标签

704吸附盘

705转送传送带(转送传送带a、转送传送带b、转送传送带c、转送传送带d)

706副传送带(副传送带b、副传送带c、副传送带d)

707天线。


技术特征:

1.一种调整方法,用于获得设备的多个控制对象的一致性,其特征在于,具备:

调整步骤,检测所述多个控制对象的动作状态,基于所述动作状态的检测结果,生成用于获得所述多个控制对象的一致性的数据;

累积步骤,生成累积所述数据所得的累积数据;

反馈步骤,使用所述累积数据执行所述调整步骤;以及

判定步骤,判定是否继续所述反馈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步骤判定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条件是所述反馈步骤的执行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步骤还具备确定所述动作状态的所述检测结果的质量评价值的质量评价值生成步骤和基于所述质量评价值确定质量等级的质量等级确定步骤,

所述设定条件是所述质量等级的目标等级,

所述判定步骤判定在所述质量等级确定步骤中确定的质量等级是否符合所述目标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不继续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反馈步骤中最后使用的所述累积数据保存为最终累积数据。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方法调整后的设备。

7.一种调整系统,用于获得设备的多个控制对象的一致性,其特征在于,具备:

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具备检测所述多个控制对象的动作状态的检测机构和基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生成用于获得所述多个控制对象的一致性的数据的数据生成机构;

累积机构,所述累积机构生成累积所述数据所得的累积数据;

反馈机构,所述反馈机构使用所述累积数据执行所述调整机构的控制;以及

判定机构,所述判定机构判定是否继续所述反馈机构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判定机构判定为不继续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反馈机构中最后使用的所述累积数据作为最终累积数据保存到存储机构中。

9.一种不均匀校正方法,用于校正显示面板的不均匀,其特征在于,具备:

校正步骤,拍摄显示有图像图案的显示面板,基于通过所述拍摄获得的图像,生成用于校正所述不均匀的数据;

累积步骤,生成累积所述数据所得的累积数据;

反馈步骤,使用所述累积数据执行所述校正步骤;以及

判定步骤,判定是否继续所述反馈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均匀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不继续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反馈步骤中最后使用的所述累积数据保存为最终累积数据。

11.一种不均匀校正系统,用于校正显示面板的不均匀,其特征在于,具备:

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具有拍摄显示有图像图案的显示面板的拍摄机构和基于通过所述拍摄获得的图像生成用于校正所述不均匀的数据的数据生成机构;

累积机构,所述累积机构生成累积所述数据所得的累积数据;

反馈机构,所述反馈机构使用所述累积数据执行所述校正机构的控制;以及

判定机构,所述判定机构判定是否继续所述反馈机构的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不均匀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机构中判定为不继续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反馈机构中最后使用的所述累积数据作为最终累积数据保存到存储机构中。

13.一种传送装置,使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整系统,具有用于对所述设备进行分类选择的多个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传送装置的至少一个传送带设为主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具备:

所述调整系统;

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基于来自所述调整系统的质量等级信息,在所述设备上添加可以识别质量等级信息的标签代码;

分类机构,所述分类机构基于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的质量等级信息,对所述主传送带上的所述控制对象进行分类;以及

转送传送带,所述转送传送带用于将所述分类后的控制对象的一部分从所述主传送带排出。

14.一种传送装置,使用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调整系统,具有用于对所述设备进行分类选择的多个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传送装置的至少一个传送带设为主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具备:

所述调整系统;

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基于来自所述调整系统的质量等级信息,在所述设备上添加可以识别质量等级信息的标签代码;

分类机构,所述分类机构基于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的质量等级信息,对所述主传送带上的所述设备进行分类;

转送传送带,所述转送传送带用于将所述分类后的设备从所述主传送带转送到副传送带;以及

副传送带,所述副传送带用于在一个方向上输送被转送的所述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传送带设为某期望的质量等级的设备的生产线,并且将除此以外的质量等级的设备经由所述转送传送带转送到所述副传送带,并且,

在所述副传送带上配置有所述调整系统、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将所述副传送带上的设备升级至所述主传送带所期望的质量等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副传送带上的设备升级至在所述主传送带上生产的期望的质量等级以外的等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主传送带的长边方向正交地设置所述转送传送带或所述副传送带,通过在该正交的转送传送带或副传送带上配置所述调整系统、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

将从所述主传送带输送到转送传送带的期望的质量等级以外的设备升级至某期望的质量等级。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类机构使用所述设备上附带的包括rf标签、qr代码、ic芯片和条形码中的至少一个的识别用标签对所述设备进行分类。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机构是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或者是设置于pc或服务器中的存储介质。

20.一种传送装置,使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不均匀校正系统,具有用于对设备进行分类选择的多个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传送装置的至少一个传送带设为主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具备:

所述不均匀校正系统;

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基于来自所述不均匀校正系统的质量等级信息,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添加可以识别质量等级信息的标签代码;

分类机构,所述分类机构基于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的质量等级信息,对所述主传送带上的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分类;以及

转送传送带,所述转送传送带用于将分类后的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部分从所述主传送带排出。

21.一种传送装置,使用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不均匀校正系统,具有用于对设备进行分类选择的多个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传送装置的至少一个传送带设为主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具备:

所述不均匀校正系统;

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基于来自所述不均匀校正系统的质量等级信息,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添加可以识别质量等级信息的标签代码;

分类机构,所述分类机构基于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的质量等级信息,对所述主传送带上的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分类;

转送传送带,所述转送传送带用于将分类后的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部分从所述主传送带排出;以及

副传送带,所述副传送带用于在一个方向上输送被转送的所述显示面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传送带设为某期望的质量等级的显示面板的生产线,并且将除此以外的质量等级的显示面板经由所述转送传送带转送至所述副传送带,并且,

在所述副传送带上配置所述不均匀校正系统和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将所述副传送带上的显示面板升级至所述主传送带的期望的质量等级。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副传送带上的显示面板升级至在所述主传送带上生产的期望的质量等级以外的等级。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主传送带的长边方向正交地设置所述转送传送带或所述副传送带,通过在该正交的转送传送带或副传送带上配置所述反馈机构、所述判定机构以及所述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

将从所述主传送带输送到转送传送带的期望的质量等级以外的显示面板升级至某期望的质量等级。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类机构使用所述显示面板上附带的包括rf标签、qr代码、ic芯片和条形码中的至少一个的识别用标签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分类。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机构是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或者是设置于pc或服务器中的存储介质。

27.一种不均匀校正业务的受托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执行以下步骤来出库或保管用户所期望的翻新后的显示面板:

由用户委托显示面板的不均匀校正业务,接受该委托的步骤;

与所述用户签订不均匀校正业务的委托合同的步骤;

签订所述委托合同后,从用户处接收所述显示面板的供应的步骤;

由不均匀校正用传送带输送在所述供应步骤中获得的所述显示面板的步骤;

在所述传送带上设定用户期望的不均匀校正条件的条件设定步骤;

通过分类机构有选择地获取符合所述期望的条件设定的显示面板的分类步骤;

通过贴标机构和/或rfid读/写器进行所述用户的识别和/或不均匀质量等级的识别的识别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识别步骤中的识别,收集符合每个用户的不均匀质量等级的所述显示面板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及传送装置以及调整后的设备,所述系统进行比以前更令人满意的高精度的不均匀校正处理等调整处理,所述传送装置用于提高调整处理的生产率。一种用于获得设备的多个控制对象的一致性的调整方法,具有以下步骤:(1)调整步骤,检测多个控制对象的动作状态,基于所述动作状态的检测结果,生成用于获得所述多个控制对象的一致性的数据;(2)累积步骤,生成累积所述数据所得的累积数据;(3)反馈步骤,使用所述累积数据执行所述调整步骤;(4)判定步骤,判定是否继续所述反馈步骤。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雄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桥本雄二
技术研发日:2019.11.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12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