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9


本发明涉及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属于药品中间体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因为存在手性分为l-和d-两种构型,常见的糖大多是d-型,l-型单糖较为稀少,甚至必须在实验室中才能合成出来。l-核酮糖(l-ribulose,cas号:2042-27-5)就是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稀少糖,分子式为c5h10o5,分子量150.1,结构式为:

l-核酮糖的价值在于可作为l-核糖(l-ribose)的合成前体,其经过醛酮糖异构反应可一步制得l-核糖,而l-核糖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以由l-核糖合成各种衍生物,如2-脱氧-l-核糖,广泛应用于抗病毒药和肿瘤药合成,如抗乙肝药物替比夫定。

目前,l-核酮糖主要通过l-阿拉伯糖经生物酶法催化得到,需要构建和发酵基因工程菌株,设备要求、技术门槛、推广成本都比较高。相比较而言,化学法所需操作设备简单,易于大规模迅速推广,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出一种通过化学方法制备l-核酮糖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温度宽泛,产品分离容易,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固体l-阿拉伯糖溶溶解于水,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加入反应剂,加热并搅拌,进行异构反应,得到l-核酮糖溶液;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l-核酮糖溶液进行冷却,并除去沉淀,加入活性炭,调节ph值,加热搅拌;

s3:抽滤除去活性炭,对获得的纯净溶液进行提纯和浓缩;

s4:使用l-核酮糖晶体粉末作为晶种进行结晶化,得到l-核酮糖晶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催化剂采用偏铝酸盐或氢氧化钙。

进一步地,催化剂采用偏铝酸盐时,反应剂采用硼酸盐,包括四硼酸钠、四硼酸钾、硼酸。

进一步地,偏铝酸盐采用偏铝酸钠,硼酸盐采用四硼酸钠。

进一步地,催化剂采用氢氧化钙时,反应剂采用氯化钙。

进一步地,氢氧化钙的添加量为反应总体系的10-30%(w/w),氯化钙的添加量为反应总体系的0.1-0.5%(w/w)。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异构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在10℃-100℃下搅拌1-48小时。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当采用的催化剂为偏铝酸盐时,将步骤s1中得到的l-核酮糖溶液进行冷却后,加入硫酸或盐酸促进偏铝酸钠沉淀,硫酸或盐酸的浓度为10-30%(v/v)。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采用硼吸附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多余离子。

本发明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温度宽泛,产品分离容易,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l-核酮糖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

图2是l-核酮糖结晶率曲线,其中横坐标为结晶时间,纵坐标为结晶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s1:称取50克l-阿拉伯糖结晶粉末,加入450克去离子水,配成10%(w/w)的水溶液;然后将100克偏铝酸钠溶液加入到l-阿拉伯糖溶液中,在50℃搅拌反应(200转/分钟)20小时;

s2:将溶液放在冰上冷却20分钟,再加入10%(v/v)的h2so4溶液搅拌产生白色沉淀,维持搅拌(200转/分钟)30分钟后,抽滤,除去所有沉淀,获得微黄色的l-核酮糖溶液;

s3:向溶液中加入0.3%(w/w)的活性炭,调ph为3,65℃搅拌(200转/分钟)处理45分钟,抽滤除去活性炭,将所得近乎无色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抽真空浓缩(50℃),至固形物含量70%时停止;

s4:向其中加入约等体积无水乙醇,以0.1%(w/w)研磨的l-核酮糖晶体粉末作为晶种,轻微搅拌(50转/分钟)48小时,可获得l-核酮糖晶体,最终结晶率为80%。

实施例2: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s1:称取50克l-阿拉伯糖结晶粉末,加入450克去离子水,配成10%(w/w)的水溶液,然后将100克偏铝酸钠溶液加入到l-阿拉伯糖溶液中,随后加入50克十水合四硼酸钠,在50℃搅拌反应(200转/分钟)20小时;

s2:将溶液放在冰上冷却20分钟,再加入10%(v/v)的h2so4溶液搅拌产生白色沉淀,维持搅拌(200转/分钟)30分钟后,抽滤,除去所有沉淀,即可获得微黄色的l-核酮糖溶液;

s3:向溶液加入0.3%(w/w)的活性炭,调ph为3,65℃搅拌(200转/分钟)处理45分钟,抽滤除去活性炭,将所得近乎无色滤液用硼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除去硼离子和钠离子,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抽真空浓缩(50℃),至固形物含量70%时停止;

s4:向其中加入约等体积无水乙醇,以0.1%(w/w)研磨的l-核酮糖晶体粉末作为晶种,轻微搅拌(50转/分钟)48小时,可获得l-核酮糖晶体,最终结晶率达88%。

实施例3: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s1:称取50克l-阿拉伯糖结晶粉末,加入450克水,配成10%(w/v)的水溶液,将150克氢氧化钙溶解于450克水中,然后将氢氧化钙溶液逐滴加入到l-阿拉伯糖溶液中,同时用搅拌桨保持搅拌(200转/分钟),在室温反应30小时;

s2:将溶液置于冰浴中,逐滴加入磷酸并用200转/分钟搅拌桨搅拌,直至溶液粘度显著下降,停止滴加,继续搅拌30分钟后,抽滤除去沉淀,获得浅黄绿色的l-核酮糖溶液;

s3:向溶液加入0.3%(w/w)的活性炭,调ph为3,65℃搅拌(200转/分钟)处理45分钟,抽滤除去活性炭;将所得近乎无色滤液分别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除去硼离子和钠离子,然后用dtf-01钙型树脂分离掉未反应的l-阿拉伯糖,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抽真空浓缩(50℃)l-核酮糖溶液,至固形物含量70%时停止;

s4:向其中加入约等体积无水乙醇,以0.1%(w/w)研磨的l-核酮糖晶体粉末作为晶种,轻微搅拌(50转/分钟)48小时,可获得l-核酮糖晶体,最终结晶率为53%。

实施例4: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s1:称取50克l-阿拉伯糖结晶粉末,加入450克水,配成10%(w/v)的水溶液,将150克氢氧化钙和2克氯化钙共溶解于450克水中,然后将氢氧化钙与氯化钙溶液逐滴加入到l-阿拉伯糖溶液中,同时用搅拌桨保持搅拌(200转/分钟),在室温反应30小时;

s2:将溶液置于冰浴中,逐滴加入磷酸并用200转/分钟搅拌桨搅拌,直至溶液粘度显著下降,停止滴加,继续搅拌30分钟后,抽滤除去沉淀,获得浅黄绿色的l-核酮糖溶液;

s3:向溶液加入0.3%(w/w)的活性炭,调ph为3,65℃搅拌(200转/分钟)处理45分钟,抽滤除去活性炭,将所得近乎无色滤液分别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除去硼离子和钠离子,然后用dtf-01钙型树脂分离掉未反应的l-阿拉伯糖,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抽真空浓缩(50℃)l-核酮糖溶液,至固形物含量70%时停止;

s4:向其中加入约等体积无水乙醇,以0.1%(w/w)研磨的l-核酮糖晶体粉末作为晶种,轻微搅拌(50转/分钟)48小时,可获得l-核酮糖晶体,最终结晶率达82%。

检验方法:取样经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条件:色谱柱:菲罗门rezexrcm-monosaccharide,流动相:纯水,柱温:80℃,流速:0.8毫升/分钟,样品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shodexri-101检测。

检测结果:

1、实施例1中l-阿拉伯糖转化为l-核酮糖的转化率为70%(w/w)。

2、实施例2中l-阿拉伯糖转化为l-核酮糖的转化率为91%(w/w)。

3、实施例3中l-阿拉伯糖转化为l-核酮糖的转化率为55%(w/w)。

4、实施例4中l-阿拉伯糖转化为l-核酮糖的转化率为75%(w/w)。

图1中为实施例1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各物质出峰时间分别为:l-阿拉伯糖(12.5分钟)、l-核酮糖(23.9分钟)、副产物杂质(40.1分钟)。图2中为实施例1的l-核酮糖结晶率曲线。

本发明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温度宽泛,产品分离容易,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生产的l-核酮糖作为一种医药中间体,在制药领域可以广泛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技术特征:

1.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固体l-阿拉伯糖溶溶解于水,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加入反应剂,加热并搅拌,进行异构反应,得到l-核酮糖溶液;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l-核酮糖溶液进行冷却,并抽滤除去沉淀,加入活性炭,调节ph值,加热搅拌;

s3:抽滤除去活性炭,对获得的纯净溶液进行提纯和浓缩;

s4:使用l-核酮糖晶体粉末作为晶种进行结晶化,得到l-核酮糖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催化剂采用偏铝酸盐或氢氧化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采用偏铝酸盐时,所述反应剂采用硼酸盐,包括四硼酸钠、四硼酸钾、硼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铝酸盐采用偏铝酸钠,所述硼酸盐采用四硼酸钠。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采用氢氧化钙时,所述反应剂采用氯化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钙的添加量为反应总体系的10-30%(w/w),所述氯化钙的添加量为反应总体系的0.1-0.5%(w/w)。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异构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在10℃-100℃下搅拌1-48小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当采用的催化剂为偏铝酸盐时,将步骤s1中得到的l-核酮糖溶液进行冷却后,加入硫酸或盐酸促进偏铝酸钠沉淀,所述硫酸或盐酸的浓度为10-30%(v/v)。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采用硼吸附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多余离子。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一种L‑核酮糖的化学法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固体L‑阿拉伯糖溶溶解于水,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加入反应剂,加热并搅拌,进行异构反应,得到L‑核酮糖溶液;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L‑核酮糖溶液进行冷却,并除去沉淀,加入活性炭,调节pH值,加热搅拌;S3:抽滤除去活性炭,对获得的纯净溶液进行提纯和浓缩;S4:使用L‑核酮糖晶体粉末作为晶种进行结晶化,得到L‑核酮糖晶体。该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温度宽泛,产品分离容易,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研发人员:徐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洽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11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