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间净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室内漂浮纤维的地面收集系统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在纤维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纤维质量较轻,容易漂浮在空气中,对生产车间的空气形成污染,并且,自然沉降至地面的部分纤维也极易因空气的流动而重新漂浮起来。尤其是在羽绒加工过程中,空气中漂浮的羽绒会严重污染工作环境,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漂浮的大量羽绒还会增加火灾风险。因此,需要对羽绒或其它纤维类漂浮污染物进行回收处理。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9277388a公开了一种纤维收集系统,包括风机、主风道和若干吸收漏斗组件,所述风机和主风道的出口连接,吸收漏斗组件分别通过支路风道连通至主风道,所述吸收漏斗组件包括长条形漏斗,所述长条形漏斗的顶部为开口,底部与长条形漏斗延伸方向一致设有一收集管,长条形漏斗通过连通缝隙与收集管连接,收集管与支路风道垂直连接(因长条形漏斗下端无法安装管道和控制阀。只能在长条形漏斗以外的区域增加独立的网管区域);所述各吸收漏斗组件表面皆覆盖有多孔板。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风机产生吸力,使漂浮物经长条形漏斗进入收集管,以回收漂浮的羽绒等物。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采用长条形漏斗分别通过支路风道连通至主风道,因此,在风道布局位置无法设置吸收漏斗组件,导致地面覆盖范围的空缺,影响收集效果。该文件附图1中可见大片空白区域均无法布置吸收漏斗组件。(2)由于采用长条形漏斗,风压受长条形缝隙受风口距离远近的影响而急剧减小,因此导致不同位置的收集能力差距较大,严重影响收集效果。(3)由于采用长条形漏斗通过支路风道连通主风道,即使在支路风道上设置电磁阀,每次启闭也只能控制一长条区域,难以实现针对性的收集控制。(4)采用这种长条形漏斗结构,单体尺寸大,对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车间的适应性较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地面收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以有效实现对漂浮纤维的收集,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车间布局,并实现灵活控制。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收集系统的收集单元。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主要由地面收集组件、风道组件和风机构成,所述地面收集组件由多个收集单元拼接构成;
每个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收集器、收集座和地平网孔板,所述收集器为上大下小的空心的倒置正棱台形状,收集器的下端口与收集座连接,收集座的一侧设有吸风口,所述地平网孔板覆盖所述收集器的上端口;
所述风道组件分别连接各个收集座的吸风口,风道组件的出口连接风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器的下端口与收集座之间构成可拆式连接结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由于收集器可以与收集座分离,因此可以方便对下面的风道组件进行维修保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可拆式连接结构为,所述收集座的顶部设有与收集器下端口外壁形状配合的倒棱锥面,两者卡设配合,所述收集器下端口外壁上环设有胶条,构成所述密封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实施时,可以设置收集箱或收集袋,利用收集袋壁或者设置过滤组件截留纤维漂浮物。收集箱或收集袋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风机前端或风机后端,风机工作产生负压,经风道组件的传递,使收集座内腔内产生负压,由于收集器与收集座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消除泄露现象,就会在收集器内更有效产生负压(网孔板下端),这样会在车间地平表面产生负压,迫使车间飘浮在空气中的纤维下降,落入收集器内并被吸入收集箱或收集袋中。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器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为正方形,上端口的边长为40~60cm,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组件的连接结构为,分别由单个收集单元、二合一收集单元和四合一收集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连接出风管,各出风管连通总出风管;
所述单个收集单元由收集座上的吸风口连接出风管;
所述二合一收集单元结构为,相邻两个收集单元的吸风口相对布置,并由二合一风管连通,所述二合一风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风口,构成一组二合一收集单元,由第二吸风口连接出风管;
所述四合一收集单元结构为,相邻两个二合一收集单元的第二吸风口相对布置,与二合一风管平行布置有出风管,每个第二吸风口经四合一风管连通所述出风管。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本发明中的收集单元之间可以任意组装拼接,在面积较大的位置采用四合一收集单元,在边缘处采用二合一收集单元或单个收集单元;并且,出风管位于收集单元的倒棱台空隙处,不占用单独空间,因此,收集单元可以平铺整个地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设有四合一地面支座,四个收集单元相邻拼接布置于所述四合一地面支座内。通过地面支座方便整个系统的组装,并增大地面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风道组件中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设置为,对应每个吸风口设置一个控制阀,或者,对应每个第二吸风口设置一个控制阀,或者,对应每个四合一收集单元设置一个控制阀。由此,可以根据需要控制一个、2个或4个收集单元的工作。
优选地,所述控制阀采用电动阀,既可以控制风道的开闭,又可以控制风道的流量。
为实现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用于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的收集单元,包括收集器、收集座和地平网孔板,所述收集器为上大下小的空心的倒置正棱台形状,收集座与收集器的下端口连接,收集座的一侧设有吸风口,所述地平网孔板覆盖所述收集器的上端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器的下端口与收集座之间构成可拆式连接结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可拆式连接结构为,所述收集座的顶部设有与收集器下端口外壁形状配合的倒棱锥面,两者卡设配合,所述收集器下端口外壁上环设有胶条,构成所述密封结构。所述收集器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为正方形,上端口的边长为40~60cm,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设置了独立的收集单元,可以进行任意拼接组装,因此能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车间布置;
2、本发明实现了模块化组合,两个收集单元可以组成一个二合一收集单元,四个收集单元可以组成一个四合一收集单元,再用这些基本模块组装成整个系统,因此方便了设计、制造、安装,也便于维修保养;
3、本发明的每个收集单元采用倒置的棱台状收集器,可以在下端留出大量空间布置风管网络、电动阀系统,在收集器与收集器之间纵横任意布置,获得最佳的风管网络;由于出风管布置在相邻收集单元间的空隙处,不另外占用空间,因此可以实现地面的全覆盖;同时,收集器和收集座之间为可拆式连接,便于对下部的出风管、电动阀等组件进行维护保养;
4、由于收集单元可以做成如地砖大小,通过设置电动阀控制出风口,可以实现任意区域的工作控制,当车间中只有一台或几台设备工作时,可以只开启相应区域的收集单元,进行重点区域除尘,这样既能有效收集漂浮物,又节约了能源;
5、由于收集单元采用倒置棱台形状,底部吸风口小,不会导致负压过度损失,因此保证了不同位置的收集单元具有相近的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收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收集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去除网孔板);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图8的俯视图;
图11是图8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右视图;
图14是多组组件拼接使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平网孔板;2、收集器;3、收集座;4、吸风口;5、二合一风管;6、第二吸风口;7、四合一风管;8、出风管;9、总出风管;10、四合一地面支座;11、倒棱锥接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的收集单元,包括收集器2、收集座3和地平网孔板1,所述收集器2为上大下小的空心的倒置正棱台形状,收集器2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为正方形,收集座3与收集器2的下端口连接,收集座3的一侧设有吸风口4,所述地平网孔板1覆盖所述收集器2的上端口。
本实施例中,收集器2的上端口的边长为50cm,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本实施例中,收集座的上端形成与收集器下端形状配合的倒棱锥接收部11,收集器下端被插入该倒棱锥接收部中,两者之间通过胶条形成密封结构,保证风道的密闭。
实施例二:参见图5至图7所示,一种收集单元的二合一组件,由两个实施例一中的收集单元连接构成,图中未画出地平网孔板。
相邻两个收集单元的吸风口相对布置,并由二合一风管5连通,所述二合一风管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风口6,构成一组二合一收集单元。
实施例三:参见图8至图11所示,一种收集单元的四合一组件,由两个实施例二中的二合一收集单元连接构成。
设置一四合一地面支座10,为与四个收集单元的大小配合的支撑框架,将两个实施例二中的二合一收集单元安装在该四合一地面支座中,相邻两个二合一收集单元的第二吸风口相对布置,与二合一风管平行布置有出风管8,每个第二吸风口经四合一风管7连通所述出风管8,四个收集单元的顶部分别设置地平网孔板1。
实施例四:参见图12和图13所示,一种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主要由地面收集组件、风道组件和风机构成,所述地面收集组件由4×18个收集单元拼接构成。
本实施例的收集单元可以采用实施例一的收集单元,由于整体形成长方形,可以直接采用实施例三中的四合一组件进行组装,连接总出风管9即可。
根据实际场地布置需要,可以设置不同个数的收集单元,分别根据实施例二、实施例三采用二合一组件或者四合一组件进行拼接,获得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收集系统。
根据控制需要,可以在二合一风管中,对应每个吸风口分别设有一个电磁阀,也可以在每个四合一风管中分别设有一个电动阀,或者同时设置上述电动阀,以实现对出风的准确控制。
参见图14所示,当多组地面收集组件拼接使用时,可以将多个总出风管连通后,再连接风机。当使用面积较大时,可以设置多台风机,每台风机连通的收集面积根据风机功率、现场风道大小及布局情况确定。
1.一种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主要由地面收集组件、风道组件和风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收集组件由多个收集单元拼接构成;
每个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收集器、收集座和地平网孔板,所述收集器为上大下小的空心的倒置正棱台形状,收集器的下端口与收集座连接,收集座的一侧设有吸风口,所述地平网孔板覆盖所述收集器的上端口;
所述风道组件分别连接各个收集座的吸风口,风道组件的出口连接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的下端口与收集座之间构成可拆式连接结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连接结构为,所述收集座的顶部设有与收集器下端口外壁形状配合的倒棱锥面,两者卡设配合,所述收集器下端口外壁上环设有胶条,构成所述密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为正方形,上端口的边长为40~60cm,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的连接结构为,分别由单个收集单元、二合一收集单元和四合一收集单元中的一种或几种连接出风管,各出风管连通总出风管;
所述单个收集单元由收集座上的吸风口连接出风管;
所述二合一收集单元结构为,相邻两个收集单元的吸风口相对布置,并由二合一风管连通,所述二合一风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风口,构成一组二合一收集单元,由第二吸风口连接出风管;
所述四合一收集单元结构为,相邻两个二合一收集单元的第二吸风口相对布置,与二合一风管平行布置有出风管,每个第二吸风口经四合一风管连通所述出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四合一地面支座,四个收集单元相邻拼接布置于所述四合一地面支座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道组件中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设置为,对应每个吸风口设置一个控制阀,或者,对应每个第二吸风口设置一个控制阀,或者,对应每个四合一收集单元设置一个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电动阀。
9.一种用于纤维漂浮物地面收集系统的收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器、收集座和地平网孔板,所述收集器为上大下小的空心的倒置正棱台形状,收集座与收集器的下端口连接,收集座的一侧设有吸风口,所述地平网孔板覆盖所述收集器的上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的下端口与收集座之间构成可拆式连接结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可拆式连接结构为,所述收集座的顶部设有与收集器下端口外壁形状配合的倒棱锥面,两者卡设配合,所述收集器下端口外壁上环设有胶条,构成所述密封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