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甘草的活性成分包括甘草甜素(glycyrrhizin,gl)和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cid,ga),而ga是甘草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gl的主要代谢产物。在许多以往的研究中已经证实其具有多种药理学效果,是一种从传统中草药甘草的根茎提取出来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与18-β-甘草次酸为主。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抗溃疡、抗病毒、抗过敏和抗脱敏促进胰岛素吸收,抗肿瘤、降血脂等多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阿斯巴甜相比于其他合成甜味剂具有口感纯正,安全性高,热量低等优点。
有研究显示阿斯巴甜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如偏头痛、脑瘤、癫痫类疾病、休克、思路混乱、消沉,还可能加速阿兹海默症的发生等。
牙膏是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按功能可分为普通牙膏和药物牙膏,而抗过敏牙膏作为牙本质过敏症(dh)的家用辅助预防或治疗手段,则是药物牙膏的重要分支。
目前,缺乏一种作为牙膏脱敏剂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作为牙膏脱敏剂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具有通式ⅰ所示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甘草次酸和丁二酸酐溶解于三乙胺,回流14-15h,反应完毕后,用冷水稀释,用盐酸调节体系ph值3-4之间,过滤得棕黑色固体,热水洗涤沉淀,柱层析分离产物,制得淡黄色固体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
(2)将阿斯巴甜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将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溶解于和蒸馏水相同体积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滴加于混合溶液中,然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滴加于上述体系,55-65℃反应20-30h,反应完毕后,真空浓缩,用丙酮沉淀3-5次,并依次用丙酮,乙醇,乙醚洗涤沉淀,制得最终的产物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对甘草次酸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为1:4。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甘草次酸与三乙胺的摩尔体积比为1:10mol/l。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三乙胺与冷水的体积比为1:6。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柱层析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3。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阿斯巴甜与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的质量比为294mg:286mg。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将2.4g(5mmol)甘草次酸,2.4g(20mmol)的丁二酸酐溶解于50ml三乙胺,回流14-15h,反应完毕后,用300ml冷水稀释,用盐酸调节体系ph值3-4之间,过滤得棕黑色固体,热水洗涤沉淀,柱层析分离产物,制得淡黄色固体甘草次酸化物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将294mg阿斯巴甜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将286mg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溶解于30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滴加于上述体系,然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于上述体系,55-65℃反应20-30h,反应完毕后,真空浓缩,用丙酮沉淀3-5次,并依次用丙酮,乙醇,乙醚洗涤沉淀,制得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
本发明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作为脱敏剂在制备牙膏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发明的方法合成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而且合成的化合物性能优异,可为其进一步研究作为牙膏脱敏剂提供了可靠使用的工具。(2)脱敏剂为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牙齿过敏症状能有较好的脱敏效果,此外还有很好的除臭作用,因此还能有效提高牙膏的除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对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对上述主体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具有通式ⅰ所示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甘草次酸和丁二酸酐溶解于三乙胺,回流14h,反应完毕后,用冷水稀释,用盐酸调节体系ph值为4,过滤得棕黑色固体,热水洗涤沉淀,柱层析分离产物,制得淡黄色固体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所述对甘草次酸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为1:4。所述的甘草次酸与三乙胺的摩尔体积比为1:10mol/l,所述的三乙胺与冷水的体积比为1:6。所述的柱层析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3。
(2)将阿斯巴甜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将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溶解于30ml二甲基甲酰胺中滴加于混合溶液中,然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于上述体系,55℃反应20h,反应完毕后,真空浓缩,用丙酮沉淀4次,并依次用丙酮,乙醇,乙醚洗涤沉淀,制得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所述的阿斯巴甜与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的质量比294mg:286mg。
本发明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作为脱敏剂在制备牙膏中的应用。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步骤(1)中,将甘草次酸和丁二酸酐溶解于三乙胺,回流15h,反应完毕后,用冷水稀释,用盐酸调节体系ph值为3,过滤得棕黑色固体,热水洗涤沉淀,柱层析分离产物,制得淡黄色固体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
在步骤(2)中,将阿斯巴甜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将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溶解于30ml二甲基甲酰胺中滴加于混合溶液中,然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于上述体系,65℃反应25h,反应完毕后,真空浓缩,用丙酮沉淀3次,并依次用丙酮,乙醇,乙醚洗涤沉淀,制得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
本发明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作为脱敏剂在制备牙膏中的应用。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在步骤(1)中,将甘草次酸和丁二酸酐溶解于三乙胺,回流14-15h,反应完毕后,用冷水稀释,用盐酸调节体系ph值为3.5,过滤得棕黑色固体,热水洗涤沉淀,柱层析分离产物,制得淡黄色固体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
在步骤(2)中,将阿斯巴甜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将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溶解于30ml二甲基甲酰胺中滴加于混合溶液中,然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于上述体系,60℃反应30h,反应完毕后,真空浓缩,用丙酮沉淀5次,并依次用丙酮,乙醇,乙醚洗涤沉淀,制得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4g(5mmol)甘草次酸,2.4g(20mmol)的丁二酸酐溶解于50ml三乙胺,回流14-15h。反应完毕后,用300ml冷水稀释,用盐酸调节体系ph值3-4之间,过滤得棕黑色固体,热水洗涤沉淀,柱层析v(乙醇):v(乙酸乙酯)=10:3,分离产物,制得淡黄色固体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
(2)将294mg阿斯巴甜溶解于蒸馏水中,将286mg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溶解于30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滴加于上述体系,然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于上述体系,55-65℃反应20-30h。反应完毕后,真空浓缩,用丙酮沉淀3-5次,并依次用丙酮,乙醇,乙醚洗涤沉淀,得到本发明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
1hnmr(600mhz,dmso-d6),0.691(3h,s),0.760(3h,s),0.911(3h,s),1.040(6h,s),1.100(3h,s),1.353(3h,s);2.09(1h,d,j=0.86hz),2.33(1h,s),2.49(2h,s),2.53(1h,s),2.61(1h,s),3.0(1h,rn),3.0(1h,rn),3.19(2h,s),3.44(1h,s),4.3(1h,s),4.46(2h,s),5.4(1h,s);7.14(4h,s).ms(esi):832.1([m h] )
试验例1
通过实验观察发明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和极固宁和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即刻效果和长久效果,挑选出效果最好的脱敏剂,为脱敏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如下:
收集新鲜完整的离体第三磨牙140颗,制备成牙本质过敏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20)、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n=40)、极固宁组(n=40)、高露洁组(n=40)。空白对照组涂布蒸馏水,其余三组按要求涂布脱敏剂,从涂布脱敏剂的3组中各随机抽取20个样本进行刷牙实验。扫描电镜下观察涂布脱敏剂后和刷牙实验后牙本质表面的改变,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扫描电镜的图片进行分析,计算开放牙本质管口的平均直径和相对面积,并使用spss21.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涂布脱敏剂后四组间牙本质小管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对比总体具有统计学差异(f=785.274,p=0.000);空白对照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00),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明显低于其余三组(p=0.000),极固宁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与高露洁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39)。刷牙实验后,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极固宁组、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组三组间牙本质小管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对比总体具有统计学差异(f=564.674,p=0.000);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明显低于极固宁组(p=0.000),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00),极固宁组开放管口的平均直径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08)。涂布脱敏剂后四组间牙本质小管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总体具有统计学差异(f=5224.798,p=0.000);空白对照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00),
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低于极固宁组(p=0.000),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00),极固宁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26)。刷牙实验后,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极固宁组、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组三组间牙本质小管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对比总体具有统计学差异(f=336.288,
p=0.000);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开放小管口的相对面积低于极固宁组(p=0.000),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00),极固宁组开放管口的相对面积明显低于高露洁组(p=0.000)。将涂布脱敏剂的各组,刷牙实验前的直径、相对面积与刷牙实验后的直径、相对面积进行纵向对比,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的直径在刷牙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62),其余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极固宁和高露洁抗敏牙膏都可以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经过刷牙摩擦实验后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从强到弱依次是
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极固宁、高露洁抗敏牙膏。三种脱敏剂中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对比组的即刻脱敏效果和长久脱敏效果最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ⅰ所示结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甘草次酸和丁二酸酐溶解于三乙胺,回流14-15h,反应完毕后,用冷水稀释,用盐酸调节体系ph值3-4之间,过滤得棕黑色固体,热水洗涤沉淀,柱层析分离产物,制得淡黄色固体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
(2)将阿斯巴甜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将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溶解于和蒸馏水相同体积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滴加于混合溶液中,然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滴加于上述体系,55-65℃反应20-30h,反应完毕后,真空浓缩,用丙酮沉淀3-5次,并依次用丙酮,乙醇,乙醚洗涤沉淀,制得最终的产物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对甘草次酸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为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甘草次酸与三乙胺的摩尔体积比为1:10mol/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三乙胺与冷水的体积比为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柱层析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阿斯巴甜与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的质量比为294mg:286mg。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2.4g(5mmol)甘草次酸,2.4g(20mmol)的丁二酸酐溶解于50ml三乙胺,回流14-15h,反应完毕后,用300ml冷水稀释,用盐酸调节体系ph值3-4之间,过滤得棕黑色固体,热水洗涤沉淀,柱层析分离产物,制得淡黄色固体甘草次酸化物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294mg阿斯巴甜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得混合溶液,将286mg甘草次酸的酸化物zku溶解于混合溶液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滴加于上述体系,然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滴加于上述体系,55-65℃反应20-30h,反应完毕后,真空浓缩,用丙酮沉淀3-5次,并依次用丙酮,乙醇,乙醚洗涤沉淀,制得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
10.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甘草次酸衍生物asbt作为脱敏剂在制备牙膏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