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0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屏幕容易划伤,出现划痕,影响手机屏幕的显示效果及美观度,因此,为了使屏幕得到保护,防止刮花,在使用的过程中大部分用户都会在手机的屏幕上进行贴以对其保护。在进行手机贴膜操作时,很难实现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准确定位,因此进行手机贴膜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慢慢对手机贴膜和手机屏幕进行校位,操作麻烦,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能够简化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定位操作,使手机贴膜的操作变得简单、快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和手机贴膜,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横向定位挡块和竖向滑槽,所述横向定位挡块设在定位板的上侧,所述第一定位柱固定在横向定位挡块上,所述竖向滑槽设在定位板的下侧,所述第二定位柱位置可调地安装在竖向滑槽中,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竖向滑槽沿着定位板中轴线设置,所述横向定位挡块垂直于定位板中轴线设置,通过调整第二定位柱位置能够使手机卡紧在横向定位挡块与第二定位柱之间;所述定位板内还设置有左夹臂、右夹臂和齿轮,所述齿轮设在定位板中轴线上,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分别设在定位板左右两侧,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上均设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条,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齿条分别位于齿轮的上下两侧,且与齿轮相啮合,在齿轮的带动下,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能够同时夹合,以使手机在定位板上位置居中;所述手机贴膜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提耳,两端提耳上分别设有供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穿过的孔位,且两个孔位沿着手机贴膜的中轴线设置,所述手机贴膜能够通过孔位、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配合固定在定位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定位柱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通过旋紧固定螺丝使第二定位柱固定在竖向滑槽中的任意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两端提耳上的孔位为竖向长条形或者横向长条形,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柱的直径和第二定位柱的直径,宽度等于第一定位柱的直径和第二定位柱的直径,使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在孔位中能够沿竖向或者横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机贴膜包括与手机待贴膜部分尺寸相对应的贴膜层和分别覆盖在内侧和外侧两侧贴膜层上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提耳设置在外侧的第二保护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机贴膜上设有定位线,所述定位线为竖直或者横向设置,当所述定位线为竖直设置时,所述定位线与手机拨号界面的其中一列竖向数字键位置相对应;当所述定位线为横向设置时,所述定位线与手机拨号界面的其中一列横向数字键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线为竖直设置,所述定位线与手机拨号界面的中间一列竖向数字键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机贴膜包括与手机待贴膜部分尺寸相对应的贴膜层和分别覆盖在内侧和外侧两侧贴膜层上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定位线设置在外侧的第二保护层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进行贴膜时,手机放置在定位板上,然后通过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合,使手机居中,手机屏幕的中轴线与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形成的直线相对应,并通过横向定位挡块和第二定位柱卡紧手机,从而完成手机的定位,然后手机贴膜通过提耳上的孔位穿入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上,使手机贴膜覆盖在手机上,此时,由于两端提耳上的孔位位于手机贴膜的中轴线上,手机贴膜通过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固定后,手机贴膜的中轴线即与手机屏幕的中轴线相对应,即可完成对位工作,最后将手机贴膜贴于屏幕上即可。通过上述结构,使手机贴膜的操作变得简单快捷,节省大量定位所需的时间。另外,第二定位柱的位置可调,左夹臂和右夹臂能够撑开和夹合,使定位板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通过左夹臂与右夹臂,能够简单便捷地实现手机的居中固定,提高手机居中精准度。再者,可在手机贴幕上设置定位线,通过定位线来微调手机贴膜的位置,使贴膜更加精准,操作时,将定位线与手机拨号界面的对应一列数字键位置对齐,即可实现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精准定位,定位线的设置使手机贴膜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可视化,可直观简单地显示手机贴膜是否对齐,使整个手机贴膜的操作变得更加精准和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左右夹臂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定位板、11-第一定位柱、12-第二定位柱、121-固定螺丝、13-横向定位挡块、14-竖向滑槽、15-左夹臂、151-齿条、16-右夹臂、161-齿条、17-齿轮、2-手机贴膜、21-第二保护层、22-提耳、23-孔位、24-定位线、3-手机、31-竖向数字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1和手机贴膜2,其中:

定位板1为方形结构,定位板1上设有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横向定位挡块13和竖向滑槽14。横向定位挡块13设在定位板1的上侧顶部,第一定位柱11固定在横向定位挡块13上。竖向滑槽14设在定位板1的下侧,第二定位柱12位置可调地安装在竖向滑槽14中。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和竖向滑槽14沿着定位板1中轴线方向设置,横向定位挡块13垂直于定位板1中轴线方向设置。通过调整第二定位柱12的位置能够使手机3卡紧在横向定位挡块13与第二定位柱12之间。

如图2所示,定位板1内设置有左夹臂15、右夹臂16和齿轮17,齿轮17设在定位板1中轴线上,左夹臂15和右夹臂16分别设在定位板1左右两侧,左夹臂15和右夹臂16上均设有与齿轮17相适配的齿条151、161,左夹臂15和右夹臂16的齿条151、161分别位于齿轮17的上下两侧,且与齿轮17相啮合,在齿轮17的带动下,左夹臂15和右夹臂16能够同时撑开或夹合,以使手机3在定位板1上位置居中。

手机贴膜2包括与手机3待贴膜部分尺寸相对应的贴膜层和分别覆盖在内侧和外侧两侧贴膜层上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21,外侧的第二保护层2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提耳22,两端提耳22上分别设有供第一定位柱11、第二定位柱12穿过的孔位23,且两个孔位23沿着手机贴膜2的中轴线设置,所述手机贴膜2能够通过孔位23、第一定位柱11和第二定位柱12的配合固定在定位板1上。

进行贴膜时,手机3放置在定位板1上,然后合拢左夹臂15和右夹臂16,使手机3居中,手机3屏幕的中轴线与第一定位柱11和第二定位柱12所形成的直线相对应,并通过横向定位挡块13和第二定位柱12卡紧手机3,从而完成手机3的定位,然后手机贴膜2通过提耳22上的孔位23穿入到第一定位柱11和第二定位柱12上,使手机贴膜2覆盖在手机3上,此时,由于两端提耳22上的孔位23位于手机贴膜2的中轴线上,手机贴膜2通过第一定位柱11和第二定位柱12固定后,手机贴膜2的中轴线即与手机3屏幕的中轴线相对应,即可完成对位工作,最后将手机贴膜2贴于屏幕上即可。通过上述结构,使手机贴膜2的操作变得简单快捷,节省大量定位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第二定位柱12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21,当需要调整第二定位柱12的位置时,拧松固定螺丝121使第二定位柱12在竖向滑槽14中滑动至指定位置后,拧紧固定螺丝121即可。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两端提耳22上的孔位23为竖向长条形,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柱11的直径和第二定位柱12的直径,宽度等于第一定位柱11的直径和第二定位柱12的直径,使第一定位柱11和第二定位柱12在孔位23中能够沿竖向移动。通过该结构,使手机贴膜2能够有一个上下微调的空间,以便于手机贴膜2和手机3屏幕之间的精准对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孔位23也可为横向长条形,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柱11的直径和第二定位柱12的直径,宽度等于第一定位柱11的直径和第二定位柱12的直径,使第一定位柱11和第二定位柱12在孔位23中能够沿横向移动,使手机贴膜2能够有一个左右微调的空间。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手机贴膜2的第二保护层21上还设有定位线24,定位线24为竖直设置,定位线24与手机3拨号界面的中间一列竖向数字键31位置相对应。通过定位线24来微调手机贴膜2的位置,能够使贴膜更加精准,操作时,通过调整手机贴膜2或者手机3位置,使定位线24与中间一列竖向数字键31位置相对应,即可完成精准对位。手机3拨号界面中,由于手机3主题可更换,手机3拨号界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变化,但是,中间一列竖向数字键31,其位置绝大部分是位于手机3屏幕中轴线上,因此,定位线24的位置设置为与中间一列竖向数字键31相对应,即使用户更换了手机3拨号界面,定位线24仍能与中间一列竖向数字键31相对应,以便于贴膜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线24也可为横向设置,与手机3拨号界面的其中一列横向数字键位置相对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毋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和手机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横向定位挡块和竖向滑槽,所述横向定位挡块设在定位板的上侧,所述第一定位柱固定在横向定位挡块上,所述竖向滑槽设在定位板的下侧,所述第二定位柱位置可调地安装在竖向滑槽中,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竖向滑槽沿着定位板中轴线设置,所述横向定位挡块垂直于定位板中轴线设置,通过调整第二定位柱位置能够使手机卡紧在横向定位挡块与第二定位柱之间;所述定位板内还设置有左夹臂、右夹臂和齿轮,所述齿轮设在定位板中轴线上,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分别设在定位板左右两侧,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上均设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条,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的齿条分别位于齿轮的上下两侧,且与齿轮相啮合,在齿轮的带动下,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能够同时夹合,以使手机在定位板上位置居中;所述手机贴膜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提耳,两端提耳上分别设有供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穿过的孔位,且两个孔位沿着手机贴膜的中轴线设置,所述手机贴膜能够通过孔位、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配合固定在定位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柱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通过旋紧固定螺丝使第二定位柱固定在竖向滑槽中的任意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端提耳上的孔位为竖向长条形或者横向长条形,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柱的直径和第二定位柱的直径,宽度等于第一定位柱的直径和第二定位柱的直径,使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在孔位中能够沿竖向或者横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贴膜包括与手机待贴膜部分尺寸相对应的贴膜层和分别覆盖在内侧和外侧两侧贴膜层上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提耳设置在外侧的第二保护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贴膜上设有定位线,所述定位线为竖直或者横向设置,当所述定位线为竖直设置时,所述定位线与手机拨号界面的其中一列竖向数字键位置相对应;当所述定位线为横向设置时,所述定位线与手机拨号界面的其中一列横向数字键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线为竖直设置,所述定位线与手机拨号界面的中间一列竖向数字键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贴膜包括与手机待贴膜部分尺寸相对应的贴膜层和分别覆盖在内侧和外侧两侧贴膜层上的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定位线设置在外侧的第二保护层上。

技术总结
一种便于手机贴膜的定位结构,定位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竖向滑槽和横向定位挡块,第二定位柱位置可调地设在竖向滑槽中,调整第二定位柱位置能够使手机卡紧在横向定位挡块与第二定位柱之间;定位板内还设置有左夹臂、右夹臂和齿轮,在齿轮的带动下,左夹臂和右夹臂能够同时夹合,以使手机在定位板上位置居中;手机贴膜的上下两端设有提耳,两端提耳上分别设有供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穿过的孔位,且孔位沿着手机贴膜的中轴线设置,手机贴膜能够通过孔位、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配合固定在定位板上。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手机贴膜与手机屏幕的定位操作,使手机贴膜的操作变得简单、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涂世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焱盛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0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