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
背景技术:
对于由板材经冲压、焊接等工艺生产的水槽,工艺流程一般为竖边焊接在平面焊接之后。水槽竖边处需要对两板材边缘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水槽竖边的直缝处因焊接过程中受热会发生变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状态。
上述水槽的焊接直缝处需要经过打磨使表面平滑美观,而如果直接进行打磨,需要打磨掉的材料较多,费时较长,且水槽在焊接完毕后有时候会存在焊缝起伏的问题,直接打磨可能会使焊缝各处打磨量不均匀,这就导致打磨量较大的焊缝处厚度变薄,影响焊接质量,因此,在打磨之前,需要对焊接直缝处进行辊平处理。现有技术中,在对上述焊接直缝处的辊平处理时,很难将整条直缝都进行压平,辊平装置在辊平之后会在法兰与直缝边接口处存在辊平死角,然后需要采用口部压平设备对死角处进行压平,这就导致整个辊平工序繁琐,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一次性将焊接直缝辊平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块,垂直布置于所述基座的前侧,所述定位块上成形有与水槽焊接直缝处内壁面形状相匹配的支撑面;
第一压紧件,能垂直支撑面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定位块的第一侧上方;
第二压紧件,能垂直支撑面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定位块的第二侧上方;
辊平轮,能上下移动并沿水槽焊接直缝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定位块上方,所述辊平轮具有圆盘状的本体,该圆盘状本体的中心处设置有能将其转动安装在定位块上方的转轴,所述圆盘状本体上开有自边缘向中心延伸的扇形缺口,该缺口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以及
限位结构,设于所述辊平轮上并使辊平轮的扇形缺口始终保持对应定位块后侧布置的趋势,且扇形缺口靠近水槽焊接直缝的第一内壁竖向布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配重块,该配重块安装在所述辊平轮扇形缺口远离水槽焊接直缝的第二内壁上。利用配重块,可通过平衡使辊平轮扇形缺口的第一内壁始终竖向布置,这样将辊平轮下降时,就可以确保辊平轮的扇形缺口前侧边缘恰好与水槽焊接直缝的后端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辊平轮上围绕中心开设有多个沿轴向贯通并间隔布置的开口,靠近所述扇形缺口第二内壁的开口中设置有安装块,所述配重块连接于该安装块上。设置上述开口,可降低辊平轮的重量,从而与配重块相互配合,通过重力平衡来定位扇形缺口的位置。
为了便于连接,所述配重块靠近扇形缺口第二内壁的侧壁上开有供辊平轮插置其中的u形槽,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能穿过u形槽将其与配重块固定的连接轴。
作为改进,所述的限位结构还包括扭簧及限位柱,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竖向布置并用于安装辊平轮的连接臂,所述辊平轮通过所述的转轴连接于该连接臂的下端,所述扭簧设于转轴上并使辊平轮始终保持向后转动的趋势,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辊平轮的外侧壁上,所述扇形缺口靠近水槽焊接直缝的第一内壁竖向布置状态下,所述限位柱与连接臂的前侧壁相抵。如果仅仅通过配重块对辊平轮的位置进行限位,容易发生扇形缺口朝上布置的问题,这就导致无法顺利进行辊平工作,采用上述结构,与配重块相互配合,能快速实现辊平轮的复位。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能驱动辊平轮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该第一驱动件能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上。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安装通道,该安装通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轨道,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外周安装有套盒,该套盒的外壁上设置有能与所述轨道导向配合的滑块。
优选地,所述安装通道的后侧设置有能驱动第一驱动件前后移动地第二驱动件,该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套盒的后壁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能驱动第一压紧件垂直支撑面来回移动的第三驱动件及驱动第二压紧件垂直支撑面来回移动的第四驱动件。
优选地,所述辊平轮的外周壁上成形有沿周向布置并与水槽焊接直缝处的水槽外壁相匹配的弧形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利用第一压紧件、第二压紧件将水槽焊接直缝压紧在定位块上,然后使辊平轮向下移动,辊平轮上扇形缺口的前边缘恰好压紧在焊接直缝的后端,使辊平轮向前滚动,即可一次性将焊接直缝辊平,且整个过程完全依靠辊平轮完成,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了水槽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辊平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包括基座1、定位块2、第一压紧件3、第二压紧件4、辊平轮5及限位结构6。其中,定位块2垂直布置于基座1的前侧,定位块2上成形有与水槽焊接直缝处内壁面形状相匹配的支撑面20;第一压紧件3能垂直支撑面20来回移动地设于定位块2的第一侧上方,第二压紧件4能垂直支撑面20来回移动地设于定位块2的第二侧上方。辊平轮5能上下移动并沿水槽焊接直缝来回移动地设于定位块2上方,辊平轮5具有圆盘状的本体,辊平轮5的外周壁上成形有沿周向布置并与水槽焊接直缝处的水槽外壁相匹配的弧形凹槽50,该圆盘状本体的中心处设置有能将其转动安装在定位块2上方的转轴51,圆盘状本体上开有自边缘向中心延伸的扇形缺口52,本实施例中扇形缺口52的角度为90°,在自然状态下,即辊平轮5不使用状态下,扇形缺口52位于转轴51的下方。限位结构6设于辊平轮5上并使辊平轮5的扇形缺口52始终保持对应定位块2后侧布置的趋势,且扇形缺口52靠近水槽焊接直缝的第一内壁521始终保持竖向布置的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6包括配重块61,该配重块61安装在辊平轮5扇形缺口52远离水槽焊接直缝的第二内壁522上。利用配重块61,可通过平衡使辊平轮5扇形缺口52的第一内壁521始终竖向布置,这样将辊平轮5下降时,就可以确保辊平轮5的扇形缺口52前侧边缘恰好与水槽焊接直缝的后端相接触。辊平轮5上围绕中心开设有多个沿轴向贯通并间隔布置的开口53,靠近扇形缺口52第二内壁522的开口53中设置有安装块54,配重块61连接于该安装块54上。设置上述开口53,可降低辊平轮5的重量,从而与配重块61相互配合,通过重力平衡来定位扇形缺口52的位置。为了便于连接,配重块61靠近扇形缺口52第二内壁522的侧壁上开有供辊平轮5插置其中的u形槽611,安装块54上设置有能穿过u形槽611将其与配重块61固定的连接轴541。
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6还包括扭簧62及限位柱63,基座1上设置有竖向布置并用于安装辊平轮5的连接臂11,辊平轮5通过转轴541连接于该连接臂11的下端,扭簧62设于转轴541上并使辊平轮5始终保持向后转动的趋势,限位柱63设于辊平轮5的外侧壁上,扇形缺口52靠近水槽焊接直缝的第一内壁521竖向布置状态下,限位柱63与连接臂11的前侧壁相抵。如果仅仅通过配重块61对辊平轮5的位置进行限位,容易发生扇形缺口52朝上布置的问题,这就导致无法顺利进行辊平工作,采用上述结构,与配重块61相互配合,能快速实现辊平轮5的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上设置有能驱动辊平轮5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7,该第一驱动件7能前后移动地设于基座1上。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件7为液压油缸。为了便于装配,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安装通道12,该安装通道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轨道121,第一驱动件7的外周安装有套盒71,该套盒71的外壁上设置有能与轨道121导向配合的滑块711。安装通道12的后侧设置有能驱动第一驱动件7前后移动地第二驱动件8,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件8为液压油缸。第二驱动件8与套盒71的后壁相连接。基座1上设置有能驱动第一压紧件3垂直支撑面20来回移动的第三驱动件91及驱动第二压紧件4垂直支撑面20来回移动的第四驱动件92。第三驱动件91及第四驱动件92均为气缸。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辊平机时,先利用第一压紧件3、第二压紧件4将水槽焊接直缝压紧在定位块2上,然后使辊平轮5向下移动,辊平轮5上扇形缺口52的前边缘恰好压紧在焊接直缝的后端,使辊平轮5向前滚动,即可一次性将焊接直缝辊平,且整个过程完全依靠辊平轮完成,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了水槽的生产效率。
1.一种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块(2),垂直布置于所述基座(1)的前侧,所述定位块(2)上成形有与水槽焊接直缝处内壁面形状相匹配的支撑面(20);
第一压紧件(3),能垂直支撑面(20)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定位块(2)的第一侧上方;
第二压紧件(4),能垂直支撑面(20)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定位块(2)的第二侧上方;
辊平轮(5),能上下移动并沿水槽焊接直缝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定位块(2)上方,所述辊平轮(5)具有圆盘状的本体,该圆盘状本体的中心处设置有能将其转动安装在定位块(2)上方的转轴(51),所述圆盘状本体上开有自边缘向中心延伸的扇形缺口(52),在自然状态下,该扇形缺口(52)位于所述转轴(51)的下方;以及
限位结构(6),设于所述辊平轮(5)上并使辊平轮(5)的扇形缺口(52)始终保持对应定位块(2)后侧布置的趋势,且扇形缺口(52)靠近水槽焊接直缝的第一内壁(521)始终保持竖向布置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结构(6)包括配重块(61),该配重块(61)安装在所述辊平轮(5)扇形缺口(52)远离水槽焊接直缝的第二内壁(5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平轮(5)上围绕中心开设有多个沿轴向贯通并间隔布置的开口(53),靠近所述扇形缺口(52)第二内壁(522)的开口(53)中设置有安装块(54),所述配重块(61)连接于该安装块(5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61)靠近扇形缺口(52)第二内壁(522)的侧壁上开有供辊平轮(5)插置其中的u形槽(611),所述安装块(54)上设置有能穿过u形槽(611)将其与配重块(61)固定的连接轴(5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结构(6)还包括扭簧(62)及限位柱(63),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竖向布置并用于安装辊平轮(5)的连接臂(11),所述辊平轮(5)通过所述的转轴(51)连接于该连接臂(11)的下端,所述扭簧(62)设于转轴(51)上并使辊平轮(5)始终保持向后转动的趋势,所述限位柱(63)设于所述辊平轮(5)的外侧壁上,所述扇形缺口(52)靠近水槽焊接直缝的第一内壁(521)竖向布置状态下,所述限位柱(63)与连接臂(11)的前侧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能驱动辊平轮(5)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7),该第一驱动件(7)能前后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安装通道(12),该安装通道(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轨道(121),所述第一驱动件(7)的外周安装有套盒(71),该套盒(71)的外壁上设置有能与所述轨道(121)导向配合的滑块(7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12)的后侧设置有能驱动第一驱动件(7)前后移动地第二驱动件(8),该第二驱动件(8)与所述套盒(71)的后壁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能驱动第一压紧件(3)垂直支撑面(20)来回移动的第三驱动件(91)及驱动第二压紧件(4)垂直支撑面(20)来回移动的第四驱动件(92)。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手工水槽直缝辊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平轮(5)的外周壁上成形有沿周向布置并与水槽焊接直缝处的水槽外壁相匹配的弧形凹槽(5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