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热水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主要以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占据国内95%的市场份额。真空管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相关零配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真空集热管,真空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得到所需热水。热水器内胆是热水器重要组成部分,热水器内胆的保温性能是热水器的重要性能指标,钛金内胆,是电热水器内胆主流,它是一种含钛金属制成的,这种内胆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性能稳定,有卧式、立式可供选择。
现有的内胆在加工时,都是通过人工对内胆进行加工,一般都是先将片状的不锈钢板材进行滚圆,再对不锈钢板材卷成筒状进行焊接,不锈钢内胆原料很难焊接,焊接的质量与员工的操作熟练程度、情绪紧密相关,易产生虚焊现象,且不易被发现。因此,在热水器内胆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试水检验,确保热水器内胆没有漏气口。
传统的滚圆机存在无法实现自动对不锈钢板材的自动送料作业,需要人工手动将板材送入至滚圆机内,且还需要人工手动将滚圆完成后的筒状内胆原料,存在下料效率低下以及对工人手部划破的现象,因此对内胆原料的上料以及下料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工件滚圆完成后,无法实现自动对内胆原料的测漏和缝合作业,为工作者带来了较大的麻烦。都是人工将筒状内胆原料移动至焊接工位,工件焊接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手动将工件放置在测漏工位,自动化程度低下,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人工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对内胆进行加工时加工的效率低且加工的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包括第一输送组件、辅助输送机构、切割机构、滚圆机构、缝合机构、下料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呈水平设置,所述辅助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的顶部,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的顶部且位于辅助输送机构的旁侧,所述滚圆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的旁侧,所述滚圆机构与第一输送组件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滚圆机构的旁侧,所述缝合机构设置在下料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缝合机构的旁侧,所述检测机构与缝合机构对应设置。
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在进行输送时,输送电机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带动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转动带动其中一个输送滚轮在第一输送架上转动,一个输送滚轮转动通过连接带带动其余的输送滚轮在第一输送架上转动,若干输送滚轮转动将原料向前输送,对原料进行加工作业,在原料向前输送的过程中,两个驱动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两个滑动块在两个安装座上的滑动槽上移动,两个滑动块移动将输送辊的位置移动至原料的上方,此时运送电机工作带动输送辊在两个滑动块上转动,将原料向滚圆机构上移动,在输送辊转动的同时,若干凸点可以起到加大输送辊与原料之间的摩擦力,更好地将原料向滚圆机构内输送,在对原料进行滚圆时,两个驱动电机的工作带动两个驱动丝杆在两个支撑座上转动,两个驱动丝杆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上下移动,两个移动块移动带动第一滚圆轮向下移动,将第一滚圆轮的位置移动至两个第二滚圆轮的上方,此时第一滚圆电机工作带动第一滚圆轮转动,两个第二滚圆电机工作带动两个第二滚圆轮转动对原料进行滚圆作业,将原料加工成圆筒状;
步骤2,然后,将原料加工成内胆后掉落在缝合固定架上,在对原料进行滚圆后,切割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切割板向下移动,切割板向下移动带动切割刀片向下移动,对多余的原料进行切割;
步骤3,接着,在对内胆进行焊接时,移动电机工作带动转动丝杆在缝合架上转动,转动丝杆转动带动转移动板在移动,转移动板移动带动第一焊接枪向前移动,第一焊接枪对滚圆连接处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完成后配合下料机构工作;
步骤4,将内胆的位置向前移动,第一打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打磨辊转动,第一打磨辊转动对内胆上焊接处进行打磨作业,对内胆打磨处进行打磨作业,防止内胆在使用时,有多余的焊锡影响内胆的使用,也会影响内胆的美观;
步骤5,在内胆在进行焊接时,需要调整内胆的位置,将待焊接处转动至第一焊接枪的位置,此时转动电机工作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两个转动轮在两个转动座上转动,两个转动轮转动带动内胆在限位槽内转动,将内胆上待焊接的位置转动至第一焊接枪的下方,供第一焊接枪对内胆进行焊接作业,在对内胆的两端进行焊接时,两个转动轮转动将内胆的位置进行转动,送料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送料板移动,送料板移动带动送料存放箱内的底座和顶座移动,通过移料槽将底座和顶座移动至缝合固定架的内胆上,第二焊接枪工作对焊接处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后第二打磨电机工作带动第二打磨辊转动,第二打磨辊转动对内胆焊接处进行打磨作业,固定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固定块移动,将待焊接的内胆底座和顶座进行支撑,防止在焊接的过程中,内胆的底座和顶座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焊接的品质;
步骤6,在对内胆进行滚圆和焊接缝合后,下料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驱动板移动,驱动板移动带动缝合好的内胆向缝合固定架的另一端移动,将焊接好的内胆输送至第二输送组件上,对内胆进行下一步的加工作业,外界的空气通过连接管将空气输送至若干喷气管嘴上,若干喷气管嘴将空气输送至内胆上,将打磨的粉尘进行吹走,在喷气的过程中,摆动电机工作带动摆动轴在缝合架上转动,摆动轴转动带动摆动架转动,摆动架转动带动若干喷气管嘴转动,将气体多方位的喷射在内胆上,对内胆上的灰尘进行全方位的清理作业,在将灰尘进行清理后,有利于后续对内胆的检测作业,在将内胆移动至第二输送架上后,第二输送电机工作带动其中一个运料辊转动,一个运料辊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另外的运料辊转动,若干运料辊转动将内胆向前移动,第一检测气缸的输出端移动橡胶塞移动将内胆的一端塞住,往内胆里加水检测内胆的密封性,检测内胆是否漏水,第二检测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曲型检测板向下移动,曲型检测板移动至内胆的上方,对内胆的耐压度进行测试,测试内胆的耐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发明中在对原料进行输送时,输送电机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带动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转动带动其中一个输送滚轮在第一输送架上转动,一个输送滚轮转动通过连接带带动其余的输送滚轮在第一输送架上转动,若干输送滚轮转动将原料向前输送,对原料进行加工作业,在输送的过程中配合辅助输送组件具体为,在原料向前输送的过程中,两个驱动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两个滑动块在两个安装座上的滑动槽上移动,两个滑动块移动将输送辊的位置移动至原料的上方,此时运送电机工作带动输送辊在两个滑动块上转动,将原料向滚圆机构上移动,在输送辊转动的同时,若干凸点可以起到加大输送辊与原料之间的摩擦力,更好地将原料向滚圆机构内输送。
其二,本发明在对原料进行滚圆时,两个驱动电机的工作带动两个驱动丝杆在两个支撑座上转动,两个驱动丝杆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上下移动,两个移动块移动带动第一滚圆轮向下移动,将第一滚圆轮的位置移动至两个第二滚圆轮的上方,此时第一滚圆电机工作带动第一滚圆轮转动,两个第二滚圆电机工作带动两个第二滚圆轮转动对原料进行滚圆作业,将原料加工成圆筒状,将原料加工成内胆后掉落在缝合固定架上,可以实现对内胆的自动加工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三,本发明在对原料进行滚圆后,切割气缸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切割板向下移动,切割板向下移动带动切割刀片向下移动,对多余的原料进行切割。
其四,本发明的工艺实现了对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和测漏全自动化工序,节约了人工,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工序之间衔接顺畅,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
图9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10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图11为图10中c处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输送组件1,第一输送架11,输送电机12,第一皮带轮13,皮带14,输送滚轮15,第二皮带轮16,连接带17,辅助输送机构2,输送辊21,运送电机22,安装座23,滑动槽231,驱动气缸24,滑动块25,连接弹簧26,凸点27,切割机构3,切割架31,切割气缸32,切割板33,切割刀片34,滚圆机构4,滚圆架40,第一滚圆电机41,第一滚圆轮42,第二滚圆轮43,第二滚圆电机44,支撑座45,移动槽46,移动块47,驱动丝杆48,驱动电机49,缝合机构5,缝合架51,转动组件52,转动电机521,转动轴522,转动座523,转动轮524,裂缝缝合组件53,移动电机531,转动丝杆532,转移动板533,第一焊接枪534,第一打磨电机535,第一打磨辊536,两端缝合组件54,定位架541,第二焊接枪542,第二打磨电机543,第二打磨辊544,固定气缸545,固定块546,两端送料组件55,送料存放箱551,送料气缸552,送料板553,缝合固定架56,下料机构6,气缸架61,下料气缸62,驱动板63,检测机构7,第二输送组件71,第二输送架711,第二输送电机712,运料辊713,限位板714,第一检测组件72,支撑板721,第一检测气缸722,橡胶塞723,第二检测组件73,检测架731,第二检测气缸732,曲型检测板733,吹气组件8,摆动电机81,摆动轴82,摆动架83,连接管84,喷气管嘴8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包括第一输送组件1、辅助输送机构2、切割机构3、滚圆机构4、缝合机构5、下料机构6和检测机构7,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呈水平设置,所述辅助输送机构2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1的顶部,所述切割机构3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1的顶部且位于辅助输送机构2的旁侧,所述滚圆机构4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1的旁侧,所述滚圆机构4与第一输送组件1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下料机构6设置在滚圆机构4的旁侧,所述缝合机构5设置在下料机构6上,所述检测机构7设置在缝合机构5的旁侧,所述检测机构7与缝合机构5对应设置;在进行工作时,通过第一输送组件1和辅助输送机构2相互配合工作将原料向前进行输送,将原料输送至滚圆机构4的上,滚圆机构4对原料进行滚圆作业,在滚圆的同时切割机构3工作将多余的原料进行切割,滚圆机构4滚好的原料掉落在缝合机构5上,缝合机构5对内胆进行缝合作业,在缝合完成后通过下料机构6工作将原料输送至检测机构7上,检测机构7对内胆进行检测作业
具体地,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包括第一输送架11、输送电机12、第一皮带轮13、皮带14和若干输送滚轮15,所述第一输送架11呈竖直设置,所述输送电机12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1的下方,若干所述输送滚轮15等间距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1上且与第一输送架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13设置在输送电机12的输出端上,其中一个输送滚轮15上述设有第二皮带轮16,所述皮带14套设在第一皮带轮13和第二皮带轮16上,若干所述输送滚轮15上套设有连接带17;在进行输送时,输送电机12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13转动,第一皮带轮13转动带动通过皮带14带动第二皮带轮16转动,第二皮带轮16转动带动其中一个输送滚轮15在第一输送架11上转动,一个输送滚轮15转动通过连接带17带动其余的输送滚轮15在第一输送架11上转动,若干输送滚轮15转动将原料向前输送,对原料进行加工作业。
具体地,所述辅助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辊21、运送电机22、两个安装座23和两个驱动气缸24,两个所述安装座23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1上,每个所述安装座23上均设有滑动槽231,每个所述滑动槽231上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块25,每个所述滑动块25的底部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弹簧26,每个连接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25的底部和滑动槽23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驱动气缸24的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23的顶部,两个所述驱动气缸24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块25的顶部连接,所述输送辊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块25转动连接,所述运送电机22设置在其中一个滑动块25上且运送电机22的输出端与输送辊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辊21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凸点27;在原料向前输送的过程中,两个驱动气缸24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两个滑动块25在两个安装座23上的滑动槽231上移动,两个滑动块25移动将输送辊21的位置移动至原料的上方,此时运送电机22工作带动输送辊21在两个滑动块25上转动,将原料向滚圆机构4上移动,在输送辊21转动的同时,若干凸点27可以起到加大输送辊21与原料之间的摩擦力,更好地将原料向滚圆机构4内输送。
具体地,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切割架31、切割气缸32、切割板33和切割刀片34,所述切割架31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1的顶部且与两个安装座23的旁侧,所述切割气缸32设置在切割架31的顶部且切割气缸32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切割板33与切割气缸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切割刀片34竖直设置在切割板33的底部;切割架31用于对切割气缸32进行安装,在对原料进行滚圆后,切割气缸3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切割板33向下移动,切割板33向下移动带动切割刀片34向下移动,对多余的原料进行切割。
具体地,所述滚圆机构4包括滚圆架40、第一滚圆电机41、第一滚圆轮42、两个第二滚圆轮43、两个第二滚圆电机44和两个支撑座45,所述滚圆架40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1的出料端,所述两个所述第二滚圆轮43对称设置在滚圆架40上且与滚圆架4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滚圆电机44对称设置滚圆架40上且两个第二滚圆电机44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滚圆轮43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座45对称设置在滚圆架40的顶部且每个滚圆架40上均设有移动槽46,每个所述安装座23的顶部均设有驱动电机49且每个驱动电机49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每个所述支撑座45上设有竖直设置的驱动丝杆48,每个所述驱动丝杆48与其对应的支撑座45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驱动丝杆48的顶部与其对应的驱动电机4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座45上的移动槽46内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块47,每个所述移动块47与其对应的驱动丝杆48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滚圆轮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块4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圆电机41设置在其中一个移动块47上且第一滚圆电机41的输出端与第一滚圆轮42固定连接;在对原料进行滚圆时,两个驱动电机49的工作带动两个驱动丝杆48在两个支撑座45上转动,两个驱动丝杆48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47上下移动,两个移动块47移动带动第一滚圆轮42向下移动,将第一滚圆轮42的位置移动至两个第二滚圆轮43的上方,此时第一滚圆电机41工作带动第一滚圆轮42转动,两个第二滚圆电机44工作带动两个第二滚圆轮43转动对原料进行滚圆作业,将原料加工成圆筒状,将原料加工成内胆后掉落在缝合固定架56上。
具体地,所述缝合机构5包括缝合架51、转动组件52、裂缝缝合组件53、两端缝合组件54和两端送料组件55,所述缝合架51呈竖直设置,所述缝合架51的下方设有缝合固定架56,所述缝合固定架56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组件52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上,所述裂缝缝合组件53设置在缝合架51的上且与缝合架51转动连接,所述两端缝合组件54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的出料端,所述两端送料组件55设置在缝合架51上且与两端缝合组件54对应设置,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第二输送组件71、第一检测组件72和第二检测组件73,所述第二输送组件71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的旁侧且与缝合固定架56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组件72设置在第二输送组件71的出料端,所述第二检测组件73设置在第二输送组件71的顶部;在讲内胆成型后,内胆落入缝合固定架56上的限位槽上,限位槽对内胆进行限位作业,裂缝缝合组件53工作对内胆的滚圆连接处进行焊接,在焊接后进行打磨作业,两端送料组件55工作将内胆的顶座和底部进行移动,将顶座和底部移动至内胆上,通过两端缝合组件54对内胆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的过程中转动组件52工作对内胆进行转动,方便对内胆的焊接,第二输送组件71工作带动焊接好的内胆向第一检测组件72和第二检测组件73移动,第一检测组件72和第二检测组件73对内胆进行检测作业,第一检测组件72检测内胆的密封性,第二检测组件73检测内胆的耐压力。
具体地,所述裂缝缝合组件53包括移动电机531、转动丝杆532、转移动板533、第一焊接枪534、第一打磨电机535和第一打磨辊536,所述移动电机531设置在缝合架51上且移动电机531的输出端与缝合架5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丝杆532的两端分别与缝合架51转动连接,所述转移动板533设置在转动丝杆532上且与转动丝杆53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焊接枪534设置在转移动板533的顶部且第一焊接枪534的输出端朝向缝合固定架56设置,所述第一打磨电机535设置在两端送料组件55上且与两端送料组件5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打磨辊536设置在第一打磨电机535的输出端上;在对内胆进行焊接时,移动电机531工作带动转动丝杆532在缝合架51上转动,转动丝杆532转动带动转移动板533在移动,转移动板533移动带动第一焊接枪534向前移动,第一焊接枪534对滚圆连接处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完成后配合下料机构6工作,将内胆的位置向前移动,第一打磨电机535工作带动第一打磨辊536转动,第一打磨辊536转动对内胆上焊接处进行打磨作业,对内胆打磨处进行打磨作业,防止内胆在使用时,有多余的焊锡影响内胆的使用,也会影响内胆的美观。
具体地,所述转动组件52包括转动电机521、转动轴522、两个转动座523和两个转动轮524,两个所述转动轮524对称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的顶部,两个所述转动轮524分别与两个转动座52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电机521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的顶部,所述转动轴522设置在两个转动轮524上且与两个转动轮52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521的输出端与转动轴5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胆在进行焊接时,需要调整内胆的位置,将待焊接处转动至第一焊接枪534的位置,此时转动电机521工作带动转动轴522转动,转动轴522转动带动两个转动轮524在两个转动座523上转动,两个转动轮524转动带动内胆在限位槽内转动,将内胆上待焊接的位置转动至第一焊接枪534的下方,供第一焊接枪534对内胆进行焊接作业,在对内胆的两端进行焊接时,两个转动轮524转动将内胆的位置进行转动,对内胆的、两端进行焊接作业。
具体地,所述两端缝合组件54包括定位架541、第二焊接枪542、第二打磨电机543和第二打磨辊544,所述定位架541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的一端,所述第二焊接枪542设置在定位架541上且第二焊接枪542的焊接端朝向缝合固定架56设置,所述第二打磨电机543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的顶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打磨辊544设置在第二打磨电机543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打磨电机543的旁侧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气缸545,所述固定气缸545的输出端上设有固定块546;在对内胆的两端进行焊接时,第二焊接枪542工作对焊接处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后第二打磨电机543工作带动第二打磨辊544转动,第二打磨辊544转动对内胆焊接处进行打磨作业,固定气缸54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固定块546移动,将待焊接的内胆底座和顶座进行支撑,防止在焊接的过程中,内胆的底座和顶座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焊接的品质。
具体地,所述两端送料组件55包括送料存放箱551、送料气缸552和送料板553,所述送料存放箱551固定设置在缝合架51的侧壁上,所述送料气缸552的设置在送料存放箱551上且送料气缸552的输出端与送料存放箱551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送料板553与送料气缸55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送料存放箱551的一端底部设有移料槽;将内胆的底座和顶座放在送料存放箱551内,送料气缸55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送料板553移动,送料板553移动带动送料存放箱551内的底座和顶座移动,通过移料槽将底座和顶座移动至缝合固定架56的内胆上。
具体地,所述下料机构6包括气缸架61、下料气缸62和驱动板63,所述气缸架61设置在滚圆架40的旁侧,所述下料气缸62设置在气缸架61上且下料气缸62水平设置,所述驱动板63设置在下料气缸62的输出端上;在对内胆进行滚圆和焊接缝合后,下料气缸6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驱动板63移动,驱动板63移动带动缝合好的内胆向缝合固定架56的另一端移动,将焊接好的内胆输送至第二输送组件71上,对内胆进行下一步的加工作业。
具体地,所述驱动板63上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设置可以确保在移动的过程中,防止驱动板63对内胆造成损坏。
具体地,所述第二输送组件71包括第二输送架711、第二输送电机712和若干运料辊713,所述第二输送架711呈竖直设置且位于缝合固定架56的旁侧,若干所述运料辊713等间距转动连接在第二输送架711上,若干所述运料辊713上套接有传送带,所述第二输送电机712设置在第二输送架711上且与其中一个输送辊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架711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板714;在将内胆移动至第二输送架711上后,第二输送电机712工作带动其中一个运料辊713转动,一个运料辊713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另外的运料辊713转动,若干运料辊713转动将内胆向前移动,对内胆进行检测作业,两个限位板714可以对输送的内胆进行限位,防止内胆在传送的过程中内胆的位置发生偏移。
具体地,所述第一检测组件72包括支撑板721、第一检测气缸722和橡胶塞723,所述第一支撑板721竖直设置在第二输送架711的端部,所述第一检测气缸722水平设置在支撑板721上,所述橡胶塞723与第一检测气缸7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进行检测时,第一检测气缸722的输出端移动橡胶塞723移动将内胆的一端塞住,往内胆里加水检测内胆的密封性,检测内胆是否漏水。
具体地,所述第二检测组件73包括检测架731、第二检测气缸732和曲型检测板733,所述检测架731设置在两个限位板714的顶部,所述第二检测气缸732竖直设置在检测架731的底部且第二检测气缸732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曲型检测板733水平设置在第二检测气缸732的输出端上;检测架731用于安装第二检测气缸732,第二检测气缸73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曲型检测板733向下移动,曲型检测板733移动至内胆的上方,对内胆的耐压度进行测试,测试内胆的耐压力。
具体地,所述缝合架51上设有吹气组件8,所述吹气组件8包括摆动电机81、摆动轴82、摆动架83、连接管84和若干喷气管嘴85,所述摆动电机81设置在缝合架51的侧壁上,所述摆动轴82的两端分别与缝合架51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轴82的一端与摆动电机8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架83设置在摆动轴82上,若干所述喷气管嘴85等间距设置在摆动架83上,所述连接管84与若干喷气管嘴85相连通;在内胆进行缝合后,外界的空气通过连接管84将空气输送至若干喷气管嘴85上,若干喷气管嘴85将空气输送至内胆上,将打磨的粉尘进行吹走,在喷气的过程中,摆动电机81工作带动摆动轴82在缝合架51上转动,摆动轴82转动带动摆动架83转动,摆动架83转动带动若干喷气管嘴85转动,将气体多方位的喷射在内胆上,对内胆上的灰尘进行全方位的清理作业,在将灰尘进行清理后,有利于后续对内胆的检测作业。
实施例2
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本发明在使用时,在进行输送时,输送电机12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13转动,第一皮带轮13转动带动通过皮带14带动第二皮带轮16转动,第二皮带轮16转动带动其中一个输送滚轮15在第一输送架11上转动,一个输送滚轮15转动通过连接带17带动其余的输送滚轮15在第一输送架11上转动,若干输送滚轮15转动将原料向前输送,对原料进行加工作业,在原料向前输送的过程中,两个驱动气缸24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两个滑动块25在两个安装座23上的滑动槽231上移动,两个滑动块25移动将输送辊21的位置移动至原料的上方,此时运送电机22工作带动输送辊21在两个滑动块25上转动,将原料向滚圆机构4上移动,在输送辊21转动的同时,若干凸点27可以起到加大输送辊21与原料之间的摩擦力,更好地将原料向滚圆机构4内输送,在对原料进行滚圆时,两个驱动电机49的工作带动两个驱动丝杆48在两个支撑座45上转动,两个驱动丝杆48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47上下移动,两个移动块47移动带动第一滚圆轮42向下移动,将第一滚圆轮42的位置移动至两个第二滚圆轮43的上方,此时第一滚圆电机41工作带动第一滚圆轮42转动,两个第二滚圆电机44工作带动两个第二滚圆轮43转动对原料进行滚圆作业,将原料加工成圆筒状;
步骤2,然后,将原料加工成内胆后掉落在缝合固定架56上,在对原料进行滚圆后,切割气缸3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切割板33向下移动,切割板33向下移动带动切割刀片34向下移动,对多余的原料进行切割;
步骤3,接着,在对内胆进行焊接时,移动电机531工作带动转动丝杆532在缝合架51上转动,转动丝杆532转动带动转移动板533在移动,转移动板533移动带动第一焊接枪534向前移动,第一焊接枪534对滚圆连接处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完成后配合下料机构6工作;
步骤4,将内胆的位置向前移动,第一打磨电机535工作带动第一打磨辊536转动,第一打磨辊536转动对内胆上焊接处进行打磨作业,对内胆打磨处进行打磨作业,防止内胆在使用时,有多余的焊锡影响内胆的使用,也会影响内胆的美观;
步骤5,在内胆在进行焊接时,需要调整内胆的位置,将待焊接处转动至第一焊接枪534的位置,此时转动电机521工作带动转动轴522转动,转动轴522转动带动两个转动轮524在两个转动座523上转动,两个转动轮524转动带动内胆在限位槽内转动,将内胆上待焊接的位置转动至第一焊接枪534的下方,供第一焊接枪534对内胆进行焊接作业,在对内胆的两端进行焊接时,两个转动轮524转动将内胆的位置进行转动,送料气缸55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送料板553移动,送料板553移动带动送料存放箱551内的底座和顶座移动,通过移料槽将底座和顶座移动至缝合固定架56的内胆上,第二焊接枪542工作对焊接处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后第二打磨电机543工作带动第二打磨辊544转动,第二打磨辊544转动对内胆焊接处进行打磨作业,固定气缸54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固定块546移动,将待焊接的内胆底座和顶座进行支撑,防止在焊接的过程中,内胆的底座和顶座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焊接的品质;
步骤6,在对内胆进行滚圆和焊接缝合后,下料气缸6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驱动板63移动,驱动板63移动带动缝合好的内胆向缝合固定架56的另一端移动,将焊接好的内胆输送至第二输送组件71上,对内胆进行下一步的加工作业,外界的空气通过连接管84将空气输送至若干喷气管嘴85上,若干喷气管嘴85将空气输送至内胆上,将打磨的粉尘进行吹走,在喷气的过程中,摆动电机81工作带动摆动轴82在缝合架上转动,摆动轴82转动带动摆动架83转动,摆动架83转动带动若干喷气管嘴85转动,将气体多方位的喷射在内胆上,对内胆上的灰尘进行全方位的清理作业,在将灰尘进行清理后,有利于后续对内胆的检测作业,在将内胆移动至第二输送架711上后,第二输送电机712工作带动其中一个运料辊713转动,一个运料辊713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另外的运料辊713转动,若干运料辊713转动将内胆向前移动,第一检测气缸722的输出端移动橡胶塞723移动将内胆的一端塞住,往内胆里加水检测内胆的密封性,检测内胆是否漏水,第二检测气缸73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曲型检测板733向下移动,曲型检测板733移动至内胆的上方,对内胆的耐压度进行测试,测试内胆的耐压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组件(1)、辅助输送机构(2)、切割机构(3)、滚圆机构(4)、缝合机构(5)、下料机构(6)和检测机构(7),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呈水平设置,所述辅助输送机构(2)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1)的顶部,所述切割机构(3)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1)的顶部且位于辅助输送机构(2)的旁侧,所述滚圆机构(4)设置在第一输送组件(1)的旁侧,所述滚圆机构(4)与第一输送组件(1)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下料机构(6)设置在滚圆机构(4)的旁侧,所述缝合机构(5)设置在下料机构(6)上,所述检测机构(7)设置在缝合机构(5)的旁侧,所述检测机构(7)与缝合机构(5)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包括第一输送架(11)、输送电机(12)、第一皮带轮(13)、皮带(14)和若干输送滚轮(15),所述第一输送架(11)呈竖直设置,所述输送电机(12)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1)的下方,若干所述输送滚轮(15)等间距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1)上且与第一输送架(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13)设置在输送电机(12)的输出端上,其中一个输送滚轮(15)上述设有第二皮带轮(16),所述皮带(14)套设在第一皮带轮(13)和第二皮带轮(16)上,若干所述输送滚轮(15)上套设有连接带(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辊(21)、运送电机(22)、两个安装座(23)和两个驱动气缸(24),两个所述安装座(23)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1)上,每个所述安装座(23)上均设有滑动槽(231),每个所述滑动槽(231)上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块(25),每个所述滑动块(25)的底部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弹簧(26),每个连接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25)的底部和滑动槽(23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驱动气缸(24)的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座(23)的顶部,两个所述驱动气缸(24)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块(25)的顶部连接,所述输送辊(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块(25)转动连接,所述运送电机(22)设置在其中一个滑动块(25)上且运送电机(22)的输出端与输送辊(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辊(21)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凸点(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3)包括切割架(31)、切割气缸(32)、切割板(33)和切割刀片(34),所述切割架(31)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1)的顶部且与两个安装座(23)的旁侧,所述切割气缸(32)设置在切割架(31)的顶部且切割气缸(32)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切割板(33)与切割气缸(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切割刀片(34)竖直设置在切割板(33)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圆机构(4)包括滚圆架(40)、第一滚圆电机(41)、第一滚圆轮(42)、两个第二滚圆轮(43)、两个第二滚圆电机(44)和两个支撑座(45),所述滚圆架(40)设置在第一输送架(11)的出料端,所述两个所述第二滚圆轮(43)对称设置在滚圆架(40)上且与滚圆架(4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滚圆电机(44)对称设置滚圆架(40)上且两个第二滚圆电机(44)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滚圆轮(43)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座(45)对称设置在滚圆架(40)的顶部且每个滚圆架(40)上均设有移动槽(46),每个所述安装座(23)的顶部均设有驱动电机(49)且每个驱动电机(49)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每个所述支撑座(45)上设有竖直设置的驱动丝杆(48),每个所述驱动丝杆(48)与其对应的支撑座(45)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驱动丝杆(48)的顶部与其对应的驱动电机(4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座(45)上的移动槽(46)内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块(47),每个所述移动块(47)与其对应的驱动丝杆(48)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滚圆轮(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块(4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圆电机(41)设置在其中一个移动块(47)上且第一滚圆电机(41)的输出端与第一滚圆轮(4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6)包括气缸架(61)、下料气缸(62)和驱动板(63),所述气缸架(61)设置在滚圆架(40)的旁侧,所述下料气缸(62)设置在气缸架(61)上且下料气缸(62)水平设置,所述驱动板(63)设置在下料气缸(62)的输出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63)上设有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机构(5)包括缝合架(51)、转动组件(52)、裂缝缝合组件(53)、两端缝合组件(54)和两端送料组件(55),所述缝合架(51)呈竖直设置,所述缝合架(51)的下方设有缝合固定架(56),所述缝合固定架(56)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组件(52)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上,所述裂缝缝合组件(53)设置在缝合架(51)的上且与缝合架(51)转动连接,所述两端缝合组件(54)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的出料端,所述两端送料组件(55)设置在缝合架(51)上且与两端缝合组件(54)对应设置,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第二输送组件(71)、第一检测组件(72)和第二检测组件(73),所述第二输送组件(71)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的旁侧且与缝合固定架(56)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组件(72)设置在第二输送组件(71)的出料端,所述第二检测组件(73)设置在第二输送组件(71)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缝合组件(53)包括移动电机(531)、转动丝杆(532)、转移动板(533)、第一焊接枪(534)、第一打磨电机(535)和第一打磨辊(536),所述移动电机(531)设置在缝合架(51)上且移动电机(531)的输出端与缝合架(5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丝杆(532)的两端分别与缝合架(51)转动连接,所述转移动板(533)设置在转动丝杆(532)上且与转动丝杆(53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焊接枪(534)设置在转移动板(533)的顶部且第一焊接枪(534)的输出端朝向缝合固定架(56)设置,所述第一打磨电机(535)设置在两端送料组件(55)上且与两端送料组件(5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打磨辊(536)设置在第一打磨电机(535)的输出端上,所述两端缝合组件(54)包括定位架(541)、第二焊接枪(542)、第二打磨电机(543)和第二打磨辊(544),所述定位架(541)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的一端,所述第二焊接枪(542)设置在定位架(541)上且第二焊接枪(542)的焊接端朝向缝合固定架(56)设置,所述第二打磨电机(543)设置在缝合固定架(56)的顶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打磨辊(544)设置在第二打磨电机(543)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打磨电机(543)的旁侧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气缸(545),所述固定气缸(545)的输出端上设有固定块(54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胆自动滚圆缝合测漏一体机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在进行输送时,输送电机(12)工作带动第一皮带轮(13)转动,第一皮带轮(13)转动带动通过皮带(14)带动第二皮带轮(16)转动,第二皮带轮(16)转动带动其中一个输送滚轮(15)在第一输送架(11)上转动,一个输送滚轮(15)转动通过连接带(17)带动其余的输送滚轮(15)在第一输送架(11)上转动,若干输送滚轮(15)转动将原料向前输送,对原料进行加工作业,在原料向前输送的过程中,两个驱动气缸(24)的输出端移动带动两个滑动块(25)在两个安装座(23)上的滑动槽(231)上移动,两个滑动块(25)移动将输送辊(21)的位置移动至原料的上方,此时运送电机(22)工作带动输送辊(21)在两个滑动块(25)上转动,将原料向滚圆机构(4)上移动,在输送辊(21)转动的同时,若干凸点(27)可以起到加大输送辊(21)与原料之间的摩擦力,更好地将原料向滚圆机构(4)内输送,在对原料进行滚圆时,两个驱动电机(49)的工作带动两个驱动丝杆(48)在两个支撑座(45)上转动,两个驱动丝杆(48)转动带动两个移动块(47)上下移动,两个移动块(47)移动带动第一滚圆轮(42)向下移动,将第一滚圆轮(42)的位置移动至两个第二滚圆轮(43)的上方,此时第一滚圆电机(41)工作带动第一滚圆轮(42)转动,两个第二滚圆电机(44)工作带动两个第二滚圆轮(43)转动对原料进行滚圆作业,将原料加工成圆筒状;
步骤2,然后,将原料加工成内胆后掉落在缝合固定架(56)上,在对原料进行滚圆后,切割气缸(3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切割板(33)向下移动,切割板(33)向下移动带动切割刀片(34)向下移动,对多余的原料进行切割;
步骤3,接着,在对内胆进行焊接时,移动电机(531)工作带动转动丝杆(532)在缝合架(51)上转动,转动丝杆(532)转动带动转移动板(533)在移动,转移动板(533)移动带动第一焊接枪(534)向前移动,第一焊接枪(534)对滚圆连接处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完成后配合下料机构(6)工作;
步骤4,将内胆的位置向前移动,第一打磨电机(535)工作带动第一打磨辊(536)转动,第一打磨辊(536)转动对内胆上焊接处进行打磨作业,对内胆打磨处进行打磨作业,防止内胆在使用时,有多余的焊锡影响内胆的使用,也会影响内胆的美观;
步骤5,在内胆在进行焊接时,需要调整内胆的位置,将待焊接处转动至第一焊接枪(534)的位置,此时转动电机(521)工作带动转动轴(522)转动,转动轴(522)转动带动两个转动轮(524)在两个转动座(523)上转动,两个转动轮(524)转动带动内胆在限位槽内转动,将内胆上待焊接的位置转动至第一焊接枪(534)的下方,供第一焊接枪(534)对内胆进行焊接作业,在对内胆的两端进行焊接时,两个转动轮(524)转动将内胆的位置进行转动,送料气缸(55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送料板(553)移动,送料板(553)移动带动送料存放箱(551)内的底座和顶座移动,通过移料槽将底座和顶座移动至缝合固定架(56)的内胆上,第二焊接枪(542)工作对焊接处进行焊接作业,在焊接后第二打磨电机(543)工作带动第二打磨辊(544)转动,第二打磨辊(544)转动对(544)内胆焊接处进行打磨作业,固定气缸(545)的输出端移动带动固定块(546)移动,将待焊接的内胆底座和顶座进行支撑,防止在焊接的过程中,内胆的底座和顶座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焊接的品质;
步骤6,在对内胆进行滚圆和焊接缝合后,下料气缸(6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驱动板(63)移动,驱动板(63)移动带动缝合好的内胆向缝合固定架(56)的另一端移动,将焊接好的内胆输送至第二输送组件(71)上,对内胆进行下一步的加工作业,外界的空气通过连接管(84)将空气输送至若干喷气管嘴(85)上,若干喷气管嘴(85)将空气输送至内胆上,将打磨的粉尘进行吹走,在喷气的过程中,摆动电机(81)工作带动摆动轴(82)在缝合架上转动,摆动轴(82)转动带动摆动架(83)转动,摆动架(83)转动带动若干喷气管嘴(85)转动,将气体多方位的喷射在内胆上,对内胆上的灰尘进行全方位的清理作业,在将灰尘进行清理后,有利于后续对内胆的检测作业,在将内胆移动至第二输送架(711)上后,第二输送电机(712)工作带动其中一个运料辊(713)转动,一个运料辊(713)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另外的运料辊(713)转动,若干运料辊(713)转动将内胆向前移动,第一检测气缸(722)的输出端移动橡胶塞(723)移动将内胆的一端塞住,往内胆里加水检测内胆的密封性,检测内胆是否漏水,第二检测气缸(732)的输出端移动带动曲型检测板(733)向下移动,曲型检测板(733)移动至内胆的上方,对内胆的耐压度进行测试,测试内胆的耐压力。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