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同时测量校对规跨球距和磨损点数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跨球距检具校对规初次检定和周期检定时均采用测长机和量棒配合使用测量,但是校对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本体的设计结构影响,会在固定的两侧高度产生磨损点,这个磨损点会极大的影响校对值,进而影响产品跨球距的测量。
如图1所示,磨损点为4个半球,使用测长机配合量棒对跨球距检具校对规进行检测时,校对规的磨损点被量棒屏蔽了。所以每次周期校准过程中测量的是非作用尺寸,检测结果为每年量具的时效变化值,导致生产现场经常出现使用校对规测量和普通跨球距千分尺测量或者更换跨球距校对后两次测量值变化在0.02mm到0.06mm不等的现象,给生产带来很大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使用测长机配合量棒对跨球距检具校对规进行检测时,磨损点对校对值的影响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及方法,在测量跨球距的实际值的过程中可以准确测量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磨损点,将磨损点对应的数值作为日常校对规的使用的作用值,消除磨损点对校对值的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包括测长机,上述测长机包括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
其特殊之处在于:
还包括两个转换接头与两个测头;
上述两个测头分别通过转换接头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上;
上述测头包括测杆与测球,上述测杆一端固定在转换接头上,另一端固定测球,上述测球为球状。
进一步地,上述转换接头为套筒状,包括大端套筒、渐变套筒及小端套筒;上述大端套筒的直径大于小端套筒的直径,大端套筒通过渐变套筒与小端套筒设置为一体;
上述大端套筒套设在测长机测砧外周面;上述小端套筒套设在测杆的外周面,对测头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大端套筒沿其径向开设开孔,螺钉插入开孔顶紧测长机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将转换接头固定在测长机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上。
进一步地,上述小端套筒沿其径向开设开孔,螺钉插入开孔顶紧测杆将测头固定在转换接头上。
进一步地,上述测杆上还设有定位块,上述定位块为沿测杆周向设置的环形块,其端面紧靠转换接头小端套筒的端面。
进一步地,上述测球的直径根据待检跨球距检具校对规齿的角度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测球的直径为4mm-8mm。
进一步地,上述测杆靠近测球的一端直径逐渐减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实现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检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转换接头分别将两个测头安装在测长机的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上;
步骤二、调节活动测砧,使得两测球接触,实现测长机清零,再用量块校准机器校准零位;
步骤三、将待检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放置在测长机的测量平台上,调节活动测砧,使得两个测头分别与待检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两个齿面接触;
步骤四、调节测量平台的水平旋转及竖直旋转方向,观察测长机示数,找测量拐点,水平方向找最大值,竖直方向找最小值,待数值稳定后,此时测长机显示的数据即为该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测量值;
步骤五、调节测量平台上下移动,观察测长机示数,若有磨损点,则出现小于步骤四的测量值,即为磨损点的数值,将磨损点的数值作为该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测量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测量装置及方法,可实现周期检定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磨损点的测量,可以提高现场产品跨球距测量准确度,延长校对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测量装置,转换接头加工简单,安装方便。
3.本发明在测量不同型号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时,只需要更换不同的测头即可,装置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使用测长机配合量棒对跨球距检具校对规进行检测的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部分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转换接头与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01-量棒,02-磨损点,03-校对规;
1-测长机,2-跨球距检具校对规,3-固定测砧,4-活动测砧,5-转换接头,51-大端套筒,52-渐变套筒,53-小端套筒,6-测头,61-测杆,62-测球,63-定位块,7-测量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结合图2与图3,本发明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主要包括测长机1、转换接头5及测头6,其中测长机1具有活动测砧4与固定测砧3;两个测头6分别通过转换接头5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活动测砧4与固定测砧3上。当检定不同型号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时,只需要将测头取下,更换对应尺寸的测头即可。
从图4可以看出,转换接头5为套筒状,包括依次一体设置的大端套筒51、渐变套筒52及小端套筒53;大端套筒51的直径大于小端套筒53的直径,渐变套筒52的直径从大端套筒51的直径线性减小至小端套筒53的直径。
结合图3,其中一个转换接头5的大端套筒51套设在测长机活动测砧4外周面,且沿其径向开设开孔,通过螺钉插入开孔,顶紧测长机活动测砧4将转换接头固定在测长机活动测砧4上。另一个转换接头5的大端套筒51套设在测长机固定测砧3的外周面,且沿其径向开设开孔,通过螺钉插入开孔顶紧测长机固定测砧3将转换接头5固定在测长机固定测砧3上。
如图4,测头包括测杆61与球状测球62,测杆61的一端伸入转换接头5的小端套筒53内,另一端固定球状测球62。测杆61靠近测球62的一端直径逐渐减小。小端套筒53沿其径向开设开孔,通过螺钉插入开孔顶紧测杆61将测头6固定在转换接头5上,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测头6还可以包括定位块63,定位块6为沿测杆61周向设置的环形块,其端面紧靠转换接头小端套筒53的端面,对伸入转换接头小端套筒53内的测杆61长度进行定位。
测球62的直径根据待检跨球距检具校对规齿的角度设置。其直径可取4mm,4.5mm,5mm,5.5mm,6mm,6.5mm,7mm,7.5mm,8mm等。
在具体测量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待检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规格,选取相对应的测头,将测头的测杆伸入转换接头小端套筒内,并通过螺钉紧固;再将两个转换接头分别套设在测长机的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上,并通过螺钉紧固;
步骤二、调节测长机的活动测砧,使得两个测头的测球相接触,对测长机清零,再用量块校准机器校准零位;可分别使用10mm量块、30mm量块、100mm量块、150mm量块进行精度校准;
步骤三、将待检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放置在测长机的测量平台上,调节活动测砧,使得两个测头分别与待检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两个齿面接触;因为与齿面接触的是两个球状的测球,因此在测量时不会屏蔽磨损点,而是通过步骤五找出磨损点,并测量磨损点对应的数值;
步骤四、调节测量平台的水平旋转及竖直旋转方向,观察测长机示数,找测量拐点,水平方向找最大值,竖直方向找最小值,待数值稳定后,此时测长机显示的数据即为该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测量值;
步骤五、调节测量平台上下移动,观察测长机示数,若有磨损点,则出现小于步骤四的测量值,即为磨损点的数值,将磨损点的数值作为该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测量值。
1.一种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包括测长机,所述测长机包括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个转换接头与两个测头;
所述两个测头分别通过转换接头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上;
所述测头包括测杆与测球,所述测杆一端固定在转换接头上,另一端固定测球,所述测球为球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为套筒状,包括大端套筒、渐变套筒及小端套筒;所述大端套筒的直径大于小端套筒的直径,大端套筒通过渐变套筒与小端套筒设置为一体;
所述大端套筒套设在测长机测砧外周面;所述小端套筒套设在测杆的外周面,对测头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端套筒沿其径向开设开孔,螺钉插入开孔顶紧测长机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将转换接头固定在测长机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端套筒沿其径向开设开孔,螺钉插入开孔顶紧测杆将测头固定在转换接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杆上还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沿测杆周向设置的环形块,其端面紧靠转换接头小端套筒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球的直径根据待检跨球距检具校对规齿的角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球的直径为4mm-8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杆靠近测球的一端直径逐渐减小。
9.利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检定装置实现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转换接头分别将两个测头安装在测长机的活动测砧与固定测砧上;
步骤二、调节活动测砧,使得两测球接触,实现测长机清零,再用量块校准机器校准零位;
步骤三、将待检跨球距检具校对规放置在测长机的测量平台上,调节活动测砧,使得两个测头分别与待检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两个齿面接触;
步骤四、调节测量平台的水平旋转及竖直旋转方向,观察测长机示数,找测量拐点,水平方向找最大值,竖直方向找最小值,待数值稳定后,此时测长机显示的数据即为该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测量值;
步骤五、调节测量平台上下移动,观察测长机示数,若有磨损点,则出现小于步骤四的测量值,即为磨损点的数值,将磨损点的数值作为该跨球距检具校对规的测量值。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