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布料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布料预烘干架。
背景技术:
布卷展开印染后需要对布料进行烘干,而目前的做法就是将布料传送至烘干箱,然后通过多组传送辊实现布料的层折回路,从而提高布料在烘干箱内的时间,而目前并没有一种在进入烘干箱之前预处理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布料预烘干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布料预烘干架,包括位于左侧的左立板和位于右侧的右立板,所述左立板、右立板的上部设置有顶板,其下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左立板、右立板之间设置有转向传送辊,所述左立板、右立板前端均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沿其滑动的移动架体,所述移动架体上并排设置有ⅰ号风机、ⅱ号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架体包括两块竖向板和一个横向板,所述竖向板中形成通孔,导向杆与上述通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左立板、右立板侧壁处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之间设置有向上弯曲的上分风板和向下弯曲的下分风板,所述上分风板、下分风板横置在ⅰ号风机、ⅱ号风机出风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呈l型焊接在左立板、右立板侧壁处。
进一步的,所述上分风板、下分风板与连接臂之间的固定方式为焊接,且上分风板、下分风板的截面形状为人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的自由端处设置有支撑用的支撑块。
进一步的,所述左立板、右立板、顶板、底板围合形成箱体,所述箱体的背部设置有过渡弧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传送辊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块竖向板和一个横向板组成一个移动架体,通过导向杆实现靠近或者远离箱体,通过两个连接臂实现对上分风板、下分风板的安装,上分风板、下分风板能够对ⅰ号风机、ⅱ号风机的出风进行分隔导向,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传送预烘干,填补了现在的技术空白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除移动架体后的主视图;
其中:
1左立板2右立板
3顶板4底板
5转向传送辊6限位环
7导向杆8移动架体
9ⅰ号风机10ⅱ号风机
11过渡弧形板12支撑块
13连接臂14上分风板
15下分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布料预烘干架,包括位于左侧的左立板1和位于右侧的右立板2,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的上部设置有顶板3,其下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之间设置有转向传送辊5,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前端均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上设置有沿其滑动的移动架体8,所述移动架体8上并排设置有ⅰ号风机9、ⅱ号风机10。
所述移动架体8包括两块竖向板和一个横向板,所述竖向板中形成通孔,导向杆7与上述通孔间隙配合。
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侧壁处设置有连接臂13,所述连接臂13之间设置有向上弯曲的上分风板14和向下弯曲的下分风板15,所述上分风板14、下分风板15横置在ⅰ号风机9、ⅱ号风机10出风口处。
所述连接臂13呈l型焊接在左立板1、右立板2侧壁处。
所述上分风板14、下分风板15与连接臂13之间的固定方式为焊接,且上分风板14、下分风板15的截面形状为人字形。
所述导向杆7的自由端处设置有支撑用的支撑块12。
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顶板3、底板4围合形成箱体,所述箱体的背部设置有过渡弧形板11。
所述转向传送辊5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6。
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中均嵌装有轴承,所述转向传送辊5两端插入到轴承中。
所述ⅰ号风机9、ⅱ号风机10均为市售热风风机,所述ⅰ号风机9、ⅱ号风机10上端低于转向传送辊5的上辊面,所述移动架体8中的横向板高于转向传送辊5的下辊面。
所述移动架体8能够沿着两根导向杆7进行滑动调节,如图3所示,工作状态下,上分风板14、下分风板15的一部分进入到箱体中。
所述上分风板14将ⅰ号风机9、ⅱ号风机10吹出的风导向至布料进入的下端,所述下分风板15将ⅰ号风机9、ⅱ号风机10吹出的风导向至布料转向传出的上端,所述布料进入和布料转向传出是相对于转向传送辊5。
所述导向杆7与左立板1、右立板2之间均为垂直关系,且导向杆7与左立板1、右立板2之间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所述支撑块12与导向杆7的自由端非固定连接,仅是在尺寸上进行设计从而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12上端形成凹槽,所述导向杆7放置在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布料手动穿过,其针对于预烘干架的穿布顺序是,如图2、图3所示,从右向左进入到箱体的转向传送辊5上,绕过转向传送辊5后,通过移动架体8下部中空位置。
然后,沿着导向杆7调节移动架体8的位置,确保上分风板14、下分风板15的一半进入到箱体中。
最后,启动传送,并启动ⅰ号风机9、ⅱ号风机10,上分风板14、下分风板15将出口风进行横向分隔导向,从而实现布料的预烘干。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块竖向板和一个横向板组成一个移动架体,通过导向杆实现靠近或者远离箱体,通过两个连接臂实现对上分风板、下分风板的安装,上分风板、下分风板能够对ⅰ号风机、ⅱ号风机的出风进行分隔导向,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传送预烘干,填补了现在的技术空白点。
1.布料预烘干架,包括位于左侧的左立板(1)和位于右侧的右立板(2),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的上部设置有顶板(3),其下部设置有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之间设置有转向传送辊(5),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前端均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上设置有沿其滑动的移动架体(8),所述移动架体(8)上并排设置有ⅰ号风机(9)、ⅱ号风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预烘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体(8)包括两块竖向板和一个横向板,所述竖向板中形成通孔,导向杆(7)与上述通孔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预烘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侧壁处设置有连接臂(13),所述连接臂(13)之间设置有向上弯曲的上分风板(14)和向下弯曲的下分风板(15),所述上分风板(14)、下分风板(15)横置在ⅰ号风机(9)、ⅱ号风机(10)出风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预烘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3)呈l型焊接在左立板(1)、右立板(2)侧壁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预烘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风板(14)、下分风板(15)与连接臂(13)之间的固定方式为焊接,且上分风板(14)、下分风板(15)的截面形状为人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预烘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7)的自由端处设置有支撑用的支撑块(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预烘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板(1)、右立板(2)、顶板(3)、底板(4)围合形成箱体,所述箱体的背部设置有过渡弧形板(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预烘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传送辊(5)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