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穿戴在使用者背部上的自备式呼吸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接合支撑组件的自备式呼吸器。
自备式呼吸器(scba)(有时也称为压缩空气呼吸器(caba))是由例如诸如消防员、执法人员、军事人员及其他救援和紧急工作人员等急救人员在有害或危险环境中操作时使用的装置。scba通常包括几个主要部件,包括压力气罐或气缸、压力调节器、吸气连接(诸如接口管或面罩)以及使用者穿戴的承载框架或支撑组件。
呼吸器在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例如,美国专利7,191,790(mele)描述了一种与scba一起使用的快速连接的减压器和气缸阀。美国专利9,004,068(phifer等人)描述了一种包括加压到约5500psi的气缸的自备式呼吸器。scba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面罩和用于将气缸支撑在操作者背部的框架。美国专利9,257,028(parkulo)描述了一种可与诸如scba之类的呼吸器一起使用的便携式装置。美国专利7,191,790(mele)、美国专利9,004,068(phifer等人)和美国专利9,257,028(parkulo)的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
自备式呼吸器在各种情况和环境中一直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因此,一直存在对改善此类设备的性能和使用的需求。特别地,一直持续需要改善用于将scba支撑在操作者背部的承载框架或支撑组件的舒适性、使用性、耐用性、护理性(例如,可维护性和清洁性)以及可修理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呼吸器,诸如自备式呼吸器(scba),其包括例如压力气罐或气缸、压力调节器、吸气连接(诸如接口管或面罩)以及由使用者穿戴的承载框架或支撑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scba,其包括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被配置成穿戴在使用者的背部上的背框架;腰垫,其能移除地附接到背框架的下部区域;以及被布置成将背框架能移除地固定到腰垫的第一细长固定构件,其中第一细长固定构件被配置成允许腰垫相对于背框架在预定运动范围内移动。
本文描述的scba和支撑组件的某些实施方案的优点包括:支撑组件允许增加的活动性和运动自由度,从而增加了穿戴者的舒适度,使得scba能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容易地组装和拆卸,并且支撑组件的所有织物部件(包括腰垫、肩带组件和用于存放紧急呼吸支撑系统(ebss)的小袋)都可被轻松移除和更换,以进行清洁、维护和/或修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scba支撑组件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scba支撑组件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处于其组装状态的支撑组件。
图2a是图2中标记为a的区域的详细视图。
图3是图2的scba支撑组件的后视平面图。
图4是图2的scba支撑组件的前视平面图。
图5是与图1至图4所示的scba支撑组件一起使用的紧急呼吸支撑系统(ebss)小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在几个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图1至图4示出了用于将自备式呼吸器(scba)支撑在使用者背部的支撑组件2。除了支撑组件2之外,scba还可包括通常与scba相关联的其他部件,诸如压力气罐或气缸、至少一个压力调节器、以及吸气连接(诸如接口管或面罩)。为了使支撑组件2看起来更加清楚,图中未示出压力气罐、压力调节器和吸气连接。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支撑组件2通常包括背框架4、腰垫6、肩带组件8以及一对细长固定构件10、12。这些特征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背框架4被配置成当使用者穿戴支撑组件2时位于与使用者的背部相邻的位置。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背框架4通常是刚性的,并且具有整体的(即一体式)构造。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背框架4可由诸如钢或铝的金属片形成,但是可使用诸如复合材料的其他轻质高强度材料。
背框架4包括上边缘14、下边缘16、一对侧边缘18、20以及相对的第一主表面22和第二主表面24。背框架4包括靠背部分4a和从靠背部分4a的下边缘16大体垂直地向外延伸的搁板部分4b。以这种方式构造,靠背部分4a和搁板部分4b组合以形成大体l形的背框架4。在使用者穿戴scba支撑组件2时,靠背部分4a包括:上部区域26,其定位在使用者的上背部附近;以及下部区域28,其定位在使用者的下背部附近。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上部区域26和下部区域28是偏移的(即,靠背部分4a不是平面的)。提供偏移量以匹配使用者背部的弯曲轮廓,从而为使用者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且更舒适的贴合性。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细长固定构件10和第二细长固定构件12将腰垫6能移除地固定至背框架4的靠背部分4b的下部区域28。第一细长固定构件10和第二细长固定构件12可以是例如大体上平坦的材料条和/或柔性带。柔性带可由多种材料形成,包括例如合成塑料材料、诸如皮革的天然材料、金属、以及它们的组合。选择用于带10、12的特定材料对于本发明而言并不重要,只要其提供期望的属性,诸如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耐热性即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性带可包括织造织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柔性带包括由高强度合成芳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织带,诸如芳族聚酰胺纤维、nomex、technora和twaron、以及它们的组合。其他合适的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或聚酯,包括迪尼玛(dyneema)和spectra,它们可以与任何前述材料共混或组合。
腰垫6可以是例如缓冲垫,其具有用于接触使用者的下背部区域的正面38和与正面38相对的背面40。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为了提供附加的强度,腰垫6的背面40包括加强区域42,该加强区域42包括被永久地附连(例如通过缝合或粘结)到腰垫6的织带。加强区域42用于加强腰带的附接有第一带10的区域,并且还用于将由第一带10施加给腰垫6的负荷分配到更大的区域。腰垫6还包括可调节束带76,用于将腰垫6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周围。束带76可集成到腰垫6中或作为其一部分提供,或者可作为一个或多个单独的部件提供,这些部件可以能移除地附接到腰带6的端部。
为了使腰垫6和背框架4易于分离,第一带10的至少一个端部能移除地与背框架4和/或腰垫6连接。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带10的每个端部能移除地与腰垫6连接。更具体地,第一带10的每个端部包括用于将第一带10能移除地附接至腰垫6的加强区域42的一对按扣紧固件44a、46a、44b、46b,从而允许腰垫6和背框架4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手动连接和分离。合适的按扣紧固件包括可从佐治亚州克拉克斯维尔的的斯科维尔扣件公司(scovillfasteners,clarkesville,ga)获得的pull-the-dot锁定按扣紧固件。尽管已经发现按扣紧固件在提供第一带10和腰带6之间的可移除连接方面具有特定的用途,但是也可使用其他紧固件,诸如夹片或滑板。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带10能滑动地接合背框架4的下部区域28,从而允许腰垫6和背框架4之间的有限程度的左右移动。更具体地,如图1最清楚地所示,第一带10能滑动地接合包含在背框架4的靠背部分4a的下部区域28中的一对隔开的开口30、32。为了在第一带10和腰垫6之间提供更牢固的连接,第一带10螺纹穿过设置在腰垫6的背面40上的一对带环80、82。带环80、82的端部通过例如重型箱式缝合而永久地固定至腰垫6的背面40,从而形成开口,第一带10能滑动地插入穿过该开口。以此方式,带环80、82用于将第一带10能移除地能滑动地固定至腰垫6。
在一个方面,开口30、32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大于第一带10的宽度。这允许带10在开口30、32内自由移动,从而最小化夹住和粘结的可能性,并且还减小了带10的磨损。
如图3最清楚地所示,背框架4包括纵向轴线34,并且当第一带10布置在其固定位置以连接背框架4和腰垫6时,第一带10大体垂直于背框架的纵向轴线34并沿着腰垫6的长度延伸。也就是说,能滑动地容纳第一带10的开口30、32相对于背框架4的纵向轴线34横向地间隔开。
在一个方面,当第一带10被固定到背框架4并被紧固到腰垫6时,第一带10用于将腰垫6保持在紧靠背框架4的靠背部分4b的下部区域28。这样,第一带10减小了第二带12无意中从背框架4脱离的可能性。另外,在第二带12失效或无意中与背框架4分离不太可能的情况下,第一带10被设计成独立地支撑由支撑组件2承载的负荷,从而为背框架4和腰垫6之间的连接提供冗余。
第二细长固定构件12还用于能移除地连接腰垫6和背框架4。第二细长固定构件12包括第二柔性带,该第二柔性带具有永久地附连至腰垫6的第一端。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端在第一带10附连至腰垫6的两个区域之间以及带环80、82之间的区域中被附接到腰垫6。第二细长固定构件12还包括第二自由端,该第二自由端远离腰垫6向外延伸以与背框架4接合。如图1最清楚地所示,第二带12被布置成大体垂直于第一带10(即,大体平行于背框架的纵向轴线34)。以这种方式布置,第一带10和第二带12组合并协作以形成柔性连接,该柔性连接在背框架4和腰垫6之间提供接合点或枢轴点36(图3),从而允许腰垫6相对于枢轴点36和背框架4在预定的运动范围内上下枢转。也就是说,带10、12允许腰垫6相对于背框架4枢转或旋转,如图4中箭头78所示。枢轴点36沿着背框架4的下边缘16定位,在该下边缘处第二带12接触背框架4的搁板部分4b的底表面。
第二带12的自由端包括保持元件48,该保持元件48被配置成与设置在背框架4的搁板部分4b中的配合槽50互锁。保持元件48可以是例如i形条,该i形条可手动地穿过狭槽50插入并且能移除地保持在其中。当支撑组件2承载负荷时,第二带12被张紧放置,这继而将i形条推向背框架4的靠背部分4a的下部区域28的第二主表面24。该力用于将i形条牢固地保持在第二主表面24的下部靠背部分4a附近。以这种方式构造,第二带12趋于用作主负荷承载带。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背框架4还包括加强构件或条52,该加强构件或条52从搁板部分4b延伸到靠背部分4a的上部区域26。以此方式布置,加强条52和背框架4组合以形成能够安全且牢固地承载大量负荷的桁架状结构。
肩带组件8使支撑组件2能移除地固定在使用者的肩部周围。像腰垫6一样,肩带组件8可手动地与背框架4连接或从背框架4移除。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肩带组件8包括一对肩垫54、56,它们与背框架4能移除地连接。更具体地,每个肩垫包括与背框架4的上部区域26能移除地连接的上端和与背框架4的下部区域28能移除地连接的下端。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肩垫54、56的上端包括形成环的附接带74。该环用作可以被另一个人手动抓住的柄部,以使穿戴scba支撑组件2的固定使用者安全。附接带74包括用于将附接带74能移除地固定到背框架4的保持装置。合适的保持装置包括例如夹片、按扣和扣环。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保持装置包括一对滑板58a、58b。合适的滑板包括例如可从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aaa技术与特殊有限公司(aaatechnology&specialtiesco,inc.houston,tx)获得的tri-slide滑板。
背框架4的上部区域26包含一对狭槽60、62,分别用于配对地容纳滑板58a、58b-在图2a中最佳地看到,从而在肩垫54、56的上端与背框架4的上部区域26之间提供能手动释放的接合。肩垫54、56通过分别手动地使滑动板58a、58b穿过狭槽60、62而与背框架4的上端连接。通过提供成对的滑板58a、58b和狭槽60、62,当组装的scba支撑组件2被使用者穿戴并且scba支撑组件2用于承载负荷时,下部滑板58b用作主要负荷承受支承件,并且当使用者不穿戴scba支撑组件2时,上滑板58a倾向于使肩垫54、56向外偏置远离背框架4,从而使使用者更容易戴上背包组件2。也就是说,当使用者要穿戴scba支撑组件时,上滑板58a使肩垫“呈现”给使用者,从而使使用者更容易且更快速地穿戴scba支撑组件2。
肩垫54、56的下端通过能调节的腰到肩垫延伸带64与背框架4的下部区域28连接,如图1中部分所示。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肩垫的下端包括扣环66、68,用于能滑动地且可调节地容纳腰到肩垫延伸带64的相对端。腰到肩垫延伸带64沿背框架4的下边缘16能滑动地接合设置在靠背部分4a的下部区域28中的成角度的狭槽70、72。以这种方式布置,腰到肩垫延伸带64可从背框架4手动地能滑动地释放。另选地,可提供分开的腰到肩垫延伸带,以将肩垫54、56的下端能移除地且可调节地固定到背框架4的靠背部分4a的下部区域28。如果以这种方式连接,则腰到肩垫延伸带的端部可包括保持装置(未示出),该保持装置被配置成与设置在背框架的下部区域中的狭槽70、72匹配地接合,从而在腰到肩垫延伸带和背框架的下部区域之间提供能手动释放的接合。保持装置可以是例如类似于滑板58a、58b的滑板,但是也可使用其他保持装置,诸如夹片或按扣。
当肩带组件8以上述方式固定到背框架4上时,很明显,肩带组件8和背框架4能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容易地手动连接和断开。另外,每个肩垫54、56包括主要部分54a、56a和翼片部分54b、56b,翼片部分54b、56b被布置成形成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软管、管、布线、线缆等的滚道。翼片部分54b、56b可被布置成与主要部分54a、54b交叠,并且包括与主要部分54a、56a能移除地联接的至少一个端部,从而提供了对滚道的容易进入。以这种方式配置允许在没有工具并且不断开任何电线或气动线(即软管、管、布线或线缆)的情况下将肩带组件8与背框架4手动地分离。
参照图5,支撑组件2还可包括用于存放紧急呼吸支撑系统(ebss)的小袋8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小袋包括用于能滑动地容纳束带76的束带环90,以及用于能滑动地容纳腰到肩垫延伸带64的带环92。以这种方式将小袋附接到束带76和腰到肩垫延伸带64提供了一系列的接合运动,其允许小袋88在诸如到达头顶、爬行、弯曲、扭曲和坐着的活动期间旋转。另外,这种附接构造允许在不断开任何气动连接的情况下将ebss系统从小袋88移除并且与腰垫6和肩带组件8两者分离。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概念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限于本专利申请中所述的结构,而只应受权利要求书的文字所述的结构及其等同结构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其编号不应当被解释为指定重要程度:
实施方案1提供了一种自备式呼吸器,其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被配置成在被使用者穿戴时定位在使用者的背部附近的背框架;腰垫,其能移除地附接到所述背框架的下部区域;以及第一细长固定构件,其被布置成将所述背框架能移除地固定至所述腰垫。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固定构件被配置成允许所述腰垫相对于所述背框架在预定运动范围内移动。
实施方案2提供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细长固定构件被配置成允许所述腰垫相对于所述背框架枢转。
实施方案3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固定构件包括平坦的材料带。
实施方案4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固定构件包括第一柔性带。
实施方案5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4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包括织造织物。
实施方案6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5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织造织物包括由合成纤维形成的织带。
实施方案7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被配置成能滑动地接合所述背框架的下部区域。
实施方案8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能滑动地接合包含在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下部区域中的至少一对间隔开的开口。
实施方案9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背框架包括纵向轴线,并且另外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被布置成大体垂直于所述背框架的纵向轴线。
实施方案10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框架的所述下部区域包含一对横向间隔开的开口,所述开口适于能滑动地容纳所述第一柔性带。
实施方案11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背框架包括上边缘、下边缘、一对侧边缘以及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并且另外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的至少一个端部能移除地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第二主表面连接。
实施方案12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的每个端部能移除地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第二主表面连接。
实施方案13提供根据实施方案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腰垫包括用于与使用者的所述下背部区域接合的前表面和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并且另外其中所述腰垫的后表面包括加强区域。
实施方案14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3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加强区域包括永久地附连到所述腰垫的织带。
实施方案15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4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的每个端部包括一对用于将所述第一柔性带能移除地附接到所述腰垫的加强区域上的按扣紧固件,从而允许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手动分离所述腰垫和所述背框架。
实施方案16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还包括第二细长固定构件,所述第二细长固定构件被配置成将所述背框架能移除地固定到所述腰垫。
实施方案17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6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固定构件被布置成大体平行于所述背框架的纵向轴线。
实施方案18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6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固定构件包括第二柔性带,所述第二柔性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第一柔性带连接点中间的区域中永久地附连到所述腰垫,所述第二端从所述腰垫向外延伸以与所述背框架接合。
实施方案19提供根据实施方案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背框架包括靠背部分和从所述靠背部分的下边缘向外延伸的成角度的搁板部分,由此所述靠背部分和成角度的所述搁板部分形成大体l形的背框架。
实施方案20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第二柔性带的所述第二端包括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被配置成与设置在所述背框架的所述搁板部分中的配合槽互锁。
实施方案21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背框架还包括加强构件或条,所述加强构件或条从所述搁板部分延伸到所述靠背部分的上部区域。
实施方案22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还包括能移除地附接至所述背框架的肩带组件,用于将所述支撑组件能移除地固定在使用者的肩膀周围。
实施方案23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22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肩带组件包括一对肩垫,所述一对肩垫具有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上部区域能移除地连接的上端和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下部区域能移除地连接的下端。
实施方案24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22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肩垫的上端包括具有保持装置的带,并且另外其中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上部区域包含用于配合地容纳上肩垫保持元件的狭槽,从而在所述肩垫的所述上端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上部区域之间提供能手动释放的接合。
实施方案25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肩垫的所述下端通过能调节的腰到肩垫延伸带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下部区域连接。
实施方案26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肩垫的所述下端包括用于能滑动地容纳所述腰到肩垫延伸带的扣环。
实施方案27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22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腰到肩垫延伸带包括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被配置成与设置在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下部区域中的狭槽匹配地接合,从而提供所述腰到肩垫延伸带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下部区域之间的能手动释放接合。
实施方案28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22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肩带组件和背框架能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手动地分离,并且另外其中所述肩带组件能在不断开任何电气或气动连接的情况下与所述背框架手动分离。
实施方案29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22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每个肩垫包括主要部分和翼片部分,所述翼片部分被布置成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布线、线缆或管的滚道。
实施方案30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22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其中所述翼片部分包括与所述主要部分能移除地联接的端部,从而提供了到所述滚道的进入。
实施方案31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还包括可调节带,所述可调节带用于将所述支撑组件能移除地固定到使用者的腰部。
实施方案32提供了根据实施方案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备式呼吸器,还包括ebss小袋,所述ebss小袋用于存放紧急呼吸支持系统,所述紧急呼吸支持系统能移除地且可枢转地固定到所述束带和所述腰到肩垫延伸带。
1.一种用于自备式呼吸器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a.背框架,其被配置成当由使用者穿戴时定位在所述使用者的背部附近,所述背框架具有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
b.腰垫,其能移除地附接到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下部区域;和
c.第一细长固定构件,其被布置成将所述背框架能移除地固定到所述腰垫,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固定构件被配置成允许所述腰垫相对于所述背框架在预定运动范围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固定构件是第一柔性带,所述第一柔性带被配置成允许所述腰垫相对于所述背框架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固定构件包括织造织物材料的平坦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被配置成能滑动地接合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下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背框架包括上边缘、下边缘、一对侧边缘以及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并且另外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的至少一个端部能移除地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第二主表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的每个端部能移除地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第二主表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腰垫包括用于与使用者的下背部区域接合的前表面和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并且另外其中所述腰垫的后表面包括加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带的每个端部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柔性带能移除地附接到所述腰垫的加强区域上的一对按扣紧固件,从而允许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手动分离所述腰垫和所述背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细长柔性固定构件,所述第二细长柔性固定构件被配置成将所述背框架能移除地固定至所述腰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细长柔性固定构件被布置成大体平行于所述背框架的纵向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细长柔性固定构件包括第二柔性带,所述第二柔性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第一柔性带连接点中间的区域中永久地附连到所述腰垫,所述第二端从所述腰垫向外延伸以与所述背框架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背框架包括靠背部分和从所述靠背部分的下边缘向外延伸的成角度的搁板部分,由此所述靠背部分和成角度的所述搁板部分形成大体l形的背框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柔性带的所述第二端包括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被配置成与设置在所述背框架的所述搁板部分中的配合槽互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背框架还包括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从所述搁板部分延伸至所述靠背部分的上部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还包括能移除地附接至所述背框架的肩带组件,用于将所述支撑组件能移除地固定在使用者的肩膀周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肩带组件包括一对肩垫,所述一对肩垫具有能移除地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上部区域连接的上端和能移除地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下部区域连接的下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肩垫的上端包括具有保持装置的带,并且另外其中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上部区域包含用于配合地容纳上肩垫保持元件的狭槽,从而在所述肩垫的所述上端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上部区域之间提供能手动释放的接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肩垫的所述下端通过能调节的腰到肩垫延伸带与所述背框架的所述下部区域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肩垫的所述下端包括用于能滑动地容纳所述腰到肩垫延伸带的扣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肩带组件和所述背框架能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手动分离,并且另外其中所述肩带组件能在不断开任何电气或气动连接的情况下与所述背框架手动分离。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