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上料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冲孔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线领域中,上料是整个生产线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对管道进行冲孔时,需将管道送入冲孔机的冲孔组件处,然后启动冲孔机对管道进行冲孔。
现有的管道冲孔生产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人工或半人工方式进行上料,这种上料方式需要手动操作,人工成本高且效率低下。如果通过机械手识别抓取的方式进行上料,则上料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自动化上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料仓、上料平面以及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能够将所述料仓中的料材运送至所述上料平面。
这样,运送机构就可以将料仓内的料材运送至上料平面,再结合冲孔装置的本身部件,就可以实现自动化上料,提供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与所述上料平面位于不同水平面且所述上料平面位于所述料仓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平面设置为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运送机构包括链轮、与所述链轮啮合的链条、用于驱动所述链轮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链条上的勾部,所述勾部随着所述链条的移动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限位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板彼此远离和靠近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限位板底部的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底板底部的丝杠以及连接在所述丝杠一端的手轮;
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滑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丝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轨道和设置在所述限位板底部的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限位板沿所述滑动轨道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置为斜面且斜面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15°至30°。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位于所述上料平面上的料材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料仓、上料平面以及运送机构的支撑架。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上料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料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料装置和冲孔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支撑架12底板
131手轮132丝杠
133直线轴承134滑动轨道
135电机14限位板
15勾部16链轮
17上料平面22取料支架
21取料支架桥梁24冲孔组件
2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在装配使用状态下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料仓、上料平面17以及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能够将所述料仓中的料材运送至所述上料平面17。
这样,运送机构就可以将料仓内的料材运送至上料平面17,再结合冲孔机上的部件,就可以实现自动化上料,从而提高冲孔的工作效率。
所述料仓与所述上料平面17可以设置在同一平面,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平面。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料仓与所述上料平面17设置在不同水平面上且所述上料平面17位于所述料仓的上方,同时所述上料平面17设置为斜面,且该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地设置为15°至30°,这样所述上料平面17上的料材受重力作用可以自然滑落至所述上料平面17的边缘处(方便冲孔机取料的位置),以方便冲孔机的取料。如图4所示,所述料仓是由底板12和两个限位挡板14围成的上方具有开口的箱体。所述底板12设置为斜面且斜面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15°至30°。这样,放置在所述底板12处的料材由于受重力作用会自然滑落至运送机构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所述的“上料平面17设置为斜面”是指斜面低处延伸至靠近所述链条处(即如图1所示的“外高内低”);所述的“底板12设置为斜面”是指斜面的低处延伸至上料装置的边缘(即如图1所述的“内高外低”)。
所述运送机构包括链轮16、与所述链轮16啮合的链条、用于驱动所述链轮16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链条上的勾部15,所述勾部15随着所述链条的移动而移动。所述链条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且延伸至所述底板12,放置在所述底板12处的料材受重力作用会自然滑落至链条处,驱动链轮16后,链条上的勾部15会勾住料材,从而将底板12上的料材运送至所述上料平面。
所述料仓包括底板12、位于所述底板12两侧的限位板1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板14彼此远离和靠近的驱动组件。下面提供两种驱动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轨道134、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4底部的直线轴承133、设置在所述底板12底部的丝杠132以及连接在所述丝杠132一端的手轮131;所述直线轴承133与所述滑动轨道134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14与所述丝杠132连接。转动所述手轮131驱动所述丝杠132转动,从而驱动两个所述限位板14彼此靠近或远离。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轨道134和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4底部的电机135,所述电机135能够驱动所述限位板14沿所述滑动轨道134移动。其中,所述电机135可选用直线电机。
为了检测所述上料平面17上的料材数量,以实现向冲孔机定量上料,所述上料装置还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位于所述上料平面17上的料材数量。
以管道为例,简要说明本发明上料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调整限位挡板14之间的距离,以限制放入料仓内的管道长度,由于所述底板12设置为斜面,因此,当管道放入料仓后,管道会自然滑落至链条处。然后,启驱动链轮16,带动链条,从而将管道从底板12运送至上料平面17上。由于上料平面17同样是斜面的,因此,管道会受到重力作用滑落至所述上料平面17的边缘处,以便于冲孔机的取料。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冲孔机包括取料支架22、取料支架桥梁21以及设置在所述取料支架下方的底座25,所述底座25和所述取料支架22通过气缸23连接,所述气缸23能够驱动所述取料支架2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取料支架桥梁21连接所述上料装置和冲孔机,所述底座25与所述取料支架桥梁21通过滑动轨道连接,所述底座25能够在所述取料支架桥梁21上来回滑动。所述冲孔机在取料时,通过气缸23调整所述取料支架22,以使得所述取料支架22低于上料平面17的高度,然后将取料支架22移动至料材的下方,随后再次驱动气缸23,使料材承载在所述取料支架22上,然后驱动所述取料支架22沿着取料支架桥梁21滑动至原处,再通过气缸23将料材送入冲孔组件24中进行冲孔。
此外,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料仓、上料平面17以及运送机构的支撑架11。
上述中,驱动取料支架22的动力来源可选用电机或液压缸等等。
所述上料装置和所述冲孔机的运作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可以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总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所述的“料材”是指圆管类的零件。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料仓、上料平面(17)以及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能够将所述料仓中的料材运送至所述上料平面(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与所述上料平面(17)位于不同水平面且所述上料平面(17)位于所述料仓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平面(17)设置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机构包括链轮(16)、与所述链轮(16)啮合的链条、用于驱动所述链轮(16)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链条上的勾部(15),所述勾部(15)随着所述链条的移动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包括底板(12)、位于所述底板(12)两侧的限位板(1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板(14)彼此远离和靠近的驱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轨道(134)、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4)底部的直线轴承(133)、设置在所述底板(12)底部的丝杠(132)以及连接在所述丝杠(132)一端的手轮(131);
所述直线轴承(133)与所述滑动轨道(134)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14)与所述丝杠(1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轨道(134)和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4)底部的电机(135),所述电机(135)能够驱动所述限位板(14)沿所述滑动轨道(134)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设置为斜面且斜面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15°至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位于所述上料平面(17)上的料材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料仓、上料平面(17)以及运送机构的支撑架(1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