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具有紧凑度高、体积小、结构强度高、承温承压能力高等特点。目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通常是先进行化学蚀刻流道,再进行冷热流道布置,然后通过扩散焊或钎焊形成换热器芯体。但是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其传热面仍为单传热面,流通面积较小,不能很好的利用换热板实现更大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为单传热面、不能很好的利用换热板实现更大的换热效率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所述单元板包括层叠连接的第一换热板本体和第二换热板本体,所述第一换热板本体朝向第二换热板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热流体槽、另一侧开设有第一冷流体槽,所述第二换热板本体上对称于第一换热板本体开设有第二热流体槽和第二冷流体槽,第一换热板本体与第二换热板本体闭合连接以使第一热流体槽与第二热流体槽闭合形成热流体通道;若干单元板依次层叠连接以使相邻的第一冷流体槽与第二冷流体槽闭合形成冷流体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流体槽、第一冷流体槽、第二热流体槽和第二冷流体槽均为v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v形槽的顶角为倒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板本体上均设有多个第一热流体槽和多个第一冷流体槽,多个第一热流体槽在第一换热板本体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一冷流体槽也在第一换热板本体上等间距设置,且第一冷流体槽与第一热流体槽的镜像错开1/2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在换热器芯体上的分布形状为s型、z型或直通道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边界盖板,所述边界盖板设于换热器芯体的两端且与单元板层叠且密闭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对称的第一换热板本体和第二换热板本体,在第一换热板本体和第二换热板本体的双面开槽在密封连接后形成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增加了冷热流体的流通面积,提高换热效率;通过将开槽设为v型槽,使得冷热流体流通可以近距离的更加紧凑的设置在换热器芯体上,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间隔更小,充分利用换热板,从来提高换热效率;热流体通道可部分嵌入冷流体通道的间隔中,从而使得冷流体通道与热流体通道有更多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1,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包括若干单元板1,所述单元板1包括层叠连接的第一换热板本体11和第二换热板本体12,第一换热板本体11设置于第二换热板本体12的上侧,所述第一换热板本11朝向第二换热板本体12的一侧即第一换热板本体11的下侧开设有第一热流体槽111,第一换热板本体11的另一侧即上侧开设有第一冷流体槽112,所述第二换热板本体12上对称于第一换热板本体11开设有第二热流体槽121和第二冷流体槽122,即第二换热板本体12的上侧开设有第二热流体槽121、下侧开设有第二冷流体槽122,且第二热流体槽121正对第一热流体槽111,第二冷流体槽122背对第一冷流体槽112,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与第二换热板本体12通过焊接闭合连接以使第一热流体槽111与第二热流体槽121闭合形成热流体通道2,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与第二换热板本体12扩散焊连接;若干单元板1依次层叠连接以使相邻的第一冷流体槽112与第二冷流体槽122闭合形成冷流体通道3,本实施例中,若干单元板1通过扩散焊依次连接。该种换热板芯体的结构方式能够增大热流体通道2和冷流体通道3的流通面积,很好的利用换热板的两个侧面设置流体换热通道,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流体槽111、第一冷流体槽112、第二热流体槽121和第二冷流体槽122均为v形槽。v形槽使得第一热流体槽111和第一冷流体槽112能够在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上交错间隔设置,第二热流体槽121和第二冷流体槽122能够在第二换热板本体12上交错间隔设置,从而热流体通道2和冷流体通道3更加紧凑的设置在换热板芯体上,热流体通道2和冷流体通道3间隔更小,充分利用换热板,从来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v形槽的顶角即v形槽中间的尖角为倒圆角,可以减少尖角处的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上均设有多个第一热流体槽111和多个第一冷流体槽112,多个第一热流体槽111在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一冷流体槽112也在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上等间距设置,且第一冷流体槽112与第一热流体槽111的镜像错开1/2间距,即第一冷流体槽112在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上的位置为第一热流体槽111镜像后再横移1/2间距;相应地,第二换热板本体12上均设有多个第二热流体槽121和多个第二冷流体槽122,多个第二热流体槽121在第二换热板本体12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二冷流体槽122也在第二换热板本体12上等间距设置,且第二冷流体槽122与第二热流体槽121的镜像错开1/2间距,即第二冷流体槽122在第二换热板本体12上的位置为第二热流体槽121镜像后再横移1/2间距。本实施例中,第一冷流体槽112均可部分嵌入第一热流体槽111之间的间隔中,相应地,第二冷流体槽122均可部分嵌入第二热流体槽121之间的间隔中,从而使得冷流体通道与热流体通道有更多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热流体通道2和冷流体通道3在换热器芯体上的分布形状为s型、z型或直通道型,本实施例中,热流体通道2和冷流体通道3在换热器芯体上的分布形状为s型,其它实施例中,热流体通道2和冷流体通道3在换热器芯体上的分布形状为z型或直通道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边界盖板4,所述边界盖板4设于换热器芯体的两端且与单元板层叠连接,边界盖板4能够密封换热器芯体的两端的热流体通道2或冷流体通道3。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热流体通道2和冷流体通道3的其中一个直通道型,另一个为z型,且z型的两端两个直边与中间直线间的两个转角均为直角,位于z型中间直线上的热流体通道2或冷流体通道3与另一个直通道型上的冷流体通道3或热流体通道2为平行设置;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上的第一热流体槽111和第一冷流体槽112不仅在横向上错开有距离,第一热流体槽111和第一冷流体槽112在纵向上也错开一定距离;相应地,第二换热板本体12上的第二热流体槽121和第二冷流体槽122不仅在横向上错开有距离,第二热流体槽121和第二冷流体槽122在纵向上也错开一定距离,从而使z型通道与直通道型的通道互不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包括若干单元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1)包括层叠连接的第一换热板本体(11)和第二换热板本体(12),所述第一换热板本体(11)朝向第二换热板本体(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热流体槽(111)、另一侧开设有第一冷流体槽(112),所述第二换热板本体(12)上对称于第一换热板本体(11)开设有第二热流体槽(121)和第二冷流体槽(122),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与第二换热板本体(12)闭合连接以使第一热流体槽(11)与第二热流体槽(121)闭合形成热流体通道(2);若干单元板(1)依次层叠连接以使相邻的第一冷流体槽(112)与第二冷流体槽(122)闭合形成冷流体通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流体槽(111)、第一冷流体槽(112)、第二热流体槽(121)和第二冷流体槽(122)均为v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的顶角为倒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上均设有多个第一热流体槽(111)和多个第一冷流体槽(112),多个第一热流体槽(111)在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上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一冷流体槽(112)也在第一换热板本体(11)上等间距设置,且第一冷流体槽(112)与第一热流体槽(111)的镜像错开1/2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体通道(2)和冷流体通道(3)在换热器芯体上的分布形状为s型、z型或直通道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用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器芯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边界盖板(4),所述边界盖板(4)设于换热器芯体的两端且与单元板层叠且闭合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