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在喇叭的制作工艺过程中,鼓纸、防尘帽以及弹波之间通常要靠胶水(盆架胶以及鼓纸胶)粘接组合在一起,其中多个应用点的胶水,例如弹波、鼓纸、防尘帽之间的胶水,需要通过24h或是72h的干燥过程,以保证胶水完全凝固后,才可进入下工序组装。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自然烘干进行干燥,或者电声行业通常也可以采用烘烤工艺对喇叭上的胶水进行干燥,利用加温管对烤房进行加热,使烤房中的温度上升,以实现烘干。然而利用发热管设计加温的能耗较高,且烤房的结构设计为堆码整板烘烤增加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烘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喇叭上的胶水进行干燥时节能效果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烘干设备,所述烘干设备包括热水器、冷凝器组件、烘干仓以及风机,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入水口与所述热水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热水器将热水导入到所述冷凝器组件中,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冷凝器组件,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烘干仓,所述风机将所述冷凝器组件冷凝后的热气吹向所述烘干仓内。
可选地,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管以及保温管道,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保温管道内的一端,所述保温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对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插设在所述烘干仓中。
可选地,所述烘干设备还包括水塔,所述热水器的入水口与所述水塔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塔的入水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热水器为太阳能热水器。
可选地,所述烘干仓上具有若干换气孔,若干所述换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烘干仓顶部。
可选地,所述烘干设备还包括传送组件,所述烘干仓上具有出料口以及入料口;其中,所述传送组件设置在所述烘干仓中,且所述传送组件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入料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导轨以及吊篮,所述吊篮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可选地,所述导轨包括若干水平部以及若干垂直部,所述垂直部间隔设置,所述水平部与相邻两个所述垂直部的端部连接,且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部之间错位设置,所述吊篮可沿所述垂直部以及所述水平部移动。
可选地,所述出料口以及所述入料口设置在所述烘干仓的同一侧仓壁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热水器将热水导入到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冷却的方式,热水在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冷却时产生大量的热气,所述风机将热气吹入到所述烘干仓中从而提高所述烘干仓中的温度实现干燥。且冷凝后的热水可通过所述冷凝器组件再回收到所述热水器中重新加热,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设备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烘干设备,请参照图1,所述烘干设备包括热水器(图中未标识)、冷凝器组件(图中未标识)、烘干仓10以及风机20,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入水口与所述热水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热水器将热水导入到所述冷凝器组件中,所述风机20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冷凝器组件,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烘干仓10,所述风机20将所述冷凝器组件冷凝后的热气吹向所述烘干仓10内。
由于水比热容较高,因此所述热水器将水加热后,水中存储的热能较高,所述热水器将加热后的水通过所述热水器的出水口输送到所述冷凝器组件中,所述冷凝器组件对热水冷凝的过程中,热水则会在所述冷凝器组件中产生大量的热气,所述风机运行将所述冷凝器组件中的热气吹入到所述烘干仓10中,从而实现对所述烘干仓10中的喇叭干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组件对热水进行冷凝时,热水并不会完全冷却,热水保留有一定余温,通过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出水口输回到所述热水器中,从而实现循环利用。从而节省所述热水器的加热时间,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本实施例可选地,所述热水器可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效果,在实际运用中,通过多次试验验证所述烘干设备每天的耗电量为12度~18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热水器将热水导入到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冷却的方式,热水在所述冷凝器组件中冷却时产生大量的热气,所述风机20将热气吹入到所述烘干仓10中从而提高所述烘干仓10中的温度实现干燥。且冷凝后的热水可通过所述冷凝器组件再回收到所述热水器中重新加热,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管以及保温管道30,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保温管道30内的一端,所述保温管道30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对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插设在所述烘干仓中。
所述冷凝管用于对所述热水器中的热水进行冷凝,且所述冷凝管设置在所述保温管道30内,也即在所述保温管道30内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冷凝管设置在所述保温管道30的容置腔中,热水流经所述冷凝管时,所述冷凝管上会产生热气。所述保温管道30与所述风机20的进风口对接,且所述风机20的出风口插设在所述烘干仓10内。从而所述风机20在运行时,将所述保温管道30中的热气吹入到所述烘干仓10中,对所述烘干仓10中的喇叭进行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保温管道30对所述冷凝管中产生的热气进行存储,从而避免热气外散,能够及时被所述风机20传送至所述烘干仓10中,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效果。本实施例可选地,所述保温管道30可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以及钢管制作,从而避免对热气造成能量损耗,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设备还包括水塔,所述热水器的入水口与所述水塔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塔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组件对热水进行冷凝后,将热水输送至所述水塔中进行中转存储,待所述热水器对其内的热水加热完毕后,再将水输送至所述热水器中加热。从而保证所述热水器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对热水进行加热,避免所述热水器还未完成加热时,添加未加热的水,从而降低热水温度。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水塔对冷凝后的热水中转存储,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水器加制热时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所述烘干设备的烘干效果。
本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水塔、所述热水器以及所述冷凝器组件之间也可以采用所述保温管道30进行传输,从而避免热水在传输的过程中造成能量损耗,从而降低所述热水器的加热时间,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仓10上具有若干换气孔40,若干所述换气孔40均匀分布在所述烘干仓10顶部。所述风机20将热气吹入到所述烘干仓10中,所述烘干仓10中的喇叭干燥吸热后,热气的温度将会降低,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换气孔40对所述烘干仓10中的气体进行更换,将温度更高的热气吹入所述烘干仓10中,将温度较低的热气从所述烘干仓10中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效果。
具体的,请参照图2,所述烘干设备还包括传送组件,所述烘干仓10上具有出料口12以及入料口11;其中,所述传送组件设置在所述烘干仓10中,且所述传送组件一端与所述出料口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入料口11连接。
所述入料口11可与上一工序的出料位置对接,从而实现所述烘干设备自动入料,所述传送组件带动喇叭在所述烘干仓10中移动,并移动至所述出料口12位置处,所述出料口12可与下一工序的入料位置对接,从而实现所述烘干设备的自动下料。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烘干仓10内设置所述传送组件以实现自动上下料,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烘干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12以及所述入料口11可设置在所述烘干仓的同一侧仓壁上;或者所述出料口12以及所述入料口11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烘干仓10相对的两仓壁上,从而通过改变所述烘干仓10的上料位置以及下料位置,以适应更多不同的场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广泛适应性。
具体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导轨52以及吊篮51,所述吊篮51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52上。所述吊篮51用于放置喇叭,在实际运用中,所述吊篮51可放置3个~5个喇叭,在所述导轨52上设有若干个所述吊篮51,所述吊篮51沿所述导轨52在所述烘干仓10中移动进行烘干,从而提高所述烘干仓10中喇叭个数的容量,进而提高烘干效率。
具体的,所述导轨52包括水平部522以及垂直部521,所述垂直部521间隔设置,所述水平部522与相邻两个所述垂直部521的端部连接,且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部522之间错位设置,所述吊篮可沿所述垂直部521以及所述水平部52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水平部522以及所述垂直部521之间的配合,将所述导轨52设置成“s”型,也即所述吊篮51在经过所述垂直部521时,在所述烘干仓10中做升降运动,从而增长所述吊篮51在所述烘干仓10中的运行轨迹,也即增长了所述吊篮51在所述烘干仓10中的烘干时间10,从而保证喇叭能够有足够时间进行烘干,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效果。此外,本实施例通过所述垂直部521以及所述水平部522的配合,在延长所述吊篮51在所述烘干仓10中的行走路径,从而间接增大喇叭的烘干时间,以保证喇叭的烘干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包括热水器、冷凝器组件、烘干仓以及风机,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入水口与所述热水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热水器将热水导入到所述冷凝器组件中,所述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冷凝器组件,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烘干仓,所述风机将所述冷凝器组件冷凝后的热气吹向所述烘干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管以及保温管道,所述冷凝管位于所述保温管道内的一端,所述保温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对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插设在所述烘干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还包括水塔,所述热水器的入水口与所述水塔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水塔的入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为太阳能热水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仓上具有若干换气孔,若干所述换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烘干仓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还包括传送组件,所述烘干仓上具有出料口以及入料口;
其中,所述传送组件设置在所述烘干仓中,且所述传送组件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入料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导轨以及吊篮,所述吊篮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若干水平部以及若干垂直部,所述垂直部间隔设置,所述水平部与相邻两个所述垂直部的端部连接,且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部之间错位设置,所述吊篮可沿所述垂直部以及所述水平部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以及所述入料口设置在所述烘干仓的同一侧仓壁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