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混合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溶胶混合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溶胶一般是指液溶胶,液溶胶是指通过水解和聚合作用,形成的有机或无机的纳米或微米级的粒子。这些粒子通常带有电荷,并由于电荷作用,吸附一层溶剂分子,形成由溶剂包覆的纳米或微米粒子,即胶体粒子,这些胶体粒子由于带有电荷而相互排斥,从而能以悬浮状态存在于溶剂中,即形成溶胶;胶体粒子由于失去电荷,或者包覆在外圈的溶剂层被破坏,胶体粒子发生聚合,溶胶发生固化即形成凝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和上料。

现有的混合装置在对溶胶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时,存在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且混合完成后需要人工将混合装置内的原料进行下料和送料,需要使用多个器械,费时费力,且转运时存在部分原料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溶胶混合送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溶胶混合送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桶体,且桶体的顶部外壁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底部设有第一搅拌桨,所述桶体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中空的上料盘,且上料盘两侧外壁均插接有上料管,所述上料盘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穿孔,所述转动杆两侧的顶部均设有延伸杆,且两个延伸杆的一端均延伸至上料盘的内部,所述桶体的底部外壁插接有输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杆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延伸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延伸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设有刮板,且刮板位于上料盘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桶体的底部外壁设有送料仓,且送料仓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输送辊筒,两个输送辊筒的圆周处套接有同一个传送带,且传送带的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送料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料仓一侧内壁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且送料仓一侧外壁的顶部设有延伸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板的底部设有搅拌电机,且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设有第二搅拌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上料盘和延伸杆,将原料经上料管倒入上料盘内,同时驱动电机带动延伸杆对上料盘内的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初步混合后的原料经穿孔流至桶体的内部,转动杆带动第一搅拌桨转动对原料进行混匀,混合效果好,提高加工效率;

2.通过设置送料仓和送料槽,原料混合完成后经输料管流至送料槽内,并通过输送辊筒和传送带进行送料,使用方便高效;

3.通过设置搅拌电机和第二搅拌桨,搅拌电机可带动第二搅拌桨对流至送料仓内的原料进行再次搅拌混合,保证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溶胶混合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溶胶混合送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溶胶混合送料装置的整体侧面结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导流板、3第一搅拌桨、4刮板、5延伸杆、6上料盘、7驱动电机、8转动杆、9桶体、10上料管、11送料槽、12输送辊筒、13送料仓、14传送带、15延伸管、16搅拌电机、17第二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2,溶胶混合送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桶体9,且桶体9的顶部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转动杆8,且转动杆8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第一搅拌桨3,桶体9圆周内壁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中空的上料盘6,且上料盘6两侧外壁均插接有上料管10,上料盘6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穿孔,转动杆8两侧的顶部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延伸杆5,且两个延伸杆5的一端均延伸至上料盘6的内部,桶体9的底部外壁插接有输料管,将原料经上料管10倒入上料盘6内,同时驱动电机7带动延伸杆5对上料盘6内的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初步混合后的原料经穿孔流至桶体9的内部,转动杆8带动第一搅拌桨3转动对原料进行混匀,混合效果好,提高加工效率。

其中,延伸杆5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延伸杆5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延伸齿,延伸杆5在上料盘6内转动时,部分原料流过通孔,降低延伸杆5转动的阻力,且延伸齿提高延伸杆5搅动混合的效果。

其中,转动杆8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刮板4,且刮板4位于上料盘6的底部,上料的同时转动杆8带动刮板4转动,对上料盘6底部外壁的物料进行刮净,避免部分物料残留在上料盘6的底部外壁而造成上料不充分。

其中,桶体9的底部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送料仓13,且送料仓13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输送辊筒12,两个输送辊筒12的圆周处套接有同一个传送带14,且传送带14的外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送料槽11,原料混合完成后经输料管流至送料槽11内,并通过输送辊筒12和传送带14进行送料。

其中,送料仓13一侧内壁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2,且送料仓13一侧外壁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延伸管15,导流板2对输料管流出的原料进行导流,可将底座1移动至示意的位置,延伸管15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送料,使用方便高效。

工作原理:将原料经上料管10倒入上料盘6内,同时驱动电机7带动延伸杆5对上料盘6内的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初步混合后的原料经穿孔流至桶体9的内部,转动杆8带动第一搅拌桨3转动对原料进行混匀,混合效果好,提高加工效率,延伸杆5在上料盘6内转动时,部分原料流过通孔,降低延伸杆5转动的阻力,且延伸齿提高延伸杆5搅动混合的效果,上料的同时转动杆8带动刮板4转动,对上料盘6底部外壁的物料进行刮净,避免部分物料残留在上料盘6的底部外壁而造成上料不充分,原料混合完成后经输料管流至送料槽11内,并通过输送辊筒12和传送带14进行送料,导流板2对输料管流出的原料进行导流,可将底座1移动至示意的位置,延伸管15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送料,使用方便高效。

实施例2

参照图3,溶胶混合送料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导流板2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搅拌电机16,且搅拌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第二搅拌桨17。

工作原理:搅拌电机16可带动第二搅拌桨17对流至送料仓13内的原料进行再次搅拌混合,保证混合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溶胶混合送料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桶体(9),且桶体(9)的顶部外壁设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杆(8),且转动杆(8)的底部设有第一搅拌桨(3),所述桶体(9)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中空的上料盘(6),且上料盘(6)两侧外壁均插接有上料管(10),所述上料盘(6)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穿孔,所述转动杆(8)两侧的顶部均设有延伸杆(5),且两个延伸杆(5)的一端均延伸至上料盘(6)的内部,所述桶体(9)的底部外壁插接有输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胶混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5)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延伸杆(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延伸齿。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溶胶混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8)的顶部设有刮板(4),且刮板(4)位于上料盘(6)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胶混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9)的底部外壁设有送料仓(13),且送料仓(13)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输送辊筒(12),两个输送辊筒(12)的圆周处套接有同一个传送带(14),且传送带(14)的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送料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胶混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仓(13)一侧内壁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2),且送料仓(13)一侧外壁的顶部设有延伸管(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溶胶混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的底部设有搅拌电机(16),且搅拌电机(16)的输出轴设有第二搅拌桨(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溶胶混合送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桶体,且桶体的顶部外壁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底部设有第一搅拌桨,所述桶体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中空的上料盘,且上料盘两侧外壁均插接有上料管,所述上料盘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穿孔,所述转动杆两侧的顶部均设有延伸杆,且两个延伸杆的一端均延伸至上料盘的内部,所述桶体的底部外壁插接有输料管,所述延伸杆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可对原料进行初步混合,混合效果好,提高加工效率,使用方便高效,搅拌电机可带动第二搅拌桨对流至送料仓内的原料进行再次搅拌混合,保证混合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何新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创辉鑫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9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