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82


本发明属于商品防伪领域,具体构建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中,商品的运输大多由各物流公司负责,消费者难以看到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细节,因此很多名贵的酒类商品存在假冒和伪造的可能。目前,使用rfid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防伪问题,rfid电子标签具有难以伪造、易于识别、信息反馈、密码唯一、密码保密、一次性使用等特点。利用rfid技术防伪追溯,与传统防伪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每个标签具有全球唯一的id号,数据直接写入芯片,无法修改、难以仿造;

(2)无机械磨损,防污损;

(3)阅读器具有不直接对最终用户开放的物理接口,保证其自身的安全性;

(4)除具有电子标签的密码保护外,数据部分可采用多种加密算法实现安全管理;

(5)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需经过相互认证过程;

rfid应用于商品防伪追溯时,不仅可以记录产品的编码,还可以记录各种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如产品种类、生产时间、库存位置、配送信息、销售区域等,为商品添加了一个唯一、完整、保密、可追溯的身份和属性标识符。

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真伪识别问题,确保假冒商品在当前环节终止配送,不会流通到下一级。由于rfid技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在其与分层管理方式相结合的情况下,系统不仅具备防伪功能,还可以实现商品的物流追溯功能,从而为企业提供物流可视化管理功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为授权供应商和最终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高档酒水的防伪问题,并通过rfid电子标签实现商品的溯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方法,所述策略方法基于rfid技术,通过加密算法将商品id、生产商id和各级经销商id写入电子标签,并设计对应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用于解密、存储数据,实现各级间的信息交互;

具体包括:

(1)rfid电子标签,专用读写器将加密处理后的唯一商品id码写入电子标签,此id码对应数据中心里商品的全部信息,至少包括商品序列号、生产商id、代理商id及各级经销商id;

(2)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与商品相关的所有信息,至少包括每件商品id、生产商id、总代理id、分销商id、商场id和仓库信息;在商品流通的每个环节,实现和仓库或消费者的交互功能。

进一步地,电子标签贴在酒瓶的瓶盖封口处,当瓶盖开启时,标签内部电路被破坏,无法继续使用。

进一步地,此方式可以使rfid电子标签达到一次写入,多次读取的目的,避免出现标签重复使用的情况,增强电子标签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因为只有商品在每个流通环节确认与规划相符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所以通过识别的电子标签,即可实现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追踪和溯源。

s2:所述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过程如下。

s21:生产商将包装完成的产品存入仓库,进入仓库前,读写器会读取商品的rfid电子标签,并与数据中心服务器交互进行验证。如果标签的生产商id与服务器记录的一致,才允许商品入库,同时服务器记录入库时间,否则提醒管理员商品不匹配。

s22:流通向区域总代理,商品从生产商的仓库出库,服务器记录出库时间。在进入区域总代理的仓库前,读写器会读取商品的rfid电子标签,并与数据中心服务器交互进行验证。如果标签的代理商id与服务器记录的一致,才允许商品入库,服务器记录入库时间,否则提醒管理员商品不匹配或本批次商品存在伪造的可能。

s23:流通向各地经销商,商品从区域代理商的仓库出库,服务器记录出库时间。在进入各级经销商的仓库前,读写器会读取商品的rfid电子标签,并与数据中心服务器交互进行验证。如果标签的经销商id与服务器记录的一致,才允许商品入库,服务器记录入库时间,否则提醒管理员商品不匹配或本批次商品存在伪造的可能。

s24:流通向各大商场和超市,商品从各级经销商的仓库出库,服务器记录出库时间。在进入各大商场和超市之前,读写器会读取商品的rfid电子标签,并与数据中心服务器交互进行验证。如果标签的商场或超市id与数据中心服务器里记录的一致,才允许商品进入商场或超市进行销售,同时服务器记录入库时间,否则提醒管理员商品不匹配或本批次商品存在假冒的可能。

s25: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通过手机扫描rfid电子标签,以下载、安装配套的app,完成注册后即可与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交互。若读取的标签信息与服务器一致,则服务器会返回商品为真品的确认信息,若读取的信息与服务器中不一致,则服务器会提醒消费者商品存在问题,请勿购买,同时通知管理员商品存在异常,需要进行处理。

s26:管理员负责全局管理。当某批次商品出现异常无法入库时,仓库会通知管理员。若商品因未运送到对应仓库,导致电子标签信息与数据中心服务器中记录不一致而无法入库,管理员用权限进入服务器数据库,修改信息后同意商品入库。此方式可以避免商品退回后再次运送,节约成本。若商品为假冒产品,管理员报警,通知警方销毁假冒商品。

s3: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所有商品相关的信息,包括每件商品id、生产商id、总代理id、分销商id、商场id和仓库信息等。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实现和仓库或消费者的交互功能。

进一步地,数据中心服务器会记录每件商品的加密数据和对应的解密数据,保证电子标签内的数据难以被外界恶意篡改。

进一步地,数据中心服务器在商品出库和入库的过程中会和仓库进行信息交互,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有正确的商品(真品)进入正确的仓库。

进一步地,通过支持nfc的手机扫描电子标签,得到标签中被加密的信息。消费者通过app把所得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验证,同时将收到服务器返回的解密后的详细商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rfid电子标签在酒类商品上的位置。

图2为本发明中rfid技术与分层管理模式相结合的方法示意图。

附图说明,1-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示意rfid电子标签在酒类商品瓶盖处的位置。产品在进行包装工序时,将电子标签贴于瓶盖和瓶身的连接处。此方式既易于读写器和消费者扫描标签,同时也能保证商品开启后标签被销毁。

对s1作进一步说明:

消费者购买酒水时可以扫描标签以获取商品信息,在购买后依旧能多次扫描。当消费者开启商品时,首先旋转瓶盖,此时瓶盖与瓶身分离,标签内的电路被破坏,电子标签被销毁,无法再次使用,以避免被制假者获取再利用。通过该方式,即可实现电子标签只有一次密文写入,而能多次读取的目的,确保rfid电子标签的使用安全。

同样,此方法适用于任何瓶装商品(如药品、保健品等)的防伪。

图2示意整个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的过程。

在商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环节有生产商、区域总代理、各级经销商、各商场和超市、消费者和管理员。下面将从这六个方面对s2分层管理模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商品进入流通环节之前,生产商、代理商和各级经销商要求完成注册,注册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仓库地址和负责人信息。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即表明该部门拥有运输和销售该商品的资质,同时为各级部门分配rfid电子标签中对应的id信息。rfid电子标签中的数据采用64位表示方式,前32位存储生产商和各级部门信息,后32位存储商品id。前32位中,1-8位表示生产商id,9-16位表示区域总代理id,17-24位表示各级经销商id,25-32位表示各商场和超市id。数据以加密方式写入电子标签,且一经写入就无法更改。同时,数据中心服务器会记录每个标签中的信息,用于后续的信息验证。

对s21作进一步说明:

生产商将产品入库前必须进行信息验证,若读写器读取标签中的信息与数据中心服务器中不一致,则表明商品没用送到指定的仓库。因为授权生产商制造的商品不存在伪造,因此排除假冒商品的可能。商品未成功入库,管理员收到异常处理信号。管理员使用权限调整数据库中记录信息,使该仓库能接收该批商品,节约再次运送的成本。商品入库时,数据中心服务器记录入库时间。

对s22作进一步说明:

商品从生产商的仓库出库,服务器记录出库时间,在进入区域总代理的仓库前,必须进行信息验证。若读写器读取标签中的信息与数据中心服务器中不一致,则表明商品没用送到指定的仓库,或者本批次商品存在假冒的可能。商品未成功入库,管理员收到异常处理信息。管理员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如果商品因未送达指定仓库而无法入库,管理员使用权限调整数据库中记录信息,使该仓库能接收该批次商品,节约成本,同时服务器记录入库时间。如果商品被证实为假冒产品,管理员通知警方,同时销毁该批产品。

s23、s24的防伪流程同s22一致。

对s25作进一步说明:

消费者在商场或超市购买商品时,可通过支持nfc功能的手机扫描rfid电子标签,首次扫描会提示下载、安装配套的app,该软件会要求短信验证。消费者完成注册后即可再次扫描标签。如果商品为真品,软件会与数据中心服务器交互,将标签中对应的解密后的商品信息返回给消费者。如果商品是假冒产品,数据中心服务器会显示数据库中没有此商品信息,提醒请勿购买该商品,同时软件会自动提醒管理员商品存在异常,需要进行处理。

对s3作进一步说明:

在rfid电子标签生成时,数据中心服务器就会在数据库中记录该标签信息,包括加密信息和解密信息。服务器在每次商品入库前都会和仓库交互,保证每件商品在数据中心都有记录,才会发送确认信息,允许商品入库。最后,消费者在查询商品信息时,服务器会将标签信息对应的解密信息返回到手机的软件端。数据库中事先记录了各代理商的名称和仓库位置,因此服务器还可以将商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同时间节点所处的位置直观地显示在手机客户端上,以实现商品的追踪和溯源功能。

本发明的创新点:

有效的商品防伪、溯源管理方式。通过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商品在某个流通环节一旦存在异常,则仓库拒绝商品入库,商品无法进行下一步运输。因此,管理员只需在当前环节处理异常商品,保证假冒商品无法流通到下一环节。这种分层管理模式能有效结合rfid技术,很好地实现商品防伪功能。同时,因为流通到消费者手中的商品都是经过每一个环节验证的真品,所以通过识别标签中的信息,将商品与数据中心服务器中记录的出入库时间相对应,即可显示商品在每个时间节点所处的位置,实现商品溯源的功能。


技术特征:

1.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方法基于rfid技术,通过加密算法将商品id、生产商id和各级经销商id写入电子标签,并设计对应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用于解密、存储数据,实现各级间的信息交互;

具体包括:

(1)rfid电子标签,专用读写器将加密处理后的唯一商品id码写入电子标签,此id码对应数据中心里商品的全部信息,至少包括商品序列号、生产商id、代理商id及各级经销商id;

(2)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与商品相关的所有信息,至少包括每件商品id、生产商id、总代理id、分销商id、商场id和仓库信息;在商品流通的每个环节,实现和仓库或消费者的交互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标签贴在酒瓶的瓶盖封口处,当瓶盖开启时,标签内部电路被破坏,无法继续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此方式可以使rfid电子标签达到一次写入,多次读取的目的,避免出现标签的重复使用,增强电子标签的安全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rfid技术与分层管理方式相结合,通过标签验证的商品流向下一层,管理员负责处理每层可能出现的异常,避免问题商品进一步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商将包装完成的产品存入仓库,进入仓库前,读写器会读取商品的rfid电子标签,并与数据中心服务器交互进行验证;如果标签的生产商id与服务器记录的一致,才允许商品入库,同时服务器记录入库时间,否则提醒管理员信息不匹配,商品存在异常,无法向下一层流通,需要进行处理;

商品流向区域总代理、各级经销商、超市及商场的流程与权利要求5中前述生产商的流程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通过手机扫描rfid电子标签,注册对应的app后即可与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交互,若读取的标签信息与服务器一致,则服务器会返回商品为真品的确认信息,若读取的信息与服务器中不一致,则服务器会提醒消费者商品存在问题,请勿购买,同时通知管理员商品存在异常。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商品的防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会记录每个电子标签的加密数据和解密方法,保证电子标签内的数据难以被外界恶意篡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rfid技术和分层管理的商品防伪溯源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在商品出库和入库的过程中会和仓库进行信息交互,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有正确的商品即真品进入正确的仓库;

所述策略只有商品在每个流通环节确认与规划相符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所以通过验证的电子标签可实现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追踪和溯源。

技术总结
本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与分层管理相结合的商品防伪溯源方法。所述策略以分层管理方式为基础,通过管理员在生产商和各级经销商之间逐级管理的方式,结合RFID电子标签的信息验证,实现商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防伪和追溯功能。本发明将防伪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使消费者能够通过“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买到正确的商品”来实现商品的真伪识别,真正解决了商品在生产、运输、存储和销售过程中的防伪和追溯问题。本发明适用于任何有防伪需求的高档瓶类商品,例如酒、药品、保健品等。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香;冯冠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邮电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07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