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钢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或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钢在锻造成型后要经过淬火和回炉等热处理工序,来增加金属件的硬度和耐磨性等。模具钢在使用前,因温度、碰撞和挤压等因素,会产生一定量的变形,当变形尺寸超过误差值时,就要进行校正。目前,对于尺寸不大或者变形不太严重的钢材,工厂通常通过工人,利用各类锤,配以平台和垫铁等进行手工矫正。现有的平台无法实现钢材的翻转,因此,工人在锤击完一面后,还需要手工翻转钢材,锤击另一面,加大了劳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能够实现钢板的翻转,方便钢板的加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包括加工台、位于加工台右侧的翻转器以及分别与加工台和翻转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加工台包括台体以及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台体远离翻转器一侧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端部设有推块,所述台体的顶面后侧左端设有定位条,所述翻转器包括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电机输出轴端部的箱体以及位于第二电机底部的电机座,所述箱体的内部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由第三电机驱动转动的上辊以及由第四电机驱动转动的下辊,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开口处分别设有左电动门和右电动门。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条为l字形。
作为优选,所述台体的顶面右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固定有辅助辊,所述辅助辊的顶端部分伸出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台体的顶面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l字形,所述滑槽内滑动固定有滑块。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包括底板、u形板、左电动门、右电动门、第三电机、上辊、第四电机以及下辊,所述u形板固定在底板的顶面并与底板之间形成空腔,若干个所述上辊依次水平转动设置在内腔的顶部且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上辊相连接,若干个所述下辊依次水平转动设置在内腔的底部且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下辊相连接,所述左电动门包括左门体以及驱动左门体转动的第五电机,所述右电动门包括右门体以及驱动右门体转动的第六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右门体的左侧下方且位于下辊之上设有接触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上辊的外侧包覆有上弹性包垫,所述下辊的外侧包覆有下弹性包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加工台和翻转器,利用第三气缸、上辊和下辊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钢板在加工台和翻转器之间的进出,利用第二电机带动箱体转动,实现钢板的翻转,方便钢板的加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减小人工翻转钢板的体力支出;通过在台体靠近翻转器的一侧设置辅助辊,可在不影响加工的情况下,方便钢板的移动;通过设置定位条和沿着滑槽移动的滑块,可在不直接接触钢板的情况下完成钢板的位置调整;通过在上辊和下辊外分别包覆弹性包垫,有效防止钢板在翻转下落的过程中因受力而出现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在工作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的箱体的主视图;。
图中:3-控制器、4-加工台、41-台体、411-定位条、412-辅助辊、413-滑槽、414-滑块、42-支撑架、43-第三气缸、431-推块、5-翻转器、51-箱体、511-底板、512-u形板、513-左电动门、5131-第五电机、5132-左门体、514-右电动门、5141-第六电机、5142-右门体、515-第三电机、516-上辊、5161-上弹性包垫、517-第四电机、518-下辊、5181-下弹性包垫、519-接触开关、52-第二电机、53-电机座、6-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包括加工台4、位于加工台4右侧的翻转器5以及分别与加工台4和翻转器5电连接的控制器3,所述加工台4包括台体41以及通过支撑架42固定在台体41远离翻转器5一侧的第三气缸43,所述第三气缸43的端部设有推块431,所述台体41的顶面后侧左端设有定位条411,所述翻转器5包括第二电机52、固定在第二电机52输出轴端部的箱体51以及位于第二电机52底部的电机座53,所述箱体51的内部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由第三电机515驱动转动的上辊516以及由第四电机517驱动转动的下辊518,所述箱体51的左右两侧开口处分别设有左电动门513和右电动门514,所述定位条411为l字形,所述台体41的顶面右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固定有辅助辊412,所述辅助辊412的顶端部分伸出凹槽,所述台体41的顶面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滑槽413,所述滑槽413为l字形,所述滑槽413内滑动固定有滑块414,所述箱体51包括底板511、u形板512、左电动门513、右电动门514、第三电机515、上辊516、第四电机517以及下辊518,所述u形板512固定在底板511的顶面并与底板511之间形成空腔,若干个所述上辊516依次水平转动设置在内腔的顶部且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515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上辊516相连接,若干个所述下辊518依次水平转动设置在内腔的底部且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第四电机517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下辊518相连接,所述左电动门513包括左门体5132以及驱动左门体5132转动的第五电机5131,所述右电动门514包括右门体5142以及驱动右门体5142转动的第六电机5141,所述右门体5142的左侧下方且位于下辊518之上设有接触开关519,所述上辊516的外侧包覆有上弹性包垫5161,所述下辊518的外侧包覆有下弹性包垫5181。
本发明工作过程:
在工作前,将加工台4移动至加工头之下。在工作时,首先,将待加工的钢板6放置在台体41的顶面,再将滑块414沿着滑槽413移动,从而推动待加工的钢板6,使其左上角顶在定位条411上。待加工头对钢板6的顶面进行处理后,第五电机5131驱动左门体5132转动,打开左电动门513,接着,第三电机515和第四电机517分别驱动上辊516和下辊518转动,第三气缸43通过伸缩杆推动钢板6,从而使钢板6进入箱体51的内腔中直至触发接触开关519。随后,左电动门513关闭,第二电机52驱动箱体51转动180°,然后右电动门514打开,第三电机515和第四电机517分别驱动上辊516和下辊518转动,使翻转后的钢板6从箱体51的内腔中回到台体41的顶面,接受加工头的再次加工。若钢板6的位置出现偏移,再次利用滑块414推动待加工的钢板6,使其的左上角顶在定位条411上。
本发明通过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加工台和翻转器,利用第三气缸、上辊和下辊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钢板在加工台和翻转器之间的进出,利用第二电机带动箱体转动,实现钢板的翻转,方便钢板的加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减小人工翻转钢板的体力支出;通过在台体靠近翻转器的一侧设置辅助辊,可在不影响加工的情况下,方便钢板的移动;通过设置定位条和沿着滑槽移动的滑块,可在不直接接触钢板的情况下完成钢板的位置调整;通过在上辊和下辊外分别包覆弹性包垫,有效防止钢板在翻转下落的过程中因受力而出现变形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4)、位于加工台(4)右侧的翻转器(5)以及分别与加工台(4)和翻转器(5)电连接的控制器(3),所述加工台(4)包括台体(41)以及通过支撑架(42)固定在台体(41)远离翻转器(5)一侧的第三气缸(43),所述第三气缸(43)的端部设有推块(431),所述台体(41)的顶面后侧左端设有定位条(411),所述翻转器(5)包括第二电机(52)、固定在第二电机(52)输出轴端部的箱体(51)以及位于第二电机(52)底部的电机座(53),所述箱体(51)的内部顶侧和底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由第三电机(515)驱动转动的上辊(516)以及由第四电机(517)驱动转动的下辊(518),所述箱体(51)的左右两侧开口处分别设有左电动门(513)和右电动门(5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411)为l字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41)的顶面右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固定有辅助辊(412),所述辅助辊(412)的顶端部分伸出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41)的顶面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滑槽(413),所述滑槽(413)为l字形,所述滑槽(413)内滑动固定有滑块(4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1)包括底板(511)、u形板(512)、左电动门(513)、右电动门(514)、第三电机(515)、上辊(516)、第四电机(517)以及下辊(518),所述u形板(512)固定在底板(511)的顶面并与底板(511)之间形成空腔,若干个所述上辊(516)依次水平转动设置在内腔的顶部且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第三电机(515)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上辊(516)相连接,若干个所述下辊(518)依次水平转动设置在内腔的底部且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所述第四电机(517)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下辊(518)相连接,所述左电动门(513)包括左门体(5132)以及驱动左门体(5132)转动的第五电机(5131),所述右电动门(514)包括右门体(5142)以及驱动右门体(5142)转动的第六电机(514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门体(5142)的左侧下方且位于下辊(518)之上设有接触开关(51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钢翻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516)的外侧包覆有上弹性包垫(5161),所述下辊(518)的外侧包覆有下弹性包垫(518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