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旋转式多口入口的用于执行微创外科手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6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10月23日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5/790,534的优先权权益,其公开内容全部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进入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微创外科手术的多口进入装置。

2.相关技术描述

腹腔镜或"微创"外科手段在诸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和肾切除术的手术的执行中变得日益普遍。此类手术的益处包括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感染机会和缩短恢复时间。此类手术通常涉及用加压流体(诸如二氧化碳)填充或"充注"腹(腹膜)腔以产生所谓的气腹。

充注可通过被配备成输送充注流体的外科进入装置或通过单独的充注装置(诸如充注(气腹式)针)来进行。美国纽约尤蒂卡的conmed公司开发了独特的外科进入装置,其在无需传统机械密封件的情况下允许迅速进入充注后的外科腔,并且该公司开发了相关的气体输送系统,其用于为此类进入装置提供足够的压力和流量,如在美国专利号7,854,724和美国专利号8,795,223中整体或部分描述的,其公开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都并入本文。

在典型的腹腔镜式手术期间,外科医生开三到四个小切口,每个切口通常不大于大约十二毫米。通常,外科进入装置使用放置在切口中的单独插入物或插塞来插入切口中。在插入之后,插入物被移除,并且套管针允许器械进入以被插入腹腔中。

在本领域中还已知各种较大的进入装置,其用于通过单个相对较大的切口而不是通过多个小切口来进入外科手术部位,以执行微创手术。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布号2013/0012782中公开了此类装置的实例,其公开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经肛微创外科手术(tamis)是一种移除直肠和下乙状结肠内的良性息肉和一些癌性肿瘤的专门的微创方法。tamis的益处在于它被认为是不伤害器官的手术,并且完全通过身体的天然开口执行,这不需要皮肤切口来进入息肉或肿瘤。这种无疤痕的恢复提供正常肠道功能的迅速恢复。与移除大肠的大部分的传统外科手术不同,凭借tamis,外科医生将精确地移除患病组织,这使天然肠内腔的剩余部分完好无损以正常起作用。传统外科手术通常需要大切口和从几天到一周以上的住院时间。tamis操作可能只需要在医院中过夜,或者可以作为门诊程序执行,这通常允许患者立即恢复到积极的生活方式。tatme(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一种更重要的经肛手术。

提供一种单切口进入装置将是有益的,其具有多个口,所述口具有多种不同的口尺寸,以在腹腔镜式外科手术期间给予外科医生用于器械引入的更多选项。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口的进入装置也将是有益的,所述口具有多种不同口尺寸,所述进入装置使得能够迅速地进入天然孔口,以用于执行经肛微创外科手术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进入装置包括多口端盖,该多口端盖包括多个单独的入口,其用于适应将单个外科器械引入患者体内。所述入口沿近侧方向延伸。所述端盖包括朝远侧延伸的密封环。底部主体具有朝远侧延伸的管状主体,穿过所述管状主体限定进入通道,其用于将外科器械从所述入口容纳到患者体内。所述底部主体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开的齿,其中所述端盖的所述密封环被接纳在所述底部主体的近侧边缘内并且抵靠所述底部主体的近侧边缘形成密封。所述端盖包括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其上具有远侧齿,所述远侧齿被构造成与所述底部主体的所述齿接合和脱离接合,以选择性地允许或防止所述多口端盖的相对轴向旋转。

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中的每一个的齿可径向向内延伸,其中底部主体的齿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可包括朝近侧延伸的操纵构件以及在操纵构件与柔性突出部的远侧齿之间的顺应性铰链构件。可以存在两个周向相对的柔性突出部,它们被构造成使得将操纵构件一起挤压将释放柔性突出部的齿,以允许端盖相对于底部主体旋转。

弹性体密封环可在端盖的密封环与底部主体的近侧边缘之间形成密封,以便即使在端盖和底部主体相对旋转期间也提供密封。弹性体密封件可以位于在密封环和近侧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中限定的圆周通道中。

底部主体可包括与进入通道流体连通的充注进气口。充注进气口可被构造成接纳具有一个或多个管腔的管组。入口可被构造成形成机械密封件,其用于对于当器械通过入口插入时和没有器械通过入口插入时充注气体。

可以存在三个入口,它们从端盖朝近侧延伸,围绕端盖在周边上均匀隔开。每个入口可从端盖的相应平坦小平面延伸。每个入口可从端盖的相应小平面法向延伸。各个小平面可在小平面接缝处相遇,其中小平面接缝在端盖的顶点处彼此相遇。每个小平面可与端盖的周边平面成角度α。角度α可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60°。

管状主体可被构造用于通过身体内腔或通过形成在患者身体壁中的单个切口引入。管状主体可被构造用于经肛引入。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可以与端盖成一体。端盖可被构造用于相对于底部主体的完整360°轴向旋转。底部主体可以包括在其齿近侧的闩锁表面,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被构造成即使在端盖和底部主体相对轴向旋转期间也与闩锁表面闩锁,以防止端盖相对于底部主体轴向移位。管状主体可以安装到底部主体的主环部分,其中管状主体由刚性小于主环部分的材料制成。端盖可以包括径向突出的止动边缘,其抵接底部主体的最近侧表面。

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外科手术口组件,该外科手术口组件具有从端盖的上表面延伸并限定穿过其中的进入通道的外科手术口主体。盖可以安装到外科手术口主体的近端,并且可以通向外科手术口主体的进入通道。主密封件可具有固定在盖与外科手术口主体之间的基座,以将主密封件悬挂在外科手术口主体的进入通道上,从而对延伸穿过外科手术口主体的进入通道的外科器械提供机械密封。鸭嘴密封件可被包括在外科手术口主体的进入通道内的主密封件的远侧。鸭嘴密封件可包括固定在盖与外科手术口主体之间的基座,以对延伸穿过外科手术口主体的进入通道的外科器械提供机械密封。密封防护件可以以不固定的方式安置在盖与外科手术口主体的进入通道内的主密封件之间,其中密封防护件跨过外科手术口主体的进入通道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盖和外科手术口主体移动,以适应延伸穿过外科手术口主体的进入通道的外科器械的移动、为主密封件和鸭嘴密封件提供保护并且防止主密封件和/或鸭嘴密封件倒置。密封防护件可限定由多个间隔开的可偏转面板限定的截头圆锥形部分,所述可偏转面板由穿过截头圆锥形部分的多个进入狭缝分隔开,以使外科器械穿过密封防护件。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本主题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主题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如何在不进行过度实验的情况下制造和使用本主题公开的装置和方法,下面将参照某些附图详细描述其优选实施方案,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构造的进入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柔性突出部和齿,所述柔性突出部和齿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允许或防止多口端盖的相对轴向旋转;

图2是图1的进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从底部主体移除的多口端盖;

图3是图1的进入装置的平面图,其示出了在远侧查看的两个相对的柔性突出部;

图4是图1的进入装置的平面图,其示出了在近侧查看的两个相对的柔性突出部;

图5是图1的进入装置的侧正视图,其示出了用于管组的连接口;

图6是图1的进入装置的侧视截面图,其示出了贴靠底部主体的近侧边缘密封的端盖的密封环;

图7是图1的进入装置的侧视截面图,其示出了与底部主体的齿接合的柔性突出部;

图8a是图1的进入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截面图,其示出了枢转铰链而不是用于柔性突出部的柔顺铰链;

图8b是图1的进入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端盖;

图9是图8的端盖的侧正视图,其示出了端盖的小平面接缝的角度;

图10是图8的端盖的平面图,其示出了柔性突出部的齿;

图11是图8的端盖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其示出了一个柔性突出部的齿;

图12是图8的端盖的一个入口的侧正视图,其示出了波纹管;

图13是图12的入口的侧视截面图,其示出了波纹管的截面;

图14是根据本公开构造的端盖的另一实施方案的侧正视图,其示出了具有手风琴截面的波纹管;

图15是图14的端盖的侧视截面图,其示出了一个波纹管的截面;

图16是根据本公开构造的端盖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其示出了两个柔性支承件,一个包括单个波纹管,一个包括双波纹管;

图17是图16的端盖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具有抑制波纹管倒置的支承肋的刚性波纹管支承件;

图18是图16的双波纹管的透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公开构造的端盖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具有三个波纹管的单个柔性支承件;

图20是图19的端盖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具有抑制波纹管倒置的支承肋的刚性波纹管支承件;

图21是图19的三波纹管的透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端盖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包括柔性泡沫材料的柔性主体;

图23是图22的端盖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与柔性泡沫支承件分开的刚性主体;

图24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端盖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25是图24的端盖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与柔性泡沫支承件分开的入口;

图26是图24的端盖的平面图,其示出了柔性突出部;

图27是图24的端盖的侧视截面图,其示出了一个入口到柔性泡沫支承件的附接;

图28是图24的端盖的一部分的侧视截面图,其示出了抓紧柔性支承件的一个入口的抓紧边缘;

图2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构造的一个入口的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密封防护件;

图30是图29的入口的侧正视图,其示出了安装在外科手术口主体近侧端部上的盖;

图31是图29的入口的一部分的侧视截面图,其示出了固定在盖与外科手术口主体之间的主鸭嘴密封件的基座,密封防护件的基座相对于盖和外科手术口主体浮动未固定;

图32是图29的密封防护件的侧正视图,其示出了进入狭缝;

图33是图32的密封防护件的远侧端部视图,其示出了进入狭缝的周边间隔;和

图34是图1的进入装置的示意图,其示出了相对于彼此尺寸变化的入口4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标识本主题公开的类似结构特征或方面。出于解释和说明而非限制性目的,根据本公开的进入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局部视图在图1中示出,并且总体上由附图标记10表示。如将要描述的,在图2至图34中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进入装置的其他实施方案或其方面。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可用于具有多个口的单切口/天然孔口外科手术进入,诸如用于经肛微创外科手术。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号2016/0287817和2017/0056064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美国专利申请公布号2017/0050011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用于外科手术的进入装置10包括多口端盖20和底部主体30。端盖包括多个单独的入口40,其用于适应将单个外科器械引入到患者的身体中。入口40沿近侧方向(即,如图1取向的向上)延伸。底部主体30具有朝远侧延伸(即,如图1取向的向下延伸)的管状主体8,穿过管状主体限定图6至图7所示的进入通道9,其用于将外科器械从入口40容纳到患者的身体中。管状主体8安装到底部主体30的主环部分6。管状主体8由刚性小于主环部分6的材料制成。管状主体8被构造用于通过形成在患者腹腔壁中的单个切口引入到患者的身体中,例如,经肛引入。底部主体30包括在图4中识别的缝合线束缚件22。在将底部主体30的管状主体8插入到体腔或切口中之后,可以将端盖20附接到底部主体30以提供气体密封功能。

底部主体30包括充注进气口14,其通过管状主体8与进入通道9流体连通。图5所示的充注进气口14被构造成接收具有一个或多个管腔的管组,例如,双管腔管组,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入口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入口40被构造成形成机械密封件,其用于对于当器械通过入口40插入时和没有器械通过入口40插入时充注气体。

现在参考图2,端盖20包括朝远侧延伸的密封环2。端盖20的密封环2被接收在底部主体30的近侧边缘3内部并贴靠其密封。端盖20包括径向突出的止动边缘5,其抵接底部主体30的最近侧表面19。弹性体密封环12形成端盖20的密封环2与底部主体30的近侧边缘3之间的密封件,以即使在端盖20和底部主体30绕纵向轴线a相对旋转期间也提供密封。弹性体密封件12安置在密封环2中限定的周边通道13中。

底部主体30包括在近侧边缘3之外的多个周边隔开的齿18。端盖20包括图3至图4所示的相对的一对柔性突出部16,其上具有远侧齿32,所述远侧齿径向向内延伸,如图10和图11所示,并且被构造成与底部主体30的径向向外延伸的齿18接合和脱离接合,以选择性地允许或防止多口端盖20绕纵向轴线a的相对轴向旋转。

现在参考图7和图8a,每个柔性突出部16包括朝近侧延伸的操纵构件17和在操纵构件与柔性突出部16的远侧齿32之间的柔顺铰链构件24。在图7中,铰链构件24被示出为柔顺铰链构件,然而,它也可以是如图8a所示的枢转铰链构件24。柔性突出部16与端盖20为一体式的,并且通过柔顺铰链构件24连接到端盖20。由于存在两个周边相对的柔性突出部16,因此将操纵构件17挤压在一起(即,沿径向向内朝向彼此挤压)将柔性突出部16的齿32从底部主体30的齿18释放,以允许端盖20围绕纵向轴线a相对于底部主体30的旋转。端盖20被构造用于相对于底部主体30的完整360°轴向旋转。释放柔性突出部16使齿18和32重新接合以防止进一步旋转。底部主体30包括在其齿18近侧的在图8a中标记的闩锁表面23。柔性突出部16与闩锁表面23闩锁,以在齿18和32接合时防止端盖远离底部本体的轴向运动,并且甚至可以在齿18和32在端盖20和底部主体30的相对轴向旋转期间脱离接合时保持闩锁,以防止端盖20在旋转期间相对于底部主体30轴向移位。可选的反馈构件11贴靠凸轮7来凸轮传动,以随着用户挤压操纵构件17而增加力反馈,以防止过度挤压,以在旋转端盖20时保持闩锁表面23接合到齿32,而无需将其从底部主体30轴向移除。如图7的截面所示,近侧边缘3夹在密封环2与端盖20的齿32之间。

现在参考图8b,存在从端盖20朝近侧延伸的三个入口40。如图3和图10所示,入口40围绕端盖20在周边上均匀地隔开,并且所有三个入口40可以具有彼此统一的尺寸,或者在尺寸上可以变化。每个入口40包括图6所示的刚性套管主体42和容纳密封组件50的套管盖44,所述密封组件用于贴靠穿过相应入口40的外科器械密封。每个套管主体42以气密方式永久地附接到例如弹性体材料的波纹管4,所述波纹管继而以气密方式永久地附接到端盖20的相应小平面25,例如,通过粘合剂、超声焊接、包覆模塑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结合工艺。波纹管4的柔性允许刚性套管主体42相对于彼此相对运动,以为通过入口40插入的外科装置提供柔性和运动。

每个入口40从端盖40的相应平坦小平面25延伸。每个入口40从端盖20的相应小平面25法向延伸。各个小平面25在小平面接缝27处相遇,其中小平面接缝在端盖20的顶点29处彼此相遇。如图9所示,每个小平面25与端盖20的周边平面(例如,相对于平行于边缘5的平面)成角度α。角度α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60°。

现在参考图12,示出了具有波纹管52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入口,其中波纹管52的基座53是圆形的。如图13所示,波纹管52形成具有单个s形截面的柔性支承件,其将至少一个入口40的远侧端部51定位在多口端盖内,所述端盖如图13中由虚线表示且如图6和图7的截面所示。本文所描述的例如包括波纹管52的柔性支承件可包括橡胶材料、类橡胶材料和/或可从堪萨斯州堪萨斯城的versaflex公司获得的versaflex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现在参考图14,用于外科手术的进入装置1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包括多口端盖120,其具有刚性主体102,柔性支承件154密封地安装到刚性主体102,具有多个单独的入口40,所述入口用于适应将单个外科器械引入到患者的身体中,这和上面关于进入装置10所描述的几乎一样。每个入口40密封地附接到相应的一个柔性支承件154,并且从其沿近侧方向延伸,即,如图14中取向的沿向上方向延伸。柔性支承件154由比刚性主体102和入口40的材料更柔性的材料制成,以提供入口40的相对角运动,从而提供用于定位通过入口40引入的外科器械的灵活性。如图15所示,每个柔性支承件154包括具有手风琴截面的柔性波纹管,其将相应入口40的远侧端部55朝近侧与多口端盖20隔开。

现在参考图16,示出了端盖6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鉴于图12至图15中的波纹管52和154具有围绕各个入口的圆形的周长形状,在端盖60中,波纹管66具有围绕各个入口40的菱形周长。如图17所示,端盖60的刚性主体包括刚性顶部主体62和两个刚性波纹管支承件72和74。刚性顶部主体62和刚性波纹管支承件72和74轴向地压缩其间的柔性支承件64和65的外周边缘67,例如,通过超声焊接、粘合剂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结合技术,以在端盖60的刚性主体与柔性支承件64和65之间形成密封接合。刚性波纹管支承件72和74各自包括相应的支承肋76和78,其从刚性波纹管支承件72和74朝近侧延伸到相应的波纹管66中,以在器械插入入口40中期间抑制波纹管66倒置。

每个入口40可包括接合到入口40的远侧端部51的压缩环68。柔性支承件64和65的内边缘69压缩在相应的入口40与压缩环68之间,以在入口40与柔性支承件64和65之间形成密封接合。每个成对的入口40和压缩环68包括轴向相对的一对相应的抓紧边缘71和73,相应柔性支承件64和65的一部分被抓紧在抓紧边缘71与73之间。每个柔性支承件在其中限定有用于接合每个抓紧边缘71和73的相应的收容沟槽75。每个入口40包括相应的密封件,与上述的密封组件50非常相似,其被构造成当没有外科器械穿过其引入时针对气流形成密封,并在穿过入口引入的外科器械周围形成密封。

与上述端盖20一样,端盖60包括三个从端盖60朝近侧延伸的入口40。入口40中的一个通过柔性支承件65连接到端盖60的刚性主体,其中柔性支承件65具有单个波纹管66。剩余的两个入口40通过柔性支承件64连接到端盖60的刚性主体,其中柔性支承件64具有两个波纹管66,即,双波纹管,如图18所示,一个波纹管用于两个入口40的一个。

再次参考图17,刚性支承件的刚性波纹管支承件72包括两个相应的支承肋76,其分别从刚性支承件72朝近侧延伸到两个波纹管66中的每一个中,以在器械插入入口40中期间抑制两个波纹管66的倒置。刚性波纹管支承件74包括单个支承肋76,其出于相同目的从刚性支承件74朝近侧延伸到相应的波纹管66中。

现在参考图19,示出了端盖8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与上述端盖20和60非常相似,具有菱形波纹管66。三个入口40通过柔性支承件84连接到端盖80的刚性主体,其中柔性支承件84具有三个波纹管66,即,如图21所示的三波纹管,一个波纹管用于三个入口40的一个。如图20所示,端盖80的刚性主体包括刚性顶部主体82和单个刚性波纹管支承件86。刚性顶部主体82和刚性波纹管支承件86压缩其间的柔性支承件84的外周边缘87,以在端盖80的刚性主体与柔性支承件84之间形成密封接合。三个相应的支承肋88分别从刚性支承件86朝近侧延伸到三个波纹管66的每一个中,以在器械插入入口40中期间抑制波纹管66的倒置。

现在参考图22,示出了用于外科手术的进入装置2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如上所述,进入装置200包括多口端盖220,其具有刚性主体204,柔性支承件206密封地安装到刚性主体204,具有多个单独的入口40,所述入口用于适应将单个外科器械引入到患者的身体中。

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进入装置200中包括底部主体230,其具有朝远侧延伸的管状主体202,穿过管状主体限定进入通道,其用于将外科器械从入口40容纳到患者的身体中。底部主体230包括连接口203,其用于将管组与一个或多个管腔连接,所述管腔与进入通道流体连通,这和上面关于进入装置10所描述的几乎一样。入口40被构造成形成机械密封件,其用于对于当器械通过入口40插入时和没有器械通过入口40插入时充注气体。管状主体202安装到底部主体230的主环部分207,并且其中管状主体202由刚性小于主环部分207的材料制成。管状主体202被构造用于通过身体内腔的天然孔口或通过形成在患者腹腔壁中的单个切口进行的引入、经肛引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引入模式。

与上述实施方案中相同,端盖220被构造用于围绕纵向轴线a相对于底部主体230的完整360°轴向旋转。刚性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216,其被构造成与底部主体230接合和脱离接合,以选择性地允许或防止多口端盖220和底部主体230的相对轴向旋转,如上面关于进入装置10描述的。每个入口40包括如关于上述实施方案描述的相应密封组件。

入口40密封地附接到柔性支承件206,并且从其沿近侧方向(即,如图22取向的向上)延伸。柔性支承件206由比刚性主体204和入口40的材料更柔性和/或可拉伸的材料制成,以提供入口40的相对角运动,从而提供用于定位通过入口引入的外科器械的灵活性。

现在参考图23,柔性支承件206包括柔性的闭孔泡沫材料,用于提供密封以防止气体流过;然而,也设想可以将开孔泡沫材料与气密涂层一起使用。还设想泡沫材料可包括橡胶材料、类橡胶材料、可从堪萨斯州堪萨斯城的versaflex公司获得的versaflex材料和/或由凝胶或类凝胶材料制成的泡沫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入口40安装到柔性支承件206的远侧表面,即,如图23中取向的柔性支承件206的底表面,并且通过柔性支承件206中的相应孔209朝近侧延伸,以从柔性支承件206朝近侧延伸。刚性主体204限定完整的周边环,其中柔性支承件206安装在周边环内并跨越该周边环,这在刚性本体204与柔性支承件206之间形成完整的周边密封。柔性支承件206粘合、超声焊接、夹紧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结合技术结合到周边环的面向内的表面211,以在柔性支承件206与刚性主体204之间形成气密密封。

与上述实施方案一样,存在三个入口40,其从端盖220朝近侧延伸,围绕端盖220在周边上均匀地隔开,并且在尺寸上彼此统一,然而,还设想端盖可以具有口,所述口的尺寸彼此不同,如图34示意性所示。每个入口40从柔性支承件206的相应平坦小平面225延伸。每个入口40从柔性支承件的相应小平面225法向延伸。各个小平面225在小平面接缝227处相遇,其中小平面接缝227在柔性支承件206的顶点229处彼此相遇。每个小平面225与端盖220的周边平面成角度α。角度α在图23中未标记,但参见如上所述的图9中标记的角度α。角度α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60°。还设想柔性支承件206可以是平坦的,例如,在角度α等于0°的情况下。

现在参考图24,示出了进入装置3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其包括如上面关于进入装置200描述的柔性支承件306。如图25所示,刚性主体304的周边环包括近侧环部分313和远侧环部分314。如图26至图27所示,柔性支承件306挤压在近侧环部分313与远侧环部分314之间。柔性支承件306在其近侧表面和远侧表面中限定了相应的环形凹槽315(在图25和图28中标记),其用于接收近侧环部分313和远侧环部分314的周边边缘。近侧部分313和远侧部分314可以通过超声焊接、粘合剂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结合技术密封地结合到柔性支承件306。

每个入口40包括轴向相对的一对抓紧边缘321,其包括朝近侧延伸的抓紧边缘321,所述抓紧边缘限定在结合到每个入口40的远侧端部的压缩环323上。柔性支承件306的一部分被抓紧在每个入口40的相应抓紧边缘321之间。柔性支承件306在其中限定有用于接收每个抓紧边缘321的相应的收容沟槽325。

现在参考图29,入口40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外科手术口组件,其为外科器械提供机械密封以减少外科手术期间的压力损失。所述组件包括管状外科手术口主体402,其从端盖(例如,上述端盖中的任意一个)的上表面延伸,并限定穿过其的进入通道401。盖404安装到外科手术口主体402的近侧端部,并通向外科手术口主体402的进入通道401,如图30和图31所示。主密封件406具有基座407,其固定在盖404与外科手术口主体402之间,以使主密封件406悬挂在进入通道401上,如图31所示,以贴靠延伸通过进入通道401的外科器械提供机械密封。鸭嘴密封件408被包括在进入通道401内的主密封件406的远侧。鸭嘴密封件408包括基座409,其固定在盖404与外科手术口主体402之间,并且除了由主密封件406提供的密封之外,还贴靠延伸通过进入通道401的外科器械提供机械密封。

密封防护件412以未固定的方式安置在盖404与进入通道401内的主密封件406之间。密封防护件412由比主密封件406和鸭嘴密封件408的材料更刚性的材料制成,以在器械通过进入通道401插入时为主密封件406和鸭嘴密封件408提供保护,并且例如当从进入通道401抽出外科器械时防止主密封件406和/或鸭嘴密封件408的倒置。

继续参考图31,密封防护件412跨过进入通道401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盖404和外科手术口主体402移动,以适应延伸通过进入通道401的外科器械的运动。密封防护件412可相对于主密封件406和鸭嘴密封件408的基座407和407移动。该运动由密封防护件412的基座413在进入通道401内围绕盖404的向内边缘403的安置来适应。由于密封防护件412相对于盖404和外科手术口主体402自由移动,因此密封防护件412可适应器械相对于外科手术口主体402的运动,并因此相对于将在密封防护件412相对于盖404和外科手术口主体402刚性地安装时完成的密封,改善主密封件406和鸭嘴密封件408贴靠器械的密封。

如图32和图33所示,密封防护件412在密封防护件412的远侧截头圆锥形部分中限定穿过其的八个均匀隔开的进入狭缝414。进入狭缝围绕密封防护件412的中心口径215周边地隔开,以用于外科器械穿过密封防护件412,由进入狭缝414所分开的可偏转面板容纳。进入狭缝414便于外科器械与穿过主密封件406和鸭嘴密封件408的开口对准,以减少外科手术期间加压气体通过主密封件406和鸭嘴密封件408的泄漏。

如上所述且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的方法和系统提供具有优秀特性的单切口/天然孔口外科手术进入,所述特性包括微创、具有入口的相对运动的灵活性的多口进入。尽管已经参照优选实施方案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装置和方法,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改变和/或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进入装置,其包括:

多口端盖,所述多口端盖包括多个单独的入口,用于适应将单个外科器械引入患者体内,所述入口在近侧方向上延伸,所述端盖包括朝远侧延伸的密封环;以及

底部主体,所述底部主体具有朝远侧延伸的管状主体,穿过所述管状主体限定进入通道,用于将外科器械从所述入口容纳到患者体内,所述底部主体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开的齿,其中所述端盖的所述密封环被接纳在所述底部主体的近侧边缘内并且抵靠所述底部主体的近侧边缘形成密封;

其中所述端盖包括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其上具有远侧齿,所述远侧齿被构造成与所述底部主体的所述齿接合和脱离接合,以选择性地允许或防止所述多口端盖的相对轴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中的每一个的所述齿径向向内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底部主体的所述齿径向向外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包括朝近侧延伸的操纵构件以及在所述操纵构件与所述柔性突出部的所述远侧齿之间的顺应性铰链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存在两个周向相对的柔性突出部,所述柔性突出部被构造成使得将所述操纵构件挤压在一起将释放所述柔性突出部的所述齿,以允许所述端盖相对于所述底部主体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还包括弹性体密封环,所述弹性体密封环在所述端盖的所述密封环与所述底部主体的所述近侧边缘之间形成密封,以便即使在所述端盖和所述底部主体相对旋转期间也提供密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体密封件位于在所述密封环和所述近侧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中限定的圆周通道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底部主体包括与所述进入通道流体连通的充注进气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充注进气口被构造成接纳具有一个或多个管腔的管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入口被构造成形成机械密封件,其用于对于当器械通过所述入口插入时和没有器械通过所述入口插入时充注气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存在三个入口,所述三个入口从所述端盖朝近侧延伸,围绕所述端盖在周边上均匀隔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每个入口从所述端盖的相应平坦小平面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每个入口从所述端盖的所述相应小平面法向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相应小平面在小平面接缝处相遇,其中所述小平面接缝在所述端盖的顶点处彼此相遇。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每个小平面与所述端盖的周边平面成角度α。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角度α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60°。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管状主体被构造用于通过身体内腔或通过形成在患者身体壁中的单个切口引入。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管状主体被构造用于经肛引入。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与所述端盖成一体。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端盖被构造用于相对于所述底部主体的完整360°轴向旋转。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底部主体包括在其齿近侧的闩锁表面,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被构造成即使在所述端盖和所述底部主体相对轴向旋转期间也与所述闩锁表面闩锁,以防止所述端盖相对于所述底部主体轴向移位。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管状主体安装到所述底部主体的主环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管状主体由刚性小于所述主环部分的材料制成。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端盖包括与底部主体的最近侧表面邻接的径向突出的止动边缘。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外科手术口组件,所述外科手术口组件包括:

外科手术口主体,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从所述端盖的上表面延伸并限定穿过其中的进入通道;

盖,所述盖安装到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的近端并通向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的所述进入通道;

主密封件,所述主密封件具有固定在所述盖与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之间的基座,以将所述主密封件悬挂在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的所述进入通道上,从而对延伸穿过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的所述进入通道的外科器械提供机械密封;

鸭嘴密封件,所述鸭嘴密封件在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的所述进入通道内的所述主密封件的远侧,所述鸭嘴密封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盖与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之间的基座,以对延伸穿过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的所述进入通道的外科器械提供机械密封;以及

密封防护件,所述密封防护件以不固定的方式安置在所述盖与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的所述进入通道内的所述主密封件之间,其中所述密封防护件跨过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的所述进入通道延伸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盖和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移动,以适应延伸穿过所述外科手术口主体的所述进入通道的外科器械的移动、为所述主密封件和所述鸭嘴密封件提供保护并且防止所述主密封件和/或所述鸭嘴密封件倒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进入装置,其中所述密封防护件限定由多个间隔开的可偏转面板限定的截头圆锥形部分,所述可偏转面板由穿过所述截头圆锥形部分的多个进入狭缝分隔开,以使外科器械穿过所述密封防护件。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进入装置包括多口端盖,所述多口端盖包括多个单独的入口,其用于适应将单个外科器械引入患者体内。所述入口沿近侧方向延伸。所述端盖包括朝远侧延伸的密封环。底部主体具有朝远侧延伸的管状主体,穿过所述管状主体限定进入通道,其用于将外科器械从所述入口容纳到患者体内。所述底部主体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开的齿,其中所述端盖的所述密封环被接纳在所述底部主体的近侧边缘内并且抵靠所述底部主体的近侧边缘形成密封。所述端盖包括至少一个柔性突出部,其上具有远侧齿,所述远侧齿被构造成与所述底部主体的所述齿接合和脱离接合,以选择性地允许或防止所述多口端盖的相对轴向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J·奥吉利;根纳季·克莱曼;迈克尔·J·凯恩;罗伯特·佩德罗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美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10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