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1


本申请涉及测量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单个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类实体行业中,随着用户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生产厂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各种检测测量,以进一步提升质检水平。

然而在传统的操作层面上,针对一个或一类参数进行测量的一个测量装置通常包括一套伺服动力机构或者其他动力机构。因而,当需要对待检测零部件的不同参数进行检测时或者当待检测零部件类型更换时,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测量装置,不但会提升导致出现工作失误的概率,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缺陷的至少一部分的技术方案,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测量装置,以实现通过单个驱动器来给多个测量机构提供测量所需的驱动动作。

根据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由单个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基座,该基座固定或可移动地安装于机架,所述基座安装有具有能够沿纵向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杆的单个线性驱动器;滑动座,该滑动座间隔地且沿横向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多个测量机构,每个测量机构包括沿纵向方向可独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座的安装台和由该安装台所承载的测量组件,其中:所述单个线性驱动器可选择地与所述多个测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测量机构相接合,以独立地驱动所接合的一个测量机构在纵向方向上线性移动。

优选地,所述单个线性驱动器的驱动杆位于所述基座和滑动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导轨,所述滑动座通过该至少一条横向导轨而可横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优选地,所述滑动座上设置多条彼此间隔平行的纵向导轨,每个测量机构的安装台可纵向滑动地安装于各自对应的纵向导轨上。

优选地,每个测量机构的测量组件均包括有沿所述纵向方向远离所述单个线性驱动器延伸的测量杆。

优选地,该测量装置包括横向驱动器,该横向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基座并传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座,以驱动所述滑动座在横向方向上往复移动。

优选地,该测量装置包括接合选择机构,该接合选择机构包括:第一配合机构,该第一配合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杆上;和多个第二配合机构,每个第二配合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于每个安装台上;其中,通过所述滑动座在横向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一配合机构与同该第一配合机构在纵向方向上对齐的一个第二配合机构可释放地相互接合,而与其他第二配合机构相互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上的移动台,该移动台的上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滑块和滑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配合机构包括从所述安装台向下延伸的配合台,该配合台的下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滑块和滑槽中的另一者,在所述滑动座在横向方向的移动的过程中,在所述配合台下的滑块或滑槽与所述移动台的滑块或滑槽在横向方向对齐时,每个配合台下的滑块或滑槽能够沿所述移动台的滑块或滑槽沿横向方向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移动台的上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滑块,所述配合台的下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滑槽,在所述滑动座在横向方向的移动的过程中,在所述配合台下的滑槽与所述移动台的滑块在横向方向对齐时,每个配合台下的滑槽能够沿所述移动台的滑块沿横向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该滑块可选择地与其中一个滑槽相接合。

优选地,该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滑动座之间位于所述移动台在横向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每个支撑架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辅助滑块,每个辅助滑块在横向方向上共线延伸。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单个线性驱动器能够可选择地驱动多个测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测量机构,从而实现通过一个驱动器来给多个测量机构提供动力的技术效果,进而实现本申请的发明目的。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和图2为根据本申请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测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测量装置去掉基座和滑动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单动力测量装置包括:基座10,该基座10固定或可移动地安装于机架,所述基座10安装有具有能够沿纵向方向x往复移动的驱动杆25的单个线性驱动器23;滑动座20,该滑动座20间隔地且沿横向方向y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10上;多个测量机构,每个测量机构包括沿纵向方向x可独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座20的安装台30和由该安装台30所承载的测量组件31,其中:所述单个线性驱动器23可选择地与所述多个测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测量机构相接合,以独立地驱动所接合的一个测量机构在纵向方向x上线性移动。

基座10作为上述测量装置的安装基础,而可移动或固定于机架上。在可移动的方式中,基座10能够承载测量装置一起移动到或离开工作位置。单个线性驱动器23安装在基座10上,具有能够沿纵向方向x往复移动的驱动杆25,在下文中将解释如何利用这单个线性驱动器23的一根线性驱动杆25实现对多个测量机构分别独立的驱动。单个线性驱动器23可以为多种形式,如线性电机、气缸、液压缸等。

滑动座20与基座10间隔布置,且能够沿横向方向y往复滑动。滑动座20的横向滑动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来实现,但优选情况下,如图1和图2所示,还设置有横向驱动器40,该横向驱动器40安装于所述基座10并传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座20,以驱动所述滑动座20在横向方向上往复移动。横向驱动器40可以为电机、气缸或液压缸等。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在基座10上的至少一条横向导轨11而可横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10上。横向导轨11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优选为两条或更多条。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滑动座20位于基座10的上方,因此,单个线性驱动器23的驱动杆25位于基座10和滑动座20之间。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描述中,是以图中所示的方向和方位进行表述的,如纵向方向x、横向方向y等,但这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而是仅为了方便清楚表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目的。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也可应用于其他的方位布局中,这些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滑动座20上设置有多个测量机构,每个测量机构包括沿纵向方向x可独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座20的安装台30和由该安装台30所承载的测量组件31。因此,对于每个测量机构来说,既能够在滑动座20的承载下沿横向方向y往复滑动,又能够分别独立地在纵向方向x上往复滑动。滑动座20可以如图所示为单个滑动座,但也可以为分体设计,即每个安装台30安装于自己的滑动座20。为了实现各个安装台30的纵向方向的滑动,如图1所示,滑动座20上设置多条彼此间隔平行的纵向导轨21,每个测量机构的安装台30可纵向滑动地安装于各自对应的纵向导轨21上。因此,每个测量机构的安装台30能够通过各自的纵向导轨21沿纵向方向x往复滑动。

安装台30上安装有测量组件31,该测量组件31均包括有沿所述纵向方向x远离所述单个线性驱动器23延伸的测量杆32。该测量杆32上可以设置各种合适类型的传感器,以实现对相同或不同参数的检测测量。

在传统设计方案中,由于每个测量机构的测量组件承载有各自的测量杆32,用于实现各自的测量目的,因此需要给每个测量机构配置一个动力驱动装置,尤其是实现测量杆32进入测量位置和离开测量位置。例如,在图1所示的具体情形中,由于具体有三组不同的测量组件(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具体方式,而是可以设计有两组或三组以上的测量组件或测量机构),就需要为其分别配置三个实现纵向移动的驱动器。

而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能够实现利用单个线性驱动器23及其驱动杆25,就能够分别独立的实现对不同的测量组件或测量机构的单独进给驱动。具体来说,单个线性驱动器23可选择地与所述多个测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测量机构相接合,以独立地驱动所接合的一个测量机构在纵向方向x上线性移动。因此,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完成检测测量工作并实现其技术目的的基础上,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驱动器的数目,实现成本的显著降低;同时,利用本申请的测量装置,就能够顺序地实现多个测量机构或测量组件的所有的测量功能,不需要频繁地更换不同类型的测量装置,进而降低出现工作失误的概率,并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因此,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核心方案是如何利用单个线性驱动器23的驱动杆25来分别独立地实现对多个测量机构或测量组件的分别驱动。下面将着重描述此技术内容。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示测量装置包括接合选择机构,该接合选择机构包括:第一配合机构,该第一配合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杆25上;和多个第二配合机构,每个第二配合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于每个安装台30上;其中,通过所述滑动座20在横向方向y的移动,所述第一配合机构与同该第一配合机构在纵向方向上对齐的一个第二配合机构可释放地相互接合,而与其他第二配合机构相互分离。

具体来说,驱动杆25相对于底座10仅做纵向方向x上的线性往复移动,而滑动座20则相对于底座10仅做横向方向y上的线性往复移动。在二者的相对位置关系中,当某一测量机构的安装台30在纵向方向上与驱动杆25对齐时,驱动杆25可以通过其第一配合机构与该安装台30的第二配合机构相互接合,而不会与其他安装台的第二配合机构相接合。因此,在此情况下,驱动杆25能够驱动所接合的安装台30在纵向方向x上线性往复移动,实现测量杆32的进给到测量位置以及离开测量位置。由于其他安装台30并未与驱动杆25所接合,因此不会驱动其他的测量机构的安装台30。而当第一配合机构和第二配合机构脱离配合后,则通过滑动座在横向方向y上的滑动,可以允许驱动杆25的第一配合机构与另一安装座30的第二配合机构实现可释放地配合,进而由驱动杆25驱动另一个测量机构在纵向方向x上往复移动。

上述接合选择机构可以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驱动杆25上的第一配合结构可以为可选择打开或封闭的钩状件,各个安装台30上的第二配合机构可以为允许钩状件钩住的钩环。当打开钩状件时,可以允许驱动杆25与对应的安装台的钩环相配合或脱离配合;当封闭钩状件时,则允许驱动杆25驱动该安装台进行纵向方向的线性移动。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接合选择机构的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配合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杆25上的移动台24,该移动台24的上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滑块211和滑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配合机构包括从所述安装台30向下延伸的配合台33,该配合台33的下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滑块和滑槽331中的另一者。其中,在所述滑动座20在横向方向y的移动的过程中,在所述配合台33下的滑块或滑槽331与所述移动台24的滑块211或滑槽在横向方向对齐时,每个配合台33下的滑块或滑槽331能够沿所述移动台24的滑块211或滑槽沿横向方向往复移动。

移动台24固定于驱动杆25,因此随着驱动杆25的移动而一起移动。优选情况下,移动台24设置于驱动杆25的端部。为了与图中方位中上方的安装台30相互配合,在移动台24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滑块211和滑槽中的一者,优选如图所示设置有滑块211。在这里滑块211并不会相对于移动该24或驱动杆25进行滑动,而是能够在滑动座20相对于底座10在横向方向y进行滑动时相对于安装座30进行横向方向y上的相对滑动。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第二配合机构,安装台30向下(跨过滑动座)延伸有配合台33,该配合台33的下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滑块和滑槽331中的另一者。在第一配合机构设置有滑块211的优选情况下,配合台33的下表面优选设计有滑槽331,并与滑块211在横向方向y上滑动配合。因此,在所述滑动座20在横向方向y的移动的过程中,在所述配合台33下的滑槽331与所述移动台24的滑块211在横向方向y上对齐时,每个配合台33下的滑槽331能够沿所述移动台24的滑块211沿横向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该滑块211可选择地与其中一个滑槽331相接合。也就是说,当滑动座20在横向方向y上滑动时,会带动各个安装台的配合台33的相对于驱动杆25的移动台24在横向方向上滑动,进而使滑块211在各个配合台的多个滑槽(相互对齐而连续延伸)中在横向方向y上滑动。当滑块211完全进入某个测量机构的安装台的滑槽中,从而实现与该安装台的接合。而当滑块离开某安装台的滑槽后,从而实现与该安装台的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机构设置有滑块而第二配合机构设置有滑槽,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互换,即移动台24上设置滑槽,而各个安装台的配合台上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

另外,优选情况下,如图3所示,该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上并在所述底座10和所述滑动座20之间位于所述移动台24在横向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每个支撑架1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辅助滑块211’,每个辅助滑块211’在横向方向y上共线延伸。因此,当设置有滑槽形式的第二配合机构的安装座在脱离与移动台24的配合后,依然能够利用支撑架13实现可横向滑动的支撑引导作用,进而使测量装置的滑动座在横向滑动时更为稳定。当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3上表面可以设置有辅助滑槽(未显示)。此外,支撑架13可以是有一个,也可以在移动台24横向方向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13。而且,支撑架13在横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可以根据滑动座20的横向移动行程距离来设计选择。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测量装置及其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如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利用单个线性驱动器23及其驱动杆25,就能够分别独立的实现对不同的测量组件或测量机构的单独进给驱动,从而在完成检测测量目的的基础上,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驱动器的数目,实现成本的显著降低;同时,不需要频繁地更换不同类型的测量装置,进而降低出现工作失误的概率,并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包括:

基座(10),该基座(10)固定或可移动地安装于机架,所述基座(10)安装有具有能够沿纵向方向(x)往复移动的驱动杆(25)的单个线性驱动器(23);

滑动座(20),该滑动座(20)间隔地且沿横向方向(y)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10)上;

多个测量机构,每个测量机构包括沿纵向方向(x)可独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座(20)的安装台(30)和由该安装台(30)所承载的测量组件(31),其中:

所述单个线性驱动器(23)可选择地与所述多个测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测量机构相接合,以独立地驱动所接合的一个测量机构在纵向方向(x)上线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线性驱动器(23)的驱动杆(25)位于所述基座(10)和滑动座(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导轨(11),所述滑动座(20)通过该至少一条横向导轨(11)而可横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0)上设置多条彼此间隔平行的纵向导轨(21),每个测量机构的安装台(30)可纵向滑动地安装于各自对应的纵向导轨(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测量机构的测量组件(31)均包括有沿所述纵向方向(x)远离所述单个线性驱动器(23)延伸的测量杆(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包括横向驱动器(40),该横向驱动器(40)安装于所述基座(10)并传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座(20),以驱动所述滑动座(20)在横向方向上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包括接合选择机构,该接合选择机构包括:

第一配合机构,该第一配合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杆(25)上;和

多个第二配合机构,每个第二配合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于每个安装台(30)上;

其中,通过所述滑动座(20)在横向方向(y)的移动,所述第一配合机构与同该第一配合机构在纵向方向上对齐的一个第二配合机构可释放地相互接合,而与其他第二配合机构相互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杆(25)上的移动台(24),该移动台(24)的上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滑块(211)和滑槽中的一者,

所述第二配合机构包括从所述安装台(30)向下延伸的配合台(33),该配合台(33)的下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滑块和滑槽(331)中的另一者,

在所述滑动座(20)在横向方向(y)的移动的过程中,在所述配合台(33)下的滑块或滑槽(331)与所述移动台(24)的滑块(211)或滑槽在横向方向对齐时,每个配合台(33)下的滑块或滑槽(331)能够沿所述移动台(24)的滑块(211)或滑槽沿横向方向往复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台(24)的上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滑块(211),所述配合台(33)的下表面设计有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滑槽(331),在所述滑动座(20)在横向方向(y)的移动的过程中,在所述配合台(33)下的滑槽(331)与所述移动台(24)的滑块(211)在横向方向对齐时,每个配合台(33)下的滑槽(331)能够沿所述移动台(24)的滑块(211)沿横向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该滑块(211)可选择地与其中一个滑槽(331)相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上并在所述底座(10)和所述滑动座(20)之间位于所述移动台(24)在横向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每个支撑架(1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辅助滑块(211’),每个辅助滑块(211’)在横向方向(y)上共线延伸。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由单驱动器驱动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基座,该基座固定或可移动地安装于机架,基座安装有具有能够沿纵向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杆的单个线性驱动器;滑动座,该滑动座间隔地且沿横向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基座上;多个测量机构,每个测量机构包括沿纵向方向可独立滑动地设置于滑动座的安装台和由该安装台所承载的测量组件,其中:单个线性驱动器可选择地与多个测量机构中的任意一个测量机构可释放地相接合,以可选择且独立地驱动所接合的一个测量机构在纵向方向上线性移动。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通过一个驱动器可选择地给多个测量机构提供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元;刘树林;胡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97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