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呋喃环的聚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70年第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诞生,高分子聚合材料以其媲美金属、木材等传统材料的优异性能以及高性价比,易制备等有点,在交通、建筑、农业、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已经遍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在自然界难以降解,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其中聚乳酸,聚脂肪族内酯与聚碳酸酯等聚酯类是一类可生物降解,生物吸收的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行业。这些原料来源于生物质资源的合成聚合物统称为生物基聚合物,既包括微生物以生物质为原料直接合成的生物基聚合物,如聚羟基烷酸酯(phas),也包括以生物质为原料先通过生物或化学法转化合成生物基单体、再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生物基聚合物,如聚乳酸(pla)和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聚合单体一般来源于化石原料,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生物质原料的转化和利用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市场上大部分的聚酯产品都具有苯环结构,因为加入苯环结构可以具有一定的刚性,可以提升玻璃化温度,因此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但制备相应聚酯的底物如对苯二甲酸,双酚a,对苯二酚类底物目前均来自石化产品,随着能源枯竭,石化产品的减少,呋喃型二酸,二醇,二胺作为底物制备的聚酯材料将逐渐替代传统的聚酯材料。由于呋喃类聚酯具有芳香性,拥有与苯环相似的一些特性,产品性能与传统的聚酯相似,容易被市场接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5-呋喃二甲酸(fdca)是一种经典的生物基芳香族单体,可由淀粉、纤维素等生物质经水解、脱水、氧化等反应制得。fdca具有与石油基单体对苯二甲酸(tpa)相近的结构和物性,可用于合成高性能聚酯和环氧树脂,被美国能源部确定为12种最具潜力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之一,也被视为“沉睡中的巨人”。
传统的制备fdca的方法主要是溶液缩聚法、熔融缩聚法、熔融-固相缩聚法、开环聚合法,其中熔融缩聚法最具有工业化价值,也最具有挑战性,需要深入研究,解决促进分子量增长的同时抑制副反应发生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吡啶氢卤酸盐作为催化剂,基于含呋喃环化合物制备聚酯类的高分子化合物,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工艺繁琐,合成复杂,金属残留、副反应多发等问题。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呋喃环的聚酯的制备方法,式ii所示的单呋喃型聚合单体或式vi所示的双呋喃型聚合单体与式iii所示的脂肪链型聚合单体在式i所示的吡啶氢卤酸盐的催化下聚合得到聚酯产物:
x选自卤素;
r1、r2、r3分别选自氢,1~10个碳原子的烷基,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n,n-二甲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吡咯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前述所述烷基包括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烷基。
r4选自羧基、酰氯基、酯基、羟基或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前述所述酯基为-coor,r一般指烷基等非氢基团。
r5选自羧基、酰氯基、酯基、羟基或被羟基取代的烷基;
r6为与式ii或式iv对应的的羟基、被羟基取代的烷基、酰氯基、羧基或酯基;
r7和r8选自氢、1~6个碳原子的烷基、呋喃基、苯基、取代苯基、环烷基中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此处的1~6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直链的烷基(如正丙基)以及具有支链的烷基(如异丙基),此处的环烷基进一步可优选为环戊烷或者环己烷。
n选自2~15的数字。
优选的,所述的x选自氯基、溴基、碘基;
r1、r2、r3分别选自氢,1~3个碳原子的烷基,1~3个碳原子的烷氧基,n,n-二甲基氨基、未取代的n-吡咯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
r4选自甲酸基、甲酰氯基、甲酸甲酯基;
r5选自甲酸基、甲酰氯基、甲酸甲酯基、甲酸乙酯基、羟甲基;
r6为与式ii或式iv对应的的羟基、酰氯基、甲酸基或甲酸甲酯基;
r7和r8选自氢、1~3个碳原子的饱和烷基、2-呋喃基、苯基、环戊烷基、环己烷基中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
n选自2~12的整数。
优选的,所述的式i所示的吡啶氢卤酸盐的结构选自如下:
优选的,式iii所示的脂肪链型聚合单体选自如下结构:
优选的,式ii所示的单呋喃型聚合单体选自如下结构:
;式iv所示的双呋喃型聚合单体选自如下结构:
优选的,式i所示的吡啶氢卤酸盐为两种投料总质量的0.1%~10%。
优选的,羧基、酰氯基或酯基的聚合单体与含羟基的烷基的聚合单体的摩尔比为1:1.1~2。优选的,所述的聚合反应在惰性气体或氮气氛围下进行。
优选的,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预聚反应:将原料和式i所示的吡啶氢卤酸盐催化剂在120℃~1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2)后聚反应: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在温度200℃~250℃下反应。
优选的,所述的预聚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5~3h;所述的后聚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5h。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至少一种优势:
1)合成方法中所用催化剂绿色无毒,得到的聚合物无金属残留;
2)合成方法简单、经济;
3)本方案可加快预聚反应速度,促进预聚阶段缩聚反应得正向进行,弥补过程中小分子带来的逆反应干扰问题;
4)适用性更加广泛;
5)更适于规模化生产;
6)产物的产率较高。
说明书附图
图1为呋喃二甲酸与乙二醇缩聚所得产物的dsc表征图谱
图2为呋喃二甲酸与乙二醇缩聚所得产物的tga表征图谱
图3为dmap·hcl核磁氢谱图
图4为dmap·hcl核磁碳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只是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方案。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各种原料,均购自市场或经简单合成得到,所用化学品及仪器型号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1试剂来源与纯度
表2仪器和设备
下列实施例中所用的催化剂经简单合成得到,例如图3为合成得到的dmap·hcl核磁氢谱图;图4为合成得到的dmap·hcl核磁碳谱图。
实施例1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90ml的7和88ml的10(1:1),并加入2.5g(1%wt)的3,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80℃,反应1.5h后,向反应系统中流通氮气,使小分子随氮气蒸出,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30℃,_再继续反应3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氮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通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白色的呋喃聚酯固体216g,产率为88.0%。
实施例2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00ml的8和166ml的11(1:1.2),并加入1.4g(0.5%wt)的5,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70℃,反应1.5h后,向反应系统中流通氮气,使小分子随氮气蒸出,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50℃,再继续反应2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通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235g,产率为82.1%。
实施例3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33ml的9和262ml的12(1:1.5),并加入0.4g(0.1%wt)的6,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80℃,反应2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40℃,再继续反应2.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通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357g,产率为84.3%。
实施例4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33ml的9和117ml的10(1:1),并加入8.6g(3%wt)的1,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20℃,反应3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00℃,再继续反应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通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266g,产率为93.0%。(产物热力学表征如图1、图2)
实施例5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00ml的8和92ml的14(1:1),并加入1.3g(5%wt)的2,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30℃,反应3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10℃,再继续反应4.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通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223g,产率为86.5%。
实施例6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200ml的9和164ml的15(1.5:1),并加入36g(8%wt)的3,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40℃,反应2.5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20℃,再继续反应4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400g,产率为88.9%。
实施例7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20ml的8和238ml的16(1.2:1),并加入35g(10%wt)的4,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50℃,反应2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30℃,再继续反应2.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300g,产率为84.7%。
实施例8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90ml的21和88ml的13(1:1),并加入3.7g(1%wt)的3,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80℃,反应2h后蒸出小分子后升,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高温度为240℃,再继续反应2.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乳白色的呋喃聚酯固体333g,产率为89.0%。
实施例9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75ml的18和89ml的14(1:1),并加入2.6g(1%wt)的6,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50℃,反应2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50℃,再继续反应3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干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198g,产率为85.0%。
实施例10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95ml的23和167ml的11(1:1.2),并加入3.5g(1%wt)的3,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80℃,反应2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00℃,再继续反应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395g,产率为87.8%。
实施例11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200ml的22和140ml的13(1:1.2),并加入21g(5%wt)的5,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70℃,反应2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40℃,再继续反应3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白色的呋喃聚酯固体377g,产率为89.3%。
实施例12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210ml的25和110ml的10(1:1.2),并加入4.2g(1%wt)的6,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30℃,反应2.5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10℃,再继续反应4.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391g,产率为83.2%。
实施例13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95ml的26和238ml的11(1:1),并加入16g(3%wt)的5,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50℃,反应2.5h后蒸出小分子后升,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高温度为200℃,再继续反应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413g,产率为84.1%。
实施例14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200ml的27和175ml的12(1:1.5),并加入3.5g(1%wt)的6,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20℃,反应3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10℃,再继续反应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白色的呋喃聚酯固体411g,产率为86.9%。
实施例15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200ml的28和174ml的12(1:1),并加入2.5g(0.5%wt)的4,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80℃,反应2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20℃,再继续反应4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428g,产率为89.5%。
实施例16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90ml的19和174ml的13(1:1),并加入2.5g(0.5%wt)的4,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80℃,反应3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10℃,再继续反应3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423g,产率为87.6%。
实施例17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200ml的20和174ml的15(1:1.1),并加入3.5g(1%wt)的4,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80℃,反应2.5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30℃,再继续反应4.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411g,产率为86.7%。
实施例18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200ml的29和160ml的13(1.2:1),并加入2.5g(0.5%wt)的4,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80℃,反应3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40℃,再继续反应4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401g,产率为83.3%。
实施例19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188ml的30和188ml的11(1:1.1),并加入5g(1%wt)的4,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80℃,反应2.5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20℃,再继续反应4.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395g,产率为83.2%。
实施例20
在三口烧瓶中抽换n2三次,缓慢升温,不断搅拌,在充氮气状态下加入205ml的31和190ml的10(1:1),并加入25g(5%wt)的4,后封闭反应系统,然后加热至180℃,反应2h后蒸出小分子后,将体系再次密封,然后升高温度为210℃,再继续反应5h,在0.5mbar真空度下抽气0.5h,停止加热搅拌,通气冷却至室温,取出产物用乙醇洗去表面小分子以及低聚物残留,过真空干燥后烘干得到淡黄色的呋喃聚酯固体400g,产率为80.1%。
1.一种含呋喃环的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所示的单呋喃型聚合单体或式iv所示的双呋喃型聚合单体与式iii所示的脂肪链型聚合单体在式i所示的吡啶氢卤酸盐的催化下聚合得到聚酯产物:
x选自卤素;
r1、r2、r3分别选自氢,1~10个碳原子的烷基,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n,n-二甲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吡咯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
r4选自羧基、酰氯基、酯基、羟基或被羟基取代的烷基;
r5选自羧基、酰氯基、酯基、羟基或被羟基取代的烷基;
r6为与式ii或式iv对应的的羟基、被羟基取代的烷基、酰氯基、羧基或酯基;
r7和r8选自氢、1~6个碳原子的烷基、呋喃基、苯基、取代苯基、环烷基中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
n选自2~15的数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选自氯基、溴基、碘基;
r1、r2、r3分别选自氢,1~3个碳原子的烷基,1~3个碳原子的烷氧基,n,n-二甲基氨基、未取代的n-吡咯烷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
r4选自甲酸基、甲酰氯基、甲酸甲酯基;
r5选自甲酸基、甲酰氯基、甲酸甲酯基、甲酸乙酯基、羟甲基;
r6为与式ii或式iv对应的的羟基、酰氯基、甲酸基或甲酸甲酯基;
r7和r8选自氢、1~3个碳原子的饱和烷基、2-呋喃基、苯基、环戊烷基、环己烷基中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
n选自2~12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所示的吡啶氢卤酸盐的结构选自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i所示的脂肪链型聚合单体选自如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所示的单呋喃型聚合单体选自如下结构:
式iv所示的双呋喃型聚合单体选自如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吡啶氢卤酸盐为两种投料总质量的0.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羧基、酰氯基或酯基的聚合单体与含羟基的聚合单体的摩尔比为1: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反应在惰性气体或氮气氛围下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备方法为:
(1)预聚反应:将原料和式i所示的吡啶氢卤酸盐催化剂在120℃~1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2)后聚反应: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在温度200℃~250℃下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聚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5~3h;所述的后聚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5h。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