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载广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广告屏及信息匹配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广告是可以提供一个覆盖广和接触消费者频率高的全新空间,集图像、声音于一体,充分利用客车的流动性和人口容量大的特点,填补乘客途中的信息空白。
然而,目前本领域车载广告屏存在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车载广告屏已然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传统车载广告屏所存在弊端进行如下分析:
目前车载广告屏无法感知乘客的详细信息,在此种情况下车载广告屏所呈现出的广告信息无法做到精准曝光,简而言之,传统车载广告屏所呈现出的广告信息无法根据目前乘客所需进行匹配展示,从而造成车载广告常常处于一种华而不实,无实际作用的摆设程序。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车载广告屏及信息匹配系统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广告屏及信息匹配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目前车载广告屏无法感知乘客信息进行匹配的问题。
本发明之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广告信息匹配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①乘客上车,感知用户并对乘客人脸识别,从而获取乘客脸部信息;
②在获取乘客脸部信息的同时获取关键点坐标数据;
③系统获知乘客外貌特征作为乘客的初始人物画像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
④采用lbs系统每隔5秒将车辆行驶轨迹的gps信息上报至服务端;
⑤服务端根据人脸识别的乘客信息,结合lbs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系统将综合所处地理位置的周边广告内容与乘客匹配;
⑥乘客下车,可进行感知并上报至服务端,服务端将记录该乘客的行驶路线。
本发明之二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广告信息匹配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①乘客上车,感知用户并对乘客人脸识别,从而获取乘客脸部信息;
②乘客获取信息与数据库进行匹配;
③根据数据库所保存信息,将乘车路线及历史广告直接推送。
本发明之三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广告屏,包括显示屏本体及设置在显示屏本体顶部的摄像头、用于将显示屏本体固定于座椅不锈钢柱上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还包括用于调节显示屏本体位置的调节组件和避免显示屏本体表面出现雾化的除湿组件;
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有两个与不锈钢柱相卡合的弧形块,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可供第一夹板嵌入的开口槽,所述弧形块的顶部及底部皆设置有弹性限位键,所述第二夹板的顶部及底部开设有贯穿至开口槽内侧的限位孔,所述第一夹板翻转经弧形块卡合至不锈钢柱且通过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构成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锁紧固定于不锈钢柱外侧;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显示屏本体后侧的滑块和开设于第二夹板的另一侧可供滑块嵌入滑动的滑槽,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显示屏本体进行固定的锁紧件;
所述除湿组件包括用于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水棉层、顶部及底部开设有气流孔的收纳壳和设置于收纳壳内部的排风扇,所述吸水棉层通过卡合件固定设置于收纳壳内部的靠顶部位置,所述收纳壳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收纳壳的开口处通过铰链设置有用于对开口进行封盖的盖体,所述收纳壳底部通过粘合件固定设置有用于对灰尘颗粒进行拦截的过滤网;
还包括用于减少显示屏本体晃动频率的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弧形块内侧的气囊、用于将两个气囊相连通的输气管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用于对气囊进行注气的充气囊体,所述充气囊体对气囊进行注气使得弧形块经气囊与不锈钢柱无缝相接。
进一步,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于滑块前侧的通孔板、开设于第二夹板一侧的至少两个螺纹孔和螺纹杆,所述通孔板上开设有可供螺纹杆贯穿延伸的通孔,所述螺纹杆贯穿通孔并延伸至螺纹孔内侧通过螺纹孔及螺纹杆螺纹连接构成滑块固定于滑槽内侧。
进一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三角抓板。
进一步,所述卡合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于收纳壳内部的靠顶部两侧,所述卡合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收纳壳内部靠顶端的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子扣,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子扣相卡合的母扣,所述固定板通过子扣及母扣相互卡合固定于连接板的底端且固定后的固定板及连接板呈l形状,两组固定板及连接板构成的相对l型状可对吸水棉层进行卡接支撑。
进一步,所述粘合件包括设置于过滤网顶部的魔术贴刺和设置于收纳壳底部与魔术贴刺相互粘合的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刺与魔术贴相互粘合构成过滤网固定于收纳壳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包括与充气囊体相连通的连接套管和与输气管相连通的连接内管,所述连接套管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内管经连接套管一端开口伸入连接套管内侧。
进一步,所述连接内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之一通过①-⑥步骤,可针对初次使用乘客进行人脸识别及信息储存,并匹配出合适广告进行展示。
2、本发明之二通过①-③步骤,可针对非初次使用乘客进行人脸识别,匹配出合适广告及乘车路线直接推送至显示屏进行展示。
3、本发明之三通过滑块、滑槽和锁紧件的配合使用,使用者在使用本装置时,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性的调节显示屏本体的位置,并通过锁紧件将位移后的显示屏本体进行固定,避免显示屏本体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现象,由此,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乘客的观影效果。
4、本发明之三通过吸水棉层、收纳壳和排风扇的配合使用,使用者在使用显示屏本体时,可打开排风扇,排风扇将气体经收纳壳底部气流孔吸入,透过吸水棉层经收纳壳顶部的气流孔排出,从而达到吸收显示屏周围气体水分的目的,避免显示屏本体出现雾化的现象。
5、本发明之三通过气囊、连接管、输气管和充气囊体的配合使用,当弧形块卡合至不锈钢柱后,可通过充气囊体对气囊进行注气,使得弧形块经气囊可与不锈钢柱无缝相接,此时在弧形块和不锈钢柱之间缝隙尽可能减少的情况下,可极大限度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显示屏本体所出现的高频率轻微晃动。
简而言之,本申请巧妙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目前车载广告屏无法感知乘客信息进行匹配的问题,此外解决了现有技术传统车内广告显示屏无法根据乘客使用需求对显示屏位置进行调节及显示屏晃动频率较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更进一步的解决了传统车内广告显示屏容易因车内的密闭环境而出现显示屏表面雾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一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之二的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之三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之三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之三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之三的第四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之三的收纳壳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领域座椅立体示意图。
图中:1、显示屏本体;2、第二夹板;3、第一夹板;4、弹性限位键;5、弧形块;6、除湿组件;601、收纳壳;602、排风扇;603、吸水棉层;7、盖体;8、过滤网;9、粘合件;901、魔术贴;902、魔术贴刺;10、调节组件;1001、滑块;11、锁紧件;1101、螺纹杆;1102、通孔板;12、三角抓板;13、卡合件;1301、连接板;1302、固定板;14、加固组件;1401、气囊;1402、输气管;15、连接管;1501、连接内管;1502、连接套管;16、充气囊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广告信息匹配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①乘客上车,感知用户并对乘客人脸识别,从而获取乘客脸部信息;
②在获取乘客脸部信息的同时获取关键点坐标数据;
③系统获知乘客外貌特征作为乘客的初始人物画像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
④采用lbs系统每隔5秒将车辆行驶轨迹的gps信息上报至服务端;
⑤服务端根据人脸识别的乘客信息,结合lbs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系统将综合所处地理位置的周边广告内容与乘客匹配;
⑥乘客下车,可进行感知并上报至服务端,服务端将记录该乘客的行驶路线。
实施例1工作流程为:当乘客初次乘车时,首先显示屏本体摄像头对乘客进行人脸识别,随后获取乘客脸部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云数据库中,此时在获取乘客脸部信息的同时,将乘客上车坐标信息一并发送至云数据库进行储存,随后利用lbs系统每隔5秒将车辆行驶轨迹的gps信息(包括城市、街道等)上报至服务端,服务端将根据人脸识别的乘客信息,结合lbs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系统将能综合处地理位置周边3公里商圈内的广告内容与乘客做匹配并储存该匹配信息,从而将符合用户标签的广告、推广类信息推送给乘客所在车内的显示屏本体作曝光展示,乘客下车时,摄像头捕捉到乘客下车信息,并将此信息发送至云数据库进行储存,从而记录乘客乘车路线。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广告信息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乘客上车,感知用户并对乘客人脸识别,从而获取乘客脸部信息;
②乘客获取信息与数据库进行匹配;
③根据数据库所保存信息,将乘车路线及历史广告直接推送。
实施例2工作流程为:当已经使用过人脸识别推送广告的乘客再次乘车时,显示屏本体上的摄像头可对乘客进行人脸识别,从而获取乘客脸部信息,并将此信息于云数据库进行匹配,可随即将原先历史广告及推荐乘车路线推送至显示屏本体进行曝光展示,若乘车路线与推荐路线不符,lbs系统将坐标信息再次推送至服务端,进行额外路线储存,由此达到丰富乘客乘车路线记录的目的。
本发明之三、
请参阅图3-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广告屏,包括显示屏本体1及设置在显示屏本体顶部的摄像头、用于将显示屏本体固定于座椅不锈钢柱上的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2,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还包括用于调节显示屏本体位置的调节组件10和避免显示屏本体表面出现雾化的除湿组件6;
第一夹板3上设置有两个与不锈钢柱相卡合的弧形块5,第二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可供第一夹板嵌入的开口槽,弧形块的顶部及底部皆设置有弹性限位键4,第二夹板的顶部及底部开设有贯穿至开口槽内侧的限位孔,第一夹板翻转经弧形块卡合至不锈钢柱且通过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构成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锁紧固定于不锈钢柱外侧,此处可参考说明书附图8,座椅与头部靠垫处通过两个不锈钢柱相连接,此为目前出租车、轿车常用前排座椅,车内广告显示屏基本上安装于不锈钢柱处,使用者可先将第二夹板紧贴于不锈钢柱处,再转动第一夹板,此时将弧形块与不锈钢柱相卡合并将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可构成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锁紧固定于不锈钢柱处,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弹性限位键在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案件“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cn208281424u)中,已对弹性限位键的结构原理进行公开,故本申请不再对此进行重复赘述,当需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相分离拆卸于不锈钢柱处时,可按压弹性限位键,使其向内收缩并直至脱离于限位孔的内侧,可达到将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拆卸的目的;
调节组件10包括设置于显示屏本体后侧的滑块1001和开设于第二夹板的另一侧可供滑块嵌入滑动的滑槽,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显示屏本体进行固定的锁紧件11,此处可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选择性的将显示屏本体连同滑块在滑槽内侧进行滑动,以达到提高乘客观影效果的目的,当显示屏本体位移停止后,可使用锁紧件将显示屏本体进行固定,避免显示屏本体继续出现滑动的现象而影响乘客的实际观影效果;
除湿组件6包括用于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水棉层603、顶部及底部开设有气流孔的收纳壳601和设置于收纳壳内部的排风扇602,吸水棉层603通过卡合件13固定设置于收纳壳内部的靠顶部位置,收纳壳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收纳壳的开口处通过铰链设置有用于对开口进行封盖的盖体7,收纳壳底部通过粘合件9固定设置有用于对灰尘颗粒进行拦截的过滤网8,当显示屏本体表面出现水雾时或欲防止显示屏本体表面出现水雾,可令排风扇开始工作,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排风扇可利用连接性直接插入车内电源孔进行供电,排风扇将周围气体经收纳壳底部气流孔吸入,透过吸水棉层经收纳壳顶部气流孔排出,从而利用吸水棉层的吸水性达到对气体中水分吸收的目的,此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过滤网可对气体灰尘颗粒进行拦截,当过滤网上灰尘粘附过多时,可利用粘合件将过滤网进行拆卸清理,而当吸水棉层使用时间过久,其吸水性较差时,可打开盖体,通过卡合件将吸水棉层拆离更换;
还包括用于减少显示屏本体晃动频率的加固组件14,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弧形块内侧的气囊1401、用于将两个气囊相连通的输气管1402及连接管15,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用于对气囊进行注气的充气囊体16,充气囊体对气囊进行注气使得弧形块经气囊与不锈钢柱无缝相接,当弧形块与不锈钢柱相靠近时,可通过充气囊体经连接管及输气管对气囊进行注气,气囊注气膨胀后可与不锈钢柱紧密贴合,以达到减少不锈钢柱与弧形块之间的缝隙,此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则极大限度减少显示屏本体的高频率轻微晃动。
本发明中:锁紧件11包括设置于滑块前侧的通孔板1102、开设于第二夹板一侧的至少两个螺纹孔和螺纹杆1101,通孔板上开设有可供螺纹杆贯穿延伸的通孔,螺纹杆贯穿通孔并延伸至螺纹孔内侧通过螺纹孔及螺纹杆螺纹连接构成滑块固定于滑槽内侧,当显示屏本体位置调节完毕后,可将螺纹杆先贯穿通孔再延伸至螺纹孔的内侧,并螺纹转动螺纹杆,利用螺纹杆与螺纹孔之间的螺纹连接,构成通孔板连同滑块进行固定,避免显示屏本体在位置调节完毕后出现滑动的现象。
本发明中:螺纹杆1101的一端设置有三角抓板12,此处设置有三角抓板,可参考说明书附图6,使用者可手抓三角抓板从而便于对螺纹杆进行转动。
本发明中:卡合件13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于收纳壳内部的靠顶部两侧,卡合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收纳壳内部靠顶端的连接板1301和固定板1302,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子扣,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子扣相卡合的母扣,固定板通过子扣及母扣相互卡合固定于连接板的底端且固定后的固定板及连接板呈l形状,两组固定板及连接板构成的相对l型状可对吸水棉层进行卡接支撑,此处可先参考说明书附图7,当打开盖体后,可松动固定板,使得子扣与母扣相分离,此时便可将吸水棉层抽出更换,当更换全新的吸水棉层时,可先将吸水棉层放置于紧靠收纳壳内部的靠顶端位置,随后再将固定板通过子扣与母扣互相卡合固定于连接板的底部,达到对吸水棉层固定的目的。
本发明中:粘合件9包括设置于过滤网顶部的魔术贴刺902和设置于收纳壳底部与魔术贴刺相互粘合的魔术贴901,魔术贴刺与魔术贴相互粘合构成过滤网固定于收纳壳的底部,当需对过滤网进行拆卸时,可先拽拉过滤网,将魔术贴刺与魔术贴相互分离,从而达到对过滤网拆卸的目的。
本发明中:连接管15包括与充气囊体相连通的连接套管1502和与输气管相连通的连接内管1501,连接套管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内管经连接套管一端开口伸入连接套管内侧,此处将连接管设置为连接套管及连接内管,当充气囊体对气囊注气完毕后,可将充气囊体与连接套管一并拆卸,避免充气囊体持续悬挂而影响显示屏本体的正常使用,而当需对气囊进行注气时,可将伸缩管经伸缩套管开口伸入至伸缩套管内部,并人为手动捏紧连接套管与连接内管接口处,此时按压充气囊体对气囊进行注气即可。
本发明中:连接内管1501上设置有单向阀,当气囊注气完毕后,可关闭单向阀,避免气囊出现泄气、漏气的现象。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车载广告信息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乘客上车,感知用户并对乘客人脸识别,从而获取乘客脸部信息;
②在获取乘客脸部信息的同时获取关键点坐标数据;
③系统获知乘客外貌特征作为乘客的初始人物画像保存至人脸数据库中;
④采用lbs系统每隔5秒将车辆行驶轨迹的gps信息上报至服务端;
⑤服务端根据人脸识别的乘客信息,结合lbs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系统将综合所处地理位置的周边广告内容与乘客匹配;
⑥乘客下车,可进行感知并上报至服务端,服务端将记录该乘客的行驶路线。
2.一种车载广告信息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乘客上车,感知用户并对乘客人脸识别,从而获取乘客脸部信息;
②乘客获取信息与数据库进行匹配;
③根据数据库所保存信息,将乘车路线及历史广告直接推送。
3.一种车载广告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本体及设置在显示屏本体顶部的摄像头、用于将显示屏本体固定于座椅不锈钢柱上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还包括用于调节显示屏本体位置的调节组件和避免显示屏本体表面出现雾化的除湿组件;
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有两个与不锈钢柱相卡合的弧形块,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可供第一夹板嵌入的开口槽,所述弧形块的顶部及底部皆设置有弹性限位键,所述第二夹板的顶部及底部开设有贯穿至开口槽内侧的限位孔,所述第一夹板翻转经弧形块卡合至不锈钢柱且通过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构成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锁紧固定于不锈钢柱外侧;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显示屏本体后侧的滑块和开设于第二夹板的另一侧可供滑块嵌入滑动的滑槽,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显示屏本体进行固定的锁紧件;
所述除湿组件包括用于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吸水棉层、顶部及底部开设有气流孔的收纳壳和设置于收纳壳内部的排风扇,所述吸水棉层通过卡合件固定设置于收纳壳内部的靠顶部位置,所述收纳壳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收纳壳的开口处通过铰链设置有用于对开口进行封盖的盖体,所述收纳壳底部通过粘合件固定设置有用于对灰尘颗粒进行拦截的过滤网;
还包括用于减少显示屏本体晃动频率的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设置于弧形块内侧的气囊、用于将两个气囊相连通的输气管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用于对气囊进行注气的充气囊体,所述充气囊体对气囊进行注气使得弧形块经气囊与不锈钢柱无缝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广告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于滑块前侧的通孔板、开设于第二夹板一侧的至少两个螺纹孔和螺纹杆,所述通孔板上开设有可供螺纹杆贯穿延伸的通孔,所述螺纹杆贯穿通孔并延伸至螺纹孔内侧通过螺纹孔及螺纹杆螺纹连接构成滑块固定于滑槽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广告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三角抓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广告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分布于收纳壳内部的靠顶部两侧,所述卡合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收纳壳内部靠顶端的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子扣,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子扣相卡合的母扣,所述固定板通过子扣及母扣相互卡合固定于连接板的底端且固定后的固定板及连接板呈l形状,两组固定板及连接板构成的相对l型状可对吸水棉层进行卡接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广告屏及信息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件包括设置于过滤网顶部的魔术贴刺和设置于收纳壳底部与魔术贴刺相互粘合的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刺与魔术贴相互粘合构成过滤网固定于收纳壳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广告屏及信息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与充气囊体相连通的连接套管和与输气管相连通的连接内管,所述连接套管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内管经连接套管一端开口伸入连接套管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载广告屏及信息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内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