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制动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
背景技术:
制动鼓是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偶件,除应具有作为构件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有尽可能高而稳定的摩擦系数,以及适当的耐磨性、耐热性、散热性和热容量等。制动器是制动系统中用以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制动力的部件。汽车制动器除各种缓速装置以外,几乎都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产生制动力矩的摩擦制动器。目前,各类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制动器根据旋转元件的不同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鼓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制动鼓,以其圆柱内表面为工作表面;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圆盘状的制动盘,以其两端面为工作表面。
中国专利cn201220114521.6公开了一种自动落料端面压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阀、机架、进料架、气缸、压头与推动杆,所述机架呈“h”型,机架一侧下端安装有气阀;所述进料架包括左进料架与右进料架,并以对称方式固定在机架中部;所述气缸包括左气缸与右气缸,左气缸与右气缸以对称方式固定在机架平台两侧;所述推动杆包括左推动杆与右推动杆,左推动杆与左气缸连接,右推动杆与右气缸连接;所述压头包括左压头与右压头,压头均固定在推动杆在进料架的一端。
该装置不适用制动鼓的端面压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制动鼓端面压平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包括有工作台、外部夹紧具、内扩张夹紧具、上料机构、弯曲机构、压平机构和卸料机构,工作台包括有固定座和空心转盘,空心转盘转动设置在固定座顶端,外部夹紧具分四工位同轴向均布在空心转盘顶端,内扩张夹紧具工作端竖直朝上同轴设置在外部夹紧具内壁,上料机构、弯曲机构、压平机构和卸料机构工作端均朝向工作台依次设置在所述工位一侧。
优选地,外部夹紧具包括有安装底座、安装底板、内滑块、外整形套、外固定筒、固定圈、升降架和双轴双杆气缸,安装底座分四工位同轴向设置在空心转盘顶端,安装底板同轴设置在安装底座顶端,安装底座和安装底板上同轴分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径大于第二通孔小于安装底板外径,外固定筒同轴设置在安装底座顶端,外固定筒内圆周面沿轴向均布有第二t型槽,外整形套外圆周面沿轴向均布有第二t型条,外整形套通过第二t型条同轴滑动设置在第二t型槽上,外整形套内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外整形套内斜面沿轴向还均布有第一t型槽,内滑块外径从上向下逐渐变小,内滑块外斜面沿轴向设置有第一t型条,内滑块通过第一t型条滑动设置在第一t型槽上,内滑块外壁与外整形套内壁之间斜面配合,固定圈同轴设置在外固定筒顶端,固定圈底端与内滑块顶端间隙配合,双轴双杆气缸设置在空心转盘底端,双轴双杆气缸工作端竖直朝上,升降架同轴设置在双轴双杆气缸工作端,外整形套底端沿轴向均布有贯穿安装底座和空心转盘并与升降架顶端固定连接的升降杆。
优选地,安装底板顶端沿轴向均布有限位块,限位块侧面与两侧内滑块滑动配合。
优选地,内滑块内圆周面上还设置有橡胶片。
优选地,内扩张夹紧具包括有固定底座、凸座、伸缩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压板和单轴气缸,固定底座同轴设置在外部夹紧具内部底端,凸座沿轴向均布在固定底座外圆周面上,伸缩杆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底座内部,单轴气缸工作端朝上贯穿外部夹紧具底端与伸缩杆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底端与凸座顶端铰接,第二连杆顶端与顶端铰接,第一连杆顶端与第二连杆底端铰接,压板设置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处。
优选地,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一带式传输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第一取料机器人和控制器,第一带式传输机沿工作台径向设置在第一工位一侧,工作端沿径向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出料端,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取料机器人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一侧。
优选地,第一取料机器人包括有工业机器人、三爪气缸、安装板和齿条,工业机器人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一侧,三爪气缸设置在工业机器人工作端,安装板沿轴向设置在三爪气缸工作夹爪上,齿条齿端朝外垂直设置在安装板上。
优选地,弯曲机构包括有第一冲压机和斜压模具,第一冲压机工作端朝向工作台设置在第二工位一侧,斜压模具同轴设置在第一冲压机工作端上,斜压模具底端设置有第一嵌合槽,第一嵌合槽内圆周面设置有斜导面,斜导面内径从下向上逐渐减小;压平机构包括有第二冲压机和平压模具,第二冲压机工作端朝向工作台设置在第三工位一侧,平压模具同轴设置在第二冲压机工作端上,平压模具底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嵌合槽。
优选地,卸料机构包括有第二带式传输机和第二取料机器人,第二带式传输机沿工作台径向设置在第四工位一侧,第二取料机器人设置在第二带式传输机一侧,第二取料机器人与第一取料机器人结构完全相同。
优选地,还包括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包括有环形导轨、环形圈和安置板,环形圈通过安置板同轴设置空心转盘底端,安置板同轴转动设置在环形导轨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制动鼓阔口朝上由上料机构送料,并且由上料机构将制动鼓送至位于工作台第一工位上的外部夹紧具,外部夹紧具工作端夹紧制动鼓外圆周面,而内扩张夹紧具同轴位于制动鼓内部,从而驱动内扩张夹紧具工作端扩张从而抵紧制动鼓内壁,从而使得制动鼓内外壁均被抵紧,从而使得在对制动鼓进行端面压平时,制动鼓不会因为巨大的压力使其产生形变,当位于第一工位的外部夹紧具和内扩张夹紧具工作端夹紧制动鼓后,空心转盘相对固定座同轴转动,从而使得放置有制动鼓的外部夹紧具转动至第二工位,驱动弯曲机构,从而使得弯曲机构工作端下降将制动鼓顶端边缘冲压向内弯曲一定角度,弯曲成功后,弯曲机构工作端复位,空心转盘继续相对固定座同轴转动,从而使得半成品制动鼓转动至第三工位,驱动压平机构,从而使得压平机构工作端下降将半成品制动鼓弯曲顶端向内压平,压平成功后,压平机构工作端复位,空心转盘相对固定座同轴转动,从而使得成品制动鼓转至第四工位,由位于第四工位一侧的卸料机构将成品制动鼓取下,从而再转至第一工位,从而实现流水线式制动鼓端面压平。
该装置能够将制动鼓端面压平,且能够形成流水线式工作,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外部夹紧具和内扩张夹紧具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外部夹紧具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的a-a方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外部夹紧具的立体图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内扩张夹紧具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取料机器人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弯曲机构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的b-b方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压平机构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的c-c方向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稳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为:
1、工作台;1a、固定座;1b、空心转盘;
2、外部夹紧具;2a、安装底座;2a1、第一通孔;2b、安装底板;2b1、第二通孔;2b2、限位块;2c、内滑块;2c1、第一t型条;2c2、橡胶片;2d、外整形套;2d1、第二t型条;2d2、第一t型槽;2d3、升降杆;2e、外固定筒;2e1、第二t型槽;2f、固定圈;2g、升降架;2h、双轴双杆气缸;
3、内扩张夹紧具;3a、固定底座;3b、凸座;3c、伸缩杆;3d、第一连杆;3e、第二连杆;3f、压板;3g、单轴气缸;
4、上料机构;4a、第一带式传输机;4b、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c、第一取料机器人;4c1、工业机器人;4c2、三爪气缸;4c3、安装板;4c4、齿条;
5、弯曲机构;5a、第一冲压机;5b、斜压模具;5b1、第一嵌合槽;5b2、斜导面;
6、压平机构;6a、第二冲压机;6b、平压模具;6b1、第二嵌合槽;
7、卸料机构;7a、第二带式传输机;7b、第二取料机器人;
8、稳定机构;8a、环形导轨;8b、环形圈;8c、安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至图13所示的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包括有工作台1、外部夹紧具2、内扩张夹紧具3、上料机构4、弯曲机构5、压平机构6和卸料机构7,工作台1包括有固定座1a和空心转盘1b,空心转盘1b转动设置在固定座1a顶端,外部夹紧具2分四工位同轴向均布在空心转盘1b顶端,内扩张夹紧具3工作端竖直朝上同轴设置在外部夹紧具2内壁,上料机构4、弯曲机构5、压平机构6和卸料机构7工作端均朝向工作台1依次设置在所述工位一侧。
制动鼓阔口朝上由上料机构4送料,并且由上料机构4将制动鼓送至位于工作台1第一工位上的外部夹紧具2,外部夹紧具2工作端夹紧制动鼓外圆周面,而内扩张夹紧具3同轴位于制动鼓内部,从而驱动内扩张夹紧具3工作端扩张从而抵紧制动鼓内壁,从而使得制动鼓内外壁均被抵紧,从而使得在对制动鼓进行端面压平时,制动鼓不会因为巨大的压力使其产生形变,当位于第一工位的外部夹紧具2和内扩张夹紧具3工作端夹紧制动鼓后,空心转盘1b相对固定座1a同轴转动,从而使得放置有制动鼓的外部夹紧具2转动至第二工位,驱动弯曲机构5,从而使得弯曲机构5工作端下降将制动鼓顶端边缘冲压向内弯曲一定角度,弯曲成功后,弯曲机构5工作端复位,空心转盘1b继续相对固定座1a同轴转动,从而使得半成品制动鼓转动至第三工位,驱动压平机构6,从而使得压平机构6工作端下降将半成品制动鼓弯曲顶端向内压平,压平成功后,压平机构6工作端复位,空心转盘1b相对固定座1a同轴转动,从而使得成品制动鼓转至第四工位,由位于第四工位一侧的卸料机构7将成品制动鼓取下,从而再转至第一工位,从而实现流水线式制动鼓端面压平。
外部夹紧具2包括有安装底座2a、安装底板2b、内滑块2c、外整形套2d、外固定筒2e、固定圈2f、升降架2g和双轴双杆气缸2h,安装底座2a分四工位同轴向设置在空心转盘1b顶端,安装底板2b同轴设置在安装底座2a顶端,安装底座2a和安装底板2b上同轴分被设置有第一通孔2a1和第二通孔2b1,第一通孔2a1内径大于第二通孔2b1小于安装底板2b外径,外固定筒2e同轴设置在安装底座2a顶端,外固定筒2e内圆周面沿轴向均布有第二t型槽2e1,外整形套2d外圆周面沿轴向均布有第二t型条2d1,外整形套2d通过第二t型条2d1同轴滑动设置在第二t型槽2e1上,外整形套2d内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外整形套2d内斜面沿轴向还均布有第一t型槽2d2,内滑块2c外径从上向下逐渐变小,内滑块2c外斜面沿轴向设置有第一t型条2c1,内滑块2c通过第一t型条2c1滑动设置在第一t型槽2d2上,内滑块2c外壁与外整形套2d内壁之间斜面配合,固定圈2f同轴设置在外固定筒2e顶端,固定圈2f底端与内滑块2c顶端间隙配合,双轴双杆气缸2h设置在空心转盘1b底端,双轴双杆气缸2h工作端竖直朝上,升降架2g同轴设置在双轴双杆气缸2h工作端,外整形套2d底端沿轴向均布有贯穿安装底座2a和空心转盘1b并与升降架2g顶端固定连接的升降杆2d3。
安装底座2a分四工位同轴向设置在空心转盘1b顶端,而安装底板2b同轴设置在安装底座2a顶端,且安装底座2a和安装底板2b上同轴分被设置有第一通孔2a1和第二通孔2b1,第一通孔2a1内径大于第二通孔2b1小于安装底板2b外径,外固定筒2e同轴设置在安装底座2a顶端,外固定筒2e内圆周面沿轴向均布有第二t型槽2e1,外整形套2d外圆周面沿轴向均布有第二t型条2d1,外整形套2d通过第二t型条2d1同轴滑动设置在第二t型槽2e1上,外整形套2d内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外整形套2d内斜面沿轴向还均布有第一t型槽2d2,内滑块2c外径从上向下逐渐变小,内滑块2c外斜面沿轴向设置有第一t型条2c1,内滑块2c通过第一t型条2c1滑动设置在第一t型槽2d2上,内滑块2c外壁与外整形套2d内壁之间斜面配合,固定圈2f同轴设置在外固定筒2e顶端,固定圈2f底端与内滑块2c顶端间隙配合,双轴双杆气缸2h设置在空心转盘1b底端,双轴双杆气缸2h工作端竖直朝上,升降架2g同轴设置在双轴双杆气缸2h工作端,外整形套2d底端沿轴向均布有贯穿安装底座2a和空心转盘1b并与升降架2g顶端固定连接的升降杆2d3,当制动鼓阔口朝上同轴放置在安装底板2b上时,启动双轴双杆气缸2h,从而使得升降架2g竖直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外整形套2d在外固定筒2e内部同轴向下移动,而外整形套2d内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从而使得第一t型条2c1在第一t型槽2d2上滑动,从而使得内滑块2c向轴心滑动,从而通过多个内滑块2c向内移动,从而使得内滑块2c抵接在制动鼓外圆周面上,从而夹紧制动鼓,从而便于冲压。
安装底板2b顶端沿轴向均布有限位块2b2,限位块2b2侧面与两侧内滑块2c滑动配合。
安装底板2b顶端沿轴向均布有限位块2b2,而限位块2b2侧面与两侧内滑块2c滑动配合,从而使得多个内滑块2c在向内收拢作夹持操作时,内滑块2c两侧能够被限制,从而稳定滑动。
内滑块2c内圆周面上还设置有橡胶片2c2。
橡胶片2c2在夹紧制动鼓时,内滑块2c内圆周面可能回刮花制动鼓外圆周面,当内滑块2c内圆周面设置有橡胶片2c2时,橡胶片2c2能够起到缓冲和防刮花的作用。
内扩张夹紧具3包括有固定底座3a、凸座3b、伸缩杆3c、第一连杆3d、第二连杆3e、压板3f和单轴气缸3g,固定底座3a同轴设置在外部夹紧具2内部底端,凸座3b沿轴向均布在固定底座3a外圆周面上,伸缩杆3c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底座3a内部,单轴气缸3g工作端朝上贯穿外部夹紧具2底端与伸缩杆3c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d底端与凸座3b顶端铰接,第二连杆3e顶端与5e3顶端铰接,第一连杆3d顶端与第二连杆3e底端铰接,压板3f设置在第一连杆3d和第二连杆3e铰接处。
固定底座3a同轴设置在外部夹紧具2内部底端,而凸座3b沿轴向均布在固定底座3a外圆周面上,且伸缩杆3c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底座3a内部,单轴气缸3g工作端朝上贯穿外部夹紧具2底端与伸缩杆3c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d底端与凸座3b顶端铰接,第二连杆3e顶端与5e3顶端铰接,第一连杆3d顶端与第二连杆3e底端铰接,压板3f设置在第一连杆3d和第二连杆3e铰接处,从而当制动鼓阔口朝上放置在外部夹紧具2上时,制动鼓底端贯穿内扩张夹紧具3顶端,启动单轴气缸3g,从而使得伸缩杆3c在固定底座3a内部向下滑动,从而使得与伸缩杆3c顶端铰接的第二连杆3e一同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3d和第二连杆3e的铰接处远离轴线,从而使得压板3f抵接在制动鼓内壁,从而使其冲压时更加稳定,不易变形;当伸缩杆3c向上移动时,第一连杆3d和第二连杆3e铰接处到轴线的距离小于制动鼓底端开口半径,从而便于制动鼓的放置和收取。
上料机构4包括有第一带式传输机4a、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b、第一取料机器人4c和控制器,第一带式传输机4a沿工作台1径向设置在第一工位一侧,4d0工作端沿径向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4a出料端,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b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取料机器人4c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4a一侧。
第一带式传输机4a沿工作台1径向设置在第一工位一侧,而4d0工作端沿径向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4a出料端,且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b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取料机器人4c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4a一侧,制动鼓通过第一带式传输机4a进行运料,当制动鼓在第一带式传输机4a上移动至送料端时,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b工作端检测到有物体遮挡,从而发送型信号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第一带式传输机4a停止工作,从而防止制动鼓脱落第一带式传输机4a,再由第一取料机器人4c将制动鼓送至工作台1第一工位。
第一取料机器人4c包括有工业机器人4c1、三爪气缸4c2、安装板4c3和齿条4c4,工业机器人4c1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4a一侧,三爪气缸4c2设置在工业机器人4c1工作端,安装板4c3沿轴向设置在三爪气缸4c2工作夹爪上,齿条4c4齿端朝外垂直设置在安装板4c3上。
工业机器人4c1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4a一侧,而三爪气缸4c2设置在工业机器人4c1工作端,且安装板4c3沿轴向设置在三爪气缸4c2工作夹爪上,齿条4c4齿端朝外垂直设置在安装板4c3上,从而通过三爪气缸4c2进行扩张,使得齿条4c4抵接在制动鼓内壁上,从而便于工业机器人4c1进行夹取。
弯曲机构5包括有第一冲压机5a和斜压模具5b,第一冲压机5a工作端朝向工作台1设置在第二工位一侧,斜压模具5b同轴设置在第一冲压机5a工作端上,斜压模具5b底端设置有第一嵌合槽5b1,第一嵌合槽5b1内圆周面设置有斜导面5b2,斜导面5b2内径从下向上逐渐减小;压平机构6包括有第二冲压机6a和平压模具6b,第二冲压机6a工作端朝向工作台1设置在第三工位一侧,平压模具6b同轴设置在第二冲压机6a工作端上,平压模具6b底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嵌合槽6b1。
第一冲压机5a工作端朝向工作台1设置在第二工位一侧,而斜压模具5b同轴设置在第一冲压机5a工作端上,斜压模具5b底端设置有第一嵌合槽5b1,且第一嵌合槽5b1内圆周面设置有斜导面5b2,斜导面5b2内径从下向上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当驱动第一冲压机5a后,第一冲压机5a工作端竖直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斜压模具5b抵接在制动鼓顶端,从而使得斜导面5b2首先抵触在制动鼓顶端边缘,从而在压力作用下,制动鼓顶端被冲压向内稍微存在一定角度,从而便于后续冲压;而第二冲压机6a工作端朝向工作台1设置在第三工位一侧,而平压模具6b同轴设置在第二冲压机6a工作端上,且平压模具6b底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嵌合槽6b1,从而使得当驱动第二冲压机6a后,第二冲压机6a工作端带动平压模具6b竖直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嵌合槽6b1内部顶端抵接在制动鼓顶端弯曲边缘,从而使得角度边缘被压平。
卸料机构7包括有第二带式传输机7a和第二取料机器人7b,第二带式传输机7a沿工作台1径向设置在第四工位一侧,第二取料机器人7b设置在第二带式传输机7a一侧,第二取料机器人7b与第一取料机器人4c结构完全相同。
第二带式传输机7a沿工作台1径向设置在第四工位一侧,而第二取料机器人7b设置在第二带式传输机7a一侧,且第二取料机器人7b与第一取料机器人4c结构完全相同,从而使得当成品移动至第四工位时,通过第二取料机器人7b将成品制动鼓移到第二带式传输机7a上。
还包括有稳定机构8,稳定机构8包括有环形导轨8a、环形圈8b和安置板8c,环形圈8b通过安置板8c同轴设置空心转盘1b底端,安置板8c同轴转动设置在环形导轨8a上。
环形圈8b通过安置板8c同轴设置空心转盘1b底端,而安置板8c同轴转动设置在环形导轨8a上,从而使得在冲压过程中,安置板8c能够抵接在空心转盘1b底端,使得冲压过程稳定,防止空心转盘1b被压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制动鼓阔口朝上由上料机构4送料,并且由上料机构4将制动鼓送至位于工作台1第一工位上的外部夹紧具2,外部夹紧具2工作端夹紧制动鼓外圆周面,而内扩张夹紧具3同轴位于制动鼓内部,从而驱动内扩张夹紧具3工作端扩张从而抵紧制动鼓内壁,从而使得制动鼓内外壁均被抵紧,从而使得在对制动鼓进行端面压平时,制动鼓不会因为巨大的压力使其产生形变,当位于第一工位的外部夹紧具2和内扩张夹紧具3工作端夹紧制动鼓后,空心转盘1b相对固定座1a同轴转动,从而使得放置有制动鼓的外部夹紧具2转动至第二工位,驱动弯曲机构5,从而使得弯曲机构5工作端下降将制动鼓顶端边缘冲压向内弯曲一定角度,弯曲成功后,弯曲机构5工作端复位,空心转盘1b继续相对固定座1a同轴转动,从而使得半成品制动鼓转动至第三工位,驱动压平机构6,从而使得压平机构6工作端下降将半成品制动鼓弯曲顶端向内压平,压平成功后,压平机构6工作端复位,空心转盘1b相对固定座1a同轴转动,从而使得成品制动鼓转至第四工位,由位于第四工位一侧的卸料机构7将成品制动鼓取下,从而再转至第一工位,从而实现流水线式制动鼓端面压平。
1.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台(1)、外部夹紧具(2)、内扩张夹紧具(3)、上料机构(4)、弯曲机构(5)、压平机构(6)和卸料机构(7),工作台(1)包括有固定座(1a)和空心转盘(1b),空心转盘(1b)转动设置在固定座(1a)顶端,外部夹紧具(2)分四工位同轴向均布在空心转盘(1b)顶端,内扩张夹紧具(3)工作端竖直朝上同轴设置在外部夹紧具(2)内壁,上料机构(4)、弯曲机构(5)、压平机构(6)和卸料机构(7)工作端均朝向工作台(1)依次设置在所述工位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其特征在于,外部夹紧具(2)包括有安装底座(2a)、安装底板(2b)、内滑块(2c)、外整形套(2d)、外固定筒(2e)、固定圈(2f)、升降架(2g)和双轴双杆气缸(2h),安装底座(2a)分四工位同轴向设置在空心转盘(1b)顶端,安装底板(2b)同轴设置在安装底座(2a)顶端,安装底座(2a)和安装底板(2b)上同轴分被设置有第一通孔(2a1)和第二通孔(2b1),第一通孔(2a1)内径大于第二通孔(2b1)小于安装底板(2b)外径,外固定筒(2e)同轴设置在安装底座(2a)顶端,外固定筒(2e)内圆周面沿轴向均布有第二t型槽(2e1),外整形套(2d)外圆周面沿轴向均布有第二t型条(2d1),外整形套(2d)通过第二t型条(2d1)同轴滑动设置在第二t型槽(2e1)上,外整形套(2d)内径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外整形套(2d)内斜面沿轴向还均布有第一t型槽(2d2),内滑块(2c)外径从上向下逐渐变小,内滑块(2c)外斜面沿轴向设置有第一t型条(2c1),内滑块(2c)通过第一t型条(2c1)滑动设置在第一t型槽(2d2)上,内滑块(2c)外壁与外整形套(2d)内壁之间斜面配合,固定圈(2f)同轴设置在外固定筒(2e)顶端,固定圈(2f)底端与内滑块(2c)顶端间隙配合,双轴双杆气缸(2h)设置在空心转盘(1b)底端,双轴双杆气缸(2h)工作端竖直朝上,升降架(2g)同轴设置在双轴双杆气缸(2h)工作端,外整形套(2d)底端沿轴向均布有贯穿安装底座(2a)和空心转盘(1b)并与升降架(2g)顶端固定连接的升降杆(2d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底板(2b)顶端沿轴向均布有限位块(2b2),限位块(2b2)侧面与两侧内滑块(2c)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其特征在于,内滑块(2c)内圆周面上还设置有橡胶片(2c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其特征在于,内扩张夹紧具(3)包括有固定底座(3a)、凸座(3b)、伸缩杆(3c)、第一连杆(3d)、第二连杆(3e)、压板(3f)和单轴气缸(3g),固定底座(3a)同轴设置在外部夹紧具(2)内部底端,凸座(3b)沿轴向均布在固定底座(3a)外圆周面上,伸缩杆(3c)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底座(3a)内部,单轴气缸(3g)工作端朝上贯穿外部夹紧具(2)底端与伸缩杆(3c)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d)底端与凸座(3b)顶端铰接,第二连杆(3e)顶端与5e3顶端铰接,第一连杆(3d)顶端与第二连杆(3e)底端铰接,压板(3f)设置在第一连杆(3d)和第二连杆(3e)铰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料机构(4)包括有第一带式传输机(4a)、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b)、第一取料机器人(4c)和控制器,第一带式传输机(4a)沿工作台(1)径向设置在第一工位一侧,4d0工作端沿径向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4a)出料端,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b)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取料机器人(4c)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4a)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取料机器人(4c)包括有工业机器人(4c1)、三爪气缸(4c2)、安装板(4c3)和齿条(4c4),工业机器人(4c1)设置在第一带式传输机(4a)一侧,三爪气缸(4c2)设置在工业机器人(4c1)工作端,安装板(4c3)沿轴向设置在三爪气缸(4c2)工作夹爪上,齿条(4c4)齿端朝外垂直设置在安装板(4c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其特征在于,弯曲机构(5)包括有第一冲压机(5a)和斜压模具(5b),第一冲压机(5a)工作端朝向工作台(1)设置在第二工位一侧,斜压模具(5b)同轴设置在第一冲压机(5a)工作端上,斜压模具(5b)底端设置有第一嵌合槽(5b1),第一嵌合槽(5b1)内圆周面设置有斜导面(5b2),斜导面(5b2)内径从下向上逐渐减小;压平机构(6)包括有第二冲压机(6a)和平压模具(6b),第二冲压机(6a)工作端朝向工作台(1)设置在第三工位一侧,平压模具(6b)同轴设置在第二冲压机(6a)工作端上,平压模具(6b)底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嵌合槽(6b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其特征在于,卸料机构(7)包括有第二带式传输机(7a)和第二取料机器人(7b),第二带式传输机(7a)沿工作台(1)径向设置在第四工位一侧,第二取料机器人(7b)设置在第二带式传输机(7a)一侧,第二取料机器人(7b)与第一取料机器人(4c)结构完全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鼓端面压平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稳定机构(8),稳定机构(8)包括有环形导轨(8a)、环形圈(8b)和安置板(8c),环形圈(8b)通过安置板(8c)同轴设置空心转盘(1b)底端,安置板(8c)同轴转动设置在环形导轨(8a)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