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测绘放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测绘就是测量和绘图,工作人员在进行测绘的时候需要用工具在测绘的地方用放线器做标记,现在的放线器大多是使用带有污染物的墨汁进行标记,但是测绘线通常都是长时间浸泡在墨盒内,长时间浸泡容易影响测绘线的性能,使其造成测绘线发生断裂,且测绘线收放不便,容易打结,如何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是人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往复丝杆;
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连接有绕线盘,所述往复丝杆的外壁连接有辅助绕线件;
所述第二挡板与盒体的侧壁之间还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与盒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壁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壁设有与之配合的滑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上设有与第三滑轮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盒体外壁设有进水孔。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内壁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外壁,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还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辅助绕线件包括丝杆螺母和固定环,所述丝杆螺母与往复丝杆相配合,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丝杆螺母的顶部外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还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所述绕线盘和丝杆螺母均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还连接有限位杆,所述丝杆螺母滑动连接在限位杆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所述第二转动轴和往复丝杆的外壁还分别连接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还连接有摇把。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外壁均连接有与通孔相配合的滚轮,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远离滚轮的一端还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与通孔相配合的圆弧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盒体的内壁之间还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外壁连接有海绵垫,所述盒体的外壁还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耐磨器,两个所述耐磨器对称设置在标记线的上下两侧,所述耐磨器包括复位弹簧、复位杆和耐磨滚轮,所述耐磨滚轮的硬度小于或等于标记线的硬度,所述出线孔内开设有收纳腔,所述复位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内,所述耐磨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复位杆的另一端,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收纳腔内且一端连接至所述收纳腔、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复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测绘用的放线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墨水从进水孔注入第二挡板和盒体内壁之间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然后转动把手,使其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固定板带动第一连接板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向下移动,然后通过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连接板带动第三滑轮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三滑轮上的测绘线向下移动,同时滑块在第一支撑板上的滑槽内滑动,可使第二连接板带动第三滑轮移动更平稳,然后第三滑轮则会移动至斜板的底部,凹槽则使斜板不会阻挡测绘线移动,从而使测绘线置于斜板底部的墨水内,从而将测绘线打湿,方便标记,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则会使测绘线方便连接,然后测绘线穿过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从而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通孔穿出,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的滚轮则会对测绘线进行一定的辅助定位,使其不会与通孔的内壁磨损,然后测绘线经过固定块内,固定块上的圆弧槽则会进一步的降低其磨损,然后测绘线经过定位板上的海绵垫对测绘线上多余的墨水进行吸收,避免其掉落在地面山,从而造成污染。
2、该测绘用的放线装置,收线时,通过转动摇把,使其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皮带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从而使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其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往复丝杆则会与丝杆螺母相配合,从而使丝杆螺母在限位杆的作用下在往复丝杆的外壁移动,从而使其带动固定环移动,使测绘线往复移动,缠绕在绕线盘的外壁,从而避免测绘线在绕线盘上的同一个位置缠绕,避免打结。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方便使用,可避免测绘线长时间浸泡在墨水内,从而影响测绘线的应能,避免其发生断裂,增强了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且方便收放,不会打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图3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往复丝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盒体;101、第一挡板;1011、通孔;1012、滚轮;1013、固定块;102、第二挡板;103、斜板;104、凹槽;105、螺纹套;2、第一转动轴;201、绕线盘;202、第一带轮;203、皮带;204、摇把;3、第二转动轴;301、往复丝杆;302、第二带轮;303、第一齿轮;304、第二齿轮;305、丝杆螺母;306、固定环;307、限位杆;4、螺纹杆;401、把手;402、第一固定板;403、第一连接板;404、第一滑轮;405、第二滑轮;406、第二固定板;407、第二连接板;408、第三滑轮;409、滑块;5、第一支撑板;501、第四滑轮;502、第五滑轮;503、滑槽;6、第二支撑板;7、定位板;701、海绵垫;801、复位弹簧;802、复位杆;803,耐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7,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盒体1,盒体1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第二转动轴3和往复丝杆301;
第一转动轴2的外壁连接有绕线盘201,往复丝杆301的外壁连接有辅助绕线件;
第二挡板102与盒体1的侧壁之间还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02,第一固定板40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03,第一连接板403的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轮404和第二滑轮405;
第一连接板40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06,第二固定板40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07,第二连接板40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408。
第二挡板102与盒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板5,第一连接板403和第二连接板407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5之间。
第二连接板407的外壁连接有滑块409,第一支撑板5的外壁设有与之配合的滑槽503。
两个第一支撑板5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第四滑轮501和第五滑轮502,两个第一支撑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板103,斜板103上设有与第三滑轮408相配合的凹槽104,盒体1外壁设有进水孔。
盒体1的内壁连接有螺纹套筒105,螺纹套筒105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螺纹杆4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402的顶部外壁,螺纹杆4的顶部还连接有把手401。
辅助绕线件包括丝杆螺母305和固定环306,丝杆螺母305与往复丝杆301相配合,固定环306固定连接在丝杆螺母305的顶部外壁。固定环306上开设有穿线孔,用于容纳标记线穿过。
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还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6,绕线盘201和丝杆螺母305均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板6之间,两个第二支撑板6之间还连接有限位杆307,丝杆螺母305滑动连接在限位杆307的外壁。
第一转动轴2和第二转动轴3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带轮202和第二带轮302,第一带轮202和第二带轮302通过皮带203相连,第二转动轴3和往复丝杆301的外壁还分别连接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03和第二齿轮304,第一转动轴2的外壁还连接有摇把204。
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上均设有通孔1011,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的外壁均连接有与通孔1011相配合的滚轮1012,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远离滚轮1012的一端还连接有固定块1013,固定块1013上设有与与通孔1011相配合的圆弧槽。
本发明中,使用时,首先将墨水从进水孔注入第二挡板102和盒体1内壁之间的两个第一支撑板5之间,然后转动把手401,使其带动螺纹杆4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固定板402带动第一连接板403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一滑轮404和第二滑轮405向下移动,然后通过第二固定板406和第二连接板407带动第三滑轮408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三滑轮408上的测绘线向下移动,同时滑块409在第一支撑板5上的滑槽503内滑动,可使第二连接板407带动第三滑轮408移动更平稳,然后第三滑轮408则会移动至斜板103的底部,凹槽104则使斜板103不会阻挡测绘线移动,从而使测绘线置于斜板103底部的墨水内,从而将测绘线打湿,方便标记,第四滑轮501和第五滑轮502则会使测绘线方便连接,然后测绘线穿过第一滑轮404与第二滑轮405之间从而从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上的通孔1011穿出,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上的滚轮1012则会对测绘线进行一定的辅助定位,使其不会与通孔1011的内壁磨损,然后测绘线经过固定块1013内,固定块1013上的圆弧槽则会进一步的降低其磨损。
实施例2:
参照图1-7,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盒体1,盒体1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第二转动轴3和往复丝杆301;
第一转动轴2的外壁连接有绕线盘201,往复丝杆301的外壁连接有辅助绕线件;
第二挡板102与盒体1的侧壁之间还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02,第一固定板40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03,第一连接板403的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轮404和第二滑轮405;
第一连接板40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06,第二固定板40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07,第二连接板40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408。
第二挡板102与盒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板5,第一连接板403和第二连接板407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5之间。
第二连接板407的外壁连接有滑块409,第一支撑板5的外壁设有与之配合的滑槽503。
两个第一支撑板5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第四滑轮501和第五滑轮502,两个第一支撑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板103,斜板103上设有与第三滑轮408相配合的凹槽104,盒体1外壁设有进水孔。
盒体1的内壁连接有螺纹套筒105,螺纹套筒105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螺纹杆4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402的顶部外壁,螺纹杆4的顶部还连接有把手401。
辅助绕线件包括丝杆螺母305和固定环306,丝杆螺母305与往复丝杆301相配合,固定环306固定连接在丝杆螺母305的顶部外壁。固定环306上开设有穿线孔,用于容纳标记线穿过。
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还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6,绕线盘201和丝杆螺母305均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板6之间,两个第二支撑板6之间还连接有限位杆307,丝杆螺母305滑动连接在限位杆307的外壁。
第一转动轴2和第二转动轴3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带轮202和第二带轮302,第一带轮202和第二带轮302通过皮带203相连,第二转动轴3和往复丝杆301的外壁还分别连接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03和第二齿轮304,第一转动轴2的外壁还连接有摇把204。
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上均设有通孔1011,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的外壁均连接有与通孔1011相配合的滚轮1012,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远离滚轮1012的一端还连接有固定块1013,固定块1013上设有与与通孔1011相配合的圆弧槽。
第一挡板101和盒体1的内壁之间还连接有定位板7,定位板7的顶部外壁连接有海绵垫701,盒体1的外壁还设有出线孔。由于标记线浸入墨水后,标记线表面饱和吸附墨水,在弹线时,由于墨水饱和,会导致多余的墨水冲击墙面或其他待标记面,导致墨水溅射,使弹射出的标记线条较粗,影响标记精度。而海绵垫701可以将多余的墨水吸附,防止由于墨水饱和从而造成标记精度降低的问题。
收线时,通过转动摇把204,使其带动第一转动轴2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带轮202、第二带轮302和皮带203带动第二转动轴3转动,从而使第二转动轴3上的第一齿轮303带动第二齿轮304转动,使其带动往复丝杆301转动,往复丝杆301则会与丝杆螺母305相配合,从而使丝杆螺母305在限位杆307的作用下在往复丝杆301的外壁移动,从而使其带动固定环306移动,使测绘线移动,缠绕在绕线盘201的外壁,从而避免测绘线在绕线盘201上的同一个位置缠绕,避免打结。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两个耐磨器,两个耐磨器设置在出线孔的位置,两个耐磨器对称设置在标记线的上下两侧,耐磨器包括复位弹簧801、复位杆802和耐磨滚轮803,耐磨滚轮803的硬度小于或等于标记线的硬度,由于标记线缠绕在绕线盘201上,不便更换且更换成本较高,当标记线的硬度小于耐磨滚轮803的硬度时,标记线先于耐磨滚轮803磨损,从而造成标记线容易磨损断裂,但是当耐磨滚轮803的硬度小于标记线的硬度时,耐磨滚轮803优先磨损,从而保护标记线,由于耐磨滚轮803设置在出线孔处,易于更换且成本相较标记线较低,因此可以有效保护标记线,出线孔内开设有收纳腔,复位杆802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收纳腔内,耐磨滚轮803可转动地设置在复位杆802的另一端,复位弹簧801位于收纳腔内且一端连接至收纳腔、另一端连接至复位杆802。耐磨滚轮803转动时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标记线所受到的摩擦力,同时当使用不当,使用人员用力拉扯时,复位弹簧801可以收缩给予让位,从而避免标记线之间与耐磨滚轮803之间压力增大从而造成磨损加剧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第二转动轴(3)和往复丝杆(301);
所述第一转动轴(2)的外壁连接有绕线盘(201),所述往复丝杆(301)的外壁连接有辅助绕线件;
所述第二挡板(102)与盒体(1)的侧壁之间还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02),所述第一固定板(40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403),所述第一连接板(403)的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轮(404)和第二滑轮(405);
所述第一连接板(40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06),所述第二固定板(406)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07),所述第二连接板(40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三滑轮(4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102)与盒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03)和第二连接板(407)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07)的外壁连接有滑块(409),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外壁设有与之配合的滑槽(5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5)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第四滑轮(501)和第五滑轮(502),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板(103),所述斜板(103)上设有与第三滑轮(408)相配合的凹槽(104),所述盒体(1)外壁设有进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壁连接有螺纹套筒(105),所述螺纹套筒(105)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402)的顶部外壁,所述螺纹杆(4)的顶部还连接有把手(4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绕线件包括丝杆螺母(305)和固定环(306),所述丝杆螺母(305)与往复丝杆(301)相配合,所述固定环(306)固定连接在丝杆螺母(305)的顶部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之间还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6),所述绕线盘(201)和丝杆螺母(305)均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板(6)之间,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6)之间还连接有限位杆(307),所述丝杆螺母(305)滑动连接在限位杆(307)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和第二转动轴(3)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带轮(202)和第二带轮(302),所述第一带轮(202)和第二带轮(302)通过皮带(203)相连,所述第二转动轴(3)和往复丝杆(301)的外壁还分别连接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03)和第二齿轮(304),所述第一转动轴(2)的外壁还连接有摇把(20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上均设有通孔(1011),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的外壁均连接有与通孔(1011)相配合的滚轮(1012),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远离滚轮(1012)的一端还连接有固定块(1013),所述固定块(1013)上设有与与通孔(1011)相配合的圆弧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01)和盒体(1)的内壁之间还连接有定位板(7),所述定位板(7)的顶部外壁连接有海绵垫(701),所述盒体(1)的外壁还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耐磨器,两个所述耐磨器对称设置在标记线的上下两侧,所述耐磨器包括复位弹簧(801)、复位杆(802)和耐磨滚轮(803),所述耐磨滚轮(803)的硬度小于或等于标记线的硬度,所述出线孔内开设有收纳腔,所述复位杆(802)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内,所述耐磨滚轮(80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复位杆(802)的另一端,所述复位弹簧(801)位于所述收纳腔内且一端连接至所述收纳腔、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复位杆(80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