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59


本发明涉及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除了平面部以外,就连端面部也能以既定厚度的涂布物质覆盖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就在光盘等基板上形成均匀的厚度的树脂膜的技术而言,有旋转涂布法。旋转涂布法是通过将会成为树脂膜的原料的树脂液供给至基板的表面中央,使基板绕着通过基板表面的中心且垂直于表面的旋转轴线旋转,而使树脂液延展至表面整体并形成树脂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592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就属于欲涂布树脂液等涂布物质的对象的涂布对象物而言,有光盘等基板以外的对象物(例如保护玻璃等),其形状有:形成有平坦面的平面部占据大部分,且平面部的端部被倒角而形成为曲面等的形状。然后,有时会要求在对此种涂布对象物涂布涂布物质时,不仅平面部就连经倒角的端的部分也以既定厚度涂布涂布物质。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旋转涂布法中,难以将在经倒角的端的部分所涂布的涂布物质设为既定厚度。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的课题,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前述制造方法除了平面部以外,就连端面部也能以既定厚度的涂布物质覆盖。

[用以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参照例如图1至图3而表示时,前述制造方法制造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该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于涂布对象物t的涂布平面tsp及涂布端面tsc涂布有涂布物质r;前述涂布对象物t具有:形成有属于平坦面的涂布平面tsp(参照图2(b))的平面部tf、以及与平面部tf连续的端面部te,前述端面部te形成有涂布端面tsc(参照图2(b)),前述涂布端面tsc具有曲面及不平行于平面部tf的涂布平面tsp的平面中的至少一者;前述制造方法具备下述步骤:涂布物质供给步骤(s2),至少沿着涂布平面tsp而供给涂布物质r;以及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s3至s5),将供给至涂布端面tsc的涂布物质r或从涂布平面tsp移动过来的涂布物质r,调整成以既定厚度覆盖涂布端面tsc。

以此种方式构成时,除了平面部以外,就连端面部也能以既定厚度的涂布物质覆盖。

此外,本发明的第2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参照例如图1(b)及图3而表示时,在上述本发明的第1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中,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s3至s5)是以通过使涂布对象物t绕着公转轴线25旋转而使涂布物质r延展的方式构成。

以此种方式构成时,通过伴随绕着公转轴线旋转而来的离心力,能够对于端面部大致均匀地涂布涂布物质。

此外,本发明的第3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如同例如图1(b)所示,在上述本发明的第2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中,公转轴线25是涂布对象物t的旋转的轴线,前述涂布对象物t的旋转使离心力产生,该离心力伴随着涂布物质r的沿着涂布端面tsc(参照例如图2)的远离涂布平面tsp(参照例如图2)的方向的移动。

以此种方式构成时,可形成从涂布平面平滑地连接到涂布端面的涂布物质的膜。

此外,本发明的第4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参照例如图1、图2、图5而表示时,在上述本发明的第3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中,在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之前,具备将辅助具19安装至涂布对象物t的辅助具安装步骤,其中,前述辅助具19具有当安装至涂布对象物t时会形成与涂布端面tsc连续的面的连接面19f,并且辅助具19是相对于涂布平面tsp在因离心力所致的涂布物质r的移动的方向的下游侧安装至涂布对象物t;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是以通过绕着公转轴线25的涂布对象物t的旋转,而使涂布物质r超越涂布端面tsc而延展至到达连接面19f的方式构成。

以此种方式构成时,能以既定厚度的涂布物质覆盖端面部整体。

此外,本发明的第5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参照例如图1及图3而表示时,在上述本发明的第2态样至第4态样中任一个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中,涂布物质r是由黏度因既定的增黏处理而增加的液状的物质而构成;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s3至s5)是包含增黏步骤(s4)而构成,前述增黏步骤(s4)是对已成为既定的厚度的涂布物质r施予既定的增黏处理。

以此种方式构成时,可在将端面部的涂布物质保持在既定厚度的状态,进行多余的涂布物质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的第6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参照例如图6而表示时,在上述本发明的第1态样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中,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是以通过将覆盖涂布平面tsp及涂布端面tsc的覆盖构件c装配至涂布对象物t,而将充填在涂布对象物t与覆盖构件c之间的涂布物质r调整成既定的厚度的方式构成。

以此种方式构成时,可隔着既定厚度的涂布物质而使涂布对象物与覆盖构件贴合。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除了平面部以外,就连端面部也能以既定厚度的涂布物质覆盖。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实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的装置的一例的涂布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应用的对象物的图,(a)是透视图,(b)是纵剖面图。

图3是显示制造已涂布的对象物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对涂布面的涂布物质的涂布状态的图,(a)是涂布物质的液体聚积已到达涂布端面的一部分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涂布物质的液体聚积纳入涂布平面内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的实行态样的一例的侧视概念图。

图6是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的实行态样的侧视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是根据在日本于2018年8月22日所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155847号,其内容形成本申请内容的一部分。

此外,可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应用范围是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而更明了。然而,详细的说明及特定的实例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且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记载。从该详细的说明,进行各种变更、改变是在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对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乃属明了。

申请人无意图将所记载的实施方式全皆提供给公众,在所公开的改变、替代案之中,在权利要求内就文言上或许未包含的部分也在等同原则下属于本发明的一部分。

以下参照附图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彼此相同或相当的构件是以相同或类似的符号标记,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的涂布装置1。图1是涂布装置1的概略构成图,图1(a)是例示涂布物质r的涂布时的态样的图、图1(b)是例示涂布物质r延展时的态样的图。涂布装置1是适合以既定厚度的涂布物质r覆盖构成欲涂布涂布物质r的涂布对象物t(以下简称为“对象物t”)的主要面的平面部tf与构成端的部分的端面部te的装置;涂布装置1具备涂布器11、uv照射器15、公转板21、自转板31、控制装置50。在说明涂布装置1之前,先针对本实施方式中欲涂布涂布物质r的对象物t进行说明。

图2(a)是对象物t的透视图,图2(b)是从图2(a)的b-b箭头方向观察对象物t的纵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象物t就整体而言,在俯视时为长方形且形成为有厚度的板状。于此,为了便于说明,将对象物t区分为属于主要部分的平面部tf与属于端的部分的端面部te。关于平面部tf,欲涂布涂布物质r的表面是由平坦面所形成,且该平坦面被称为涂布平面tsp。关于端面部te,属于欲涂布涂布物质r的表面的涂布端面tsc是与涂布平面tsp连续,但与涂布平面tsp不在同一平面上。涂布端面tsc典型而言是由曲面、或不与涂布平面tsp平行的平面、或这些的组合所形成。换句话说,对象物t的涂布面ts是在端面部te被倒角。涂布面ts是欲涂布涂布物质r的面,且包含涂布平面tsp及涂布端面tsc。另外,关于可形成涂布端面tsc的曲面,曲率可为一定或不一定,若切平面vt(接触曲面的虚拟平面,且在曲面上的任意曲线的切线形成平面)与涂布平面tsp不在同一平面上即可。可形成涂布端面tsc的曲面,其曲率半径有小至1mm或0.5mm左右,或者5mm或10mm左右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象物t的涂布平面tsp的相反侧的背面tr,形成为与涂布平面tsp平行的平面,但也可形成为不与涂布平面tsp平行的平面,也可并非平面。

涂布于涂布面ts的涂布物质r是具有既定的黏度的液体状物质,可用于涂布剂、接合剂等用途。涂布物质r,典型而言适合用于湿式涂布。既定的黏度取决于涂布物质r的用途,典型而言为当离心力发挥作用时会扩展般地变形的黏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涂布物质r具有被紫外线照射时黏度会增加的性质。更且,涂布物质r是以因黏度的增加而丧失流动性且成为凝胶状的方式构成。以下的说明中当提及对象物t的构成时,适当地参照图2。

再次返回图1继续说明涂布装置1。涂布器11将涂布物质r供给至涂布面ts。换句话说,涂布器11作为涂布装置1中的涂布物质供给部而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涂布器11是以可将涂布物质r均匀地涂布至涂布平面tsp的方式构成,并且可使用涂抹器(applicator)、棒涂布机、模头涂布机、狭缝涂布机等。依据状况,涂布器11也可喷涂涂布物质r。涂布器11是以可沿着涂布平面tsp移动的方式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可水平移动的方式构成。

uv照射器15照射紫外线,且作为涂布装置1中的增黏处理部而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uv照射器15具有主要部15f与端部15e。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部15f及端部15e安装至剖面为匚字状且一面有开口的长方体状的箱构件15c。主要部15f安装于箱构件15c的内侧的底面。端部15e安装于从箱构件15c的内侧的底面垂直延伸的侧面。在使对象物t配置成涂布平面tsp会与主要部15f相对置时,主要部15f及端部15e是以端部15e会来与涂布端面tsc相对置的位置的配置,安装至箱构件15c。uv照射器15是以可调节照射的紫外线的强度的方式构成。此外,uv照射器15是构成为能够以可改变与对象物t的距离的方式移动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可水平移动的方式构成。通过uv照射器15以能够水平移动的方式构成,可改变照射至涂布端面tsc的紫外线的范围。另外,就改变照射至涂布端面tsc的紫外线的范围的构成而言,可设为将由uv照射器15所得的紫外线的照射范围利用遮蔽来限定的构成;也可设为uv照射器15由能够移动的uv激光所构成,且仅在指定的位置照射紫外线的构成;也可设为使用镜子控制uv光的构成,来代替“将主要部15f及端部15e安装至可移动的箱构件15c的构成”。

在将涂布物质r涂布至对象物t时,公转板21是用于决定对象物t的位置的构件。公转板21是由板状的构件所形成。公转板21具有:以会包含对象物t的背面tr的大小形成的底部21b、及从底部21b的一端垂直立起的壁部21w。底部21b的隔着自转板31而放置对象物t的侧的面是形成为平面。公转轴23安装至壁部21w的与连接至底部21b的端部为相反侧的端部。公转轴23是棒状的构件,典型而言,与底部21b的面平行,且以在与存在底部21b的侧为相反侧延伸的方式安装至壁部21w。公转轴23可使用实心或中空的圆柱或剖面为多边形的角柱,且以可绕着其轴线的公转轴线25旋转的方式构成。使公转轴23绕着公转轴线25旋转的公转马达(未示出)设置在公转轴23的与连接至壁部21w的端部为相反侧的端部。此外,公转板21是以可在底部21b的面呈水平的状态与呈垂直的状态之间移动的方式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部21b的面为水平状态(参照图1(a))时,以公转板21可绕着虚拟轴线21a转动的方式构成,前述虚拟轴线21a是在贯穿在公转轴23的延长线上的壁部21w的部分的同时与公转轴线25正交并水平延伸的轴线。uv照射器15及公转板21配置成:当公转板21移动成公转板21的底部21b的面呈垂直状态(参照图1(b))时,底部21b与uv照射器15的主要部15f会相对置的位置关系。

自转板31是用于使对象物t沿着公转板21的底部21b的面旋转的构件。自转板31是以板状的构件形成为会包含对象物t的背面tr的大小而构成。自转板31是板状的构件的表面31s及背面31r皆平坦地形成。自转板31是以背面31r与公转板21的底部21b的面相对置的方式配置。在自转板31的表面31s,以在将涂布物质r涂布至对象物t时,会与对象物t的背面tr相对置的方式放置对象物t。自转板31在背面31r安装有自转轴33的一端。自转轴33是棒状的构件,且以对自转板31的背面31r垂直延伸的方式安装至自转板31。自转轴33可使用实心或中空的圆柱或剖面为多边形的角柱,且以可绕着其轴线的自转轴线35旋转的方式构成。自转轴33典型而言是以自转轴线35(包含将此延长而成的虚拟直线)通过自转板31的重心以及表面31s及背面31r各自的形心的方式安装至自转板31。自转轴33是贯穿公转板21而延伸,当设为在公转板21的贯穿孔的部分中由轴承(未示出)所支撑的构成时,由于结构稳定而为优选。使自转轴33绕着自转轴线35旋转的自转马达(未示出)设置在自转轴33的与连接至自转板31的端部为相反侧的端部。

控制装置50是控制涂布装置1的动作的机器。控制装置50是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涂布器11电性连接,并以可控制涂布物质r朝向对象物t的供给流量的调节(包含供给停止时的流量0)及涂布器11对水平方向的移动的方式构成。此外,控制装置50是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uv照射器15电性连接,并以在可调节从uv照射器15的紫外线照射的有无及照射的紫外线的强度的同时,可控制箱构件15c的移动的方式构成。此外,控制装置50是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公转板21电性连接,且以可使公转板21在底部21b的面呈水平的状态(参照图1(a))与呈垂直的状态(参照图1(b))之间移动的方式构成。此外,控制装置50是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分别与公转马达(未示出)及自转马达(未示出)电性连接,且以可个别控制公转轴23的绕着公转轴线25的旋转及自转轴33的绕着自转轴线35的旋转的方式构成。

续而参照图3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已涂布涂布物质r的对象物t(以下称为“已涂布的对象物tr”)的制造方法。图3是显示已涂布的对象物tr的制造过程的流程图。以下,虽然说明使用目前为止所说明的涂布装置1(参照图1)的已涂布的对象物tr的制造方法,但也可使用涂布装置1以外的装置制造。以下的使用涂布装置1的已涂布的对象物tr的制造方法的说明是兼任涂布装置1的作用的说明。在以下说明中,提及涂布装置1和/或对象物t的构成时,适当地参照图1和/或图2。在以下所说明的例子中,将涂布物质r均匀地涂布在涂布平面tsp及涂布端面tsc整体。

在开始制造已涂布的对象物tr时,控制装置50使公转板21的底部21b的面呈水平的状态。在该状态中,将对象物t放置于呈水平的自转板31的表面31s(s1)。关于对象物t对自转板31的放置,可于涂布装置1设置机械手(未示出)并使用该机械手而进行,也可手动进行。在任一情况下,对象物t都是以使对象物t的涂布面ts朝上(背面tr与自转板31的表面31s接触)的方式放置于自转板31的表面31s上,此时,优选将对象物t放置于自转轴线35(包含将此延长而成的虚拟直线)会贯穿对象物t的重心的位置。此外,公转轴线25(包含将此延长而成的虚拟直线)优选平行于涂布平面tsp。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公转轴线25成为相对于对象物t远离到公转板21的底部21b的相反侧并与涂布平面tsp相对置(此时,公转轴线25比起涂布端面tsc在更接近涂布平面tsp的位置)、或与涂布平面tsp接触的状态。

当对象物t已放置于自转板31时,控制装置50控制涂布器11,在使适量的涂布物质r从涂布器11吐出的同时,使涂布器11在涂布平面tsp的正上方的位置沿着涂布平面tsp从涂布平面tsp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据此将涂布物质r涂布至涂布平面tsp(涂布物质供给步骤:s2)。在该态样中,通过使用涂布器11将涂布物质r涂布至涂布平面tsp,可大致均匀且概括地将涂布物质r涂布至涂布平面tsp整体。于此,设为“大致均匀”,是考量到当完成涂布物质r对涂布平面tsp的涂布时,在涂布开始与涂布结束的两端部中会形成有厚度较其它部分增加的液体聚积。该涂布物质r对涂布面ts的涂布是湿式涂布的一形态。完成对涂布平面tsp的涂布时的对象物t上的涂布物质r,典型而言如图4(a)所示,均匀地涂布至涂布平面tsp且液体聚积的部分存在于涂布端面tsc(端面部te),但也可如图4(b)所示,包含液体聚积的经涂布的涂布物质r整体纳入涂布平面tsp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涂布器11难以将涂布物质r均匀地涂布于涂布平面tsp及涂布端面tsc整体,因此在涂布物质供给步骤(s2)后采取以下的措施。

当完成涂布物质r对涂布平面tsp的涂布时,控制装置50使涂布器11退缩到与公转轴23为相反侧之后,使公转板21以使底部21b的面呈垂直的状态(参照图1(b))的方式移动。当完成该移动时,在与涂布有涂布物质r的涂布平面tsp相对置的位置存在有uv照射器15的主要部15f。其后,控制装置50使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开始(s3)。当公转板21绕着公转轴线25旋转时,被涂布在涂布平面tsp的涂布物质r的两端部的液体聚积部分通过伴随绕着公转轴线25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在涂布端面tsc上在远离涂布平面tsp的方向(接近自转板31的方向)延展。此时,就增加施加在涂布端面tsc的涂布物质r的离心力的观点而言,公转轴线25优选远离对象物t,就抑制涂布装置1的大型化的观点而言,公转轴线25宜为接近对象物t,可通过比较考量这些情况来设定公转轴线25与对象物t的距离。涂布物质r通过伴随绕着公转轴线25的旋转而来的离心力而在涂布端面tsc上延展,据此即使在涂布端面tsc也可均匀地涂布涂布物质r。另外,此时,由于涂布平面tsp呈垂直(涂布平面tsp的法线呈水平),因此液状的涂布物质r倾向于在下方聚集,而有上方的涂布端面tsc与下方的涂布端面tsc的厚度相异的情况的同时,由于伴随绕着公转轴线25的旋转而施加在涂布面ts上的离心力是因应从公转轴线25的距离而异,因此导致涂布物质r的延展状态有变得不均匀的情况。为了避免该不良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控制装置50使公转板21绕着公转轴线25旋转的途中,适当地使自转板31绕着自转轴线35旋转,在尽可能均匀化重力的影响的同时,使施加在涂布面ts上的离心力尽可能均匀。

控制装置50是在适当的时机从uv照射器15对因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而延展的涂布物质r照射紫外线,而使涂布物质r的黏度增加(增黏步骤:s4)。于此,适当的时机是被涂布在涂布面ts的涂布物质r的厚度成为期望的厚度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成为与均匀地涂布在涂布平面tsp的涂布物质r的厚度相同的程度时)。涂布物质r的经紫外线照射的部分,会因应紫外线的强度及照射时间而逐渐增加黏度,典型而言最终会变成具有弹性的同时丧失流动性的凝胶状。另外,依据看法而定,可能认为丧失流动性的凝胶不符合“黏度”的概念,但有鉴于下述情形,本说明书中,凝胶是解释为液体黏度增高的物体的一形态:黏度是指流体黏性的程度;流体是指因应剪应力的大小而连续变形的物体的总称,且在物体的三态中仅气体与液体符合,但有时包含等离子体及有塑性的固体;以及固体与流体之间的区别虽暧昧,但这些姑且可依黏度的大小而进行划分。另外,依据对已涂布的对象物tr要求的条件,也有使涂布物质r固化直至完全丧失黏性为止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黏度增加”也包含固化直至丧失黏性为止。通过从uv照射器15的紫外线的照射而使涂布物质r的黏度增加的程度若为不会在涂布物质r发生会改变厚度的流动的程度即足够。通过对经涂布的涂布物质r照射紫外线以增加涂布物质r的黏度,可避免经涂布的涂布物质r厚度因重力及离心力等而变化,并可形成稳定的厚度的涂布物质r的膜。使用uv照射器15进行紫外线照射时,由于通过公转板21的绕着公转轴线25的旋转而使涂布平面tsp的端部附近的涂布物质r在涂布端面tsc上在远离涂布平面tsp的方向逐渐地延展,因此将uv照射器15的端部15e最初设在位于偏离涂布端面tsc的位置,且追随涂布物质r的延展而移动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uv照射器15的移动速度是根据以涂布物质r的特性及公转板21的旋转速度等为前提考量而预先要求的涂布物质r的延展速度来决定。另外,在图3的流程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使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开始(s3)后,虽进行使用uv照射器15而进行的紫外线的照射(s4),但当在使公转板21旋转前通过涂布器11的涂布而涂布物质r均匀地涂布至涂布平面tsp时,则也可在公转板21旋转前对均匀地涂布在涂布平面tsp上的涂布物质r照射紫外线以增加黏度。此外,使用uv照射器15照射紫外线而使涂布物质r的黏度增加时,可因应涂布物质r的材质及uv照射器15与对象物t的距离等,而适当调节紫外线的强度及照射时间等。

在使用uv照射器15照射紫外线时,控制装置50判断涂布物质r的延展是否已完成(s5)。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对象物t的涂布平面tsp整体被均匀厚度的涂布物质r覆盖且已完成通过紫外线照射而进行的增黏时,判断为已完成延展。在判断涂布物质r的延展是否已完成的步骤(s5)中,当未完成延展时,则再次返回判断涂布物质r的延展是否已完成的步骤(s5)。另一方面,当完成延展时,控制装置50使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速度上升(s6),并增强施加于涂布端面tsc的离心力。通过增强施加于涂布端面tsc的离心力,可吹走而除去多余的涂布物质r。另外,可进行通过扩张公转半径(公转轴线25与涂布端面tsc的距离)而增强离心力来代替使旋转速度上升,或可同时进行使旋转速度上升及通过扩张公转半径(公转轴线25与涂布端面tsc的距离)而增强离心力。当增强施加于涂布端面tsc的离心力而除去了多余的涂布物质r时,控制装置50停止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s7)。通过以上步骤,完成已涂布的对象物tr的制造。在本实施方式中,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从使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开始(s3)起,直至在判断涂布物质r的延展是否已完成的步骤(s5)中判断延展已完成为止,相当于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

如以上所说明,依据本实施方式的已涂布的对象物tr的制造方法,则由于对于具有主要的平面部tf与被倒角的端面部te的对象物t,通过涂布器11将涂布物质r以均匀的厚度迅速地涂布在涂布平面tsp,且通过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而使涂布物质r延展并以均匀的厚度涂布在涂布端面tsc,因此在能以较短的时间将涂布物质r均匀地涂布在涂布面ts整体的同时,可抑制多余的涂布物质r的量而可抑制涂布物质r的废弃量。此外,由于依次增加均匀地涂布有涂布物质r的部分的黏度,因此可抑制呈均匀的涂布物质r的厚度因伴随公转板21的旋转而来的离心力而变化。

其次参照图5,说明第1变形例的已涂布的对象物tr的制法。在该第1变形例中,于自转板31与对象物t之间设有辅助具19。辅助具19在具有与对象物t的背面tr相同形状的上表面19a、及与上表面19a交叉的连接面19f的同时,具有既定的厚度。当使辅助具19的上表面19a与对象物t的背面tr相接而将辅助具19安装至对象物t时,连接面19f与对象物t的涂布端面tsc连续。换句话说,当使上表面19a与背面tr相接而将辅助具19安装至对象物t时,辅助具19与对象物t整体上成为平滑的轮廓。将安装至对象物t的辅助具19设置在自转板31的表面31s时,连接面19f在自转轴线35延伸的方向的长度相当于辅助具19的既定厚度。辅助具19的既定厚度优选大于当使公转板21绕着公转轴线25旋转且使涂布物质r延展时的涂布物质r的前端的液体聚积的长度,更优选该液体聚积的长度的1.5倍至2倍左右,也可大于该液体聚积的长度的2倍。在本变形例中,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将对象物t放置于自转板31的表面31s的步骤(s1)时,如此而构成的辅助具19安装至对象物t后(辅助具安装步骤),将安装有对象物t的辅助具19放置在自转板31的表面31s。如此,辅助具安装步骤是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使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开始的步骤(s3)之前进行,在本变形例中更在涂布物质供给步骤(s2)之前进行。如本变形例,通过以如上所述方式将辅助具19安装至对象物t后使公转板21绕着公转轴线25旋转而使涂布物质r延展,由于因离心力而在涂布面ts移动的涂布物质r的液体聚积从涂布端面tsc移动至辅助具19的连接面19f,因此能够更确实地将涂布物质r以均匀的厚度涂布至涂布端面tsc整体。另外,若在即使不增加涂布物质r的黏度仍能以期望的厚度涂布涂布物质r的情况下,则可省略增黏步骤。

其次参照图6,说明第2变形例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法。在该第2变形例中所制造的物品成为隔着涂布物质r使盖c装配至对象物t的贴附构件。该贴附构件通过使用盖c覆盖已于涂布面ts涂布有涂布物质r的对象物t,而于盖c与涂布面ts之间形成既定厚度的涂布物质r的层。盖c是覆盖对象物t的涂布面ts的构件,且相当于覆盖构件。在本变形例中,盖c是以可覆盖涂布面ts整体的方式形成为盖c的内面较涂布面ts大。当以高精度加工盖c时,其内面的轮廓大致上与对象物t的涂布面ts的轮廓相似,但当加工精度低时,其内面的轮廓会有与对象物t的涂布面ts的轮廓不相似的情况(尤其是对应于端面部te的部分的曲率等)。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使用涂布物质r充填对象物t与盖c之间,而能够弥补盖c的加工误差。

在图6所示的第2变形例的贴附构件的制法中,首先如图6(a)所示,将涂布物质r供给至对象物t的涂布面ts(涂布物质供给步骤)。此时,在本变形例中,由于没有使对象物t公转和/或自转的打算,因此可无须放置于公转板21(参照图1)及自转板31(参照图1)。在涂布物质供给步骤中,典型而言通过涂布器11使涂布物质r涂布在涂布面ts,涂布物质r优选均匀地涂布在涂布平面tsp,涂布物质r可不均匀地涂布(供给)至涂布端面tsc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此,所谓的涂布物质r均匀地涂布在涂布平面tsp,若为均匀地涂布成在最终成为贴附构件时未妨碍到质量的程度即足以。当已将涂布物质r涂布至涂布面ts时,如图6(b)所示,使用uv照射器15对呈均匀的已涂布于涂布平面tsp的涂布物质r照射紫外线,以增加涂布于涂布平面tsp的涂布物质r的黏度(增黏步骤)。此时,可通过使用遮罩15m等措施,以使未成为期望厚度的供给至涂布端面tsc的涂布物质r不暴露于紫外线。据此,可避免均匀地涂布于涂布平面tsp部分的涂布物质r的厚度改变,且可形成稳定厚度的涂布物质r的膜。其次如图6(c)所示,将涂布物质r已被供给至涂布面ts的对象物t及盖c置入真空室41的内部,在真空下,对涂布物质r已被供给至涂布面ts的对象物t装配盖c。真空室41内的真空度为当使盖c装配至对象物t时能够在对象物t与盖c之间不会产生导致不良影响的气泡的程度即可。若对涂布物质r已被供给至涂布面ts的对象物t装配盖c,则涂布物质r充填在涂布面ts与盖c之间的间隙,存在于端面部te的涂布物质r中的过剩部分会于装配盖c的方向(远离涂布平面tsp的方向)移动并从背面tr侧流出。通过将盖c装配至对象物t,存在于平面部tf的涂布物质r在增黏时的均匀的厚度受到固定,且存在于端面部te的涂布物质r被调整为相当于涂布端面tsc与对象物t的间隙的既定厚度。在本变形例中,使用盖c覆盖对象物t而将端面部te的涂布物质r调整为既定厚度的操作,相当于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既定厚度若为目标厚度即可,未必为一定的厚度。换句话说,既定厚度可依据部位(平面部tf或端面部te)而厚度有所差异。依据本变形例,即使在盖c的加工精度不高时,也可制造具有期望厚度的涂布物质r的层的贴附构件。另外,当即使在真空环境下以外的地方(典型而言在大气压下)进行将盖c装配至涂布有涂布物质r的对象物t,也不会有障碍时,则可无须在真空下进行,在此情况下则无需利用真空室41。

在以上说明中,对象物t在俯视时(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但也可为正方形、三角形或五角形等多边形,也可为圆形或椭圆形。

在以上说明中,涂布物质r具有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黏度增加的特性,且既定的增黏处理是使用uv照射器15对涂布物质r照射紫外线,但当涂布物质r为热硬化性树脂(热感应性树脂)时,作为既定的增黏处理而(使用加热器等)加热涂布物质r即可。或者,当涂布物质r具有若加热则黏度会变小的特性时,在图3所示的流程的使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速度上升的步骤(s6)中,若加热未经紫外线照射的部分的涂布物质r,则易于吹走多余的涂布物质r而为适合。

在以上说明中,在已涂布的对象物tr的制造过程及贴附构件(参照图6)的制造过程中,为了避免已涂布在对象物t的涂布物质r的厚度改变而进行紫外线照射等既定的增黏处理,但当即使未进行既定的增黏处理对于完成品(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也不会有障碍时,则可省略既定的增黏处理(图3的流程中的步骤s4)。

在以上说明(除了图6所示的态样)中,虽具备自转板31,但当即使未使自转板31绕着自转轴线35旋转,已供给至涂布面ts的涂布物质r也未产生偏颇时,则可省略自转板31。

在以上说明(除了图6所示的态样)中,涂布端面tsc上的涂布物质r完成延展时,为了吹走而除去涂布物质r而使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速度上升(s6),但当即使不吹走涂布物质r,也不会有障碍时,则可省略使绕着公转轴线25的公转板21的旋转速度上升的步骤(s6)。

在以上说明中,对象物t整体而言为凸状,其中对于背面tr而言涂布平面tsp存在于最高的位置;但也可为凹状,其中涂布平面tsp形成于凹陷的位置,涂布端面tsc是朝向更高于涂布平面tsp的位置(远离背面tr的位置)而形成于以围绕涂布平面tsp的方式立起的内侧壁。此时,公转轴线25设置于可通过绕着公转轴线25的对象物t的旋转而产生使涂布物质r在沿着涂布端面tsc的方向移动的离心力的位置即可,但欲使涂布端面tsc上的涂布物质r在远离涂布平面tsp的方向移动时,优选相对于涂布平面tsp而位于涂布端面tsc的相反侧,典型而言设定成:涂布平面tsp的附近的位置(接触涂布平面tsp的位置或稍微从涂布平面tsp远离至涂布端面tsc侧的位置)、涂布平面tsp与背面tr之间的位置、接触背面tr的位置、较背面tr更远离对象物t的位置中的任一者。另外,对象物t为凹状时,能以使通过绕着公转轴线25的对象物t的旋转而沿着涂布端面tsc移动的涂布物质r在接近涂布平面tsp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设定公转轴线25的位置。

在以上说明中,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作为一例而使用各图进行了说明,但关于该制造方法及对象物等各部分的构成、结构、数量、配置、形状、材质等,并未限定于上述具体例,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适当选择而采用的,只要包含本发明的要旨,即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将包含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刊物、专利申请及专利的所有的文献,以与将各文献分别具体地显示并参照而并入本文中的情形相同,并且以与将其全部内容于此描述的情形相同限度而参照并并入本文中。

与本发明的说明相关联(尤其与以下请求项相关联)而使用的名词及同样的指示词的使用,除非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指称或明显地与文脉互相矛盾,否则旨在涵盖单数及多数两者。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词语“具备”、“具有”、“含有”及“包含”解释为开放式连接词(也就是,意指“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本说明书中特别指称,否则本说明书中的数值范围的详述仅旨在用来个别提及落入该范围内的每个值的摘要,每个值是以本说明书中个别列举的方式并入说明书中。除非本说明书中特别指称或明显地与文脉互相矛盾,否则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所有方法均可依任何适合的顺序进行。除非特别主张,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任何例或例示性的表现(例如“等”)仅旨在更好地说明本发明,而非旨在对本发明的范围设限。说明书中的任何表现皆不应被解释为将请求项所未记载的要素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上必要的要素来表示。

在本说明书中,包含本发明人已知的用以实施本发明的最优选方式,并针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阅读上述说明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变形就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乃属明了。本发明人期待熟习该项技术的人员适当地应用这些变形,且预期以本说明书中所具体说明以外的方法来实施本发明。因此,依据专利法所允许般,本发明包含所有本说明书所附上的请求项所记载的内容的修正及均等物。更且,除非本说明书中特别指称或明显地与文脉互相矛盾,否则所有变形中的上述要素的任何组合皆包含在本发明中。

附图标记说明

1涂布装置

11涂布器

15uv照射器

19辅助具

19f连接面

21公转板

25公转轴线

31自转板

35自转轴线

41真空室

50控制装置

c覆盖构件

r涂布物质

t涂布对象物

tf平面部

te端面部

tsc涂布端面

tsp涂布平面。


技术特征:

1.一种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制造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该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于涂布对象物的涂布平面及涂布端面涂布有涂布物质;所述涂布对象物具有:形成有属于平坦面的涂布平面的平面部、以及与所述平面部连续的端面部,所述端面部形成有涂布端面,所述涂布端面具有曲面及不平行于所述平面部的所述涂布平面的平面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制造方法具备下述步骤:

涂布物质供给步骤,至少沿着所述涂布平面而供给所述涂布物质;以及

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将供给至所述涂布端面的所述涂布物质或从所述涂布平面移动过来的所述涂布物质,调整成以既定厚度覆盖所述涂布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是以通过使所述涂布对象物绕着公转轴线旋转而使所述涂布物质延展的方式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公转轴线是所述涂布对象物的旋转的轴线,所述涂布对象物的旋转使离心力产生,该离心力伴随着所述涂布物质的沿着所述涂布端面的远离所述涂布平面的方向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在所述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之前,具备将辅助具安装至涂布对象物的辅助具安装步骤,其中,所述辅助具具有当安装至所述涂布对象物时会形成与所述涂布端面连续的面的连接面,并且所述辅助具相对于所述涂布平面在因所述离心力所致的所述涂布物质的移动的方向的下游侧安装至所述涂布对象物;

所述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是以通过绕着所述公转轴线的所述涂布对象物的旋转,而使所述涂布物质超越所述涂布端面而延展至到达所述连接面的方式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涂布物质是由黏度因既定的增黏处理而增加的液状的物质而构成;

所述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是包含增黏步骤而构成,所述增黏步骤是对已成为所述既定的厚度的所述涂布物质施予所述既定的增黏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是以通过将覆盖所述涂布平面及所述涂布端面的覆盖构件装配至所述涂布对象物,而将充填在所述涂布对象物与所述覆盖构件之间的所述涂布物质调整成既定厚度的方式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前述制造方法除了平面部以外,就连端面部也能以既定厚度的涂布物质覆盖。一种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的制造方法,制造于涂布对象物(T)的涂布平面及涂布端面涂布有涂布物质(R)的已涂布涂布物质的对象物;前述涂布对象物(T)具有:形成有属于平坦面的涂布平面的平面部(Tf)、以及与平面部(Tf)连续的端面部(Te),前述端面部(Te)形成有涂布端面,前述涂布端面具有曲面及不平行于平面部(Tf)的涂布平面的平面中的至少一者;前述制造方法具备下述步骤:涂布物质供给步骤,至少沿着涂布平面而供给涂布物质(R);以及端面部涂布物质调整步骤,将供给至涂布端面的涂布物质(R)或从涂布平面移动过来的涂布物质(R),调整成朝向远离涂布平面的方向并以既定厚度覆盖涂布端面。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隆之;大久保达生;小泽直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欧利生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503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