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顶出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成型模具,也称型模,依据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模具,用压制或浇灌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模具上延伸出的各种机械构件,使得模具一体化越来越完善。
现有模具存在工件的夹取不方便,模具散热不好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顶出的成型模具,以改进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设计合理,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体现:一种自动顶出的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座、设置在所述模具座上的下模具、设置在所下模具上的上模具和设置在所述模具座上的顶出机构,所述模具座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用于连接所述下模具的下模具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具座上的用于连接所述上模具的上模具座和设置在所述上模具座与下模具座间的多个定位柱,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的顶出气缸、设置在所述顶出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块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的多个顶杆,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便于容纳工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顶杆从下到上依次贯穿下模具座、下模具与第一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下模具上均设置有多个便于散热的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底座间还设置有限位环。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四个支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顶出机构,便于冲压结束后将工件顶出,便于拆卸工件,同时在上模具、下模具上均设置有多个便于散热的散热孔,便于模具散热。
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顶出的成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顶出的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座、设置在所述模具座上的下模具1、设置在所下模具1上的上模具2和设置在所述模具座上的顶出机构,所述模具座包括底座3、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的用于连接所述下模具1的下模具座4、设置在所述下模具座4上的用于连接所述上模具2的上模具座5和设置在所述上模具座5与下模具座4间的多个定位柱6,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底部的顶出气缸7、设置在所述顶出气缸7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块8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块8的顶部的多个顶杆9,所述下模具1上设置有便于容纳工件10的第一容纳腔,所述顶杆9从下到上依次贯穿下模具座4、下模具1与第一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2、下模具1上均设置有多个便于散热的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8和所述底座3间还设置有限位环11。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3的下端面设置有四个支腿1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自动顶出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座、设置在所述模具座上的下模具、设置在所下模具上的上模具和设置在所述模具座上的顶出机构,所述模具座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用于连接所述下模具的下模具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具座上的用于连接所述上模具的上模具座和设置在所述上模具座与下模具座间的多个定位柱,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的顶出气缸、设置在所述顶出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接块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的多个顶杆,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便于容纳工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顶杆从下到上依次贯穿下模具座、下模具与第一容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顶出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下模具上均设置有多个便于散热的散热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顶出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底座间还设置有限位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顶出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四个支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