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发明涉及金属包装容器生产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



背景技术:

传统制造包装桶设备的桶身扳边、卷口和胀筋成型设备都是专用设备,各工序均是通过单独的机器设备、单独的工位独立操作完成,各设备操作之间的协调控制易发生不同步而产生操作等待,导致产品质量不佳,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旨在解决传统的桶身扳边、卷口和胀筋工序单独操作加工的问题,实现在同一设备上完成扳边、卷口和胀筋的制桶工序,同时实现各工序的同步操作,从而提高了加工质量和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包括扳边组件、卷口组件和胀筋组件;

所述扳边组件包括扳边底板、安装于扳边底板下端面的扳边板、以及与扳边底板驱动连接的第一油缸,所述扳边底板的下端面位于扳边板的外侧边缘处开设有扳边凹槽,所述扳边板的外侧面为与所述扳边凹槽的内边沿连接的导引斜面;

所述卷口组件包括顶升板、以及与顶升板驱动连接的第二油缸,顶升板的上方通过导杆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面安装有间隔设置的内垫板和外垫板,内垫板和外垫板上对应安装有内夹板和外夹板,所述内垫板和内夹板与外垫板和外夹板之间形成安装间隙,安装间隙内安装有卷口模块,卷口模块的上端面开设有卷口凹槽,卷口模块的下端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外垫板的外侧面套设有一圈外套板,外套板与导杆固定连接;

所述胀筋组件包括套设于油缸的推杆上的锥座、分设于锥座上下两端的胀筋座和支撑垫圈,胀筋座的下端面安装有上滑板,支撑垫圈的上端面安装有下滑板,所述上滑板和下滑板之间设有多个胀筋块,胀筋块的外侧面凸设有胀头,胀筋块的内侧面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下滑板、上滑板、支撑垫圈与胀筋座之间围设形成滑动室,所述锥座位于滑动室,第二油缸推动其推杆带动所述锥座沿所述滑块滑动,将胀筋块沿径向向外推出以实现胀筋。

优选地,所述多个胀筋块环绕所述锥座呈环形设置,每一胀筋块内开设有弧形孔,多个胀筋块内的多个弧形孔形成连通的环形孔,环形孔中安装有环形弹簧。

优选地,所述胀头设置为至少2个。

优选地,所述锥座呈倒圆锥台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卷口凹槽为圆弧形凹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包括扳边组件、卷口组件和胀筋组件,将桶身加工制造的扳边部件、卷口部件和胀筋部件一体化设置,以实现在同一设备上完成扳边、卷口和胀筋的制桶工序,同时实现各工序的同步操作,从而提高了加工质量和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卷口胀筋组件沿x-x面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1-扳边底板,12-扳边板,13-第一油缸,14-扳边凹槽,15-导引斜面,20-卷口组件,21-顶升板,22-第二油缸,23-支撑板,24-内垫板,25-外垫板,26-内夹板,27-外夹板,28-卷口模块,28a-卷口凹槽,29-外套板,30-胀筋组件,31-锥座,32-胀筋座,33-支撑垫圈,34-上滑板,35-下滑板,36-胀筋块,37-胀头,38-滑块。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发明提出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图1和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的一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包括扳边组件、卷口组件20和胀筋组件30;所述扳边组件包括扳边底板11、安装于扳边底板11下端面的扳边板12、以及与扳边底板11驱动连接的第一油缸13,所述扳边底板11的下端面位于扳边板12的外侧边缘处开设有扳边凹槽14,所述扳边板12的外侧面为与所述扳边凹槽14的内边沿连接的导引斜面15;所述卷口组件20包括顶升板21、以及与顶升板21驱动连接的第二油缸22,顶升板21的上方通过导杆安装有支撑板23,支撑板23的上端面安装有间隔设置的内垫板24和外垫板25,内垫板24和外垫板25上对应安装有内夹板26和外夹板27,所述内垫板24和内夹板26与外垫板25和外夹板27之间形成安装间隙,安装间隙内安装有卷口模块28,卷口模块28的上端面开设有卷口凹槽28a,卷口模块28的下端贯穿所述支撑板23,所述外垫板25的外侧面套设有一圈外套板29,外套板29与导杆固定连接;所述胀筋组件30包括套设于第二油缸22的推杆上的锥座31、分设于锥座31上下两端的胀筋座32和支撑垫圈33,胀筋座32的下端面安装有上滑板34,支撑垫圈33的上端面安装有下滑板35,所述上滑板34和下滑板35之间设有多个胀筋块36,胀筋块36的外侧面凸设有胀头37,胀筋块36的内侧面安装有滑块38,所述滑块38、下滑板35、上滑板34、支撑垫圈33与胀筋座32之间围设形成滑动室,所述锥座31位于滑动室,第二油缸22推动其推杆带动所述锥座31沿所述滑块38滑动,将胀筋块36沿径向向外推出以实现胀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包括扳边组件、卷口组件20和胀筋组件30,将桶身加工制造的扳边部件、卷口部件和胀筋部件一体化设置,以实现在同一设备上完成扳边、卷口和胀筋的制桶工序,同时实现各工序的同步操作,从而提高了加工质量和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胀筋块36环绕所述锥座31呈环形设置,每一胀筋块36内开设有弧形孔,多个胀筋块36内的多个弧形孔形成连通的环形孔,环形孔中安装有环形弹簧。

本实施例中,所述胀头37设置为至少2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座31呈倒圆锥台形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卷口凹槽28a为圆弧形凹槽。

所述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的工作原理为:将待加工的桶身的下端置于内夹板26和外夹板27之间,开启第一油缸13,扳边底板11下行压紧桶身,桶身上端边沿压入扳边凹槽14中,完成桶身上端的扳边;同时第二油缸22上行,内夹板26和外夹板27夹紧夹紧桶身,第二油缸22推动其推杆带动所述锥座31沿所述滑块38滑动,锥座31的圆锥台设置使与滑块38接触的锥座31的直径逐渐增大,将胀筋块36上的胀头37沿径向被挤出,压出桶身环筋,以完成胀筋,第二油缸22继续上行,顶升板21托起卷口模块28,桶身下端压入卷口凹槽28a中,已完成桶身下端的卷口。


技术特征:

1.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扳边组件、卷口组件和胀筋组件;

所述扳边组件包括扳边底板、安装于扳边底板下端面的扳边板、以及与扳边底板驱动连接的第一油缸,所述扳边底板的下端面位于扳边板的外侧边缘处开设有扳边凹槽,所述扳边板的外侧面为与所述扳边凹槽的内边沿连接的导引斜面;

所述卷口组件包括顶升板、以及与顶升板驱动连接的第二油缸,顶升板的上方通过导杆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面安装有间隔设置的内垫板和外垫板,内垫板和外垫板上对应安装有内夹板和外夹板,所述内垫板和内夹板与外垫板和外夹板之间形成安装间隙,安装间隙内安装有卷口模块,卷口模块的上端面开设有卷口凹槽,卷口模块的下端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外垫板的外侧面套设有一圈外套板,外套板与导杆固定连接;

所述胀筋组件包括套设于第二油缸的推杆上的锥座、分设于锥座上下两端的胀筋座和支撑垫圈,胀筋座的下端面安装有上滑板,支撑垫圈的上端面安装有下滑板,所述上滑板和下滑板之间设有多个胀筋块,胀筋块的外侧面凸设有胀头,胀筋块的内侧面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下滑板、上滑板、支撑垫圈与胀筋座之间围设形成滑动室,所述锥座位于滑动室,第二油缸推动其推杆带动所述锥座沿所述滑块滑动,将胀筋块沿径向向外推出以实现胀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胀筋块环绕所述锥座呈环形设置,每一胀筋块内开设有弧形孔,多个胀筋块内的多个弧形孔形成连通的环形孔,环形孔中安装有环形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头设置为至少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座呈倒圆锥台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口凹槽为圆弧形凹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扳边卷口胀筋一体机,包括扳边组件、卷口组件和胀筋组件,扳边组件包括扳边底板、安装于扳边底板下端面的扳边板、以及与扳边底板驱动连接的第一油缸,卷口组件包括顶升板、以及与顶升板驱动连接的油缸,顶升板的上方通过导杆安装有支撑板,胀筋组件包括套设于油缸的推杆上的锥座、分设于锥座上下两端的胀筋座和支撑垫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桶身加工制造的扳边部件、卷口部件和胀筋部件一体化设置,以实现在同一设备上完成扳边、卷口和胀筋的制桶工序,同时实现各工序的同步操作,从而提高了加工质量和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新久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9419.html

最新回复(0)