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撑性框架组件的角部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发明涉及结构支撑性框架。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体育锻炼设备框架(诸如核心床或普拉提床或塑身机(reformer))的角部构件。



背景技术:

诸如由josephpilates发起的用于进行身体锻炼的核心床之类的锻炼机械包括支撑性框架。框架通常包括耦接在一起的侧构件和端构件,以形成矩形框架,以将核心床的其余部分支撑并升高至表面(诸如地板)上方。

图1是已知的核心床锻炼设备100的透视图。核心床锻炼设备100包括矩形框架102,所述矩形框架102为核心床锻炼设备100(本发明中也简称为“核心床”)的各种其它构成部分提供结构支撑。框架102包括定位在核心床100的一个端部处的头端构件104。框架102也包括定位在与头端构件104相对的核心床100的一个端部处的脚端构件106。框架102的头端构件104和脚端构件106连结两个平行的侧构件110并通常在各角部处形成支腿108。

核心床100也包括托架114。托架114被定位在框架102的侧构件110之间,用于在由侧构件110承载的轨道上和在侧构件110之间的框架102的头端构件104与脚端构件106之间移动。托架114包括肩部止动件116,并且托架114承载核心床100的使用者的重量。例如,核心床100的使用者可以位于托架114上,其中使用者的脚抵靠脚端构件106附近的踏板118定位,并且使用者的头定位在肩部止动件116之间并被朝向头端构件104定向。通过交替施加在踏板118上的推动力,托架114可以朝向和远离脚端构件106交替地移动。

框架102的角部需要相对昂贵的木材细木工技术,以形成结实且坚固的接头,使得框架102始终保持刚性和方形。这些技术通常是劳动密集型的且实施起来很昂贵。因此,需要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来构造核心床框架角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形成核心床的框架的示例性角部构件包括:细长的中空的管状金属或刚性塑料挤压件,其具有中心轴线和l形横截面。这种挤压件具有中心角部部分和相对于中心角部部分形成直角从中心部分延伸两个支腿部分。挤压件优选地由金属(诸如铝或铝合金)形成,尽管如果塑料具有足够的刚性特性,则也可以使用这样的塑料挤压件。

每个支腿部分包括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与平行于内侧壁的外侧壁间隔开。内侧壁和外侧壁与中心部分合并,并且外端壁连结每个支腿部分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内侧壁和外侧壁中的每个侧壁都具有面向另一侧壁的内表面的内表面,并且外端壁包括通过所述外端壁的开口,所述开口限定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且邻近挤压件的一个端部的空间,用于接纳框架侧构件和框架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

角部构件的侧壁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内表面且优选地两个内表面在被限定的空间中具有离散的表面特征,离散的表面特征被调适以当侧构件或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通过所述开口被接纳时将所述一个端部夹持并保持在空间中。

角部构件的两个支腿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支腿部分且优选地两个支腿部分具有通过内侧壁和外侧壁限定的至少一对孔,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与开口间隔开并通过离散的表面特征。孔通过所述孔接纳紧固件,以将侧构件或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紧固在角部构件内的空间中。表面特征优选地包括多个肋,所述多个肋横跨开口沿支腿部分表面延伸。

附图说明

当考虑以下详细描述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将明白除了上文阐述的这些目标之外的目标。这样的描述参考随附附图,在随附附图中:

图1是常规的核心床锻炼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核心床锻炼设备的核心床框架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图2中所示的框架角部构件中的一个角部构件的分开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角部构件的俯视平面图,其中侧构件和端构件准备插入角部构件中;

图5是图4中所示的圆形部分的放大的部分平面图,角部构件的外侧壁示出表面特征。

图6是图3和图4中所示的角部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许多特定细节以提供更透彻的公开内容。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情况下公开本发明。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特征,以不与所公开的技术混淆。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核心床框架202的分开的透视图。框架202包括四个角部构件204,每个角部构件具有纵向轴线336。框架202在框架202的一个端部处具有头端构件205并且在框架202的相对的端部处具有脚端构件206。框架202也包括两个侧构件208。头端构件205和脚端构件206的每个具有相对的端部210。类似地,每个侧构件208具有相对的端部212。

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头端构件205端部210每个都被耦接至角部构件204。类似地,脚端构件206端部210每个都被耦接至另一角部构件204。头端构件205和脚端构件206凭借角部构件204而被耦接至侧构件208的侧构件端部212,而不是彼此直接耦接(例如,当其处于图1中所示的常规核心床100中时)。

角部构件204的底端每个都接触通常平坦的表面(诸如地板112),由此为地板112上方的框架202的矩形部分提供结构支撑并提升地板112上方的框架202的矩形部分。然而,应了解,如果地板112不是水平的,则可以选择角部构件204的每个长度,以便补偿(即,将框架202的上矩形形状定位成水平的或成使用者期望的倾斜角)。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假定地板112是适当水平的。

图3是用于框架202中的角部构件204的分开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角部构件204的平面图。角部构件204优选是细长、中空的金属挤压件310,优选地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挤压件。金属挤压件310包括中心角部部分312。金属挤压件310也包括两个支腿部分314,所述两个支腿部分314以其之间的角度为直角的方式从中心角部部分312延伸。

金属挤压件310的每个支腿部分314包括内侧壁316和外侧壁318。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内侧壁316与外侧壁318间隔开。外侧壁318平行于内侧壁316。内侧壁316和外侧壁318与角部部分312合并。

这种角部部分312的外部具有圆形管状截面,使得每个支腿部分314的外侧壁318与角部部分312正切地合并。金属挤压件310的每个支腿部分314也包括连结内侧壁316和外侧壁318的外端壁320。每个支腿部分314的外端壁320被定位在角部部分312的远侧。金属挤压件310的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每个支腿部分包括连结内侧壁316与外侧壁318的角部壁322。每个支腿部分314角部壁322形成中心角部部分312的内部。角部壁322具有直线部分,和形成角部部分312圆形管状部分的弯曲部分。在(例如)使用和/或储存框架202期间,角部壁322为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提供额外结构支撑。

每个支腿部分314内侧壁316和外侧壁318具有面向另一侧壁(316、318)的内表面324。金属挤压件310也包括通过外端壁320限定的开口326。开口326在挤压件310之上端部330附近限定内侧壁316与外侧壁318之间的空间328。

如图3中所示,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至少一个支腿部分的内表面324中的至少一个内表面包括离散的表面特征334。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支腿部分314的两个内表面324包括离散的表面特征334。优选地,表面特征334一体地且同时地形成到金属挤压件310中,作为用于制造角部构件204的挤压过程的一部分。因而,表面特征334沿整个长度延伸(例如,在上挤压端部330与底部的下挤压端部332之间优选地平行于金属挤压件310的纵向轴线336)。在替代实施例(未示出)中,表面特征334在挤压过程期间不是一体地形成的,而是可以在金属挤压件310被制造之后形成在内表面324的至少一部分中,和/或被放置在内表面324的至少一部分上。在这样的其它实施例中,表面特征334沿金属挤压件310的内表面324延伸,或其仅沿所述长度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存在。

金属挤压件310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螺纹滚道338,所述至少一个螺纹滚道338通常用于接合紧固件以附接分开的盖214、216或其它分开的组件。在用于制造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的挤压过程中,至少一个螺纹滚道338可以被形成在角部壁322、外端壁320、内侧壁316、外侧壁318、和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至少一个支腿部分的角部部分312中的至少一个中。螺纹滚道338可以沿金属挤压件310的整个长度延伸。螺纹滚道338被形成在角部构件204的金属挤压件310的内部中,并且因此当组装框架202并安装盖214和216时从外部不可见。

金属挤压件310的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至少一个支腿部分包括通过内侧壁316和外侧壁318限定的至少一对孔340(优选两对孔340)。所述一对孔340的两个孔340中的每个孔沿横向轴线342横跨对应的支腿部分314横向对准。横向轴线342平行于x轴并且也垂直于金属挤压件310的y轴和z轴两者,如图3中所示。因此,所述一对孔340的两个孔340中的每个孔优选地与第一端部330和第二端部332两者等距地定位,并且与对应的支腿部分314的外端壁320等距地定位,两个孔340通过对应的支腿部分314被限定。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开口326被设计尺寸和形状用于接纳侧构件208的端构件(205、206)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210、212),所述一个端部(210、212)位于金属挤压件310的侧壁316与318之间的空间328中。优选地,开口326被设计尺寸成实质上与侧构件208和端构件(205和/或206)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210、212)的截面区域344匹配。以这种方式,使一个端部(210、212)和开口326尺寸匹配有利于在框架202的进一步组装步骤的准备时将一个端部(210、212)紧密配合至金属挤压件310中。端构件端部210和/或侧构件端部212每个都优选地包括预钻孔通过端部(210、212)的通孔346。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通孔346沿中心线348通过构件(例如,侧构件208)钻孔。

在组装框架202期间,端构件210端部和/或侧构件212端部被插入到金属挤压件310的开口326中并可以抵靠壁322对接。至少一对孔340被调适以通过所述至少一对孔接纳紧固件352,以将侧构件208和端构件(205、206)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210、212)紧固在空间328中。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外侧壁318钻孔的孔340是方形的,以容纳托架螺栓型紧固件352的头部。

构件端部(210和/或212)通过开口326插入到空间328中,到中心线348与横向轴线342轴向对准的程度。接着,紧固件352被插入并接纳到所述一对孔340和通孔346中并通过所述一对孔340和通孔346。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紧固件352的螺纹端部首先被插入到通过外侧壁318限定的孔340中,紧固件352被进一步插入到通孔346中,并且紧固件352的螺纹端部从通过内侧壁316限定的孔340退出。接着,将垫圏354装配在紧固件352的螺纹端部上方,并且接着螺母356被旋拧到插入紧固件352的螺纹端部上并拧紧,因此紧固和固定通过开口326而插入到空间328中的构件端部(210和/或212)。

当端部(210、212)通过开口326被接纳时,并且当内侧壁316和外侧壁318被挤压在一起时,金属挤压件310的表面特征334抓握并保持端部(210、212)被插入到空间328中。存在于支腿部分314的内表面324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内表面上的表面特征334在其通过开口326被插入到空间328中时与端部(210、212)的侧表面358接触。螺母356的拧紧将内侧壁316的至少一部分和外侧壁318的至少一部分向彼此拉动,由此对端部(210、212)的侧表面358施加类似夹持分布力,以将端部紧固地保持在角部构件204中。这种夹持动作有利于在插入端部(210、212)的表面特征334与侧表面358之间的紧密接触和/或分布表面接合或咬合。在端部(210、212)之间得到的夹持接触部和表面特征334抵抗端部(210、212)在相对于组装框架202中的角部构件204的扭矩下旋转的趋势。

再次参考图4,金属挤压件310的中心角部部分312也包括内连接壁402。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每个支腿部分包括内侧壁316与角部壁322之间的交叉点404。连接壁402连结金属挤压件310的两个内侧壁316并在其两个交叉点404之间延伸。连接壁402为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提供额外的结构支撑。另外,如在图4中所示的,连接壁402以相对于内侧壁316约四十五度(45°)的角度406在两个交叉点404之间延伸。

图5是外侧壁318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局部平面图,所述外侧壁318具有表面特征334且在图4中标示为“5”。示例性表面特征334包括多个纵向肋502,所述多个纵向肋502沿邻近开口326的内侧壁316和外侧壁318的内表面324平行于纵向轴线336延伸通过外端壁320。这些肋502可以沿平行于轴线336的支腿部分314中的每个支腿部分的长度完全延伸。在挤压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的过程期间形成这些肋502。另外,如上文关于图3通常相对于表面特征334所述,肋502延伸或突出至远离内表面324的空间328中。在挤压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之前,预定肋502远离内表面324延伸的距离。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多个肋502中的每个肋远离内表面324延伸至空间328中达到实质上相等的距离。替代地,与至少一个其它肋502相比,多个肋502中的至少一个肋可以延伸至空间328中达到与内表面324相距不同的距离。多个肋502中的每个肋包括尖端504。在所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尖端504被倒圆角至预定半径508。由被倒圆角的尖端504限定的弧与两个肋侧506相切。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多个肋502中的每个肋的两个肋侧506相对于内表面324形成约一百二十度(120°)的角度510。这些肋502可替代地具有锯齿轮廓而非如所示的对称性侧轮廓。

图6是图3和图4中所示的角部构件204的侧视图。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金属挤压件310包括通过内连接壁402限定的一个或更多个连接壁孔602。至少一个连接壁孔602也限定通过连接壁402从金属挤压件310的外部进入金属挤压件310的内部中的入口。一个或更多个组件(例如,不同于上文参考框架202描述的这些组件)可以被紧固、钩住、插入和/或以其它方式附装至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角部构件金属挤压件的连接壁孔602(诸如臂绳提升器(未示出)或其它附属配件)。竖直间隔的连接壁孔602可以用于将配件(诸如臂绳提升器)紧固在适当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底部孔602接纳螺钉,所述螺钉用作提升器管的底部止动件。上孔可以被旋拧,以便每个上孔接纳一组螺钉以将提升器保持在适当位置。

上述实施例仅呈现示例性变体。因此,所有这些替代物、变体和修改旨在涵盖于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和/或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再次参考图3至图6,在一个替代实施例(未示出)中,金属挤压件310的一个或两个支腿部分314不包括角部壁322。在另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开口326(在图3和图6中所示)被限定(例如切割)通过接近第二挤压端部332的外端壁320的一部分,并且由此空间328被限定为邻近第二端部332。在又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金属挤压件310(在图3和图6中所示)包括至少两个开口326。在这些其它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开口326通过外端壁320的接近第一端部330的一部分而被切割,并且第二开口326通过外端壁320的接近第二端部332的一部分而被切割,其中第一和第二空间328由此分别限定为邻近第一端部330和第二端部332。

尽管在本发明中描述为包括“金属”挤压件310、但角部构件204可以由除了金属之外的各种材料形成。例如且不限于,角部构件204可以由包括塑料、木材、碳纤维、石墨、岩石、石材、水泥和复合材料的构造材料形成。这些其它材料中的一些材料可能不能修改为基于挤压过程,并且代替挤压方法或除了挤压方法之外可能代替地需要诸如切割、模制、压制、弯曲和增材制造之类的制造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用于制造角部构件204的这些替代过程。

在另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可以使用除了螺钉、螺栓和类螺纹紧固件之外的非螺纹紧固件来将盖216和/或基部214件紧固至第一挤压端部330和/或第二挤压端部332。在这些其它实施例中,螺纹滚道338可以不形成螺纹。在又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通过外侧壁318限定(例如,钻孔)的孔340代替地是圆形的,并且紧固件352是标准螺栓而不是托架螺栓型紧固件352。在又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紧固件352的螺纹端部首先被插入到通过内侧壁316钻孔的孔340中,紧固件352被进一步向外侧壁318插入到通孔346中,并且紧固件352的螺纹端部从通过外侧壁318钻孔的孔340退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构件(205、206、208)的固定不使用垫圏354。在又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框架202的组装不包括使用紧固件352和/或螺母356。在这些其它实施例中,表面特征334可以被设计尺寸和形状以延伸或突出到空间328中达预定距离,使得其贯入和/或抑制端部(210、212)通过开口326进出空间328的自由通道。在这些其它实施例中,端部(210、212)通过开口326插入到空间328中可以需要在框架202的组装期间施加的力(例如,通常沿向角部部分312的长轴360引导)。尽管端部(210、212)接触表面特征334,但可能需要这种施加力来实现端部(210、212)通过开口326并进入空间328中的移动。

在其它实施例(未示出)中,金属挤压件310可以不包括内连接壁402。在这些其它实施例中,金属挤压件310的两个角部壁322在单个交叉点404处连结两个内侧壁316。在另外的其它实施例(未示出)中,连接壁402在两个交叉点404之间以相对于内侧壁316的角度延伸,所述角度大于零度(0°)且小于四十五度(45°)角。在又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连接壁402在两个交叉点404之间以相对于内侧壁316的角度延伸,所述角度大于45°且小于九十度(90°)。

在替代实施例(未示出)中,两个肋侧506中的每个肋侧可以相对于内表面324以直角510定向。在又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两个肋侧506中的每个肋侧相对于内表面324以角度510定向,所述角度510大于90°且小于180°。在另外的其它实施例(未示出)中,两个肋侧506中的每个肋侧可以相对于内表面324以角度510定向,所述角度510大于0°且小于90°。在一些实施例(未示出)中,第一肋侧506相对于内表面324形成的角度510可以不等于由第二肋侧506相对于内表面324形成的角度510。此外,在替代实施例(未示出)中,多个肋502的一个或更多个尖端504不是圆形的,而是形成由两个肋侧506交叉限定的点(例如,顶点)。在另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多个肋502的一个或更多个尖端504实质上是平坦的,并且因此限定沿肋502的长度延伸的平面。

角部构件204被形成为l形,其中两个支腿部分314以直角408定向。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每个支腿部分远离角部部分312延伸达相同距离,并且两个支腿部分314也具有相等的宽度(例如,平行的内侧壁316与外侧壁318之间的距离)。因此,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沿图3中的x、y和z轴中的每个轴是对称的。在替代实施例(未示出)中,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相对于x、y和z轴中的至少一个轴被不对称地形成。在一个这种其它实施例(未示出)中,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第一支腿部分远离角部部分312延伸达一距离,所述距离不等于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第二支腿部分远离角部部分312延伸的距离。在另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第一支腿部分的宽度不等于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第二支腿部分的宽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框架202(图2中所示)不是矩形的。在这些实施例中,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不是l形的,并且两个支腿部分314不以直角408相对于彼此定向。在一个这种实施例中,两个支腿部分314以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408定向。在另一这种实施例中,两个支腿部分314以大于90°且小于一百八十度(180°)的角度408定向。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在其中角部构件204相对于x、y和z轴中的每个轴对称地形成,或其中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相对于x、y和z轴中的至少一个轴不对称地形成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中,用于框架202的总体组装步骤,和其操作原理和益处保持实质上相同。同样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了解,在其中框架202是矩形的或其中框架202呈现不同形状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中,所述不同形状包括例如不具有四个边的多边形形状,组装框架202和其构成部分的操作原理和益处保持与本发明中所述的实质上相同。

制造商、供货商、用户和其它实体受益于包括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的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至少一个支腿部分的内表面324中的至少一个内表面上的表面特征334。与图1中所示已知的框架102相比,表面特征334通过减轻端部(210、212)与角部构件204之间的接触点的松动程度而有利于框架202更长的操作寿命。在包括紧固件352、垫圏354和/或螺母356的框架202实施例中,表面特征334也在使用并储存框架202期间减轻这些和类似的紧固组件的松动程度。此外,通过减少端部(210、212)在相对于组装框架202中的角部构件204的扭矩下旋转的趋势,表面特征334有助于减少端部(210、212)和/或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的磨损。由于在金属挤压件310的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至少一个支腿部分的内表面324中的至少一个内表面上包括表面特征334而产生上述优点,因此提供框架202的更长操作寿命,同时减少相对于图1中所示的已知框架102的维护时间和成本。在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的两个支腿部分314中的至少一个支腿部分的内表面324中的至少一个内表面上包括表面特征334的额外益处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多个应用中是可识别的,所述多个应用不限于本发明中论述的特定实施例。

再次参考图2,框架202的角部构件204中的每个角部构件优选地包括l形基部件214,所述l形基部件214耦接至和/或装配至角部构件204的端部中或端部上,所述端部接触例如地板112。基部件214可以被形成为与角部构件204的截面形状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如图4中所示。基部件214也可以由比角部构件204构造的刚性材料更柔软、更有弹性和/或更柔韧构造的材料形成。由此,具有基部214的框架202的实施例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减轻角部构件204和/或地板112的磨损而受益,这可以由角部构件204接触地板112引起。具有基部件214的框架202的实施例的使用者也可以受益于能够将框架202适应至不完全平坦的表面(诸如地板112)。例如,包括在框架202中的至少一个但小于四个基部件214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以便减轻放置在不完全平坦的凹凸不平的地板112上的摆动(例如,将框架202部分放置在地板112的地毯部分上并部分放置在地板112的未铺地毯的部分上)。在具有角部构件204的框架202的实施例中,基部件214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相对于角部构件204的长度的基部件214长度)。具有不同长度的基部件214的框架202的实施例的使用者可以与上文论述的示例类似的方式受益,这将框架202适应至不完全平坦的地板112。

框架202的角部构件204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角部构件也可以包括耦接至和/或装配至角部构件204的上端部(例如,在地板112远侧端部)中或上的盖件216,所述盖件216不接触例如地板112。盖216可以被形成为与角部构件204的截面形状实质上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如图4中所示。盖件216也可以由比角部构件204构造的材料更柔软、更有弹性和/或更柔韧构造的材料形成。具有盖件216的框架202的实施例的使用者可以各种方式受益。一些使用者可能期望将直立倾斜的框架202抵靠壁(未示出)存放,并且盖件216可以减轻用于以这种方式储存框架202的壁上的磨损。例如,盖件216也可以向用户呈现美观的视觉外观。具有例如不同颜色的盖件216也可以有利于由一个或更多个使用者识别两个或多个框架202。另外,包括在框架202中的盖件216可以通过提供例如圆形、与背景颜色相比更柔和和/或更亮的颜色(例如,在黑暗中发光)而防止或减轻框架202的不适或伤害。具有如上所述的特性的盖件216的框架202的这些实施例促进使用者在参与例如在并入框架202的核心床进行锻炼活动期间识别、定位和/或安全地和舒适地享受框架202的能力。盖件216优选可以包括诸如凹部或突部特征,所述凹部或突部被配置成接合底部件214上的对应特征,以便促进将一个核心床框架202堆叠在另一核心床框架202的顶部上。

制造商、供货商、用户和其它实体受益于以各种有形方式将角部构件204包括在框架202中。与已知的框架102(例如,如包括在图1中所示的已知核心床100中)相比,角部构件204可以使更多的模块化设计和组装方法能够用于框架202。与已知的框架102相比,包括在框架202中的角部构件204也可以以更少的时间和成本促进框架202组件部分根据需要替代和/或更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许多应用中仍存在更多的益处,所述应用不限于本发明中论述的特定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并了解,表面特征334可以以各种方式形成,并可以在图5中所示的肋502之外以各种形状和尺寸形成。例如且不限于,表面特征334可以被形成为多个凸起的凸块和/或脊,所述凸块和/或脊远离内表面324突出至空间328中。另外,例如,表面特征334可以包括远离内表面324延伸至空间328中的锥体、多边形、锥形、截头圆锥形、圆柱形、矩形和/或其它立方体突部。因此,角部构件204金属挤压件310内表面324可以包括表面特征334,所述表面特征334包括具有形状和尺寸的任何数目的一个或更多个表面特征334的任何组合,以促进完成如本发明中所述的若干益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除了本发明中论述的特定实施例相关的应用之外的许多应用中仍存在其它益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核心床锻炼设备的角部构件,所述核心床锻炼设备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具有头端构件、脚端构件,和一对间隔开的平行的侧构件,所述角部构件包括:

细长的中空的金属挤压件,所述金属挤压件具有轴线,并且在横截面中,具有中心角部部分和两个支腿部分,所述两个支腿部分以成直角的方式从所述中心部分延伸,

每个支腿部分与所述中心部分合并,每个支腿部分具有内侧壁和外端壁,所述内侧壁与平行于所述内侧壁的外侧壁间隔开,所述外端壁连结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

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中的每个的内表面面向所述内侧壁或外侧壁中的另一个的内表面,并且所述外端壁具有穿过所述外端壁的开口,所述开口限定所述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且邻近所述挤压件的一个端部的空间,用于接纳所述侧构件和所述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

其中,所述空间中的所述侧壁的所述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内表面具有离散的表面特征,所述离散的表面特征被调适以便当所述侧构件和所述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通过所述开口被接纳时将所述一个端部夹持并保持在所述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部构件,其中所述两个支腿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支腿部分具有通过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限定的至少一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部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对孔被调适以通过所述至少一对孔接纳紧固件,以将所述侧构件或所述端构件中的一个的所述一个端部紧固在所述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的所述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部构件,其中所述表面特征包括平行于所述挤压件的轴线延伸的多个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部构件,其中每个支腿部分还包括连结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角部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部构件,其中所述角部壁、所述外端壁、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螺纹滚道。

7.一种核心床锻炼设备,包括:

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具有头端构件、脚端构件,和一对间隔开的平行的侧构件;

角部构件,所述角部构件将至少每个侧构件连结至所述头端构件和所述脚端构件中的一个,所述角部构件包括:

细长的中空的金属挤压件,所述金属挤压件在截面中具有中心角部部分和两个支腿部分,每个支腿部分以与另一支腿部分成直角的方式从所述中心部分延伸,

每个支腿部分具有内侧壁和外端壁,所述内侧壁与平行于所述内侧壁的外侧壁间隔开并与所述中心部分合并,所述外端壁连结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

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中的每个侧壁具有面向另一侧壁的内表面的内表面和穿过所述外端壁的开口,所述开口限定在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且邻近所述挤压件的一个端部的空间,用于接纳框架的所述侧构件和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

其中,所述空间中的所述侧壁的所述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离散的表面特征,所述离散的表面特征被调适以便当所述侧构件和所述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通过所述开口被接纳时将所述一个端部夹持并保持在所述空间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心床锻炼设备,其中所述两个支腿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支腿部分具有通过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限定的至少一对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心床锻炼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对孔被调适以通过所述至少一对孔接纳紧固件,以将所述侧构件和所述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紧固在所述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心床锻炼设备,其中所述表面特征包括横跨所述开口延伸的多个肋。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心床锻炼设备,其中每个支腿部分还包括连结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角部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心床锻炼设备,其中所述角部壁、所述外端壁、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螺纹滚道。

13.一种具有四个角部构件的核心床框架,每个角部构件将侧构件连结至头端构件和脚端构件中的一个,每个角部构件包括:

细长的中空的金属挤压件,所述金属挤压件具有轴线,并且在截面中具有中心角部部分和两个支腿部分,每个支腿部分以与另一支腿部分成直角的方式从所述中心部分延伸,

每个支腿部分具有内侧壁和外端壁,所述内侧壁与平行于所述内侧壁的外侧壁间隔开并与所述中心部分合并,所述外端壁连结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

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中的每个侧壁具有面向另一侧壁的内表面的内表面和穿过所述外端壁的开口,所述开口限定所述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且邻近所述挤压件的一个端部的空间,用于接纳所述侧构件和所述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

其中,所述空间中的所述侧壁的所述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内表面具有离散的表面特征,所述离散的表面特征被调适以便当所述侧构件和所述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通过所述开口被接纳时将所述一个端部接合在所述空间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核心床框架,其中所述两个支腿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支腿部分具有通过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限定的至少一对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核心床框架,其中所述至少一对孔被调适以通过所述至少一对孔接纳紧固件,以将所述侧构件和所述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紧固在所述空间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核心床框架,其中所述表面特征包括沿所述内壁或所述外壁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内表面延伸的多个肋。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核心床框架,其中每个支腿部分还包括连结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的角部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核心床框架,其中所述角部壁、所述外端壁、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螺纹滚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核心床框架,其中所述表面特征在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内表面中的每个内表面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核心床框架,其中所述肋沿所述表面平行于所述挤压件的轴线延伸。

技术总结
一种框架角部构件,包括:细长的中空的挤压件,所述挤压件具有中心角部部分,和从所述中心部分延伸的两个支腿部分。每个支腿部分包括与外侧壁间隔开且平行于所述外侧壁且与所述中心部分合并的内侧壁。外端壁连结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中的每个侧壁包括面向另一侧壁的内表面的内表面。通过所述外端壁的开口,限定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且邻近所述挤压件的一个端部的空间,用于接纳框架侧构件和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所述空间中的所述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内表面具有离散的表面特征,所述离散的表面特征被调适以便当所述侧构件和所述端构件中的一个的一个端部通过所述开口被接纳时将所述一个端部被夹持并保持在所述空间中。

技术研发人员:肯·安德耳曼;基特·W·斯佩尔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衡体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05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